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城市发展研究 30 卷 2023 年第 01 期 Urban Development Studies Vol.30 No.01 20231中 彩 页0 引言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中对社会公众开放并满足其日常生活和公共交往活动需要的公用空间,它不仅是城市公共生活的重要载体和城市形象的重要体现,也是物质实体之上的艺术价值的承载体。城市公共空间的艺术品质,既是城市建设过程中文化的载体,代表着城市文明发展的高度,也是推动城市发展与进步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环境品质稳步提升,但城市中特别是老城区仍存在公共空间品质不高、设施不足、空间艺术性差等问题。过去以增长为导向的公共空间规
2、划、设计与管理,忽视了市民作为使用者的幸福感和艺术感受。如何通过新的理念和技术,打造具有人文性和艺术性的城市公共空间,提升公共空间品质,使有限的公共空间最大限度地体现居民需求与城市文化成为迫切的研究课题。数字创新驱动下的交互技术,不仅可以实现设计与人之间的互通,也可以通过改变设计与公众的关系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城市公共空间艺术的发展需要准确把握时代的潮流,以现代数字技术为设计载体,从公众与城市文化关系的角度出发,进一步明确城市公共空间艺术的发展脉络,对城市公共空间艺术空间进行拓展。1 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辨析学者纳道伊(L.Nadai,2000)在对“公共空间”语义上的历史研究中指出,
3、“公共空间”作为一个特定的名词最早出现于 1950 年代的社会学和政治哲学著作。1960 年代初,在建成环境中“公共空间”的概念才逐渐进入城市规划及设 计 学 科 领 域,出 现 于 芒 福 德(L.Mumford,1960)和 雅 各布(J.Jacobs,1964)及其后的一些建筑学术著作中,而直到1970 年以后,随着人们对城市设计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刘以鸣1 许还幻2 周 岩1,*(1.北京理工大学 设计与艺术学院,北京,100081;2.北京电影学院 高等职业教育学院,北京,100091)【摘要】“城市公共空间”作为城市公共生活的重要载体和城市形象的重要体现,其品质提升关乎城市环境与文
4、化建设,也关乎人民生活幸福感的提升。从公共艺术的视角,通过研究城市公共空间品质提升相关理论,梳理我国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迭代脉络,探讨在数字创新驱动下,通过数字交互设计提升城市公共空间的艺术性和人文性的方法与技术,提出城市设计、公共艺术学科发展应顺应科技、社会和文化的变化,主动调整自身的角色和发展思路,从整合环境的空间设计创造者,发展为融合科技的跨学科“创新者”,促进“以人为本”的公共空间设计理念在新时代通过数字创新技术得到更大发展。【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品质提升;公共艺术;交互设计;数字创新【中图分类号】TU972+.12 【文献标识码】A基于公共艺术视角的数字创新驱动城市公共空间品质提升研
5、究在建筑学科亦或是城市研究学科领域,城市公共空间作为提供公众活动或使用的城市空间才被社会各界普遍接受,其概念也日趋完善。其中,中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认为城市公共空间是“一般社会成员均可自由进入并不受约束地进行正常活动的地方场所”。维基百科关于公共空间定义是“一个不限于经济或社会条件,任何人都有权进入 的地方。公共空间没有隐私期待(expectation of privacy)”。由此可见,公共空间这一概念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的产物,是一个动态的、多义的概念,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理解和表现形式。自公共空间概念引入城市学科领域,一直颇受各界学
