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年第 期高 教 探 索 基于审美和人文素养的高校音乐通识课程探索郑莹洁收稿日期:作者简介:郑莹洁,华南师范大学城市文化学院讲师。(佛山)本文系 年度广东省课程思政建设改革示范项目“艺术与审美(音乐审美)”,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等教育专项)(),年度华南师范大学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基于审美和人文素养的音乐类通识教育实践改革”的研究成果。摘 要:美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的重要手段,艺术教育是高校实施美育的主渠道,通识课程教学是其重要组成部分。高校音乐通识课程既包括通识教育中的人文通识,又包括音乐教育中的审美实践。音乐通识课程是在培养审美和人文素养中引导学生发展情感、塑造价值的主阵
2、地。文章基于现代大学通识教育理念及音乐教育哲学中的审美与实践思想,通过对课程模式、教学方法以及本土化教学内容在课程中的实践进行分析,探讨如何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关键词:审美;人文素养;音乐通识课程 年,教育部发布的 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 强调:“积极探索构建以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育为重点、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和艺术经典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公共艺术课程体系。”审美和人文素养是美育的核心目标,亦是美育实施的起点。随着中国高校通识教育的不断发展,音乐通识课程也正在改革创新中探索培养大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路径。一、高校音乐通识课程的定位(一)通识教育中
3、的音乐课 世纪初,美国的帕尔德教授提出了通识教育的概念,这是一种大学的教育理念,也是一种人才培养方式,目标就是培养“完整的人”(“全人”),即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因此,通识的“通”,不是广泛,不是通才,而是贯通,即强调知识的贯通、学科的融合、思维的融汇。博耶强调:通识教育不是一组课程的简单组合,而是有着明确目标的计划,是有助于学生进行跨学科综合并发现人类共同经验的教育。艺术课程在通识教育中衔接美学与人文学科,贯穿于人文与自然学科中,推动培养具有“完整人格”学生的目标实现。哈佛大学作为最早推行通识教育的高校,艺术课程在通识教育体系中被认为是发展思想和情感的重要途径。哈
4、佛大学对通识教育中的艺术课程给出了三个定义:第一,对历史沉淀的各种艺术传统的接受;第二,个人对传统的理解以及扩展;第三,打开学生的心智并使其进入价值领域。从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的经验可见,艺术教育侧重于人文素养、价值塑造。我国古代教育亦具有通识教育的意识,例如孔子提出的“仁人”教育,中国古代“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教育,蔡元培先生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理念。但这些都将艺术教育归类为纯粹的美育,并未与智育充分融合。在我国的现代大学教育中,清华大学的通识教育起步最早,从梅贻琦校长提出的“知、情、志”,到后来的文化自信、科学素养、广泛爱好等培养目标,清华大学的艺术通识教育注重人文素养、情趣培养,
5、尤其是强调文化自信,对中国大学生来讲,这是价值塑造的基础。课程与教学基于审美和人文素养的高校音乐通识课程探索不管是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理念,还是清华大学的通识教育实践,其核心都是由内及外的人格塑造。音乐是重要的艺术类学科,高校音乐通识课程有别于中小学音乐课及专业音乐课程,应注重音乐的融会贯通,启发学生思想与情感。(二)音乐教育中的通识课音乐教育是审美的教育,其价值是毋庸置疑的。音乐课程的开发应遵循音乐学科的专业性,以音乐思维为核心,使课程满足“所有学生都是可以教授、可以学习、可以发展的要求”。雷默提出的“审美”音乐教育哲学观侧重音乐教育通过听赏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并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是一种基
