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框架表达与逻辑推理:联合国气候新闻诠释话语研究_胡明.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2276213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2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框架表达与逻辑推理:联合国气候新闻诠释话语研究_胡明.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框架表达与逻辑推理:联合国气候新闻诠释话语研究_胡明.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框架表达与逻辑推理:联合国气候新闻诠释话语研究_胡明.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1(下)科技传播50理论探索通讯作者:石磊,教授,成都体育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方向为新媒体与传媒文化。作者简介:胡明,2021 级研究生,成都体育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方向为体育新闻传播。1 引言20 世纪以来,气候变化问题已成为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严峻挑战,它不仅影响到世界各国的国家安全,也关系到各国自身的发展空间。2022 年 IPCC发布第六次评估报告(AR6)第二工作组(WGII)报告气候变化:影响、适应和脆弱性,“评估了气候变化在全球和区域层面对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和人类社会的当前影响以及未来风险,全球气候变化可通过一系列复杂的过程影响人类健康。”1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

2、克提出的“风险社会”概念表明,“人类面临着威胁其生存的由人为本身所制造的风险。”2从本质上来说,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是人类一系列活动所导致的,最终也危及到人类自身的安全和发展。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风险危机,1979 年在瑞士日内瓦举办的第一次世界气候大会提出来气候变化议题,气候变化第一次作为一个受到国际社会关注的问题提上议事日程3。后来,在 1992 年召开的地球问题首脑会议中,“联合国制定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气候变化公约),迈出了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第一步。”4时至今日,气候变化仍然被视作 21 世纪全球面临的三大安全问题之一5。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指出,“气候变化是当今时代的根本性

3、问题,人类要在气候危机终结生命前让它停止。”联合国作为全球最权威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在新闻发布官网专设了气候与环境新闻栏目,跟踪全球的环境与气候问题。任何人都可以在其中对新闻、会议、图片、音响等内容进行检索,专栏能快速地获取包括音频、视频、视图和文本等元素在内的重要新闻报道、特别报道、杂志节目、专题报道和人情故事,有助于世界人民对联合国的气候工作进行及时和深入的了解。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一直致力于在气候变化领域实践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引领下,“十四五”规划和 2030 远景规划均将绿色低碳发展、生态系统治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提到了新的高度6。与此同时,加快我国气

4、候传播领域研究与提升气候新闻宣传水平刻不容缓。据此,本文拟对联合国官网的气候新闻进行分析,为提升我国气候传播研究综合效能与媒体气候新闻报道水平提供参考。2 文献综述20 世纪 90 年代欧美学者最初将气候变化作为研究议题,耶鲁大学气候传播项目、乔治梅森大学气候传播中心、哥伦比亚大学环境决策研究中心等是国外进行气候传播研究的代表机构。起初,气候变化在早期的西方学术界中被划分为环境问题。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气候变化相关的传播也被归纳到框架表达与逻辑推理:联合国气候新闻诠释话语研究胡 明,石 磊摘 要 气候变化问题是当今时代的危机,对人类危害日益增大,通过气候传播来唤醒全球民众共同应对气候问题具有重大

5、现实意义。文章通过甘姆森的“诠释话语包”理论和 LDA 主题模型对联合国气候新闻进行分析,总结了新闻话语中的主题内容。研究发现,联合国气候新闻塑造了自身制定者、行动者、号召者三大主题形象,并通过框架表达与逻辑推理来构建话语的合法性与正当性。关键词 联合国;气候新闻;诠释话语;LDA 主题模型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23)323-0050-05DOI:10.16607/ki.1674-6708.2023.02.013科技传播512022 中国科技传播论坛环境传播的一个研究领域。但是,近年来,“气候变化超越单纯环境领域的跨学科属性逐渐被确认,气候传播研究

6、脱胎于环境传播。”7从文献梳理来看,国外对于气候传播的研究聚焦于两个方面:一是媒体对气候变化活动的报道作用,如苏黎世大学迈克舍费尔、路透社新闻研究所詹姆斯在“不断变化的媒体生态系统中的气候新闻:评估全球气候变化相关新闻的制作”中,对气候新闻进行了评估和考察。;二是气候传播对公众的效果研究,例如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的气候传播心理学,该著作研究如何通过掌握公众心理来进行气候传播。国内对气候新闻传播的研究较晚,2009 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之后,气候传播才逐渐在国内引起学者和媒体工作者们的关注。此时,中国开启了气候传播的专门研究,中国人民大学成立了气候传播研究项目中心,负责人郑保卫教授将气候传播定义为:“

