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理工科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为例_周江.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2272445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2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工科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为例_周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理工科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为例_周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理工科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为例_周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 年 6 期高 教 学 刊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创新创业教育理工科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为例周江,易仁杰,蔡圳阳*,陈根,曹鑫鑫,梁叔全(中南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长沙 410083)创新是国家培养造就高水平人才队伍的源头活水。培养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理工科类拔尖创新人才是现代高水平大学的历史使命,也是建设人才强国的迫切需求,更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根据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规划,分析当下培养模式的不足,建立多层次多维度的人才评价体系,以提升人才“五维能力”为导向,通过革新传统教学模式,开设创

2、新人才实验室,借助创新创业竞赛平台等多渠道实施多元化教学与实践模式、师生联动开展创新实验训练、以竞赛促进、青春赋能等一系列举措,对新时代背景下理工科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作出了有价值的探索和尝试,创建了具有中南特色的理工科类研究生自主创新和学术发展平台,为国家创新战略发展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拔尖创新人才。一国内理工科学院人才教育培养模式的现状分析(一)现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常见形式创新创业训练是国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旨在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实践能力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目前创新创业训练的常见形式包括各级创新创业课题、创新创业竞赛、校内工程训练和校企合作实习等。在这几种类型中,创新创业课

3、题和竞赛是大学生参与面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主要形式,其往往以兴趣基金项目:教育部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新工科背景下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E-CL20201932);湖南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项目“材料类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2020JGYB047);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双一流视域下材料类学生国际化培养研究”(HNJG-2020-0039);中南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材料类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2020JGB038)、“学科交叉背景下材料类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的探索与实践”(2021

4、JGB074);中南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工科背景下注重课堂与实验结合的理工科类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构建”(2021jy016)、“双一流视域下材料类学生国际化培养研究”(2020jy026)第一作者简介:周江(1987-),男,汉族,广东茂名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新能源材料、高等教育。*通信作者:蔡圳阳(1988-),男,汉族,江西上饶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材料学、思想政治教育。摘要:在国家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渐由应试教育转向对拔尖创新能力的培养。该文以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例,以夯实学科基础理论和引导学科兴趣的创新实践为基

5、础,通过构建多维评价体系与培养目标、实施多元化教学与实践模式、师生联动开展创新实验训练、打造五维能力提升品牌活动及以竞赛促进青春赋能等举措有效促进创新创业型拔尖人才培养。关键词:理工科类;拔尖创新人才;课堂联系实践;创新实验;创新创业中图分类号:C96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00X(2023)06-0081-05Abstract:In the context of the national vigorous implementation of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strategy,the cultivation modeof college

6、 talents has gradually changed from examination-oriented educa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top-notch innovation ability.Takingthe cultivation of top innovative talents in the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as anexample,based on the innovative practice which con

7、solidates the basic theories of the discipline and guides its interests.This papereffectively promotes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top talents by constructing multi-dimensional evaluation systemand training objectives,implementing diversified teaching and practice modes,jointly

8、 carrying out innovative experimental training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building five-dimensional ability to enhance brand activities,and promoting youth empowermentthrough competition.Keywords:science and engineering;top innovative talent;classroom contact practice;innovation experiment;innovat

9、ion andentrepreneurshipDOI:10.19980/j.CN23-1593/G4.2023.06.02081-2023 年 6 期创新创业教育高 教 学 刊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爱好为前提、专业知识为驱动力,在相关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开展,是理工科院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科研实践难题、提升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训练平台;而校内工程训练则更侧重工程实践训练,以介绍专业相关技能操作并进行实际生产操作为主要形式1,培养大国“工匠”。相较于创新创业课题和竞赛,由于校内工程训练设备与场地的投入要求较高,内容相对固定,形式相对单一。除这两类创新创业训练形式以外

10、,校企合作实习日益成为当前理工科专业拓展训练维度、强化工程能力的重要形式,其专业性更强、匹配度更高、集训式特点更加突出,通常由各二级学院统一组织,已经发展为学生专业知识能力培养的重要实践途径2。(二)当前人才培养模式下存在的不足虽然当前人才培养模式较为完善,但是通过深入调研学生想法并进行理性剖析,发现现有模式仍存在部分不足之处。1理论培训粗浅化,专业应用性不强目前各理工科高校理论培训课程往往以全校性基础课程为主,总体为粗框架、浅程度的理论培训,缺少针对某一具体实际问题的理论指导;同时,课程内容设置以横向拓展为主,侧重谋求全面化、普适化,纵向维度的专业理论拓展不足,因此对学生的吸引力较小,知识应

