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家庭结构对农村青少年不良社会行为的影响:监管 理解 基于中国家庭教育追踪数据()的实证检验张 良 张立冬(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南京)摘 要:本文从理论层面深入考察家庭结构对青少年不良社会行为的影响效果及影响机制。基于 学年和 学年中国教育追踪调查()的两期数据,采用 和 回归方法以及倾向得分匹配()法实证检验家庭结构对青少年不良社会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首先,家庭结构会影响农村青少年不良社会行为的发展,与父母双方共同居住的青少年的不良社会行为发生率要低于单亲居住或双亲非同住的青少年,其作用效果在父母之间有差异,总体来看母亲在规范农村青少年不良行为发挥的作用要大于父亲。其次,家庭结构
2、在一定程度上通过父母监管与理解两种途径作用于子女不良社会行为的发展,父母监管在家庭结构影响青少年不良社会行为的作用要强于父母理解。再次,家庭结构对农村青少年不良社会行为存在性别差异与地区差异,女性负面影响大于男性,西部负面影响大于中东部。最后,选择工具变量法以及 进行稳健性检验,仍然得到了一致的结论。由于青少年社会行为发展不仅影响自身的人生轨迹,而且关系着国家经济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因此,农村“双亲非同住或单亲同住家庭”对青少年社会行为发展的负面影响,应引起政策研究者和学界的高度重视。关键词:家庭结构;不良社会行为;监管与理解;农村青少年一、引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
3、“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习近平总书记在 年两会指出:“教育,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不能过于注重分数,分数是一时之得,没有形成健康成熟的人格,这是不行的。”青少年的社会行为发展不仅影响着个体未来人生轨迹,而且关系着国家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张 良等:家庭结构对农村青少年不良社会行为的影响:监管 理解 项目来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共产党反贫困思想百年发展史研究()”(编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职业流动视角下我国农民工社会分化与市民化
4、研究”(编号:),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互联网普及视角下农户数字素养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制研究”(编号:),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研究”(编号:),江苏省社科院重点学科“农村经济学”,江苏省社会科学院青年课题“家务劳动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编号:),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年第二批院长应急课题“党关于三农问题的思想及江苏的实践研究”(编号:)DOI:10.13246/ki.jae.20210916.001青少年处于社会断乳期,且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经历着重大的转变。在这一时期,青少年学生会将外界新鲜事物内化为自身社会行为,一方面可能呈现为乐于助人、遵守秩序、待人真
5、诚友善等亲社会行为,另一方面也可能呈现出逃课逃学、欺负弱小同学、抄袭作业、考试作弊、注意力不集中等不良社会行为(孙冉等,)。统计数据(见表)显示,城镇青少年“从不骂人、说脏话”“从不打架”“从不欺负弱小同学”“从不逃课、旷课”“从不抄袭作业、考试作弊”的频率分别比农村高出.、.、.、.和.个百分点。另外,城镇青少年“骂人、说脏话”“打架”“欺负弱小同学”“逃课、旷课、逃学”“抄袭作业、考试作弊”不良社会行为频率(有时、经常、总是加总和经常、总是加总,见表 第 列和第 列)分别比农村青少年低.、.、.、.和.个百分点,以及.、.、.、.和.个百分点。总体来讲与城镇相比,农村青少年不良社会行为发生