7、是将气候变化信息及其相关科学知识为社会与公众所理解和掌握,并通过公众态度和行为的改变,以寻求气候变化问题解决为目标的社会传播活动。”8此外,郑保卫教授还提出了“气候变化和气候传播中政府、媒体、NGO、企业、公众 五位一体的行为主体框架”9,推动着中国气候传播研究的深入发展。从现有研究来看,我国气候传播研究集中在 3 个方面:一是气候变化问题建构国家形象的研究;二是对气候变化问题传播的策略研究;三是对不同国家主流媒体气候新闻报道的对比研究。因此,国内外都没有对世界国际组织为主体对象的气候传播研究,而联合国作为最具普遍性和权威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在这之中最具研究的独特性、代表性和价值性。基于上述,

8、本文以联合国气候与环境专栏中的气候新闻为研究对象,从全球语境的创新视野出发,提出以下问题:联合国气候新闻塑造了自身何种主体形象?联合国气候新闻话语策略中如何构建话语的合法性与正当性?对于我国开展气候传播研究、进行气候新闻报道具有什么 启示?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基于本文的研究问题,本研究采用甘姆森的“诠释话语包”理论,结合 LDA 模型对联合国气候新闻进行分析。“主题模型统筹整体的全局,话语分析着眼具体文本的话语特征,结合两种方法、相互佐证,能够增强研究的信度。”10“诠释话语包在逻辑意义上为两个部分:一是赋予议题特定的理解框架,告诉人们该议题的实质是什么;二是利用推理来正当化框架与立场。话语

9、包调用各种符号装置来完成上述目标,在形塑框架方面包括利用隐喻、例证、短语(警句)与视觉影像;而在推理与正当化方面则包括(挖掘)根源、(推演)后果与(发出)道德吁求。”11因此,通过“诠释话语包”理论来对联合国气候新闻进行包括隐喻、例子等框架进行分析,从而挖掘出新闻文本是如何建构自身合法性与正当性叙事内容、推演气候变化问题产生的后果以及联合国发出了何种应对气候危机的道德吁求。另外,为避免单一话语理论使用的信度不足和系统性缺乏问题12,本文采用狄利克雷分布法(LDA)模型进行数据分析。“LDA 模型有 3 层生成式贝叶斯网络结构,可以对离散数据集和海量信息进行建模。”13其次,“它可以通过无监督计

10、算的方式挖掘出数据中不同单词的分布规律,聚合类似分布规律的词汇,提取出文本数据的潜在主题(意旨)。”14本文通过 python 建立 LDA 模型对联合国气候新闻进行主题与可视化分析。新闻数据全部来自于联合国官网气候与环境专栏中的气候新闻,数据选取时间段限定为 2021 年 11 月 1 日第 26 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6)至 2022 年 6 月 6 日波恩气候大会期间,剔除重复及无效数据样本后,最终得到联合国气候新闻 307 篇。4 诠释话语中的气候新闻本研究在编写 python 代码中,首先对文本数据进行清洗,其中包括使用权威的哈工大停用词表对文本进行分词、停用词去除和词频统计

11、处理等,之后通过 genism 包建立 LDA 对象进行主题分析(LDA 核心代码如图 1 所示),最后将数据结果以可视化方式进行呈现。图1 LDA主题模型核心代码图“LDA 主题模型,通过在大量的数据中抓取想要的信息,得出统计意义上有效的阐释。”15本研究通过使用 LDA 主题模型,对大量联合国气候新闻文本数据进行分析与可视化呈现,最终得到总体术语频率与最大主题内的术语频率结果分别如图 2 与 3所示。20231(下)科技传播52理论探索图2 总体术语频率图图3 最大主题术语频率图科技传播532022 中国科技传播论坛由图 2 可知,LDA 主题模型的最大一级主题为“联合国”,对应的部分高频

