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机关干部办文办会办事的基本常识 机关干部办文办会办事的基本常识 第一,办文见功底,需要“吹尽狂沙始见金”的厚积薄发 有位高级领导曾做过三项调查,一项是从基层调到高级机关的机关干部中,重要条件都是具有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再一项是到地方的转业干部中,最受欢迎的就是那些会写东西的“笔杆子”;还有一项调查显示,那些有发展潜力、进步快的机关干部,绝大多数是单位的“材料高手”。这个调查不仅仅限于政治机关,在其他部门也是一样。这些年我待过不同的单位,跟过不同的领导,接触过不同的优秀机关干部,很深的一个感受就是:一个人的材料水平往往代表着思维水平和领导水平,一个机关干部在文字材料方面有功底,在担负领导职务时才
2、能有底气。所以说,同志们要想有大作为,必须要在写作方面过得硬。那么,究竟怎样才能提高写作能力呢?许多专著对此有系统阐述,对每一种文体的写作技巧都讲得非常透彻。我今天讲的内容就不过多涉及基础知识和怎样去写好某一文体,拿本书来给大家念念意义不大,这次主要从整体角度、共性规律层面讲一讲怎么解决不敢写不愿写、没东西写、写不出精品这三个问题。 (一)端正思想,首先解决好不敢写不愿写的问题。提高写作能力,从直观看是个知识和技巧问题,但从深层看,它受写作者思想所支配。写作者有没有扎实的思想基础,特别是有没有强烈的敬业精神,有没有百折不挠的韧劲和一往无前的激情,直接关系到写作的劲头和成文质量。经验表明,机关干
3、部的思想基础扎实,不懂材料可以学,思想基础没打好,压根就不愿写不爱写,再有能力也写不好。那么应该怎样打牢思想基础?我认为要做到“四个不怕”。一是不怕难,要迎难而上。写材料难,写出高质量的材料更难,这是所有机关干部的共同感受。实际工作中,一些同志在管理上、技术上很有一套,组织协调能力也非常强,但一遇到来工作组需要写汇报、收到上级文电需要报情况、筹备会议需要写讲话、组织活动需要拟方案的时候,很多人不是摇头就是挠头。也正因为写材料不是那么简单,有的同志望而却步,总想躲开材料,有的苦撑一段时间后失去信心,半途改行,有的宁愿干些杂事,也不想参与材料。事实上,写材料说它难就难,说它不难也不难。说不难,是因
4、为作为一种应用性文体,它是有规律可循的,只要把功夫下到家,是能够掌握的。我在接触的许多材料高手,刚开始既没有很高的学历,也出过很多的洋相,但经过少则两三年、多则五六年的摔打,先是能写一些小材料,逐步接触到大材料,进而从小机关调到大机关,再到高级机关,有不少成了首长的秘书,并逐渐成长为领导干部。所以说,只要有决心、有毅力、勤学苦练、不懈登攀,完全是可以写一手好材料的。二是不怕苦,要以苦为乐。人所共知,“爬格子”是机关工作中最苦的差事,可以说是既清苦又辛苦。有人说写材料的人“省被子、费灯泡、伤脑筋、撒黄尿”,这话虽带有调侃味,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写作的艰辛。我在机关工作这些年,基本上都是在与文字材
5、料打交道,由此深深体会到,再会写材料的人,也没有好写的材料,写材料确实是个苦差事、累差事。一些小型材料,往往时间要求比较急,有时头天下午交待,第二天上午就要稿子。大型材料虽然时间上宽松一些,但写起来必须是连续作业,而且质量要求很高,经常要“开夜车”,甚至白天晚上“连轴转”,导致短时间内脑力和体力的高度消耗,往往一个大型材料完成后,总有一种精疲力竭的感觉。但每次写出了自己满意、领导认可的文章,看到自己的思想推动了部队建设,看到自身能力素质有很大提升,或者一些文章被报刊杂志发表,都会有一种莫名的成就感,远比发点资金更令人欣喜。三是不怕亏,要以此为荣。在机关写材料有这么一个现象:越不会写材料的人越没
6、有材料可写,越会写材料的人越有写不完的材料。不写材料的人还常常讲写材料吃亏,认为写的材料既不挂自己的名,外边的人也看不到,总是在做地平线以下的工作。我认为搞材料既亏也不亏,至少可以说是亏中有补。一位老领导这样说过,“不要把搞材料看成是吃亏的事情,其实是沾大光了。灯火通明,才能前途光明。”大家也应该看到,凡在写作上勇于吃苦,不怕吃亏,始终如一,真正写出名堂的同志,不仅不会吃亏,反而会受到各方面的敬重和厚爱,因为“笔杆硬”快步进、大步进的也不在少数。我们这几年被选调到上级机关的几名同志,基本上都是因为文笔好被要过去的。所以说,为了高标准完成领导赋予的任务,也为了个人的前途,特别是想干一番大事业的同