6、率更高。青少年的社会行为不仅会影响到当前的学业成就,而且能够预测将来获得的教育水平以及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和美好幸福生活。因此,关注农村青少年不良社会行为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学术与现实意义。表 农村与城镇青少年社会不良行为情况比较()不良社会行为类型区域()从不()偶尔()有时()经常()总是()()()()()骂人、说脏话农村.城镇.打架农村.城镇.欺负弱小同学农村.城镇.逃课、旷课、逃学农村.城镇.抄袭作业、考试作弊农村.城镇.数据来源:中国家庭教育追踪调查(学年),经过作者整理得到。下同 年,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年)中提到,把家庭教育
7、在培养未成年人良好社会行为的重要作用提升到新的高度。家庭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基础社会单位(郑磊等,),是青少年最重要的社会化场所,家庭生活经历对当下孩子成长及将来发展至关重要,家庭结构与青少年健康发展密切相关(权小娟等,)。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指出,“双系抚育”是婚姻与家庭的重要功能之一,夫妇和亲子组成的核心家庭同时缔造了“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是社会结构中的一种稳定的“三角关系”,女性主要承担孩子生理上的抚育责任,男性则更多承担社会性抚育责任。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城镇化持续推进,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逐渐向城市转移,中国家庭发生了深刻的变迁,主要体现在农村家庭结构与居住模式的多元化
8、,表现为农村留守家庭和流动家庭等形式。统计数据(见表)显示,城镇家庭“双亲同住”的概率比农村高出.个百分点,城镇家庭“双亲非同住”的概率比农村低.个百分点。与城镇相比,农村青少年与父母分离的程度更为严重,主要归因于以下两个方面。其一,中国隔代照料孩子的现象普遍,统计数据显示,年祖辈照料的农村未成年人占比为.(熊瑞祥等,),年的占比为.,较 年高出.个百分点。农业技术经济 年第 期 年 数据,问题设置为“孩子父母最近非假期的 个月,孩子最主要由谁照管”,统计结果显示祖辈照料的农村未成年人占比为.;年 数据中,问题设置“白天(晚上)最主要由谁照管”,白天由隔代照料的未成年人占.,晚上由隔代照料的未
9、成年人占.其二,中国户籍管理制度的限制,年中国农村留守的未成年人总数超过 万,父亲(母亲)在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的缺失会导致“留守子女”发展问题逐渐出现(吴愈晓等,)。与和父母共同生活的孩子相比,在孩童时期与父母分开居住的家庭中成长的未成年人,在学习成就(陶然等,)、身心健康(吴培材,)、非认知能力(郭亚平,)等方面落后于前者,且在成年后的社会经济地位获得感也可能处于劣势。目前,国外已有研究从理论解释和经验研究分析家庭结构与青少年社会行为发展的关系,但以中国转型社会为背景的相关研究至今仍较少见。表 父母是否在家同住分类情况()区域双亲同住母亲同住父亲同住双亲均不同住农村.城镇.注:双亲同住是指子
10、女与父母双方共同居住;母亲同住是指子女仅与母亲共同居住;父亲同住是指子女仅与父亲共同居住;双亲均不同住是父母双方均不与子女共同居住,包括子女与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共同生活的“隔代家庭”,或与其他家庭成员或亲属共同居住事实上,与宏观性政策和突发性事件相比,研究家庭结构对青少年社会行为的影响,能够生动形象地反映家庭现实情况,是经济、社会学科直接面对的基本生活问题。本文关注以下三个问题,第一,家庭结构是否影响中国农村青少年的不良社会行为,如何影响?第二,家庭结构与中国农村青少年不良社会行为之间的影响机制是什么?第三,家庭结构影响中国农村青少年不良社会行为是否存在性别差异以及地区间的差异?回答上述问题,
11、能够为从家庭内部了解青少年不良社会行为问题提供依据。本文的贡献在于,以中国农村中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探讨家庭结构与青少年不良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本文借鉴已有研究将家庭结构以两种形式呈现父母是否与子女在家同住,一是二分类,即父母都在家、只有一方父母在家或双亲都不在家的家庭结构;二是四分类,即双亲同住(子女与父母双方共同居住)、母亲同住(子女仅与母亲共同居住)、父亲同住(子女仅与父亲共同居住)、双亲均不同住(父母双方均不与子女共同居住,包括子女与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共同生活的“隔代家庭”,或与其他家庭成员或亲属共同居住)的家庭结构(吴愈晓等,;权小娟等,)。利用 学年与 学年中国家庭教育追踪调查的匹
