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基于数据挖掘的《理瀹骈文》外用膏药方用药规律分析_王雨晴.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2254758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5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数据挖掘的《理瀹骈文》外用膏药方用药规律分析_王雨晴.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基于数据挖掘的《理瀹骈文》外用膏药方用药规律分析_王雨晴.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基于数据挖掘的《理瀹骈文》外用膏药方用药规律分析_王雨晴.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论著中医药与民族医药诊疗第一作者简介:王雨晴,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皮肤病的中医药治疗。通信作者简介:黄青,博士,主任医师,研究方向:皮肤病的中医药治疗。基于数据挖掘的理瀹骈文外用膏药方用药规律分析王雨晴 黄 青 陈 蒙 王如歌 刘欣颖 麦羡琳 杨漫清(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皮肤科,北京市)【摘要】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理瀹骈文中外用膏药方的用药规律。方法使用 、软件,对理瀹骈文中的外用膏药方进行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 共纳入 首膏药方、味中药。味中药中,累计出现频数最高的前 味中药依次是麻油、铅丹、当归;药味以辛味、苦味、甘味最为常见;药性以温性为主;药物归

2、经主要为肝经、肺经、脾经。对高频药物(出现频数 次,除麻油、铅丹外)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得到药物组合 组,包括乳香白芷没药、乳香白芷没药当归、没药乳香防风等;对高频药物进行因子分析得到 个公因子,其中因子 含有党参、白芍、白术、熟地黄、黄芪,因子 含有防风、白芷、羌活,因子 含有乳香、没药,因子 含有地黄、黄连、黄芩,因子 含有陈皮、白术、木香、半夏,因子 包含生姜;对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得到 类药物,第一类为乳香、没药、防风、羌活、白芷、川芎、肉桂、大黄,第二类为木香,第三类为当归、地黄、黄连、黄芩,第四类为党参、熟地黄、黄芪、白芍、陈皮、白术、半夏、甘草,第五类为生姜。结论 理瀹骈文外用膏药方

3、用药呈现辛香性烈、温通走散的特点,且多与行气活血相关,注重与行气活血药物的配伍使用。【关键词】理瀹骈文;中药外治;膏药;用药规律;数据挖掘【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广西医学 年 月第 卷第 期 ,;,【】,理瀹骈文是我国第一部中医外治法专著,为清代医家吴师机所著,取“医者理也,药者瀹也”之意,书中归纳总结了吴师机多年的中医外治经验,并详细记载了多种外用方药的制法及用法。更为重要的是,吴师机在分析总结历代医家理论观点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大量实践经验,在理瀹骈文一书中对中医外治法的理论依据进行系统性地阐述,这对于中医外治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

4、的意义,后人也因此将其尊称为“外治之宗”。而在诸多外治中药剂型中吴师机尤为推崇“膏药”,认为“膏可以统治百病”,书中也详细列出了百余首膏药方剂的组成、制法及治疗功效,其中诸多方剂至今仍在临床上应用广泛。理瀹骈文因其在中医外治领域的贡献得到了诸多医家的关注,但其关注点多集中于对吴师机外治思想的理论探讨,而运用现代统计学方法对于其方剂用药规律的研究则较少。因此,本文通过对理瀹骈文 中外用膏药方用药规律的数据挖掘,进一步探讨吴氏外治思想理论。资料与方法 数据来源与筛选双人独立翻阅理瀹骈文全书,依照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筛选出符合条件的膏药方。纳入标准:药方剂型为膏药;处方完整,有明确的中药组成。排除标准

5、:病症主治不同而方剂相同的重复方剂。数据录入及规范化处理 将符合条件的药方人工录入 ,建立数据文件,由双人负责审核以确保数据录入的准确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年版):一部中药学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对中药名称进行规范,例如将“熟地”规范为“熟地黄”,将“大生地”规范为“地黄”,将“蓖麻仁”规范为“蓖麻子”,将“干蟾皮”规范为“蟾皮”,将“黑荆穗”规范为“荆芥穗”,将“破故纸”规范为“补骨脂”等。统计学分析 采用 建立数据文件,对药物性味归经进行频数分析。采用 软件对高频药物(出现频数 次)进行关联规则分析,采用 建模法进一步挖掘不同中药之间的配伍关系,设置条件为支持度 、置信度 、最大前项数为