6、者关注。在城市设计学科方面,关于城市空间设计研究历来已久,强调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物种空间环境的重要构成部分。随着城市设计相关研究的不断发展,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工作不再单一考虑其作为城市物质环境的组成部分的视觉研究,更多考虑公众对城市空间的感知与体验,甚至到人类行为与公共空间的互动方面,最后抽象到城市空间物质实体的社会价值方面研究。现代意义上的公共空间对城市空间体现在承载空间、感知空间、社会空间、文脉场所、交往平台等多层次价值作用,其核心是更加注重公共平等进去的权力。因此,公共空间的相关设计更应考虑提供给人以更多空间感受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体验。2 城市公共空间品质提升研究综述对城市公共空间品质提升研
7、究具有代表性的是学者杨盖尔在其Life Between Buildings:Using Public Space(交往与 空间)著作中,将从人及其活动对物质环境的要求作为城市公共空间质量的评价标准。城市设计之父罗杰特兰西克在 寻找失落空间城市设计的理论一书中总结了城市空间设计的三个重要理论:图底理论、连接理论、场所理论,这些理论为城市公共空间品质的优化与提升指明了研究与设计方向,自此,城市设计领域展开了对提升城市空间品质多个层面的研究,有从视觉审美与艺术表达层面展开的城市公共空间形态提升研究;有从主观感知与认知意识层面展开对城市公共空间心理感【文章编号】1006-3862(2023)01-C0
8、01-06*通讯作者:周 岩(1974-),女,北京理工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实验艺术。邮箱:。刘以鸣等:基于公共艺术视角的数字创新驱动城市公共空间品质提升研究2中 彩 页城市发展研究 30 卷 2023 年第 01 期 Urban Development Studies Vol.30 No.01 2023知的研究。2.1 城市公共空间形态研究:视觉审美与艺术表达城市公共空间相关研究较早的是基于建筑美学理念,从公共空间的视觉质量和审美体验两方面探讨如何构建更好的城市空间形态。这些研究的核心是将城市空间物质实体作为研究对象,更多依赖于设计者或者观察者的主观审美标准,而很少考虑其他文化、社会、政治
9、经济等影响因素。视觉领域的城市空间相关研究主要采用类型学方法,针对不同城市空间要素,视觉领域相关学者,通过对不同空间形式进行归纳、总结来形成范例,进而规范指导未来城市空间相关设计工作。西方城市公共空间在视觉审美方面的研究,更多侧重于一种与客观环境直接相关的,通过长期的理论和实践总结操作方法,并应用在建筑学、景观及城市规划设计等领域。20 世纪前期,英国将视觉原则作为城市景观改造的主导控制性原则。到20 世纪后期,视觉审美特性的做法遭受到各大学科质疑,认为这一做法更多依赖于个人的审美意趣和经验主义哲学,缺乏客观的环境认知与空间参与和使用者需求的基础。2.2 城市公共空间心理感知研究:主观感知与认
10、知意向随着城市公共空间研究不断深入,普遍认为城市公共空间除了能够作为城市肌理的重要组成实体,还能产生特定的感知、记忆、体验,从而加深了人员和空间的互动联系。20 世纪中期,以凯文林奇(K.Lynch)为代表的学者从认知环境心理学视角出发,逐步将客观环境、心理学、社会学、城市设计等学科联系起来用于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研究。凯文林奇(K.Lynch)通过对城市空间的调查访谈等实证研究发现,人对环境优劣的感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环境能被人所认知的程度,即“可识别性”(legibility),并将相关研究发表在 城市意象著作(Lynch and Joint Center for Urban Studies,1
11、960)中。这一跨学科融合做法应用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通过对理解和掌握人对城市空间环境认知的规律,以期设计出更加宜人的城市空间环境。有些学者认为凯文林奇(K.Lynch)的认知意象过于局限在公众对城市空间的表象认知,无法将空间、环境等重要因素赋予公众更多的意义;同时,对不同空间表象的认知存在偏差,客观上造成了城市空间的表象化。在城市意向学说的基础上,一些西方城市学者(Cardamon,2003)通过将现有空间设计拓展到环境认知领域,挖掘并掌握公众对环境要素的认知特征规律来创新出更加符合公共的、更加积极正向的环境感知空间。随后,城市空间设计要同等考虑由空间环境发展的社会和感情意义与空间意象所引