6、于音乐的情感性的审美教育。而雷默的学生埃里奥特则提出了音乐教育的实践观,他认为音乐是人类行动,我们要在行动中去进行音乐教育(包括表演、创作、听赏)。埃里奥特将音乐实践分为六个维度,即表演、音乐设计、实践的传统与标准、情感表现、音乐表象、文化意识信息,大多数音乐作品都包含这些维度。埃里奥特提出的音乐实践维度启示我们,音乐实践不只是唱一首歌或写一段旋律,而是以“听赏”为前提的所有与音乐相关的实践。实践具有更多的开放性,它把音乐作为“人类活动”来理解,把音乐教育作为塑造人的教育来开展,这与全人教育理念相契合,因此,音乐教育应是一种重视实践的审美教育。高校音乐通识课程面向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没有经历过系统
7、的音乐训练,通过音乐实践进行学习具有局限性。教师应遵循音乐教育的基本规律,注重音乐实践的普适性,让学生接触更多元的音乐文化,拓展学生的音乐实践范畴,引导学生接受更丰富、更开放的音乐世界。(三)高校美育中的音乐通识课蔡元培先生在 年提出:“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所强调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是美育的核心,也是艺术课程的核心。审美是对美的感受力与创造力,对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的热爱与欣赏力,以及表现和创造美的能力。通识教育提倡人文素养的培育,即培养关于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
8、识水平,以及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是人的内在品质。审美和人文素养构成了当代大学生的“审美素质结构”。在学生的培养中,基于人文素养的审美教育引导着学生关注音乐发展的人文知识,启发学生的深层次思维,以人文的视角观察美的规律,从而形成高层次的审美追求。通识教育与美育都以培养人为主体,但通识教育是由系统的课程群建构的,而高校美育则是由课程教学、实践活动、校园文化、艺术展演构成的,艺术通识课程便是二者的交集。音乐课程作为通识课程体系的一员以及美育实施的主渠道,应结合人的成长需求,以审美和人文素养为中心,以培养创造力与建立文化认同为双翼来进行开发。在人文素养的培养中,注重引导学生
9、从哲学、史学、社会学、心理学、艺术学等多学科维度来理解音乐作品的意义。因此,我们以人文通识为课程起点,以音乐审美实践为教学辅助手段,以素养、价值、情感为目标,以大学生健全人格与价值塑造为理想来实施课程教学。二、兼顾审美与人文素养的音乐通识教育实施路径(一)构建高容量、多元化的教学模式高校音乐通识课程具有通识特性,进行的是涵盖音乐学、哲学、史学、社会学、心理学、艺术学等多学科维度的人文教学,因此,其教学模式成为探索高容量教学的关键。高校音乐通识课程需完成的基本任务有:第一,开设具有美育功能的、面向人人的音乐课,课程必须关注大多数学生的体验;第二,必须关注音乐教学学情的两个极端,即较少数学生的需要
10、(对音乐感受力很弱的学生和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音乐特长生)。集体授课是开设普适性音乐课的必要选择,这也是为了让每个学生获得最好的学习体验,但随着学生群体的差异性越来越大,实际上需要特别关注的群体也越来越大,这成为传统课程普遍存在的不足。年,教育部发布的 关于中央部门所属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 提出“校内校际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后,虽然许多高校积极开展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但音乐教育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仍不普遍。线上线下混合广义上包括学习理论的混合、学习资源的混合、学习环境与学习方式的混合。实践表明,混合式教学模式有助于开展多元化的音乐通识课教学。基于人文素养的音乐通识课需要充分体现课
11、程的广度与深度。线上学习主要是针对不同基础和学课程与教学基于审美和人文素养的高校音乐通识课程探索习能力的学生,给予自由的时间掌握基本的概念性知识,学生可以通过教师推荐的慕课扩展音乐的多学科维度,因为慕课中包含古今中外的音乐知识,学生可以接触更多专家对于音乐的理解,也为音乐聆听做好“思想准备”。根据斯皮罗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分为初级和高级两个阶段,学生在线上课程中完成初级学习,例如音乐基本理论、音乐思想、音乐流派、音乐文化背景等知识的学习,这是所有非音乐专业的学生可以自主、自由去学习的。然后通过线下课程完成高级学习,教师从现场感受、讨论、答疑中逐步挖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以笔者主讲的音乐与
