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坚持把发展实体经济作为着力点_张旭.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2255901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43.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坚持把发展实体经济作为着力点_张旭.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坚持把发展实体经济作为着力点_张旭.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坚持把发展实体经济作为着力点_张旭.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坚持把发展实体经济作为着力点张旭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1 因此,必须厘清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理论关系,厘清金融和虚拟经济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实现实体经济的发展。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关系问题,中央早有重视。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已经提出要正确处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2 2012 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3;2014 年,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工作会议中明确提出促进“脱实向虚”信贷资金归位,第一次在官方文

2、件中提出“脱实向虚”问题;2015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中也提到由于大量资金流向虚拟经济,使资产泡沫膨胀,而金融风险逐步显现;2016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提出,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4;2017 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更明确指出,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5。2021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 再次明确指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推进制造强国、质量强国建设,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强

3、化基础设施支撑引领作用,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6“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并非传统经济学教科书中的概念,“实体经济”并不是制造业的代名词,也不仅限于传统产业部门的范围;“虚拟经济”并不只是金融业,也不全是金融业。必须从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理论关系中,才能更好地理解实体经济。首先,虚拟经济的概念由马克思提出的“虚拟资本”衍生而来。马克思在论述了货币资本转化为借贷资本(生息资本)的基础上,讨论了信用制度以及建立在其高度发展基础上的虚拟资本,指出“人们把虚拟资本的形成叫做资本化。人们把每一个有规则的会反复取得的收入按平均利息率来计算,把它算作是按这个利息率

4、贷出的一个资本会提供的收益,这样就把这个收入资本化了。”7 528在这个过程中,“和资本的现实增殖过程的一切联系就彻底消灭干净了”。7 529当货币作为借贷资本(生息资本)贷出时,其所有者并不能像通常的商品交换那样取得任何等价物作为报酬,只是取得了某种形式的、将来可以还本付息的保证,这种保证(通常以书面的形式)就是虚拟资本,“即使假定借贷资本存在的形式,只是现实货币即金或银的形式,只是以自己的物质充当价值尺度的商品的形式,那么,这个货币资本的相当大的一部分也必然只是虚拟的,也就是说,完全像价值符号一样,只是对价值的权利证书。”7 575由于没有实际价值和生产成本作为参照,虚拟资本价格的决定并非

5、像商品价格决定过程一样遵循价值规律,实际取决于其预期未来收益。而虚拟经济指的是与虚拟资本有关的、以信用体系为主要依托进行循环运动的经济活动,用马克思虚拟资本循环的公式表示,就是:G G货币资本 更多的货币资本51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虚拟经济的产品就是各种金融工具,包括银行信贷如期票和汇票、有价证券如股票和债券、产权物权凭证及各种金融衍生品等,这些虚拟资本的运动不能直接创造社会价值财富。其次,在虚拟经济的这种定义上,那些以商品和服务的生产、流通等循环为中介的价值增殖活动,我们可称为实体经济。用马克思的资本价值运动理论来解释,就应该是产业资本的循环运动过程,用循环公式表示就是:G W P W

6、 G货币 商品 生产过程 更多的商品 更多的货币在实体经济活动中,通过生产过程、消耗中间投入品,来制造商品、服务等社会真实财富,满足社会需要。在实体经济中,资本必须经过“交换生产流通”这一过程才能产生利润,但在虚拟经济活动中,资本不需要通过这一循环就可以获得利润。在这样的定义下,同样一个部门或者服务活动,就可以因其资本循环方式不同,而成为不同性质的经济活动。比如,买房自住、经营商铺等这样的活动,属于实体经济活动;而如果买卖房地产的目的不是为了使用,而只是为了炒作其产权及金融衍生品获得收益,那么这种活动就属于虚拟经济的范畴。同样也适用于对于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的经济活动的分析:如果信息技术运用于

7、服务生产、流通过程,就是实体经济活动,例如电子商务、互联网医疗等;如果运用于加快虚拟资本短期买卖,例如信息技术助力各种复杂金融衍生品的创新、高频交易,就是虚拟经济的范畴。因此,依据上述马克思主义视角对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定义,虚拟经济的产生是以货币资本和信用的发展为前提的,而货币与信用则是商品生产与交换发展的结果,因此没有实体经济的发展就没有虚拟经济,虚拟经济是实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同时,虚拟经济也是资本竞争的必然结果,为资本积聚与集中提供新的场所。但虚拟资本的运动与产业资本的运动并非同步发展,而是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的,从而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活动领域,由此带来虚拟经济超出实体经