7、志,一定要先静下心来好好练练笔,练好了是大有用武之地的。四是不怕“死”,努力起“死”回生。这里说的“死”可不是指写材料会把人累死,而是指写材料在初稿阶段不要怕被否定,习惯说法叫被“枪毙”或“拍死”。一般来讲,写材料的人多少会有一点文人的“酸腐”,自己辛辛苦苦写出来的材料被改了都会心里不舒服。但大家不能做“改不起”的人,有些同志别人改他的材料就像割他身上的肉一样,很不情愿,甚至还有抵触情绪,认为我写的你看不上,谁水平高让谁写去,反正我就是这样了。有这样一个机关干部,他把自认为写得不错的一个材料送到领导那里后,改动很大,心里很不是滋味,埋怨领导不识货,不尊重自己的劳动。后来,他又受领了一个起草领导
8、讲话稿的任务,为了不让领导修改,他耍了一个小聪明,讲话稿写出来后,一直在他手里压着,故意拖延到会议开始前才交给领导审改。领导一看,讲话稿的质量比较差,已经来不及修改,很不高兴,严肃批评了这名机关干部,这名干部后来被调离了机关。实事证明,好的材料绝对是在否定之否定中反复推敲出来的,一般都是越改越好,只是自己被框在思维定势里面了而已。所以大家要勇于自我否定,反复修改,勇于接受别人否定,虚心采纳,力争拿出各方面都满意的成果。 (二)充实思想,关键要解决没货可写的问题。我们常讲,会写材料的人是“眼睛里有点,肚子里有水,脑子里有货”。往脑子里装货的过程,也就是充实思想的过程,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结合、短期显
9、效慢、实现周期长的漫长过程,要想缩短周期,早见、快见、多见成果,没有捷径可走,更没有立等可取的灵丹妙药和所谓的“秘诀”、“绝招”,只有戒懒尚勤,老老实实、踏踏实实、反反复复地去学习、去研究、去实践,才能达到一定的高度。我常跟政治处的同志们讲,写材料其实就是“学了写”和“写了学”,就是在学、思、写的交融互促和循环往复中提高思维水平,增强文字能力。为此,大家要下功夫养成以下四个好习惯。一是要勤学,养成刻苦读书的习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人们推崇备致的名言。有的同志在研究材料时总在外围打转,动起笔来理屈词穷、笔笔窘迫,总写总不进步,最根本的问题就在积累太少,理性思维跟不上。所以,同志们一定
10、要多读书,而且在内容上要有所选择。建议大家重点学四个方面的内容。要读基本理论书。提高写作能力的根本是提高认识能力和思维能力,而要提高这两个能力,读点哲学类的书是必要的,这里重点推荐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完全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枯燥,至少比现在很多文章要精彩得多,通篇闪耀着思想的光辉。要读写作辅导书,像机关材料写作技巧、机关公文写作最新格式与范例等。那里面既有丰富的基础知识和写作技巧,又有各种文体的成功范例,初学者不读比较迷茫,读后豁然开朗。要读工作文件。这是写材料的基本依据。对上级在不同时期下发的各类文件、首长在不同会议上的讲话、上级转发的经验材料等,不仅要反复读,而且要作深入研究。要读报纸刊物。它
11、可以帮助我们开阔视野,把握写作方向。有的同志不爱看党报,其实,报纸上的很多理论文章是非常好的,同时推荐中央党校的学习时报,多读一读对锤炼自己的思维层次大有益处。 二是要勤思,养成善于动脑的习惯。想写好材料,一半靠吃苦,一半靠悟性,有时候悟性还要更为重要一些。有的机关干部进机关两三年,没少加班熬夜,写材料写得也很辛苦,但长进不大,但有的新同志几个月就能上手,进步神速,原因就在于悟性不同。悟性是什么,我认为就是长期思考,偶然得之,关键就在于勤于思考,聚精会神地思考,坚持不懈地思考。我认识的一位组织处长,是个材料高手,也是能出思想的大家。他跟我们讲,有时为了写一篇材料,常常是上班想、下班也想,走路想
