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 2023年第3期(总第419期)当代电视2023年北京广播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于大年初一晚与全国观众见面。整台晚会以“我与春天有个约定”为艺术主题,以“奔赴新征程”为思想主旨,融合北京地方民俗元素与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为万千家庭呈现了一场视听与立意俱佳的新春文化盛宴,并获得3.53%的收视率和17.68%的市场份额,在同时段卫视春晚中名列前茅。2023年北京卫视春晚无论在节目编排和类型突破,还是在台词内容、服装造型、舞台布景上都赓续传统,却又不墨守成规、安于现状,不仅融入了时下流行的古风国潮元素和网络热点,还做到了大俗大雅,将百姓所喜爱的笑点泪点转化为不落俗套的话语表达。守正创新、精准
2、把控受众需要,正是北京卫视在一众卫视春晚的激烈竞争中突出重围的关键。一、仪式创新:公共话语磁场与集体记忆构建春节电视联欢晚会自20世纪80年代出现以来,凭借着老少咸宜的审美品位、吉祥喜庆的舞台氛围和丰富多彩的节目类型,成为家家户户春节必不可少的“年夜饭”。而近年来卫视春晚的异军突起,也让大众看到了春晚这一电视舞台仪式的创新潜力。面对央视春晚无可替代的宏观视角与主流强音,多家卫视在春晚创作上选择扬长避短,发挥卫视平台更加贴近观众、传播内容与方式针对性更强的优势,构建与百姓同乐的温馨氛围,讲述百姓喜闻乐见的故事与真情实感的心声,以此营造别具一格的新春氛围场并完成电视媒介仪式的构建。(一)年味符号牵
3、动集体记忆春晚的出现是我国社会变迁中的必然,它诞生于商品经济与市场浪潮初兴的年代,与春晚40年的发展历程紧紧相伴的还有我国的电视传媒行业,它们共同用一档全民共庆的晚会满足着中国百姓的精神文化追求。40年春秋见证的更是我国人民群众审美的嬗变,春晚在这其中扮演着一个“吉祥物”的角色,它凭借着俯仰可见的年味元素,以跃动的视听符号映入观众眼帘,串联起了一家老小乃至全国千家万户辞旧迎新的喜悦心情,在滚滚向前的历史潮流中定格了属于中国年的永恒不变。2023年北京卫视春晚着力营造喜悦祥和的氛围,其中中国红、生肖、传统年俗文化符号是春晚仪式构建中必不可少的视觉元素,北京卫视不仅承袭传统,更在其中反复出新。20
4、23年北京卫视春晚LOGO“兔小蕊”憨态可掬,爱心型的鼻子和被粉红花瓣包裹的脸颊,呼应了“我与春天有个约定”的主题,轻盈可爱的兔小蕊展现出新春万物更始、欣欣向荣的生机活力。舞台侧边由中式雕花窗框组栾洪金 邹 煜2023年北京卫视春晚的创新性研究摘要:2023年北京卫视春晚延续了以往和美家庭和北京民俗集锦的主题,在大年初一为观众奉献了温馨与喜庆并存的电视联欢晚会。北京卫视兔年春晚坚持以老带新的传统,在嘉宾阵容和节目内容形式上都凸显了传统与新潮的思想碰撞,从家喻户晓的老一辈艺术家到备受年轻人追捧的新生代明星,外加相声、小品、戏曲等民族艺术形式的跨界混搭,让晚会能够锐意出新、避免同质化。关键词:北京
5、卫视春晚 仪式创新 文化认同DOI:10.16531/ki.1000-8977.2023.03.00827成,象征着团圆的中国结屡次成为画面中的点缀,灯笼、鞭炮、锦鲤、雨燕以及各类吉祥花卉也贯穿了整个春晚全程,这些兼具春节风格与传统风韵的视听元素,烘托出浓浓的年味与乡情。(二)亲民氛围带动气氛联动春晚的传播具有大众性与普遍性,因此营造与民同乐的气氛至关重要。在喜气洋洋的大年初一,人们渴望的是一场洋溢着烟火气息的晚会节目,希望其能凸显节庆的气氛。接地气与否是一档春晚能否获得百姓青睐的关键。2023年北京卫视春晚的平视视角与大众语态体现在方方面面。在舞台设计上,本届春晚将语言类节目的表演场地延伸至