8、济而过度膨胀的可能。第一,虚拟经济源于实体经济,最初表现为闲置货币的资本化。实体经济中的生产与流通过程是以货币、信用和金融为基础的,为了预防价格波动、保证资本周转顺利进行、贮藏折旧基金和积累利润等原因,闲置(停滞)货币有规律地产生于再生产,由信用体系集中并转变成生息资本。在生息资本的流转和交易中,产生了债券、股票等有价证券,随着其流动性和交易规模的增大,虚拟经济逐步产生与扩大。归根结底,虚拟经济从实体经济中产生,尽管虚拟经济可以发展得相当独立,但其根源还是实体经济。第二,虚拟经济的运行以虚拟资本的运动为基础,虚拟经济本身不直接创造价值,但可以优化资源配置、动员储蓄转向直接投资,提高实体经济创造

9、价值的能力。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虚拟经济为实体经济提供多样化的支付形式,提高实体经济运行效率;另一方面,虚拟经济高效地将社会闲置资金转化为扩大生产的再投资,辅助实体经济扩大再生产,并能够分散风险、保障市场经济稳定增长。第三,实体经济的问题会反映到虚拟经济中,而虚拟经济发生的问题也会对实体经济造成影响。例如,实体企业运行不佳,可能会造成股价的震荡,引起虚拟经济的波动;而货币贬值、金融危机等虚拟经济领域中的波动,也会通过影响投资、消费、对外贸易等因素而反映到实体经济中,表现为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反作用。第四,虚拟经济有脱离实体经济发展的可能。由于虚拟资本的运动

10、与产业资本不同步,且虚拟资本的交换不遵循价值规律,因而虚拟经济可以通过不断创造“价值符号”、运用信用手段管控风险预期,提高虚拟资本预期货币收益,使得虚拟经济的预期货币收益率超过实体经济利润率,虚拟资本也就从起初612023 年第 1 期产业资本循环的附属物,逐步发展成为当代社会总资本的一个相对独立的代表。第五,虚拟经济的过度膨胀会造成实体经济的不稳定。虚拟资本的价格取决于其持有者和参与交易者对未来收益的主观预期,而这种主观预期又取决于宏观经济环境、行业前景、政治及周边环境等多种变动因素,增加了虚拟经济的不稳定性。这种不稳定性会反映到实体经济中,加大实体经济动荡的可能性。虚拟资本的总量膨胀、虚拟

11、经济的过度膨胀会带来整个经济体系的风险与动荡。所以,以马克思主义的视角分析虚拟经济,其是与虚拟资本有关的、依托信用体系进行循环运动的经济活动;而金融,是依托信用系统进行社会资金融通的总称,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起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分散风险的作用。从马克思主义视角来看,现代金融应该包括借贷资本的运动和虚拟资本的运动两个层面的内容。金融活动中既有属于虚拟经济的活动,也有属于实体经济的活动,关键在于借贷资本是流向价值生产过程,还是转化为虚拟资本,在于资本活动是否直接参与实际价值生产过程。以金融市场的核心商业银行为例,商业银行提供的传统存贷款业务是合理配置社会闲置资金的重要途径,于企业、个人和政府都具有重

12、要的意义,这也是马克思定义的银行借贷资本的范畴,是与实体经济密切相关的,当然属于实体经济活动;但是,商业银行同时也从事债券投资、同业拆借、外汇买卖、衍生产品交易等以金融同业客户为服务、合作对象的同业业务,而这样的业务实际上资金始终是在金融系统内循环,银行资金并未真正进入实体经济,这一部分的金融活动就属于虚拟经济的范畴。由此,金融不等于虚拟经济,金融活动中既有属于虚拟经济的活动,也有属于实体经济的活动,因此不能一概而论。最为重要的是,为商品和服务的生产、流通提供服务的金融活动是属于实体经济的,而且能够起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降低风险的作用,是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中国的市场经济实践中,振兴实体

13、经济、避免经济“脱实向虚”,如果无法正确理解“金融”与“虚拟经济”这两个概念,就会不仅不利于中国金融系统的健康发展、创新发展,也会危害到实体经济的发展。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 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30 2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 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1 3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16 4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799 5 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34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 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23 7 马克思 资本论:第 3 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张旭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ZDA014)71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