12、、吃饭还在想,甚至睡觉也要想, 常常憋得头昏脑胀、茶饭不香,有时正睡着脑海里突然闪出个好观点,就赶紧起床写到纸上,生怕睡醒之后会忘记。京剧里的“不疯魔不成活”用在材料写作上确实也是恰如其分。总之,平时多思多想,脑子里存“货”多了,关键时刻就必会迸出思想的火花。三是要勤写,养成经常动笔的习惯。有句话叫“笔头一动天地宽”,写的过程就是更为深入思考的过程,常常是越写越有思路,越有新的思想火花迸出来。有人形容:一个人在书本中学到的新知识、在思考中获取的新理念、在实践中积累的新经验,要想转化成写作能力,通常要经历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状态。气态是头脑中形成的模模糊糊的想法,如不继续思考拓展,用不了多长时间
13、也就飘散得无影无踪了;液态是指模糊的想法经过思考逐渐清晰起来,如不及时把它收集储存,时间一长就自然流失了;固态是指想法一旦比较系统便立即动笔,使之固化下来。所以说,只有外学内悟、文字巩固,才能推动写作能力不断攀升。动笔最重要的是多承担写作任务,要份内的认真写、临时指派的积极写、别人求援的也好好写,特别是遇有重大写作任务,要主动往前站不要往后缩,要争取进写作班子,跟着高手一块写,写高层次材料。动笔也包括平时多作笔记,不管是读书、开会、听课、座谈,还是随领导视察,不管何时何地发现了好的思想、闪光语言,都要尽可能记下来。我这里想重点讲一讲听会的问题,我发现很多机关干部一遇到上级开会就瞌睡,其实听会是
14、一个很好的学习途径,每个领导的讲话都凝聚着首长们的思想,背后都是材料高手们的反复推敲,认真听一听记一记大有益处,睡过去确实可惜。四是要勤积,养成多存资料的习惯。资料是写作的助手,写材料必须要占有充分的资料。一个善于积累资料的机关干部,应该达到“四有”,这就是:脑中有目录。碰到问题时,能大致知道从哪里找到相应的参考资料;手中有情况。平常积累的有上级精神摘记本、部队情况汇集本和报刊资料剪贴本;家中有书屋。置备一些必要的基本资料和工具书;灵感有记录。随时随地记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哪怕是一些很小的思想火花也不要轻易放过。只要这样坚持下去,数年之后,必定会有许多有启发性的、甚至很有价值的东西。我在
15、干部处工作的时候,基本上每次大项活动的材料都要汇编成册,每年年底都要把全年的资料整理出书,空闲了翻出来看看,写材料的时候拿出来借鉴,确实很有帮助。今年年初,我也要求把去年一年的资料收集起来,汇编了一个册子。这个东西对今后的工作,特别是帮助新进机关的同志尽快了解本股业务工作、掌握基本的工作路数,是任何书籍都比不了的好教材。 (三)提炼思想,最终要解决写不出精品的问题。我们所写的材料有的要作为指令性文件上报下发,有的要作为讲话稿提供给领导在大会上宣讲,有的要作为经验在一定场合交流,因而每次都要力求出精品,尽量不出次品,自觉不搞赝品,坚决杜绝危险品。关于什么样的材料是精品,至今也没有非常明确和权威的
16、“硬杠杠”,但一份材料,要想出点彩,烙印深,能“打”人,就必须要有思想。我们常说,好诗要有诗眼,好文要有文魂,文魂就是材料的思想性。关于怎么增强文章的思想性,我想应做到五个方面。一是要努力把本质的东西揭示出来。我们说一个人很有思想,一份材料很有思想,主要就是能透过现象抓住并深刻剖析事物的本质,把精粹的东西写出来,写出人们心中有而笔下无的规律启迪。给大家举个例子, 有人在参加党委书记座谈会时,对当前各级党委班子民主弱化的问题作了分析,归纳出了流于形式的“程序式”民主、强加于人的“定调式”民主、各得其所的“均摊式”民主、为我所用的“选择式”民主、缺乏原则的“附和式”民主等五种现象。话虽不多,但一下子就是刀在骨头上,确实是对事物本质的深刻洞察,更是令人心悦诚服的观点升华。二是要提出新颖独到的见解。就是用新的视角认识问题,提出不同于过去、不同于一般人的观点。经常写材料的人都知道,出个观点不难,出个新观点真难。因为机关工作周而复始,聚焦中心、党的建设、人才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