6、了观众席中央,大大拉近了台上演员与台下现场观众间的距离,观众一下子被拉入了小品的情境中,可以与演员亲密无间地进行互动。在节目内容和演绎方式上更是亲民。冯巩在相声 我爱北京 中,率先抛出一句经典开场白:“北京的父老兄弟姐妹们”,观众们默契十足地接话:“我想死你们啦!”瞬间点燃了演播室内欢快喜悦的氛围。节目 谁不说俺家乡好中,王的小品首秀被观众评价为“毫无表演痕迹”,出场亮相时一脸霸气地说道:“能动手的,我尽量就不用冰刀。”谈项目时还调侃宋小宝“黑得璀璨”,角色设定与王本人的性格十分贴近,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嘉宾跨界演绎的压力。何冰和韩童生的兔年说兔节目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二人登台后先自嘲是“两个外
7、行说相声”,何冰随后抛出包袱:“俩影视演员敢站在春晚舞台上给大家说相声,咱能逗笑人家吗?”,最后用“逗笑可不是嘲笑”完美接梗。谦虚的态度和恰到好处的幽默,成为晚会的笑点与看点。可见,晚会主办者、嘉宾只有主动与观众拉近距离,才能为大众奉献一场真正的群英荟萃的新春盛典。(三)群众导向道出百姓心声春晚的“年味”是通过精心排布的媒介仪式传达出来的,它将亿万民众在同一时间引入了一份集体记忆与情结之中,无论男女老幼,都沉浸在节庆喜悦氛围带来的狂欢之中。“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凡夫俗子,只有在集体性仪式的那种平凡中庸的气氛中才能自得其乐自由呼吸。”让观众寻觅快乐是卫视春晚的重要主旨,因此年味绝不止停留于视听符号的
8、层面上。作为一场全民意义上的联欢晚会,观众想要从中寻觅的内容很多:怀念曾经岁月中的美好点滴、细数过往一年的社会热点、展望来年的新气象与新面貌。2023年北京卫视春晚自始至终都体现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思路,在歌舞类节目中,刘宏领衔、众位医生团队参与的活过一百岁表达了大众对青春健康的向往;开心麻花团队的明天会更好 将经典翻新,展望新年新气象;秦岚等人合唱的时光中的家,再次点题春晚的核心家文化,回望岁月光影中温馨守候的大家与小家。歌曲与舞蹈无不展呈着老百姓对明天的希冀与愿望。语言类节目的议题向度之广,更是涵盖了社会热点话题的方方面面,反映社会民生问题的节目有向前一步之居民议事厅 反诈银行 我是
9、新来的;讲述家庭沟通问题的有小品 笨小孩 父母的旅行;着重表现地域文化特色的有相声 我爱北京、小品谁不说俺家乡好。每个节目的切入点各不相同,却都表达了平民百姓对和谐与真善美的追求,反映了社会中普通人的生活点滴。2023年北京卫视春晚的内容设计做到了亲民化,想百姓之所想、见百姓之所见,代替大众在新年伊始道出他们内心朴实平凡的愿景,用真切深挚的祝福感染了亿万观众。二、文化认同:历史时空整合与代际鸿沟跨越春晚的这一传播媒介具有大众性、拓展性与交互性的特点,面向的受众层面之广泛是我国其他的任何电视节目都难以与之相比的。春晚利用其持久稳定的传播效果,将亿万观众在新春之际聚集于电视机前,面对文化水平、成长
10、背景、年龄阶段各不相同的观众,春晚必须要将众口难调变为众口能调,用通俗易懂的内容与雅俗共赏的审美格调,满足不同层次观众的需要。2023年北京卫视春晚在融合创新的道路上持续发力,做到了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风尚、怀旧经典与时下潮流的融合共赢,无论是2023春晚研究专题28 2023年第3期(总第419期)当代电视节目编排还是嘉宾阵容与内容输出上,对混搭与跨界恰如其分的运用成为北京卫视本年度春晚的一大特色。(一)民俗文化与古典意蕴的潮流演绎作为一台地方卫视春晚,当地的地域民俗特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晚会节目中不可或缺的元素。近年来国潮风的盛行,也让优秀传统文化节目在各台春晚上所占的比重有所增加,成为春
11、晚实现跨年龄层传播的一大秘钥。这类节目多次“破圈”的背后,是民族文化认同感的不断提升。“文化认同包括社会价值规范认同、宗教信仰认同、风俗习惯认同、语言认同、艺术认同等。文化认同的过程是空间性质的也是时间性质的,更确切地说是人类在时空系统中相互交叠,而且在时间上相互映照。”对中华儿女这一身份的自豪感与认同感将人们凝聚在一起,春晚依靠这一社会心理效应让人们产生对文化群体的归属意识,这也是为何武术、戏曲、传统杂技是每台春晚的固定节目。在2023年北京卫视春晚的舞台上,观众看到了传统文化更多的表现形式,始终体现古风古韵与古今相宜的审美意趣。首先是戏曲小品这一新节目形式,向前一步之居民议事厅 由5位居民