6、、提升度 。采用 软件对高频药物进行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因子分析,先对数据进行()检验和 球形检验,然后选取最大方差法旋转提取公因子;聚类分析时选择系统聚类,采用组间连接方法进行相关性分析,生成树状图。结 果 膏药方中药的出现频数 共筛选出 首膏药方,含 味中药,其中出现频数 次的中药共 味,累计出现频数最高的前 味中药分别是麻油(次)、铅丹(次)、当归(次),其余中药出现频数由高到低依次为甘草、地黄、肉桂、川芎、党参、乳香、黄连、没药、白芍、大黄、陈皮、防风、生姜、白术、木香、熟地黄、白芷、黄芪、黄芩、羌活、半夏。见表。表 膏药方中出现频数 次的 味中药(次)序号中药名称

7、出现频数序号中药名称出现频数麻油大黄铅丹陈皮当归防风甘草生姜地黄白术肉桂木香川芎熟地黄党参白芷乳香黄芪黄连黄芩没药羌活白芍半夏 膏药方中药物的性味特点 对膏药方中全部中药的性味归经进行统计分析,对于有多个药性、药味的中药,其药性、药味全部纳入统计。分别按照药物种类及药物频数进行归经统计,其中药物种类分析结果显示,味中药累计出现 次药味,药味以苦味(次,)、辛味(次,)、甘味(次,)较为常见,药性以温性(次,)较为常见(见图);药物频数分析结果显示,味中药累计出现 次药味,药味以辛味(次,)、苦味(次,)、甘味(次,)较为常见,药性以温性(次,)较为常见(见图)。,图 中药性味(按药物种类计)图

8、 膏药方中药物的性味特点(按药物频数计)膏药方中药物的归经特点 对膏药方中全部中药的归经进行统计分析,对于有多个归经的中药,其归经全部统计在内。分别按照药物种数与按照药物频数进行归经统计,其中药物种类统计结果显示,味中药累计出现 次归经,以肝经(次,)、脾经(次,)、肺经(次,)最为常见;药物出现频数统计结果显示,味中药累计出现 次归经,以肝经(次,)、脾经(次,)、肺经(次,)最为常见。见图。图 膏药方中药物的归经情况 高频药物的关联规则分析 使用 软件对除麻油、铅丹外的高频药物(出现频数 次)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得到 组药物组合,包括乳香白芷没药、乳香白芷没药当归、没药乳香防风等。见表、图。

9、表 组药物组合药物组合支持度()置信度()提升度乳香白芷没药 乳香白芷没药当归 没药乳香防风 乳香没药防风 乳香大黄没药 没药白芷乳香 乳香没药 没药乳香川芎 没药白芷乳香当归 党参陈皮白术当归 没药大黄乳香 没药乳香川芎当归 没药大黄乳香当归 没药乳香当归 乳香没药当归 没药乳香 乳香没药川芎 白术陈皮党参当归 没药乳香肉桂 没药乳香肉桂当归 乳香没药肉桂 乳香没药肉桂当归 图 高频药物关联规则分析网络化展示图(除麻油、铅丹外)高频药物的因子分析 使用 统计软件对除麻油、铅丹外的高频药物(出现频数 次)进行因子分析,其 检验统计量为 ,球形检验提示 ,数据符合做因子分析的条件。最终提取出 个

10、公因子,方差贡献率 。见表、图。表 公因子信息成分因子贡献率()药物 党参、白芍、白术、熟地黄、黄芪 防风、白芷、羌活 乳香、没药 地黄、黄连、黄芩 陈皮、白术、木香、半夏 生姜广西医学 年 月第 卷第 期图 高频中药药物的因子分析成分图(除麻油、铅丹外)高频药物的聚类分析 使用 软件对除麻油、铅丹外的高频药物(出现频数 次)进行聚类分析,可将药物大致分为 类:第一类为乳香、没药、防风、羌活、白芷、川芎、肉桂、大黄;第二类为木香;第三类为当归、地黄、黄连、黄芩;第四类为党参、熟地黄、黄芪、白芍、陈皮、白术、半夏、甘草;第五类为生姜。见图。图 聚类分析树状图 讨 论 中药外治源远流长,理瀹骈文作

11、为第一部中医外治法专著,在中药外治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而在诸多外治中药剂型中,理瀹骈文的作者吴师机尤为推崇“膏药”,并在前人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对于膏药的制备及应用经验进行了详细的总结,书中记录的许多膏药方至今仍应用于临床,并取得良好的效果。这些膏药方既是吴氏多年临床外治经验的结晶,也是吴氏外治思想理论的具体实践,具有较高的研究与应用价值。在本研究纳入的 首膏药方中,累计出现频数最高的两味药物是麻油和铅丹,其与膏药这种剂型的制作工艺有关,而不是膏药的主要治疗成分,因此本研究的关联规则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均除去麻油和铅丹。除以上两味中药外,出现频数最高的药物为当归。神农本草经将当归列为中品;本