11、用性不强。2训练形式框架化,创新程度较低从校内工程训练和校企合作实习的内容来看,参观学习通常占据主导,而涉及到动手操作的内容往往以验证性为主,学生个人能够探索操作的范围很窄。这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形成了束缚,进而导致部分学生对这一框架化的形式产生排斥3。3考核标准传统化,评价维度受限传统模式的考核标准大多局限于书面报告、线下答辩,且由于实训内容本身的限制无法对学生实践过程中的创新点进行考核,因此评价权重往往会聚焦于课堂表现与实践报告撰写规范性等方面,忽视了对学生拔尖创新能力的培养与考核评价。4创新实践功利化,实际成效较差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高校学生开

12、始积极参与各类学科竞赛。但随着竞赛成绩与学生评奖评优、升学直接挂钩,出现了部分学生参赛目的与大赛设立初衷发生偏离的现象,部分本科生和研究生参加各类省部级、国家级竞赛的目的只是为了获奖、评优或保研,这种不良风气的出现导致很多乱象出现,如部分学生直接借用老师或博士成果进行参赛、部分竞赛项目的内容“炒剩饭”、部分项目成员“一带多”帮助他人获得竞赛荣誉等。二新时代背景下理工科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构建(一)以“十四五”规划中高等教育相关的纲要为依托,开展课程教学工作2021 年 3 月,国家发布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 中明确指出,培养造

13、就高水平人才队伍,必须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科研活动规律,完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强化科研诚信建设,健全科技伦理体系;倡导敬业、精益、专注、宽容失败的创新创业文化,完善试错容错纠错机制4。当前国内高校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对标未来发展纲要,显然仍需大力探索创新人才培养路径,可从以下三个维度开展探索。1将专业师资引导与创新实践训练相结合,构建一对一培养体系根据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需求,越来越多的高校已在教育改革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简化繁琐的课程作业,省去厚重的实验报告,拓展学生的创新实践时间,加大实

14、习经费投入,加大与专业对口企业合作力度,保证足够数量的行业企业协助学校承担实验实训教学任务5。但在拔尖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很多高校并未注意到要把实践环境、内容的选择权交给学生。基于此,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开展了相关探索与实践,利用专业师资的优势,引导有科研兴趣、科研理想的学生参与到教师团队的创新实验训练中,从而形成专业师资引导学生参与创新实验训练培养拔尖人才补充专业师资的良性循环。2对理工科类学生优化评价体系,拓宽评价维度根据新时代拔尖人才培养规划,建立多层次多维度的人才评价体系,多模块多类别的人才评价考核成为必然趋势,高校不仅要丰富学生理论知识,还应该设置科学的实践课程,培养学生过硬的技

15、术和技能。培养的拔尖创新人才应当同时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优良的综合协调能力,而当前理工科类学生素质则呈现明显地分化6。理工科学生的评价体系应该是多维度的,因此,鼓励各类人才间相互协调合作,才更利于学科发展。在执82-2023 年 6 期高 教 学 刊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创新创业教育行方面,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和发展阶段,结合学科发展实际,制订与本校本专业相适配的评价管理办法和实施方案。在科研成果评价上,要回归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本源,去除学术泡沫;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为其提供丰富的展示平台和实践资源,搭建“传帮带”式的人才培养模式。3制定与理工科背景相适应的人

16、才培养目标2020 年 2 月,科技部和教育部先后印发 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的通知和关于规范高等学校 SCI 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6-7,要求全国高校及相关科研单位改进科技评价体系,破除项目评审、机构评估和人才评价中“唯论文”的不良导向,强调对科研成果实施分类评价。新时代拔尖人才必须要具有视野广、能吃苦、敢担当、肯探索及善创新等综合素质。这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提出了挑战,高校在目标的制定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国家的战略发展,综合学校实际,尊重专业发展。以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为例,在方案中突出强调了研究生完成基础课程和参与课外实践的重要性,同时也对研究生阶段的学术成果提出了具体化的要求。为适应拔尖人才的培养,方案可以提出具体的指导思路,以跨专业合作式的课程实践、创新课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探索能力;以提供校外国家级、省级课外实践项目来拓展人才视野,培养综合素质;以推动产出契合社会发展需求的科研成果为导向,制定与实际相结合的评价指标,为国家发展输送高素质人才,同时提高人才的社会适应能力。因此,人才的培养目标不宜设置为单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