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安徽省淮河流域植物遗存研究_张惠宜.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2237524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2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淮河流域植物遗存研究_张惠宜.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安徽省淮河流域植物遗存研究_张惠宜.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安徽省淮河流域植物遗存研究_张惠宜.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DENTIFICATION AND APPRECIATIONTO CULTURAL RELICS文物鉴定与鉴赏1淮河流域考古学研究背景农业是我国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经济基础,所以通过研究炭化植物和植硅体来探究农业一直是考古学界和农学界的热门课题。作为全球最主要的农作物起源中心之一,我国的主要农作物包括旱作农业和稻作农业,并且分别处于中国北部的黄河流域和南部的长江流域。中华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而旱作农业的发展是黄河流域的重要经济基础,其中最重要的农作物是粟和黍。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世界上第一个出现稻作种植业的地方,当时主要栽培水稻作为粮食作物,随着更多的稻作遗存的发掘与证实,逐渐形成了以长江流

2、域中下游地区为核心的稻作种植业体系,并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了多种农业发展的重要渠道,不断向外传播扩散。粟黍和水稻先后在南方和北部于一万年前左右的时间就已出现,旱作农耕和稻作农耕则先后在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地带80005000年前逐渐形成。距今4000年左右,外来的小麦传入中国,由于小麦的产量高,先民开始大规模种植麦类,最终代替粟黍,产生了新的中国北方的旱作农业生产特点,构成了中国农业的新格局“南稻北麦”。安徽省淮河流域是整个淮河上游的核心区域,主要包括淮水在安徽省境内的中下游部分,向西以洪河口区为界与淮水上游地区相连,向西北则通过淮北冲积平原与华北平原的广大腹地相连,东北部则与鲁西南山区和黄河

3、相望,从洪泽湖向东则为面积广阔的淮水流域冲积平原,向南则以江淮大地分水岭为限与江淮大地丘陵相间,向西南则由大别山麓与鄂东北相隔,整个安徽省的淮河流域范围已超过了6万平方千米。安徽淮河流域遗址分布广泛(图1)。金寨遗址群位于安徽省宿州市萧县庄里乡金寨村旁,距徐州东北大约35千米,距萧县西北方向大约30千米,并向南扩展范围到宿州市埇桥县夹沟乡草厂村。遗址的西侧、南侧和东侧三面环山覆盖,且临近小河,地处皖东北丘陵的山前平原,地势平坦,面积广阔,约50万平方米,这是在徐淮地区至今发现的面积最大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通过对考古学文化判断,可以得出该遗存的考古学文明时期约在大汶口文化传统文明中晚期至龙山文

4、化中期。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162017年和20172018年对金寨遗址组织过两次考古发掘。遗址分为东区、北区和西区,时代从大汶口传统的中期一直持续到晚期,虽然期间【作者简介】张惠宜,女,汉族,山西大同人,硕士,初级职称,研究方向:植物考古。安徽省淮河流域植物遗存研究摘要:随着植物考古问题越来越引起考古工作者的关注,越来越多的考古人员进行了对植物遗存的深入研究,分为炭化植物遗存研究和植硅体研究。炭化植物遗存是由于种子或者果实被掩埋,经过长期埋藏受到影响而发生了变化,形成了相应的形态变化特点。植硅体是由一些高等植物在地下水中吸取二氧化硅后在植株内和外界产生沉积所产生的含水非晶态二氧化硅粒子

5、,每一植硅体的原地沉积和形态的中间差别都有它自身的特点。植硅体主要来自植被残骸,同时有耐热、原地沉淀特性好等优势。人们通过计算出样品中所含炭化植物残存量和植硅体残存量的多寡、规模和类型,能够推断出其母源植物的产出和类型,从而最终复原远古自然环境、农业生产过程和研究人类活动对古地理环境的影响等。为研究古代各个区域的考古遗存提供了大量的有价值的信息,在现代考古研究中,炭化植物和植硅体分类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关键词:炭化植物分析;植硅体分析;生态环境DOI:10.20005/ki.issn.1674-8697.2023.05.042张惠宜(云冈研究院,山西 大同 037000)174Vol.248【考

6、古研究】Archaeological Research有些区域的功能有所不同,但是遗址整体包括房址、灰坑以及墓葬区。宫庄遗址位于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吕寨乡夏庄行政组宫庄自然村西南20米处,于2015年由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技术考古系联合对临泉宫庄遗址进行了小规模试掘,并依据考古学文化特征推断该遗址始于新石器时代,止于商周时代。发掘发现了11处遗迹,分别为2个房址和9个灰坑,并对7个文化堆积层进行了植物考古工作的研究。芦城孜遗址位于安徽省宿州市桃源镇大吴村(原属东坪乡)芦城孜自然村东南约50米,南邻浍河。该遗址是安徽淮北地区一处较为典型的古文化遗址,对于研究苏鲁豫皖交界地

