1、区委王书记述职述廉报告(高港) 个人述职述廉报告 泰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中共泰州市高港区委书记 王建 泰州市高港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2014年1月9日) 201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级机关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始终坚定“高港尊严”的精神追求,始终秉承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以兴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促一方和谐为己任,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为推动高港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不懈努力。 一、提高定位,提振信心,更大力度振奋精神状态 注重把中央方针政策和省市委重大工作部署与高港的实际结合好、贯彻好、落实好,始终秉承“功夫在平时、重点在基层、关键在干部、措施在一
2、线”的工作理念,以正确的战略、思路、目标为指引,进一步提振干部群众的精气神,形成了全区上下聚精会神抓经济、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氛围和强大合力。 一是以高点定位谋长远发展。思路决定出路,战略决定未来。根据省委新的全面小康和基本现代化指标体系,结合高港实际,我提请区委常委会,研究确立了新一轮发展“三步走”目标,强化了质量效益指标,强调发展不能简单看数字是否达标,更要注重群众感受,不仅要看平均数,更要看大多数。第一步,到建区20周年,即2017年创成国家级经济开发区,达到省定新的全面小康指标要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进入苏南“第一方阵”,人均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达到苏南平均水平;第二步,到建区
3、25周年,基本实现现代化,主要经济指标达到苏南“第一方阵”;第三步,到建区30周年,全面实现现代化,全面融入苏南、融入长三角核心区。同时,成功将高港创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纳入省沿江地区转型发展五年推进计划,出台争当全市转型升级综合改革排头兵工作意见、推进转型升级综合改革的若干政策意见,从全局层面整合激励政策,落实工作任务,推动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建设迈上新台阶。截至目前,对照省36项新的全面小康指标,31项已达标,新一轮发展“三步走”目标取得阶段性成果。 二是以目标自信引领实践自信。高港独特的区位条件和在市区发展中的作用,决定了高港不能套用一般的发展模式、不能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围绕“高港就是一个
4、大开发区、大试验区”的定位,我动员全区上下完善经济社会发展中已有的好思路好做法,进一步抓好落实,在落实中完善、在完善中提升。具体做到四个“不动摇”:坚持率先发展不动摇,围绕争当全市转型升级综合改革排头兵的目标定位,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改革,为泰州经济社会发展勇挑重担、多作贡献;坚持特色发展不动摇,按照“以产业基础明晰产业方向、以产业优势构建产业体系、以产业特色形成产业集聚”的思路,做强做大新医药、粮油食品加工、装备制造、新材料等四大支柱产业;坚持融合发展不动摇,加快跨江融合、产城融合、“三化融合”,力争早日融入苏南、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核心区;坚持全面发展不动摇,进一步丰富和提升经济、组
5、织、社会、生态、文化、法治“六大建设”内涵,深化综合改革,推进开放创新,加快城乡统筹,促进社会和谐。预计2013年实现GDP300亿元,增长12.3%;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4.92亿元,增长17.1%;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30200元、14220元,分别增长10%、11%。 三是以良好精神状态焕发生产力。高港快速崛起的关键在落实,落实的关键在人,人的关键在精神状态。为使全区干部群众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我专程邀请高港原区委书记、区人大主任葛玉书同志就“精神状态也是生产力”作专题报告,邀请原省政协常委、苏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家港市委书记秦振华同志就“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
6、先”的张家港精神作辅导报告。通过一系列辅导报告,引导全区上下把“全市领先、苏中率先、全省争先”作为事业标准,大力弘扬“精神状态也是生产力”这一精神“传家宝”,把良好的精神状态体现为更加广阔的视野和更具胆识的作为,体现为敢于突破“非县非区”的体制束缚和资源要素的诸多制约,善于“化不可能为可能、变不现实为现实”,以实际行动捍卫高港的尊严。 二、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更高层次提升经济社会发展质态 发展是第一要务。身为区委书记,不可能事必躬亲。我坚持从大局着眼,对事关发展全局的重点工作,紧抓不放,推动落实。尤其是去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形势和经济持续下行的压力,我与区委常委会“一班人”达成普遍共识,
7、坚决按照市委“转型升级综合改革突破年”的部署,围绕“综合改革快转型、开放创新促发展、六大建设惠民生”,致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以进促稳的良好局面。 一是项目建设上招大引强与培大育强并重。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高港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抓紧抓好抓实。加大优质增量投入,实际利用外资1.76亿美元,民营经济净增注册资本41.2亿元,增长152%;引进汇福粮油、阿玛宁功能饮料等超10亿元人民币或超亿美元项目4个;总投资20亿元的扬子江龙凤堂中药基地、20亿元的宏进农副产品物流中心、10亿元的鹏翎胶管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实施;华润
8、雪花啤酒江苏营销中心、大自然家居事业部等区域总部落户高港。扬子江新药一期、万向汽车安全气囊、益海瓶盖注塑、新安阻燃剂等一批超5亿元项目竣工投产。实施重点城建项目70个,总投资超100亿元。企业“六化”转型工程不断推进,创办全省首家壁纸版权保护办公室,牵头制定壁纸联盟标准,高新区被认定为省新型装饰材料产业园;成立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成特防、壁纸两个省级检测中心。 二是经济建设上扩张总量与提升质量并重。紧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线,我一直倡导并始终坚持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扎实推进企业转型、政府转型、社会转型和技术升级、产品升级、产业升级。制定实施“常委挂钩联系、区长分线负责、