12、草正将当归描述为“补中有动,行中有补,诚血中之气药,亦血中之圣药也”;本草正义也提出“当归是血家气药,以辛升运行为用”,认为其能“和血而行血中气滞”;本草纲目则描述“当归其味辛散,乃血中气药也”,认为其能“使气血各有所归”。当归是吴师机外用膏药方用药理论中具有代表性的药物,理瀹骈文明确指出外用膏药用药应重气血流通,认为“气血流通而病自已”;书中还论述了气血流通对于中医外治法而言有别于内治法的意义,即“须知外治者气血流通即是补”。在具体药物选择上,吴师机更是多次强调膏中所用药味须通经走络、辛香力强,曰“膏中用药味,必得通经走络、开窍透骨、拔病外出之品”“必得气味俱厚者方能得力”“假猛药、生药、香

13、药”“率领群药,开结行滞,直达其所,俾令攻决滋助”。除当归外,出现频数 次的药物还包含了其他大量行气活血及辛香药物,如地黄、肉桂、川芎、乳香、没药、白芍、大黄、陈皮、防风、木香、羌活、半夏等。药物的药味归经分布同样能够体现理瀹骈文外治用药重视气血流通的特点,高频药物的药味主要为辛味、苦味、甘味。黄帝内经曰“辛走气”“辛甘发散”“以苦泻之,以苦下之”,医学启源亦载“苦药平升甘辛药平降”,三种药味相合,重在气血升降。辛、苦药味与药物活血化瘀作用存在着紧密的联系,现代药物研究也证实了辛、苦药味的活血化瘀作用。而在药物归经上,高频药物以归肝经、脾经、肺经居多,这三脏在人体气血运行上占有重要地位:首先,

14、肝肺两脏与气血密切相关,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脏象论言“肺者,气之本”“为相傅之官,治节出焉”,类经则云“肺主气,气调则营卫藏府无所不治,故曰治节出焉”,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脏象论中有“肝者以生血气”的描述。其次,肝升肺降,两者在气机的升降调节上相辅相成,如临证指南医案中所说“人身气机合乎天地自然,肝从左而升,肺从右而降”,升降得宜,则气机舒展。再者,脾土居中,为“营之居也”,是维系肝肺气机升降的枢纽,黄帝内经素问刺禁论云“肝生于左,肺藏于右脾为之使”,医碥更是明确指出“脾藏居中,为上下升降之枢纽”。辛、苦药味和肝 ,肺脾归经不仅各自与气血存在相关性,现代药物研究也证实了辛、苦药味与肝肺脾归经两者之间也

15、存在一定的关联性。本研究结果显示,在药性上膏药方中最常见的是温性药物,这与吴师机对于外用膏药选用药物药性的阐述相契合。理瀹骈文论及外用药物寒热属性时提及“膏药热者易效,凉者次之”,同时还给出了热症选用热药的理论依据,即“若夫热症亦可以用热者,一则得热则行也,一则以热引热使热外出也”。近年来不少药理研究也从中药挥发油成分的角度证实,外用辛香中药的温热药性与药物透皮促渗作用之间存在关联。本研究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得到的 组药物组合,呈现出解表药物、补虚药物、活血药物、理气类药物间相互配伍应用的特点。这些药物中,无论是解表药物、补虚药物,还是活血行气类药物,均体现出了辛香温通的特点,如乳香白芷没药、乳香

16、白芷没药当归、乳香没药防风、党参陈皮白术当归、没药大黄乳香、没药乳香川芎当归、没药乳香肉桂当归等的配伍应用。本研究通过因子分析将高频药物分为 大类公因子,因子 中含有的党参、白芍、白术、熟地黄、黄芪为补气补血药,因子 中含有的防风、白芷、羌活为辛温解表药,因子 中含有的乳香、没药为活血化瘀药,因子 中含有的地黄、黄连、黄芩为清热药,因子 中含有的陈皮、白术、木香、半夏为理气补气化痰药,因子 包含了生姜,这些药物同样具有辛香行气活血的特点,再一次体现了理瀹骈文中“膏中用药味,必得气味俱厚者方能得力”“膏药,热者易效”“气血流通而病自已”等观点。本研究的聚类分析结果与因子分析结果类似,同样体现出了上述特点,且突出了各类药物与活血行气药物的配伍应用,如防风、羌活、白芷等解表类药物与川芎、乳香、没药等活血药物的配伍,地黄、黄连、黄芩等清热类药物与当归的配伍应用,以及党参、熟地黄、黄芪、白芍、白术、甘草等补益类药物与陈皮、半夏的配伍。通过对理瀹骈文中外用膏药方的归纳分析,进一步印证了吴师机提出的“膏中用药味,必得气味俱厚者方能得力”“膏药,热者易效”“气血流通而病自已”等观点,并初步探讨了其外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