12、舞蹈鉴赏课程为例,该课程共计 学时,共 个主题,每个主题线上学习 学时,线下学习 学时,学时非常紧张。以“现代音乐的审美变革”主题为例,线上学习依托北京大学慕课“二十世纪西方音乐”部分章节,学生完成指定的慕课学习后进行讨论。线下课堂中,教师针对新秩序音乐进行讲解,并以此作为核心,进一步对慕课中所提到的音乐流派进行讨论,启发学生从多角度审视二十世纪音乐创作的哲学思想,并进行简单的创作尝试。线上教学部分拓展教学的广度,学生通过慕课学习音乐历史文化,进行音乐作品的鉴赏、音乐流派的风格理解。另外,音乐基础知识比较匮乏的学生,还可以通过慕课补充对音乐基本语言的认知。线下教学部分拓展教学的深度,针对学生对
13、现代音乐审美的困惑,引导其进行哲学角度的思考,通过课堂中的创作实践,多维度感受现代音乐的创作思想。通过线上的广度学习、线下的深度学习,启发学生跨学科多维度理解音乐。(二)开展具有自主性的拓展教学活动“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是当下受认同度较高的教学理念。真正的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应该关注每一位学生的需求与成长。但在通识课程中,教学最大的难点恰是如何关注每一位学生。高校音乐通识课作为面向全校各专业学生开设的课程,常见的教学问题为:学生人数庞大,较难兼顾个性化发展;学生的音乐基础素养差异较大,较难兼顾差异性学习需求;课时少,内容多,对于教学内容难以取舍。而线上教学的常见痛点是慕课学习的质量难以监控,部分学
14、生的线上学习效率较低。依托开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师可依据主题式教学中指定的慕课进行翻转。翻转课堂主要对一些音乐核心观点进行讨论,以促进学生对音乐内在逻辑的发现、认知、理解。另一方面,基于音乐教育哲学的实践观,混合式教学的自主性为教师开展创新教学提供了可能。项目式学习由基尔帕特里克提出,是由杜威提出的“问题教学法”发展而来的,由学生主导完成教学的四个步骤:确定目的 拟定计划 实行计划 评定结果。学生组成学习小组,根据兴趣和学习需求,确定学习目的,教师审核项目的可行性及挑战度,提出修改意见,其后小组讨论拟定学习计划,教师辅助提供学习资源,促进学习活动,最后学生小组呈现学习成果并进行评定。在笔者的
15、通识课程中,项目式学习是主题教学外一条独立的学习主线,学生组成的学习小组根据自身特长与兴趣,在第一节课后选择本学期学习的主题,整个项目的实施贯穿课程的学习周期,成为自主完成的学习项目。例如,“高胡中的广东味”主题小组在开学初确定该主题后,计划聆听广东音乐专辑、观看“私伙局”、走访高胡演奏家,并通过二胡演奏改编曲、文献阅读、小组讨论去思考高胡演奏与广东韵味的关系,最后合作撰写论文。项目的提出、计划、实行、评价都由学生小组自行完成,教师提供阶段性指导。在音乐通识课中,项目式学习尊重学生的音乐基础,学生以兴趣为学习的起点,可以激发学习驱动力。小组成员通过讨论在实践中与原有认知碰撞、与组员进行思维碰撞
16、,通过主动操作和有计划的活动,在实践中获得音乐的启思。由于每一个项目都是一个完整的小课题,活动常涉及多学科,无形中扩大了教学内容的覆盖面,学生在主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能力,外出采风加强了他们与社会的关联性,加深了他们与文化实践个体的联系,促进了他们综合素养的提升。(三)扎根本土音乐文化,拓展跨学科视野的教学内容审美教育的重要目标是启发学生欣赏多种状态的美。开展音乐通识课的意义在于促进音乐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融合,促进学生从人与社会共通性的角度出发,加深对音乐与美的领悟。音乐文化是富有本土风土人情、群体情感的地方精神表征。扎根本土文化,有助于学生识别自身身份;融入地方音乐文化的实践,有助于学生建立本土情感;深入理解本土音乐文化内涵,有助于学生增强文化认同。在课程中利用本土音乐资源,可以鼓励学生探索本土人文景观,鼓励学生理解家乡、本土的风土人情。音乐通识课开展的是通识性的审美教育。由于课程与教学基于审美和人文素养的高校音乐通识课程探索综合大学的学生来自各学科,将来工作也分散在各行业,那么在审美教育中,除了建立认同本土文化的审美意识,还应形成与其人生密切相关的审美视角。任何艺术作品都是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