9、人大政协领导参与”的工作推进机制,常态化开展“月月考、家家评”活动,营造了“比学赶超”的发展氛围。创新开展企业“一企一策”和安全生产“一企一评估”工作,因企施策、分类指导,提高了“三服务、三尊重”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动行政服务中心实体化运作,审批时限比市规定时限缩短50%。密切金融与实业、银行与企业的关系,创新举办“金融超市”活动,拿出5000万元对公存款,撬动17家金融机构与54家企业达成68个融资协议,成功融资17.66亿元。截至目前,全区工业总量达到1306亿元,增长17.5%;规模以上工业产值、销售、利税、利润分别达1140亿元、1130亿元、154亿元、94
10、.2亿元,分别增长17.6%、16%、14.5%、14.9%。 三是社会建设上保障安民与服务惠民并重。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我始终把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方向,努力为群众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和更优的公共服务。财政用于改善民生的支出增长20.1%,占公共财政支出的72.6%。名师名校建设成效显著,教育教学“比武大赛”成绩名列全省前茅。组建高港医疗集团,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形成,市第三人民医院创成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区中医院创成二级乙等中医院,通过国家级慢性病防控示范区审核,世代服务中心、残疾人康复中心、老年养护院建成投运。大江剧院加盟“苏演院线”,创成国家一级图书馆,顺利通过国家三级综合档
11、案馆测评。社会救助和福利体系不断完善,建立职工阳光互助互济基金,城乡低保标准逐年提高。坚持“好地段、高标准、全配套”的原则,有序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形成中心城区与重点镇“1+5”的集中居住格局。高度重视老龄工作,尊老金标准全省最高。建立区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开通“12345”民生服务热线,实现平安高港“十连冠”、法治高港“五领先”。 四是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上社会治理与公民自治并重。民主进步、法治昌明是衡量改革成功的一项重要指标。围绕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我注重巩固完善两代表一委员“工作日”制度,推动两代表一委员回归选区,面对选民、服务选民,引导选民正确处理好民主与法治、自由与自治、开放与
12、包容的关系。全区先后开展“工作日”活动14次,接待、走访党员群众7840多人次,收集意见建议1120多条,走访慰问困难群众200多人次,帮助解决问题120多件。逐村居组建群众工作队,做好小农场建设、电灌站产权回收、清产核资和财务审计等工作,实现联系群众常态化、实效化。 三、自我约束,自我完善,更高标准建设政治生态 主政高港六年多的实践,成就了高港的事业发展,也成就了我个人的成长进步。我始终保持“自豪不自满、昂扬不张扬”的工作姿态,既不妄自菲薄,更不妄自尊大,在科学决策、抓班子带队伍、自身建设等方面出实招、谋实效。 一是把民主决策作为履职第一要务。坚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
13、”的原则讨论决定重大事项,提高区委决策水平,重点防止决策个人化和感情化。加强对人大、政府、政协工作的领导与协调,凝心合力促发展,保证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市委决策的落实。对事关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事项,能够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总揽不包揽,果断不独断。平常能站在基层同志的立场、角度思考问题,多倾听基层的意见呼声,使制订的政策更贴近基层实际、更符合群众需要、更能够产生实效。 二是把干部队伍建设作为第一战略工程。始终把干部队伍建设作为事关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大事来抓。积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通过公推公选,一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干部走上了领导岗位。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公道正派地选准人、用好人
14、。强化能力素质培训,举办各类专题读书班、研修班,让干部“上任”更“胜任”。指导村居“两委”圆满换届,放大“3个1%”专项资金的辐射效应,基层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进一步增强。 三是把履行“一岗双责”作为第一职责。个人带头并督促班子成员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抓好分管范围内的反腐倡廉工作,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凝聚党心民心,推动科学跨越。坚持教育在先、约束在先,狠抓制度建设,不断完善纪检监督、群众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相结合的立体化监督网络,确保资金安全、项目安全、干部安全。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要求纪检、检察、审计部门发挥监督职能,关口前移,重点把关,确保全区上下风清气正。 四是把自身建
15、设作为第一保证。把学习作为一种责任、一种追求,每天坚持看书读报、关注时事。加强学习思考和调查研究,撰写的10多篇理论文章在人民日报、新华日报等中央、省级报刊杂志发表。结合党员干部冬训,区委专门成立十八届三中全会宣讲团,我带头宣讲,自身也受到了深刻的党性洗礼。始终把廉洁从政作为立身之基、为政之要,管好自己、管好班子、管好家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坚持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带头不做。在招引客商的过程中,既做到亲商、安商,又做到与客商保持正常的交往范围,绝不非法干预土地出让、工程招标等活动。多年来,只要是企业发展中的事,我都主动帮助协调解决,且没有接受企业任何形式的好处。前年女儿结婚与去年孙子出生,我只宴请了兴化和泰州的部分亲友、老同事和老邻居,并及时与酒店结清所有费用。在高港实行了“一刀切”,没有接受任何单位和个人的贺礼。 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尽管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深知,自己离组织的要求和群众的期待还有一定的差距。今后,我将正确处理好本职工作与全局工作的关系、中心任务与正常工作的关系、自身工作与团队工作的关系,进一步优化作风,强化责任,求实创新,务实进取,带领全区人民朝着争当全市转型升级综合改革排头兵、加快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