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月第 卷第期:【收稿日期】。【修回日期】。【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天津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南开大学数字经济交叉科学中心课题。【作者简介】白雪洁(),女,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顾效率与公平: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对经济增长与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研究白雪洁,李琳,宋培南开大学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天津 南开大学 经济学院,天津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摘要】针对数字经济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是否会加剧收入不平等问题,剖析数字经济影响经济增长与收入不平等的理论机制,测算并分析地区基尼系数的发展趋势及地区差异,并基于
2、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展开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年中国年均基尼系数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且具有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其中,收入差距最小的是东北地区,其次是东部和中部地区,西部地区最为严峻。()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可以兼顾效率与公平。数字经济每提高,将显著促使人均收入提高 个单位,基尼系数显著降低 个单位。()区域异质性检验表明,数字经济有利于提升各区域人均收入水平、缩小各区域收入差距,且影响效果呈现为低收入组优于中收入组优于高收入组。()时间异质性检验表明,数字经济在两个阶段对人均收入的影响均显著为正,但在第二阶段的推动效果显著高于第一阶段;数字经济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在第一阶段显著为正,在第二阶段显著为负。
3、()机制检验表明,增加个体就业机会和提高家庭收入水平是数字经济缓解收入不平等的重要渠道。据此提出通过创新驱动攻克数字经济关键技术、加快打造数字基础设施、警惕数字鸿沟风险、加强数字领域监管等政策启示。【关键词】数字经济;经济增长;收入不平等;基尼系数;效率与公平;区域异质性【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效率与公平问题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主题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无疑与追求效率最大化有关,但公平问题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和解决,也因此成为当下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党的二十大指出,虽然过去十年中国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而不平衡则与收入
4、不平等紧密联系。伴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迭代更新,数字经济正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和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年 月,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 从优化升级数字基础设施、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作用、大力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等多个方面为中国把握数字经济发展机遇、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那么,作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新型经济形态,数字经济发展能否兼顾效率与公平?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可以为中国政府把握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实现效率与公平兼顾的共同富裕目标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启示。一、文献回顾与本文研究密切相关的文献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数
5、字经济的概念界定与指标测度。年,泰普斯科特在其著作 数字经济:网络智能时代的前景和危险中将数字经济定义为以数字方式呈现信息流的经济模 :白雪洁,李琳,宋培兼顾效率与公平: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对经济增长与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研究式,并首次概括了数字经济的 个特征。年,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将数字经济定义为一个由数字技术驱动的、在经济社会领域发生持续数字化转型的广义的数字技术集群。年,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指出数字经济是以数字化信息与知识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美国经济分析局认为数字经济包括三部分,分
6、别是计算机网络存在和运行所需的数字使能基础设施、电子商务和数字媒体。年,国家统计局出台的 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中延用 杭州峰会对数字经济的定义,并将数字经济分为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部分。现有关于数字经济指标的测度方法主要包括规模测算和指数构建两类。许宪春等测算了中国 年数字经济增加值和总产出规模,并依据测算结果进行了国际比较;韩兆安等通过测算对比中国省级数字经济规模,发现 年数字经济呈现出非均衡性波动上升趋势,且表现出一定的两极分化特征。赵涛等从互联网发展和数字普惠金融两方面测度了 年中国 个城市的数字经济综合发展水平,认为数字经济会显著促进高质量发展。二是收入不平等的指标测度
7、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收入不平等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常用的衡量指标包括基尼系数、泰尔指数、指数、指数等,其中基尼系数由于使用最为普遍成为国际通用指标。根据现有研究,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因素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个体差异如天赋、教育水平等,另一类是机会不平等如分配制度、户籍制度等。中国收入不平等的现状主要表现为城乡差距突出、阶层固化和劳动收入份额下降,其背后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要素市场不完善,如金融市场中收入低的居民受到的金融抑制更大、土地市场中农民只拥有不完全的农地转让权、劳动市场的不完善导致农民工很难获得城市户籍的社会福利;二是人力资本投资的差异,有研究发现教育水平是收入不平等最重要的影响因
8、素;三是制度因素,如政府将资源分配给生产力更高的社会群体,虽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却会拉大收入差距。三是数字经济发展对经济增长和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研究。目前,学界关于数字经济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已经达成共识,如数字技术应用有利于推动技术创新、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跨境电商作为外贸新业态,有利于降低国际贸易成本、提升出口产品质量,从而推动全球普惠贸易发展和经济高质量增长。但关于数字经济与收入不平等的研究较少,现有研究主要围绕数据要素、数字金融、数字贸易、人工智能等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展开。其 中,数 据 要 素 对 收 入 不 平 等 的 研 究 方 面,韩文龙等认为数字化的新生产要素因其产权归属不同会对