12、在广场时产生的矛盾摩擦起头,用自述的形式改编了京剧坐寨盗马、豫剧花木兰、黄梅戏女驸马中的名段,人物台词与唱段之间衔接流畅,戏曲板式节奏准确,原创的唱词诙谐幽默且又贴近生活,还穿插了“刀片嗓”“退退退”等网络热词。比起传统大拼盘式的春晚戏曲表演,这一节目令人耳目一新,能够将不同剧种的特色用平白易懂的方式表达出来,让内行与外行都能深度感受到戏曲艺术的魅力。吴彤演唱的杏花春影 更从歌词之妙和舞台之妙两方面体现了古今结合之妙。歌词之妙,妙在化用经典。“春来到,杏花村里杏花飘,春来到,竹叶浮酒芙蓉笑”这句唱词巧妙地将杜牧与武则天的名句化为音符,并再次点明晚会“迎春”的主旨。舞台之妙,妙在中西合璧。琵琶、
13、笛子等传统民乐与西洋乐器混搭,“燃”力十足的舞台效果印证了“中国的便是世界的”,充分满足了老中青三代人对传统文化的审美需求。传统与民俗的创新演绎增强了不同年龄段观众的审美认同感,传承弘扬了民族精神,且新潮中不失庄重典雅。(二)怀旧经典与时下热点的跨界混搭春晚是烙印在历史变迁中无法抹去的民族记忆,40年来,这一舞台上诞生过太多经典传奇,承载并创造了无数集体回忆,怀旧也自然而然地成为春晚舞台的一大功能。而春晚上的怀旧并非中老年观众的专利,对经典文艺作品有着浓厚兴趣的青少年群体亦不在少数。田震领唱春天2023,铿锵有力的声音沉淀着60后、70后观众的青春记忆,蔡明现场模仿田震的经典曲目 干杯,朋友,
14、更寄托了一份对特定时空的怀念。而本场晚会的一大亮点虚拟邓丽君登场献唱,又成为北京卫视春晚打破年龄壁垒的关键。歌曲 我只轻轻地爱你节目由3首不同时代的甜歌串烧改编而成。没有过多花哨的舞台布置,仅凭巧妙的节目编排穿插,跨越时空的经典重现,不仅为各个年龄段的观众带来了记忆中的温情慰藉,也说明了经典作品历久弥新的艺术魅力。在各省级卫视春晚百花齐放的整体趋势下,2023年仅大年初一就有十余场卫视春晚同台献映,而北京卫视能在如此激烈的同台“打擂”中获得佳绩,其一直推行的合家欢策略功不可没,让各个年龄段的观众都能从中找到了亲切感与归属感。三、强强合璧:地域文化特色与立体传播效果春晚作为华夏民族共同体及其精神
15、信念的表征,发源于古老的春节年俗之中,扎根于中华民族记忆的内里,但使得春晚成为家家户户如“守岁”般固定仪式存在的却是日益发展的大众传媒技术。随着近年来“互联网+”传播环境以及媒介融合趋势的发展,无论是受众观看春晚的方式,还是其审美品位都发生了嬗变。北京卫视作为我国地方卫视的佼佼者,能够以因时而变的思维来举办春晚,先以浓郁的地方特色,彰显北京作为首都、历史文化名城和“双奥”之城的人文魅力,在卫视春晚赛道上用去同质化的策略脱颖而出,再考量融媒体环境中29信息多元性、互动性强的特点,与春晚的文本内容相结合,以此满足观众间彼此不同的收看需要。二者的强强联合,共同造就了北京卫视春晚连年全国收视前列的佳绩
16、。(一)地域特色与大众审美的交相辉映在卫视春晚的主题策划与内容定位中,地域特色是不可忽视的创作源泉,也是晚会呈现出自身特色的关键所在。2023年北京卫视春晚对地域元素的展呈十分多元,既有 大戏看北京之梦中人等穿插京剧元素的歌曲演绎,也有相声小品中妙语连珠的北京人文荟萃,在相声 我爱北京的热场时,冯巩称赞关晓彤像昌平的草莓一般“水灵又俊俏”,又调侃宋小宝像密云的鲤鱼一样“活蹦又乱跳”,两句京韵满满的比喻引得全场观众捧腹大笑。宋小宝在谁不说俺家乡好中当北京导游介绍时说:“八达岭上看长城,下午咱们到昌平,到昌平,停一停,晚上咱住十三陵。”笑点包袱与北京元素的无缝衔接,让地域特色在欢声笑语中映刻在了观众心底。雨燕回正阳节目更是北京元素的大杂烩,歌词“正阳门走,正阳门归”,既包含了归京、归家的美好愿景,又象征着中华民族传统的回归。节目中还穿插了北京城楼下雨燕的短片,北京雨燕对于大部分观众来说都是一个极为新颖精巧的意象,这批春天的信使寓意吉祥、灵动脱俗,再由数十位北京卫视主持人共同献唱,三者的结合为北京地域文化小而美的表达开辟了一条新路,让历史主题与时代内涵相辅相成,更是北京当地和外地观众都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