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业思考70就业与保障2023.4“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云就业”平台创新研究文/康苗青 罗璐瑶 徐志彬 张琳玲 宗城摘要:“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对“云就业”平台存在着多方面、多层次和个性化的需求。文章通过文献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分析了目前的就业环境、招聘方式和知名招聘平台,并结合大学生对招聘的具体需求,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旨在解决大学生社交圈子有限、人脉资源少、就业市场了解不清及无法辨别虚假信息等问题,同时对“云就业”平台存在的信息分类不清、信息安全缺乏保障和无法精准定位等缺陷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关键词:“云就业”模式;就业平台;“校友内推”机制近年来,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
2、加,我国高学历人口比例逐步扩大。新冠疫情更是给就业市场带来了严重打击,使得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压力进一步加大。在此背景下,“云就业”平台成为高校应届毕业生求职的重要途径。传统的线上招聘平台虽然信息量庞大,但也存在信息不真实、信息不对称和招聘流程繁琐低效等问题。由于在线招聘技术和服务体系尚未完善,因此,无法全面提供个性化针对性的服务,也无法满足不同高校求职者与用人单位的需求。本研究旨在考察高校学生对“云就业”平台的多维度、多层次和个性化需求,对比分析现有的校内外“云就业”平台对大学生“云就业”需求的满足程度,并在此基础上依托现有技术背景,针对研究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方案。一、高校学生对“云就业”
3、平台的需求(一)“云就业”背景随着我国高学历人口比例逐年增加,高校毕业生和研究生的就业竞争压力进一步增大,而“云就业”平台成为帮助他们就业的重要途径。“云就业”平台整合了外部资源,以互联网和大数据为基础实现了信息交互。同时,结合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助推精准就业。高校学生通过“云就业”平台,充分利用云端资源优势,精准筛选就业岗位,并获得就业指导。这有助于打破用人单位、高校和求职者之间的空间限制,实现线上就业1。(二)高校学生“云就业”特点1.更易适应“云就业”模式新时代的大学生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科技变革,他们对“数字化”“人工智能”及“云平台”的操作有着较高的接纳度和熟练度。电子产品的使用逐渐低龄
4、化,大学生也能自如地使用各种软件,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他们更快地适应“云就业”模式。2.获取就业信息更便捷传统的线下招聘方式受时间、空间等因素的限制,信息传递具有局限性。相比之下,“云就业”方式以网络平台为载体,突破了时空等复杂因素的限制,实现海量信息的高效集合。2021年,教育部与智联招聘等多家“云就业”平台合作,为2020届高校应届毕业生提供全年24小时的线上招聘服务,足以证明大学生在“云就业”平台上获取信息的便捷性2。3.识别多源有效信息能力弱由于在校大学生缺乏社会阅历,他们在面对海量的企业招聘信息时无法高效地识别适合自己能力的岗位。此外,网上信息鱼龙混杂,存在一些虚假的欺诈性招聘信息,
5、而学生对此类信息的判断能力相对较弱。(三)高校学生“云就业”具体需求调研1.文献分析法团队通过“中国知网”“Web of Science”等文献资源数据库,对“大学生就业”“需求”“现状”等关键词进行检索,解读分析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历史问题及当今新局面下产生的新困境,发现大学生对“云就业”平台的需求更加迫切,但其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并没有得到充分满足。线上平台在信息容量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当大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海量信息时,他们往往无法正确有效地进行筛选,因此基金项目:2022 年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市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S202210022125)。71就业与保障 2023.4需要平台