9、收入不平等造成不同的影响,因此产权界定与市场定价是数据要素收益分配公平的重要保障。数字金融对收入不平等的研究方面,张勋等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的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显著提高了家庭收入,而农村低收入家庭收益则更多;张呈磊等 研究指出,数字普惠金融一方面会促进生存型创业从而有利于改善收入不平等,另一方面又会促进机会型创业加剧收入不平等。数字贸易对收入不平等的研究方面,周丽萍等 整理了跨境数字贸易与收入不平等的研究进展,发现学者们对此还未达成一致观点,一种认为跨境数字贸易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有利于缩小收入不平等,另一种则认为跨境数字贸易会产生“数字鸿沟”从而加剧收入不平等。此外,还有研究从
10、高低技能部门和劳动力视角展开,如王林辉等 认为人工智能会通过在低技术部门以资本替代劳动、在高技术部门创造新岗位的方式加剧收入不平等;柏培文等 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降低了中低技能劳动者的收入,扩大了高低技能劳动力间的收入差距。上述文献为研究数字经济发展与收入不平等的关系提供了丰富的见解,但仍存在一些不足:第一,现有文献主要探讨了数字贸易、人工智能等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并未着眼于数字经济本身,且缺乏相关实证研究;第二,在收入不平等的指标衡量上,现有文献大多使用工资和可支配收入等数据,忽视了财富以及其他收入来源的影响,不能全面反映地区收入不平等现状;第三,现有文献主要基于某个视角探讨数字经济对收入不
11、平等的影响机制,缺乏全面系统的理论分析框架,数字经济会通过要素流动、资本报酬、教育差异等多种渠道对收入不平等造成影响。鉴于此,本文系统分析了数字经济影响经济增长和收入不平等的内在机理,基于北京大学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使用对数正态分布、威布尔分布和伽玛分布拟合得到各地区收入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并据此计算基尼系数来分析收入不平等的发展趋势及地区差异,最后将许宪春等的研究方法推及地区层面,测算地区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实证检验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对经济增长与收入不平等的影响,为中国政府推动数字化建设、转换经济增长动能和缩小收入不平等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启示。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月第 卷第期
12、二、理论机制(一)效率:数字经济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年月 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关于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重要讲话,之后学界、业界和政府部门普遍将数字经济划分为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这两者之间既紧密联系又相互区别,前者的本质是“出新”,后者则是“焕新”。数字产业化是以信息技术创新为核心,将数字化的信息与数据转化为生产要素并激发其价值创造能力,通过数字技术新产品和新服务的市场化应用,推动数字产业链与产业集聚发展;产业数字化是充分应用数字技术对传统产业的研发设计、工艺流程和管理活动等环节展开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改造升级,最终形成以产品质量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的竞争优势。因此,数字经济推动经
13、济增长的理论机制可以从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方面予以阐述。数字产业化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数字产业化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可以从两个方面得以体现。第一,数字产业自身的技术创新有利于推动经济增长。数字产业由大量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构成,集聚了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智能技术,这些智能技术群自身持续活跃的技术创新形成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促使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进一步地,数字产业化成为产业集聚发展的强大助推器,由此带来的创新资源集聚为数字技术的研发与突破提供了有利条件,有助于推动中国数字产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从而获取更高的附加值。第二,数字产业作为经济核算
14、的组成部分,其集聚发展将直接拉动经济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 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数字核心产业包括数字产品制造业、数字产品服务业、数字技术应用业和数字要素驱动业。其中,数字产品制造业包含计算机制造、通信设备制造、智能设备制造等,数字产品服务业包含数字产品零售、数字产品批发等,数字技术应用业包含软件开发、互联网相关服务、信息技术服务等,数字要素驱动业包含互联网平台、互联网金融、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等。因此,数字产业化意味着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包括大量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发展,不仅会直接推动经济增长,还会产生“两业融合”的生产率提升效应,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产业数字化对经济增长的
15、推动作用产业数字化通过赋能传统产业推动经济增长。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年),中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在 年达到 万亿元,其中产业数字化增加值规模约为 万亿元。因此,产业数字化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要远远高于数字产业化,其作用机制可以从四个方面得以体现。第一,产业数字化可以推动企业研发主体多元化,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进步。传统研发模式通常由孤立的研发团队完成,数字技术应用有利于打破地理限制,促进创新主体和创新资源在虚拟空间形成跨越全国或全球范围集聚,加强研发团队间的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流,拓宽科研人员获取创新资源的渠道,最终推动创新主体由单一主体向创新网络平台转变。如企业与高
16、校合作研发的大学科技园模式有利于提高创新效率,弥补企业基础研究的不足,企业与消费者合作研发的众筹模式可以保障研发成果符合市场需求,企业与政府合作研发的众创模式可以满足国家战略发展需要。第二,产业数字化推动生产流程灵活化。传统生产要素与数字技术结合,可推动生产流程灵活化,催生出可组合模块化的新型制造模式,即智能生产。智能生产通过将人机互动、打印等先进技术应用于整个工业生产过程,并对整个生产流程进行监控、数据采集,便于进行数据分析,从而形成高度灵活、个性化、网络化的产业链。与传统大规模流水线生产流程不同,智能生产流程不再呆板、单一,而是可以根据消费者个性化的消费需求任意拆分组合,极大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第三,产业数字化可以推动管理流程高效化。数字化改造后,企业组织形态会发生改变,企业管理方式也随之转型。科斯提出企业因交易成本而存在的观点,数字化改造后的企业,交易成本大幅下降,企业边界也变得更加模糊。与传统企业组织形态不同,数字技术的应用促使企业组织结构趋于扁平化、去中心化,小型组织应运而生,包括小型的网络组织、模块化组织和内部市场化组织等,这些平台化、模块化管理下的小型组织有助于提高企业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