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年 月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 卷第 期 ():引用格式:程桂龙困境与突破:微传播视域下的高校政治认同教育优化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困境与突破:微传播视域下的高校政治认同教育优化程桂龙,(重庆邮电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四川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四川 成都)摘 要:微传播是网络传媒快速发展、媒体技术加速变革、信息接收优化调整所带来的一场媒介革新,具有进入门槛低、传播无边界限性、管理真空化等特点。高校政治认同教育在外延层面、媒介层面、个体层面面临三重困境:一是社会思潮多元化,主流意识形态受到冲击;二是传播媒介微细化,传统认知媒介被颠覆;三是政治态度冷漠化,政治认同效能
2、的凝聚力降低。高校需从内核、渠道、外延方面加以改进,应强化内核,提高传播内容的权威性;拓展渠道,提升传播过程的精细化水平;巩固外延,统筹传播方式的多元化表达。从微传播视域提升政治认同教育的穿透力、效能感与整合力。关键词:微传播;高校;政治认同;教育模式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政治认同是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产生的一种感情和意识上的归属感,根据认同程度差异可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不同层次。初级认同是本能上的认同,中级认同是情感上的认同,高级认同则是理智上的认同,也是现阶段政治认同教育关注的重点。从政治认同的属性来看,认同是根本,建构是关键,过程是重点,突破是渠道。高校作为政治认同价
3、值链条的重要一环,是筑牢认同社会根基与思想基石的重要保障,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稳定与意识形态认同的价值建构。近年来,“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信息传播主渠道。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发展,移动媒体将进入加速发展新阶段”。特别是以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微媒体为代表的收稿日期:修订日期: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智能算法推荐的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风险识别、评估与治理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基于多维大数据融合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建设研究();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项目();重庆邮电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作者简介:程桂龙,讲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网络舆情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4、研究,:。传播渠道,叠加智能算法推荐、区块链、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为媒体传播的加速变革提供了技术支撑。微传播作为一种新型、高效、快捷的传播媒介,不单指某一种传播方式,而是新型微传播方式的集合,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传输价值理念,不断介入人们的生产生活,改变人们的认知认同,对高校教育管理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据第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显示,截至 年 月,我国网民规模为 亿,其中手机网民达 亿,占比达,互联网普及率达。我国网民以中青年群体为主,其中 岁占,岁占,这部分网民基本上覆盖了高校学生,是网络空间的活跃群体。当前,高校学生主体已经过渡到“后”“后”,他们作为网络原住民与网络新生代,