6、有针对性地提供真实、有效的信息3。职业社交成为当前社交的新方式,大学生难以独立获取足量的内推名额等信息,需要相关途径来助力就业。2.问卷调查法(1)研究方法与对象经过对以往高校学生就业现状的调查与研究进行梳理后,研究人员设计了一份关于就业环境、信息获取、招聘平台等多个方面的调查问卷,旨在了解大学生“云就业”的具体需求。研究中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收集了来自多所高校共 204 名学生的有效答卷信息。本次调查的对象是高校学生,其中以北京林业大学在校学生为主,占 60%;年级分布以大三和大四的学生为主,占 64%。(2)调查结果在关于“怎样看待当前就业环境”的调查中,有 70%的受访者认为竞争激烈、就
7、业形势困难,这体现了大学生对当前就业环境整体持消极态度。同时,在“学习期间是否经历就业/实习”的调查中,42%的受访者没有实习或就业经历。这表明学习期间缺少实习或就业的经历是当前高校学生面临的较为显著的问题。在“实习/招聘信息获取渠道”的调查中,受访者主要通过学长/学姐/教师内推、校内就业信息平台及其他在线招聘平台获得工作机会,分别占受访者总数的 59.80%、58.82%和 57.84%。在“校友内推信息获取渠道”的调查中,受访者通常通过朋友圈/班级群聊、学长学姐或者教师指定推荐及校园信息共享群来获得校友内推的消息。由此可知,校友内推的信息来源比较复杂且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在受访者的获取就业信
8、息能力的自我评价平均值为2.92(总值为5)中,甄别信息能力的自我评价平均值为3.16(总值为 5),这表明调查对象在获取就业消息方面的能力较为薄弱,同时其甄别信息的能力也有提升空间。在关于“未及时准确获取实习/招聘信息的原因”的调查中,78.43%的受访者由于信息源有限,无法获取最新的招聘信息;75.49%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的社交圈子有限、人脉资源少,不能及时了解校友内推的动态;47.06%的受访者认为难以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因此,建立更新及时的信息集成平台是打破求职者信息获取僵局的关键。以上调查结果表明,调查对象在就业信息获取方面存在较大的缺口,同时具有获取信息渠道、加强信息准确性的需求。根
9、据“现有招聘平台存在的问题”的调查结果表明,70.59%的受访者认为在线招聘平台存在个人信息易泄露、真实性和时效性无法得到保障、信息安全问题有待解决等问题;68.3%的受访者认为通过现有的在线招聘平台无法直观了解招聘单位/岗位;56.86%的受访者认为求职者和招聘方未能形成良好的双向互动,导致信息不对称突出。由此可知,目前在线招聘平台面临着信息泄露和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并受到广泛关注。根据“对校内招生就业办平台的期望功能”的调查结果显示,69.61%的受访者希望校内就业网增加校友身份认证、专业分类选项、职位相关讨论等功能;68.63%的受访者希望增加校友内推信息集成功能。校内就业平台在保障求职分
10、享互助论坛信息安全和内推资源真实性方面具有优势,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将其打造成为为学校和学生提供智能化、人性化服务的平台。综上所述,大学生“云就业”的需求主要包括需要一个在线就业信息集成平台,该平台能够整合校内各种内推信息,并及时、精准地推送给对口专业的同学。平台所有信息需要保证真实可靠且时效性强。该平台注册用户的个人信息隐私必须得到严格保护,不能泄露给第三方或者未经用户同意泄露给其他用户。此外,平台还需兼容校园求职论坛、设计简洁、信息安全、氛围和谐,能够为求职者提供交流的空间。总之,大学生亟需一个功能全面、信息真实、能够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在线就业平台。二、现存校内外“云就业”平台分析(一)校内