7、区考古学文化的交融具有重要意义。杨堡城址位在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曹村镇杨堡村,武汉大学考古系和安徽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在20122013年在对该城址开展了发掘,发掘规模超过200平方米,发现了各个时代的文化遗存,如大汶口晚期文化遗存、岳石文化遗存、战国晚期至汉代的文化遗存。此次发现为深入掌握淮河上游区域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汉代的农耕生产情况以及经济活动带来丰富有价值的资料。何郢遗址位于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县何郢镇东南6千米处,为平面呈不规则圆形的台地式遗迹,是一处祭祀性活动的遗址。何郢遗址有着丰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已发现的铜制器、骨角器和石器陶片有上百件之多,主要时期在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对于长江中下游地区

8、的社会文化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霍邱堰台城址位于安徽省霍邱县石店乡堰台村,2004年为配合高速公路施工,对其开展了抢救性的发掘,在发掘过程中找到了房址、灰坑和墓室的重要遗存,另外还发现了上千件器物标本,并通过考古学鉴定,判断其年代主要是西周时期。2实验方法2.1样品采集对于肉眼可见的植物遗存,需要认真记录出土的具体位置,进行绘图以及拍照等,并且用镊子等工具进行采集取样。对于个体体积较小的植物遗存,则采用更加专业的采集方法,包括全面采样法、针对性采样法以及剖面采样法。样品采集一般会选择在文化遗存堆积较为丰富的剖面或者一些含有植物掺和物的陶片,对采集的土样进行分析。2.2植物遗存的获取2.2.1

9、炭化植物浮选法炭化植物采用浮选法,运用炭化植物比水轻的原理,将炭化遗存与泥土分离,从而提取微小遗存(图2、图3)。但是有几点需要注意:第一,土样在浮选时需要先进行干燥处理,因为炭化物质具有吸水性,如果土样不干燥,极容易被炭化物质所吸收,这样就会影响浮选的结果。通常还会把收集到的土样置于阴凉通风的地方进行阴干。第二,要根据环境条件选择适合的设备,当前一般采用水浪浮选仪、摇筛式浮选器和小塑料球。摇筛式浮选器现在几乎已经不使用了,而水浪浮游选矿法仪是一个更复杂的仪器,对当地的条件要求较高。小水桶设备简单,且用水较少,图1安徽淮河流域遗址分布1752023.3(上)IDENTIFICATION AND

10、 APPRECIATIONTO CULTURAL RELICS文物鉴定与鉴赏但是浮选土样量较少,而且重浮部分也无法采集。2.2.2重液法获取植硅体需要采用重液浮选法。一般遗址中获得的土样含有较多的沙粒,所以首先对样品进行干燥、研磨和过筛等多重处理,以保障实验的精准性。之后在处理好的试样中加入由稀盐酸、浓硝酸等生成的过氧化氢,然后将其煮沸,去掉杂质,再通过细网筛过滤。最后再加入重液将试样中的植硅体浮选出,制作成树胶制片。用显微镜对其进行观察,并对发现的植硅体类型进行鉴定,对每一个特征形态进行拍照。有些遗址研究对发现的植硅体类型进行了数量统计,并计算每个类型的百分比含量。3关于农业结构的讨论3.1

11、金寨遗址根据金寨遗址中出土样本的浮选结果和植硅体解析结果,可以发现粟、黍都是该遗址中主要的粮食作物组成,并且粟的总量超过了黍。但在实验中没有找到经过炭化的稻米,并且农作物的植硅体量非常少,因此可以暂时肯定的是水稻与混作农业才是金寨遗存的主体粮食作物构成,而旱作农业和稻作农业哪一个在当地更为重要,需要在以后的研究工作中,根据更多的资料来证实。另外,还看到当时人们把稻米连叶带秆收割回地,可推断当时的人们或许也曾经出现过对部分农作物的脱穗和贮藏的情况,而脱壳后食用也是当时先民的主要饮食方法,口感更好。3.2宫庄遗址宫庄遗址发掘的植物炭化遗存也有着一定的历史特征,从大汶口文化早中期到龙山和商周时代都有

