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沈辉,张毅,陈美娟,等双相情感障碍 I 型患者病情缓解后认知功能的 1 年随访研究 J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4(2):97-99 11 段秀英,罗丽丽,巩凤娇叙事护理对全膀胱切除术后尿流改道腹壁造口患者焦虑及抑郁负性情绪的影响J 智慧健康,2020,6(13):46-48 12 白雪姣,李素萍,赵娟,等情绪智力团体健康教育在成年早期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 中华护理教育,2017,14(8):599-603 13 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手册M 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1:137-139,350 14 SHANSIS F M,ECHE M,CAPP EEvaluating resp
2、onse to moodstabilizers in patients with mixed depression:A study of agreementbetween three different mania rating scales and a depression ratingscale J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2016,197:1-7 15 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216-218 16 章雪利,胡峻梅修订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用于精神疾病患者危险行为评估 J法医学杂志,2011,27(5):342-345
3、17 罗春苗,揭英凤,许芳,等临床护理路径对躁狂抑郁症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满意度的影响J 临床医学工程,2021,28(2):221-222 18 魏歆,李传明,周振华,等原发性失眠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静息态功能 MI 的局部一致性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6,50(6):401-405 19 肖英霞,李霞暴露和叙事疗法在创伤后应激障碍心理干预中的应用与比较 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7,25(12):1917-1921 20 郭辉,丁万涛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情绪智力状况及其与疾病的关系J浙江医学,2017,39(12):999-1001 21 周小娟,邵佳亮,赵月红叙事护理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负
4、性情绪和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J当代护士(中旬刊),2020,27(6):22-24 22 DAFFEN M,HOWELLS K,OGLOFF JThe Interaction Between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Function of Aggression in Foren-sic Psychiatric InpatientsJ Psychiatry,Psychology and Law,2007,14(1):17-25 23 HAMIN V,IENNACO J,OLSEN DA review of ecological factorsaffect
5、ing inpatient psychiatric unit violence:implications for rela-tional and unit cultural improvementsJIssues in Mental HealthNursing,2009,30(4):214-226 24 刘联,蓝云国内外叙事医学研究综述 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5(1):55-57 25 GIOUX JCommunicationmaking the human connectionJ U-rologic Nursing,2013,33(6):265 26 黄辉,刘义兰叙事护
6、理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6,51(2):196-200 27 SMITHBATTLE L,LOENZ,LEANDE SListening with care:using narrative methods to cultivate nurses responsive relationshipsin a home visiting intervention with teen mothersJ Nursing In-quiry,2013,20(3):188-198 本文编辑:王萍樊玲DOI1019792/jcnki1006-6411202302025工作单位安徽省宣城市中心医院
7、宣城242099作者简介钱亮亮,女,本科,护师收稿日期2021-10-20 基础护理PDCA 循环护理模式下的腔内心电定位技术对 PICC尖端定位精准率、术后并发症及患者心理的影响钱亮亮熊国燕摘要目的观察 PDCA 循环护理模式下的腔内心电定位技术对 PICC 尖端定位精准率、术后并发症及患者心理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0 年 6 月2021 年 6 月在本院进行 PICC 置管的 124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 PDCA 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62 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PDCA 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 PDCA 循环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腔内心电
8、定位 PICC 置管一次性尖端精准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后,PDCA 组 SAS 评分和 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DCA 组腔内心电定位 PICC 置管一次性尖端精准率为 984%,高于对照组的 8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DCA 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113%,低于对照组的 2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 循环护理模式下的腔内心电定位技术不仅可提高 PICC 尖端精准率,降低 PICC 置管术后的导管阻塞、导管移位、导管相关感染和局部渗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还可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关键词PDCA 循环护理;腔内心