5、是网络发展的重要见证者与参与者,实现了网络接触的全面覆盖、全过程参与和全方位普及。因此,在微传播视域下,应立足于现阶段政治认同教育实际,了解与分析高校学生价值观念和政治认同的形成过程,梳理政治认同教育受到的冲击与挑战,实现微传播技术与政治认同教育渠道的有机融合,进而实现政治认同教育模式优化就成为当前高校教育管理的紧迫任务与重要议题。一、微传播与高校政治认同教育的内涵特征及辩证关系微传播既是一种传播技术,又是一种传播方式,其同高校政治认同教育融合可以起到相得益彰的效果。微传播的出现给丰富碎片化时间、传播全天候信息、获取全方位消息提供了重要渠道。作为政治认同教育的重要技术载体,微传播把信息技术本身
6、带有的技术特性赋能于政治认同,客观上有助于拓展政治认同教育的范围。从二者关系来看,微传播有助于高校政治认同教育向纵深推进,实现精细化、精深化、精准化发展;政治认同教育的开展也有助于拓宽微传播技术的基本应用价值,发挥其技术优势、渠道优势和话语优势。二者的结合是信息技术应用于高等教育管理的新举措与新方法,为政治认同教育的改进提供了一种新思路。从本质属性来看,微传播与政治认同是“表”与“里”的关系,微传播是“表”,政治认同是“里”,“表”的内容与形式要服务于“里”的需求,微传播视域下实现政治认同教育就是要处理好“表”与“里”的关系,达到“表里融合”的目的。(一)微传播助力高校政治认同教育的精细化、精
7、深化、精准化微传播是在微媒体的产生和运作之下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型传播媒介,具有即时性、针对性、全天候的特点,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可以实现去中心化、多极化、裂变式传播,是互联网时代媒体与社交形式变革的一种新型传播方式。“在传统性、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相互抵牾的当代社会中,网络媒体已然成为调节人类社会中各种关系的润滑剂,特别是新兴的微媒介一经出现,微文化便迅速弥漫至整个社会空间。”“微传播的核心特征就是微,即传播的内容是微内容,传播体验是微动作,传播渠道是微介质,传播对象是微受众。广义的微传播通常指以微博客、手机短信、彩信、飞信、出租车呼叫台等为媒介的信息传播方式,狭义的微传播是指以微博、微信等自媒体为媒
8、介的信息传播方式。”我们日常所指的微传播并没有特别明确的广义与狭义之分,而是将其当作一种传播媒介标识。正是因为微传播的“微”,所以其特质不易把握,需要加大关注、监督、引导、管控力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运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做大做强主流舆论,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舆论支持。”微传播的出现无疑为网络舆情的管控和政治认同教育的推进提供了便利。国内关于微传播的研究涉及到传播媒介、传播语境、媒体融合、媒介素养、思想政治教育、媒体传播、新媒体等诸多方面,但主要集中于新闻传播领域。目前来看,大部
9、分研究是把微传播作为一种媒介手段与研究工具,至于微传播同高校政治认同及其教育融合的研究则比较少见,有较大的研究空间和研究价值。政治认同教育是一项精细化工作,除了宏观上的思想引领,更需要微观上的行为引导,需要通过细致的工作进行深入性的剖析与个性化的推进。大学是高校学生价值观定型与政治认同定性的关键阶段,大学生对外界信息的甄别程度、对客观事物的认知状况、对价值认同的把握情况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政治认同缺乏稳定性与持久性,极易受到外界的侵蚀与干扰。从教育的宽度和广度来看,微传播使政治认同教育可以更好地借助智能算法推荐等技术,实现教育对象的分层分类,提升政治认同教育的精细化程度;从教育深度厚度来看,微
10、传播加速了信息技术与政治认同教育的融合,改变了过去从上到下的显性教育模式,通过隐性教育的方式潜移默化地传播价值理念,教育分工更加细致,实现了政治认同教育的精深化;从教育精度准度来看,微传播视域下的政治认同教育可以避免大水漫灌式的宽泛教育,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学生行为进行画像,实现政治认同教育的精准化。微传播的快速推广凸显了信息化、便捷性、移动性、互动性等优势,为政治认同教育的精细化提升、精深化推进、精准化布局提供了可能,有助于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引导,为教育方式方法的变革、教育理念思想的转变、教育内容领域的契合提供了便利。同时,对于细化政治认同领域范围、深化政治认同向度维度、拓展政治认同广度深
11、度、解构政治认同目标效果亦有重要帮助,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高校政治认同教育需借力微传播的技术优势、渠道优势、话语优势借助微传播优势可以更好地实现政治认同是高校进行政治认同教育的重要目标。进行政治认同教育必须对国内外政治认同研究现状有必要的认识,厘清政治认同教育在微传播语境下应该处理与明确的基本问题。国外关于政治认同的研究最早是从心理学和哲学等角度展开的,集中在二战以后,主要以政治文化和行为主义为切入视角。研究范围涉及政治认同内涵、现状、影响因素、认同途径、认同合法性、认同危机等方面,研究内容较为全面。美国政治学家阿尔蒙德较早提出了政治认同这一概念,在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一书中