12、率主题关键词如表 1 所示。此外,在与中国相关的主题相似性分析中,“目标”这一主题关联度最高。表1 联合国主题及主题关键词主题关键词联合国发展持续目标实现国家需要气候提供承诺社会投资保护LDA 主题模型的总览分析为诠释话语分析提供了归纳路径,根据奥卡姆剃刀准则16,通过“诠释话语包”理论对文本主题关键词进行类目建构与编码整理,本文归纳出 3 个联合国主题形象,如表 2所示。联合国气候新闻话语合法性的构建呈现出制定者、行动者、号召者的主题形象。这三大主题形象的构建使用了包含隐喻对潜意识的调用、短语警句的情绪动员、句子例证、视觉影像的冲击以及逻辑推理中根源、后果、吁求的策略。“隐喻的本质是发出者意

13、图使文本的解读更具开放性,通过把高语境的编码语言转换为通俗易懂的比喻,从而影响民众的潜意识。”17联合国气候新闻中,“联合国宪章”“秘书长”等符号隐喻了联合国在气候危机应对问题上的权威性和领导性,调动受众参与到全球绿色行动中来的潜意识,并通过句子例证来表现联合国发挥事务的积极作用。其次,新闻中通过短语警句象征气候危机的严重性,从而激起受众的恐惧诉求,增强话语的合法性。“视觉影像可以直观地框定与构建事实,呈现观点与表达价值观。”18联合国气候新闻中的视觉影像主要有 3 类:一是领导人物的发言及会议论坛图片;二是世界各地受气候影响发生变化的环境照片;三是贫苦尤其是发展中地区人民的照片。这说明联合国

14、一方面通过视觉影像表达了全球各国对气候应对工作的关注,另一方面传达了气候变化危机存在的真实性、人类面临气候变化威胁的客观性。在逻辑推理阶段,联合国气候新闻话语诠释的根源来自于现实中全球民众面临气候危机的紧迫性,气候危机一旦不可收拾造成灾害等后果,最终会危及到人类自身的生存与生活。因此,在道德吁求层面,联合国从“遵守协议”“兑现承诺与目标”“参与气候危机应对”3 个方面呼吁全球各国、组织及民众共同致力于解决气候变化 问题。此外,根据上文在与中国相关的主题相似性分析中,“目标”这一主题关联度最高。这说明联合国气候新闻在报道中国时集中在“双碳”目标上以及一系列的应对气候计划,比如“中国公布了详细表2

15、 联合国气候新闻合法性构建的诠释话语包分析主题形象制定者行动者号召者框架表达隐喻联合国宪章联合国机构/组织/基金会联合国秘书长例证仙台减少灾害风险框架;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联合国能源机制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联合基金;联合国阿富汗援助团庆祝生物多样性国际日;联合最高级别环保荣誉短语/警句联合国下调经济增长预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报告;联合国通过新城市议程联合国大会授权安理会;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成立;联合国致力于为青年人工作古特雷斯呼吁减少排放,实习脱碳;联合国倡导提供人道主义资金视觉影像格陵兰湖泊;Cop26绘制图;各国领导人物会议讨论;北极冰川融化;工作人员调研森林;非洲老人笑容;领导人物发

16、言、讲话;乌克兰贫民;野外瀑布风景;逻辑推理根源气候变化危机气候变化危机气候变化危机后果气候灾害等气候灾害等气候灾害等道德吁求遵守协议兑现承诺与目标参与气候危机应对20231(下)科技传播54理论探索的气候行动计划,气候战略已经开始成形”等。因此,在气候传播“立场先行”的国际舆论环境下19,我国媒体要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舆论场,通过展示我国在气候行动计划上取得的成效以及对全球作出的贡献,同联合国气候新闻的“目标”呼应,塑造我国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上的大国形象和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提高气候传播国际话语权。5 结语郑保卫教授指出,“让气候传播真正形成大气候,以促进美丽中国和健康中国建设,为实现气候变化全球共治的美好愿景做出更大贡献。”20本研究以联合国官网中气候与环境专栏的气候新闻为研究对象,通过甘姆森的“诠释话语包”理论和 LDA主题模型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联合国气候新闻塑造了自身制定者、行动者、号召者三大主题形象。其通过隐喻、例证、短语警句、视觉影像的框架表达以及逻辑推理中的根源、后果、道德吁求构建气候新闻的话语合法性与正当性。中国媒体在气候传播上可以通过展示我国在气候行动计划上取得的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