12、配数据,实证检验家庭结构对农村青少年不良社会行为的影响及性别差异、地区差异,并通过倾向得分匹配()法克服了样本自选择的偏差问题。本文的结论表明,现阶段中国农村青少年不良社会行为发生率要略高于城镇青少年,家庭结构对青少年不良社会行为有着显著的影响及差异性,父母在理解孩子的同时,监管对降低农村青少年不良行为的发生率至关重要。本文结论能够充实该领域的研究内容,便于为有关部门在青少年社会行为教育、社会行为发展等政策制定提供依据,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价值。二、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持续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在农村子女不与父母共同居住的现象逐渐呈现出来。从结构功能主义的视
13、角出发,一定的家庭结构总是执行着一定的家庭功能,家庭结构的变化会作用于家庭功能的变化,促进或阻碍家庭功能的发挥(杨善华,)。从人类的生命周期来看,未成年与老年均依靠壮年一代维持日常生活。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抚幼和养老必须通过家庭或社会获得,如今家庭结构的变化改变了家庭的抚幼方式(彭希哲等,)。家庭结构如何影响未成年人社会行为的发展?不同领域学者提出了众多理论阐述,其中家庭经 张 良等:家庭结构对农村青少年不良社会行为的影响:监管 理解 济学理论、家庭功能理论、依恋理论最具有代表性。家庭经济学认为家庭结构会影响父母的经济资源和时间资源的决策行为进而影响子女人力资本的投入,最终影响子女人力资本
14、的积累(吴愈晓等,)。此外,父母与未成年子女共同居住比长期与子女分离的父母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孩子的教育过程。对于中国农村子女不与父母共同居住的家庭,父母外出务工,减少与子女在生活和学习上的交流与互动时间,降低对子女内心世界的理解程度,疏于监管,从而对青少年发展存在不利的影响。家庭功能是指家庭成员的家庭规则、家庭沟通、情感联系以及应对外部事件的有效性,与青少年的情绪健康和问题行为都显著相关(王玉龙等,)。家庭功能理论从家庭内部功能的视角解释了家庭环境对未成年子女社会化的影响,认为家庭结构改变会影响家庭功能有效实现从而作用于未成年子女的发展,当家庭功能实现不顺畅时,对子女的社会化发展存在不利的影响
15、(吴培材,)。家庭是一个系统性的单元,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发挥独特的功能,男性和女性相互合作和补充,共同生活养育孩子,能够为孩子健康发展提供生活照顾、技能获得、监督控制、角色模范等方面的保障。传统依恋理论认为,个体心理稳定与健康发展取决于内心是否有一个安全基地,即个体都需要依附,可依附对象必须是可信的且能够提供个体支持和保护的他人。幼儿的安全基地更多地是由妈妈来承担的。该理论从亲子情感依恋的视角分析认为,未成年子女与父母之间在情感上有着一种固有联结和纽带即依恋,若父母与子代分离,孩子对这种依恋需求缺失时,会给孩子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侯芬等,;吴培材,)。尽管青少年行为发展的影响因素较为复杂,家庭
16、结构完整对孩子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应该重视依恋、父母激励等品质在子女成长中的重要价值(孙时进等,)。上述三种理论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了家庭结构变化对未成年人行为发展的影响。然而,在中国农村家庭现实情况背景下,父母与子女的暂时性分离,导致家庭功能的完整性缺失、亲子关系中断,缺乏对未成年子女的理解与监管,最终作用于农村留守青少年社会行为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父母情感慰藉(理解)缺失。父母与未成年子女长期分离,父母陪伴子女的时间大量减少,造成未成年子女的生活、情感、学习等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得不到家长的理解、疏导与鼓励,长期以往会增加子女的负面情绪,导致不良社会行为发生。第二,父母监管不到位。父母与未成年子女分离,会降低子女学习和生活上的监督管教程度,当青少年不良行为发生时,未得到家长及时修正与规范,不仅会影响学习、社会行为,更严重可能导致犯罪。第三,青少年缺少安全感。父母与未成年子女分离,“走亲访友”频次也会降低,缺少父母及亲友的支持,会增加外界欺凌的风险概率,进而增加子女的负面情绪积累,影响社会行为发展。综上所述,本文提出假设:假设:双亲同住农村家庭青少年的不良社会行为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