12、发的表象意义成为城市设计学者的普遍共识。自此城市公共空间相关研究从空间认知规律研究延伸到空间内涵研究,构建具有超越表象的审美学之外文化和精神价值的城市空间俨然成为空间研究学者的共识。这样的城市公共空间承载着文化和精神价值,对提升城市文化、生活、品质具有重要作用。同时,由公共空间对公众激发的记忆体验、认知,能够成为维系社会关系、社会稳定的重要纽带,提升城市人民生活的幸福指数。3 我国城市公共空间艺术设计表征的发展历程城市公共空间和公共艺术是密不可分的,公共艺术在结合了城市内部需求后,考虑具体的设计元素以及城市本身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后,将其进行有机的结合并通过公共空间这一载体表现出来,同时保证物质与
13、文化相辅相成,使自然景观和城市文化通过艺术媒介紧密相连,从而提升城市公共空间品质。现阶段,公共艺术在城市公共空间建设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不同时期公共艺术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设计表征经历几个典型的时代特征,现参考路甬祥院士在创新设计发展战略研究中将全球知识网络时代的设计表征为“设计 3.0”,工业时代的现代设计表征为“设计 2.0”,农耕时代的传统设计表征为“设计 1.0”。针对公共艺术领域的表征,本文将 1970 年代始于“首都机场”壁画的公共艺术复兴表征为“公共艺术1.0”,其后以“大美术”观的公共艺术表征为“公共艺术 2.0”,全球知识网络时代的公共艺术表征为“公共艺术 3.0”,也就是数字化
14、公共艺术设计,从这三个典型公共艺术时代特征阐述我国城市公共空间艺术设计表征的发展历程。图 1 我国城市公共艺术发展迭代示意资料来源:作者绘制3.1 公共艺术 1.0:城市公共空间的艺术装饰1970 年代末的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壁画是改革开放之后由国家发起的一次集体公共艺术创作,被认为是“中国文艺界的报春花”。机场壁画群的题材突破了以往千篇一律“红光亮”的美术典型,画家们采取了以民间故事、自然风光、民族风情、科学与艺术等作为创作的主题;机场壁画群的艺术形式多种多样,突破了诸如写实与抽象、装饰图案与绘画的诸多界限,甚至吸纳了西方现代主义的艺术表现形式抽象、装饰等浪漫主义手法,改变了当时现实主义形式的一
15、贯风貌;创作工艺与材料图 2 首都机场重彩壁画哪吒闹海,作者:张仃资料来源:网络,2022 年 7 月 16 日刘以鸣等:基于公共艺术视角的数字创新驱动城市公共空间品质提升研究城市发展研究 30 卷 2023 年第 01 期 Urban Development Studies Vol.30 No.01 20233中 彩 页包括油画、丙烯、陶板刻绘,实现了艺术材料的诸多方面突破。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机场壁画创造了公共艺术的崭新的时代语境。多元化的公共艺术作品面貌在改革开放后首次出现,打破了艺术创作的题材禁锢,开创了我国新时期艺术乃至文艺创作向多元化发展的新局面,开启了我国公共艺术的 1.0 时代。这
16、个时代城市公共空间的艺术设计表征为以艺术的手法与思想,去装点城市公共空间,使空间在艺术的融合之中,起到美化空间环境,赋予空间环境生命的特色艺术,使城市公共空间充满活力与趣味,激发人的审美情趣。3.2 公共艺术 2.0:重塑城市公共空间的场所精神 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中国城市化建设的蓬勃发展,人们对艺术与设计的形式美追求,成为公共艺术发展又一次的推动力量。突破了改革开放初期传统造型绘画、雕塑的单一艺术形式之外,公共艺术相关的观念、工艺、技术、材料等诸多领域都出现了大幅度的提升和发展。在艺术家、建筑师以及工艺匠人的共同努力下,进行了多种多样的形式实验,其中包括建筑材料在内新型材料的运用:如敲铜雕、不锈钢雕、灯光艺术等;传统材料的创新应用:如石雕、大漆、木雕、织毯等。公共艺术也逐渐从建筑的附属走向了更大更广阔的空间。公共艺术家袁运甫先生提出了“大美术”的思想,形成了中国的初代公共艺术观。他提出要打破绘画、设计、艺术理论研究等之间的壁垒,将众多视觉艺术门类在观念上融汇、在思想上互通,形成了中国公共艺术的独特面貌。1998 年,袁运甫先生指出:“公共艺术是指人们集群环境中的艺术综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