11、:北京林业大学就业创业平台北京林业大学就业创业平台由招生就业处负责运营。其特点是采用电脑端(网页)和手机端(公众号)双重模式运行,能够提供生涯规划、智能派遣、统计分析可视化、数字化管理、就业指导等多项服务内容。该平台采用了企业提交申请信息,平台审核并发布招聘实习信息后,学生可以自主向企业提交简历,经过企业考核后决定是否录用学生并由学生提交结果。此种模式保障了企业的资质合格,确保了招聘实习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但也存在如信息传递不够全面、大多数简历投递方式采用邮件,无法保证及时性问题。此外,该平台招聘实习消息来源单一、数量较少,学生无法通过平台获得毕业生内推资源。由于平台的局限性,页面内容设计不
12、够人性化,学生无法方便地获取薪资待遇、工作地点等内容。此外,该平台只有网页端,并未提供 APP、微信小程序等移动端形式,导致信息传递及时性有所受损,操作也较为复杂,不够便捷。(二)校外:BOSS 直聘、脉脉、智联招聘1.BOSS 直聘BOSS 直聘的产品核心是“直聊+精准匹配”,通过在线聊天功能来还原招聘场景,让求职者和用人单位直接沟通,提升了沟通效率。然而,BOSS 直聘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侧重于优化求职过程,其在就业指导、宣讲咨询、论坛交流等求行业思考72就业与保障2023.4职前后准备工作的信息整合方面相对较弱。同时,该平台大数据推荐算法的精准度一般,推送或检索的岗位信息与目标信息不甚匹配,
13、增加了求职者筛选信息的难度。2.脉脉平台招聘脉脉是一款以内容社区和人脉服务为核心的人脉社交应用,它使用实名身份认证的方式,可以实现网络平台映射现实职场空间。该应用的最大卖点是人脉网络引擎,用户可以根据教育、工作经历等搜索相关人脉资源。然而,脉脉面向的用户群体范围广泛且类型多种,加上就读院校、就职单位等相关信息的认证简化,真实性难以得到保证。如果要收集准确的材料进行认证,则会涉及到用户的隐私问题。因此,面向大众市场的人脉资源社交圈建设,难以从根本上解决信息安全和真实性保障的问题。3.智联招聘校园招聘基于高校学生这一用户主体,通过整合高校资源,集成各地各企业的宣讲会、双选会等招聘信息,并搭建了以视
14、频直播为核心形式的网络就业平台。然而,在集成大量资源的同时,由于部分信息难以具体分类或内容重复,用户难以精准定位目标资源。此外,该平台的 UI 界面设计太过花哨,部分功能重复或界定不清,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三、需求导向下的平台完善方案(一)“校友内推”机制“校友内推”机制是指收集已就业的校友手中拥有的在职企业内推名额,并将信息整合后共享给该高校在校大学生的一种机制。已经毕业的高校学子可以在平台分享其在职企业提供的内推名额,从而使“校友内推”机制能够最大程度地整合来自不同校友的信息数据,并将其分享给高校内拥有就业需求的大学生。“校友内推”机制极大程度地帮助推广学长学姐所拥有的企业内
15、推名额,使得该类就业信息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共享。同时也弥补了大部分大学生因社交圈子有限、人脉资源少而不能及时了解校友内推名额相关信息的缺陷。相比其他“云就业”平台信息海量但缺乏精准定位的弊端4,本校“校友内推”机制能够让高校大学生根据发布者曾就读的专业来推断自己可以选择投递简历的企业,减少了大学生在投递简历时的盲目性,节约了时间成本,提高了求职效率。(二)校内就业论坛校内就业论坛是在借鉴了微博、贴吧等社交平台的运行模式后,在校内就业平台上设立的实名交流模块。主要功能是为正在寻求工作机会的大学生们提供更多关于目标企业的真实评价和求职经验。在论坛内,每个使用者都必须进行实名认证,一方面,避免某些
16、非本校人员对相关公司进行恶意评论从而影响商业竞争。另一方面,认证后的使用者或为在校生或为校友,增强了信息使用者的信任度。认证后,使用者可以对其熟悉的相关公司进行评价打分,这些评价可以帮助其他使用者在寻找目标企业时做出综合决策。(三)“对外封闭,对内开放”的管理模式为了满足高校大学生对线上就业平台安全性与真实性的需求,建议大学生“云就业”平台采用“对外封闭,对内开放”的管理模式。“对外封闭”指平台内的一切服务都只向注册认证的学生(包括毕业生和在校生)和教师开放。一方面,不接受外界公司和中介的宣传和入驻,以此保障平台信息客观真实,不掺杂商业利益。另一方面,也不面向社会人员开放,保障用户信息不被泄露,建立大学生专属就业平台。平台内的大部分功能都需要实名制,尽管某些功能(如论坛点评)为鼓励大家畅所欲言而可以匿名发布评论,但管理人员在后台可以掌握账号的真实学生信息,便于平台的监控和管理。“对内开放”指平台内所有信息不受学院和专业的限制。平台会根据学生用户所在的学院和专业为其优先推荐匹配度高的就业信息及本学院校友的内推信息。同时,学生也可以在搜索框内搜索全平台内的岗位信息,或者点击其他学院和专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