12、,他认为政治认同是人们对政治体系的依附;戴维伊斯顿在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中认为,政治认同包括政治共同体、典则和当局三个方面。塞缪尔亨廷顿从认同危机的角度对政治认同进行了研究,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他指出,“正在出现的全球政治主要和最危险的方面将是不同文明集团之间的冲突,文明的冲突是对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从世界文明差异的角度指出了认同危机的存在。其他学者分别从政治文化、政治逻辑、政治系统、政治秩序等角度对政治认同问题进行了研究。总体来说,这些研究涉及到政治认同的理论与基础问题,但对政治认同在实际教育生活中的应用研究还显不足。国内关于高校政治认同教育的代表性研究相对较少,现有研究主要
13、集中于高校政治认同现状分析、困境探讨及应对策略等方面,研究范围涉及到政治学、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等诸多学科。特别是近年来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使高校政治认同教育研究更多地同“新时代”“新媒体”“网络舆情”“网络环境”“融媒体”“全媒体”等关键词相结合,微传播特点逐渐显现,研究更具精确性。但总体来说,研究内容仍然较为分散,多以提出策略为主,很少有学者从政治认同教育优化等角度进行研究。教育是改善政治认同现状、传播政治认同观点、推进政治认同实践、实现政治认同效果的重要途径。政治认同教育要想更好地发挥功效、取得实效,需要做到与时俱进,及时吸收借鉴最新的网络技术成果,做到与社会热点趋势同频
14、共振。微传播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政治认同教育被动、滞后、脱节的缺点,其短平快的特点与颠覆性的技术优势、多样化的渠道优势和集中性的话语优势为政治认同教育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与方法。高校可以充分利用微传播的优势及时对政治认同教育的挑战、机遇进行分析、解构,明确教育的针对性。微传播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政治认同教育,既与微传播的传播力度与频度有关,也与政治认同教育的改进与提升有关;但更关键的是,二者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融合与互动,形成一个基于微传播语境与环境的政治认同共同体。从技术层面来看,微传播集中了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方向,各种信息技术的应用延伸到政治认同教育有助于实现政治认同教育的转型;从渠道层面
15、来看,微传播拓宽了政治认同教育的传播渠道,在传统媒体基础上增加了各种新媒体传播方式,在传播速度、范围、个性化等方面都有所提升;从话语层面来看,在微传播时代,谁掌握了网络,谁就掌握了话语权。微传播立足于网络技术的迅速迭代,及时与新技术、新手段、新方法相契合,有助于适时引导信息传播走向,实现话语权引领,防止在微传播网络空间内信息茧房加速产生、主流媒体加速失声、政治认同教育效力降低等现象的出现。二、微传播视域下高校政治认同教育面临的三重困境微传播是当前高校学生获取政治信息的重要途径,为高校学生认知政治、了解政治、表达政治话语提供了重要平台。微传播在促进信息交融的同时,也对高校政治认同教育提出了挑战。
16、从政治认同的构成来看,影响教育效果的微传播可被看成一个统一整体,从外在、内在、中间三个层面共同影响政治认同教育。具体来看,外在层面体现为外延,是影响政治认同教育的外在环境要素;内在层面体现为个体,是存在差异性的内在个体要素;中间层面体现为媒介,是连接政治认同教育内外的纽带桥梁。外延、媒介、个体三个层面对政治认同教育产生自上而下,由内到外的限制和冲击。三个层面同属于政治认同的范畴,既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既相互并列又存在递进关系,既相互补充又不完全互补,三者的结合与重叠形成了政治认同的交集,同时也体现出政治认同教育的困境与不足(见图)。图 影响高校政治认同教育的三重困境关系示意图(一)外延弱化:社会思潮多元化,主流意识形态受到冲击“政治认同以政治认知为基础,以政治感知为体验,通过一定的政治意志,藉以实现政治主体对政治客体价值体系的承认、认可和赞同。”传统媒体的传播形式和内容相对固化,缺乏灵活性与互动性。微媒体的出现使媒体传播变得更加灵活多元与个性化。“在以微传播为平台的政治环境中,传播主体的草根化和去权威化,带来的是政治内容的多元化及部分内容的虚假性。”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传播方式,微传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