9、电定位技术;PICC 尖端定位;并发症;心理PICC 置管全称为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具有操作简便、留置时间长、可保护外周血管、方便护理等优势,在临床应用较为广泛1。但该项技术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静脉的选择、操作者的专业水平、患者的血管解剖变异等,都会影响导管尖端异位的发生。导管移位不仅给患者带来躯体疼痛,还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2。2016 年 INS 输液治疗实践标准:血管通路装置的选择和置入3 指出:PICC尖端应该定位于上腔静脉中下 1/3 段且右心房与上腔静脉交汇处的上方。若 PICC 尖端定位超过上述59当代护士 2023 年 1 月第 30 卷第 2 期(中旬刊)标准,可能引起
10、患者胸闷、心悸,甚至心律失常;PICC尖端定位达不到上述标准,则可能提高血栓及导管移位等并发症发生率。由此可见,PICC 尖端定位精确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腔内心电定位 PICC 尖端技术得以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有研究表明,PICC 置管采用腔内心电定位技术与 PICC 置管采用 X 线定位相比,其准确性和安全性更高4。此外,PICC 置管引发的并发症也须给予高度的重视,如长时间置管护理不佳而致穿刺部位感染、PICC 脱管、穿刺静脉炎症、穿刺导管的堵塞等。通过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腔内心电定位 PICC 尖端技术并发症的发生率5。因此,本次研究将 P
11、DCA 循环护理模式应用于腔内心电定位中,并对 PICC 尖端定位精准率、术后并发症及患者心理状态进行探究和分析,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 2020 年 6 月2021 年 6 月在本院进行 PICC 置管的 124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 PDCA 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62 例。纳入标准:入组患者均进行腔内心电定位 PICC 置管技术;穿刺部位皮肤无破损、瘢痕等;患者自愿配合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其他严重慢性疾病,如糖尿病、血液系统疾病等;合并严重的心脏疾病;血管彩超显示结构异常或合并血管壁斑块患者;意识不清或合并精神类疾病无法配合治疗者。两组
12、患者的年龄、病程、性别和疾病类型等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已审批通过本次研究相关医学伦理申请。12方法121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护理内容如下:穿刺前,向患者详细介绍 PICC 置管相关注意事项和治疗目的,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此项操作可能引起的并发症,签署知情同意书;穿刺前,要对患者上肢静脉条件进行充分评估,选择血管较粗、走向直的静脉进行穿刺,穿刺后采用腔内心电定位技术对 PICC 尖端位置进行定位;穿刺后,定期检查穿刺部位有无红肿、渗血等情况,定期消毒并更换PICC 固定敷贴。122PDCA 组PDCA 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 PDCA 循环
13、护理。计划:成立专业 PDCA 循环护理管理小组,本科护士长担任小组组长,具有 3年以上护理工作经验的 5 名主管护师担任组员。组长带领组员通过查阅文献、病例讨论、咨询专家等方式总结归纳导致 PICC 置管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注意事项及临床上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完善的PICC 置管前后的护理管理方案,并邀请相关护理专业人员对小组成员进行定期系统培训和考核,确保PDCA 循环管理的顺利、有序进行。实施:小组成员根据制定的专业 PICC 置管前后的护理管理方案进行工作,穿刺前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宣教,详细告知腔内心电定位 PICC 尖端术的注意事项、并发症的表现及预防措施;穿刺过程中,确保操作
14、严格规范,避免反复穿刺,同时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答疑解惑,缓解患者心理压力和减少不良情绪,有助于提高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度和操作过程中患者的配合度,提高穿刺成功率;穿刺后,输注高浓度或高刺激性的药液时,注意输液速度,冲管和封管时须进行严格消毒以防感染,输液时需定期进行冲管以确保管道畅通,PICC 置管后详细嘱咐患者置管侧上肢尽量避免过度活动,以防导管移位和脱落;PICC 带管出院的患者,出院时进行指导,嘱患者定期复诊检查和养护 PICC 管,如出现意外脱管,应立即返院处理。护理人员定期检查、消毒穿刺部位,定时更换敷贴,并及时详细做好导管的维护记录,定期总结。检查:专业 PICC 置管护理人员需要定
15、期检查和护理 PICC导管,同时定期培训和抽检考核 PDCA 循环护理管理小组成员,对 PICC 置管、使用、养护等各个环节进行质量检查和监督,对每位患者进行全面评估与护理记录,并根据不同阶段及时调整护理方案。评估:总结和记录 PICC 导管不良事件、并发症等发生情况,及时记录 PICC 导管的留置时间。总结 PICC置管护理管理中的不足,进一步完善和制定 PDCA循环护理管理方案。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PICC置管一次性尖端精准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前后心理的状态。131一般资料小组成员于护理前通过询问患者或家属、查阅病历资料等方式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年龄、病程、性别和疾病类
16、型等一般资料。132腔内心电定位 PICC 置管一次性尖端精准率腔内心电定位 PICC 置管一次性尖端精准率用于评估导管尖端是否能够成功进入中心静脉,尖端精准率的评定标准为导管尖端到达上腔静脉中下1/3,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汇处上方 12 cm6-7。小组成员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腔内心电定位 PICC 置管一次性尖端精准率,尖端精准率=(尖端到位成功总人数/入组总人数)100%。133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小组成员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如导管阻塞、导管移位、导管相关感染和局部渗血等),统计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组间69Modern Nurse,January,2023,Vol30,No2比较。并发症发生率的计算方法则是按照入组总人数中发生各种并发症的人数之和的百分比,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134心理状态8 小组成员于护理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对入组人员进行调查,根据最终分数评价入组人员的心理状态情况。SAS:用于评估患者焦虑情绪,SAS 评分50 分即可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