12、发现稻作遗存,表明了稻作农业活动也从大汶口文化早中期延伸至龙山和商周时代。但是与此同时,没有发现有关粟黍等农作物的植物遗存,所以根据淮河上游一带诸遗迹的植物考古资料,从大汶口文化早中期时代到龙山和商周时代,这个区域获得的植物类食物资源主要是稻类作物,并进行了持续的发展,但是没有形成旱稻兼作农业模式结构。3.3芦城孜遗址芦城孜遗址植物浮选结果显示,粟和稻都是当地主要的农作物,同时粟的数量更多一些,表明旱作农业占比高于稻作农业。龙山文化时期稻的出土数量与出土概率都呈现明显的上升态势,暗示了稻作农业的迅速发展,直至汉代,逐渐形成了粟稻混作的农业生产模式。在西周时期还发现了大豆,说明人类的食物种类更加

13、丰富。另外在遗址中还出土了大量具有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的杂草类种子和果实类遗存,我们或许可以预测出先民可能在生活生产中发现了它们的药性,这对于不懂药理但可能利用其药性的先民来说,也体现了人类对野生资源的利用情况。3.4杨堡遗址杨堡遗址的浮选资料表明,粟、黍和水稻曾经是该区域的主要粮食作物,但由于农业经济和社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加之小麦进入我国,粮食作物也逐步发展为种稻、粟、黍、麦、大豆五种粮食作物,从而产生了新型的多粮食作物的种植制度。自新石器时代晚期起,淮河上游区域就开始采用种稻-旱混作的农耕发展管理模式,这一发展管理模式通过历史发展时间始终沿用至现代社会。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末期,稻、粟并重为

14、其特点,到了现代历史时代后,则以旱作为重,而粟、麦等作为重要农产品,稻谷的地位也逐步衰落,但并没有完全从农村经济中淡出。杨堡遗址中从大汶口文化晚期至汉代的遗址中所出土粮食作物遗存的形态变化,体现了淮河流域地区在重要作用,对我国南北方粮食作物方面起到了过渡地区的作用,也证明了当地长期沿用稻-旱混作和多粮食作物的种植制度下的农耕传承。3.5何郢遗址、堰台遗址通过对何郢遗址的植硅体分析,对该遗址的农业活动状况进行深入探究。试验结果表明,在试样中不但出现了常见的水稻扇形植硅体(图4)以及水稻颖片的双峰形植硅体,而且出现了其他形状的植硅体,如哑铃形(两端具有勺形凹口),而上述植硅体的存在均说明了水稻的存

15、在。根据之前的研究得知,何郢遗址的时代比较晚,此时的先民已经基本具备了稳定的经济基础,过着定居的生活,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这时的何郢先民已经掌握了成熟的稻作农业,所以得出何郢遗址出土的植硅体应该是栽培水稻的植硅体的结论。何郢遗址植硅体研究还发现了类似小麦颖片的植硅体形态,这为探究该地区是否种植小麦提供新的资料和信息。何郢遗址中出现的植硅体形状多为横排哑铃形、扇形、双峰状和特殊的硅化颖片表皮植硅体,与此相176Vol.248反,齿形、帽形这种体现了干冷天气特点的植硅体则极为罕见,说明何郢遗址当时的天气相当温和湿润,而且气候比现在更暖和。同何郢遗址相似,在堰台遗址中还找到了大量的常见的水稻植硅体和

16、双峰状植硅体(形成于水稻颖片),并把找到的部分植硅体的测量数据,引入赵志军等人建立的判别式中,并通过计算结果推断其为栽培水稻。与此同时,发现该遗址的双峰乳突与粳稻更为相似,所以判断其为粳稻。另外堰台遗址也发现了发育自麦类颖壳的植硅体,说明当时的人类已经开始种植麦类。在遗址中可以识别出来的植硅体种类主要有扇形、棒形、马鞍形、哑铃形和尖形,但是齿形、帽形这种代表干冷气候的植硅体种类比重相对较小,而拥有较多比重的植硅体种类则主要是扇形、长鞍形等能反映温暖湿润气候的植硅体。与此同时,在下层地层出现了黍亚科植硅体,但是数量很少,说明早期的气候较为凉爽。但是整体上保持一致,无较大的变化。4总结通过对安徽省淮河流域不同地区的植物遗存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稻作农业是主要的农业活动,兼有旱作农业,为稻-旱混作农业的形成提供了基础。同时淮河流域地区的气候环境温暖湿润,也为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基础,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人类的早期社会时代,因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落后,与人们征服大自然、利用大自然相比,人类更多的是依赖自然,根据这一点,可知当时的农业生产多受制于当时当地的自然环境。安徽省淮河流域地区的自然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