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卷第 期 年 月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课程层面教学诊断与改进机制运行的探索与实践王丽,杨柳(天津市第一轻工业学校,天津市 )摘要:为构建课程层面教学诊断与改进运行机制,精准落实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加强对课程建设过程的监控,对课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预警、反馈和改进,增强各专业自我发展意识,促进课程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依据教学诊改复核的相关要求,对学校课程层面诊断与改进机制运行进行实践研究和探索。关键词:课程诊改;运行机制;目标链;标准链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收稿日期:作者简介:王丽(),女,天津市人,天津市第一轻工业学校高级讲师,主要从事教学诊改、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研究等工
2、作;杨柳(),男,安徽宿州人,天津市第一轻工业学校高级讲师,主要从事教学质量管理、教学改革研究等方面工作。一、课程层面教学诊断与改进的背景和目标 年教育部开始推进中职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旨在通过教学诊改强化目标引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推进中等职业学校标准化建设,不断提升职业学校内涵,努力办好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的技能人才,促进学校改革与发展实现新的跨越。天津市第一轻工业学校作为全国中职诊改 所试点学校之一,从 年开始探索教学诊改制度建设和机制运行,主要开展了学校、专业和课程层面的诊改工作。其中课程层面主要以打造目标链和标准链为基础,构建课程层面教学诊断与改进运行机制,依托数据平台对
3、课程主要质控点进行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制定改进措施,保障课程育人效果和质量螺旋上升。二、课程层面教学诊断与改进机制运行的探索为构建课程层面教学诊断与改进运行机制,精准落实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加强对课程建设过程的监控,增强各课程自我发展意识,促进课程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一)课程诊改组织机构建设为落实课程诊改的主体责任,成立课程诊断与改进组织机构,成立“课程教学诊改领导小组”和“课程教学诊改工作组”,为课程诊改提供顶层设计。(二)建立课程诊改“两链”课程诊改的“两链”是课程诊改机制运行的逻辑起点,包括“目标链”和“标准链”,具体包括如下内容:目标链根据课程层面的特点,将课程
4、诊改目标链分为课程建设目标链和课程教学目标链。()从课程建设的角度,构建课程建设“目标链”。根据各专业十三五规划,制定学校专业建设方案和课程建设方案,指导各课程完成课程建设计划,形成课程建设目标链,保证课程建设目标的达成度。()从课程教学的角度,构建课程教学“目标链”。依据 专业调研报告 中的岗位调研情况、修订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制定 专业教学标准 和 课堂设计实施方案,将人才培养目标逐层分解至课程目标。标准链课程诊改标准链包括课程建设实施标准链和课程教学标准链。具体包括以下内容:()为了实现课程建设目标,依据 专业建设标准 制定 课程建设标准 和 学校混合式课程建设方案 等
5、作为课程建设实施和考核的依据,确保课程建设目标的达成有据可依。()各专业制定、完善 专业教学标准;分解、细化其中的指标内容,制定了 课程标准;结合学校课堂教学的实际,完成 课堂教学设计实施方案,明确每堂课的依据,精准落实人才培养目标,形成课程标准链。梳理课程诊改制度重点梳理国家、市级和学校三个层面的制度文件,按照目标与标准、组织与实施、诊断与改进和学习与激励四个诊改环节,梳理完善课程诊改制度。分别包括 编制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的要求 人才培养方案编制原则意见 学校调代课制度 混合式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等 个制度文件,为课程诊改的实施提供依据。(三)课程“”字形质量改进螺旋的运行 课程建设“”字
6、质量改进螺旋的运行课程建设“”字质量改进螺旋的运行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阶段,事前主要是确定目标和标准为课程建设提供依据和指引;事中主要是课程建设的运行和实施阶段;事后为课程建设的总结和提升过程。下面以学校课程建设为例,分别进行阐述。事前:依据学校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天津市提升办学能力项目和课程建设方案等课程建设目标体系作为课程建设诊改的目标定位;以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方案、公共基础课课程标准、学校课程建设标准等标准体系作为课程诊改的依据;制定学校混合式课程建设方案、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方案等课程实施的指导文件,同时作为课程建设考核的依据。事中:学校每学期组织教师申报混合式试点课程。在课程
7、建设实施过程中,通过后台数据和日常教学等过程性监控,对课程建设的质控点进行预警分析,形成课程建设诊改分析总结(每个月有月度质量报告,每年有总结分析),制定改进措施,形成“”字质量螺旋小循环。通过课程资源平台和综管平台教务管理系统,实时监控课程运行,挖掘了互动活动次数、任务点完成情况、成绩分布等这些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要素。对数据实时采集设置预警值,分析数据从而形成对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的诊断与改进方案。事后:通过对教师、学生和家长开展线上教学质量跟踪调查和平台数据分析,诊断分析课程建设实施过程;通过比赛的奖励制度、树立典型榜样等激励机制激发课程建设的内生动力;学习国家和市级的新文件,并参加相关
8、培训,在课程建设方面积极创新,制定改进措施,在下一个大循环实施改进,形成课程建设“”字形螺旋改进大环(五年大循环)。图课程建设“”字质量改进螺旋图 课程教学“”字质量改进螺旋()实施情况以课程教学的目标体系作为课程诊改的目标定位,以课程教学标准体系中的各要素作为课程教学的依据,制定课程教学实施方案,作为课程教学实施的指导文件,同时作为课程教学成效的考核依据。在完成一个人才培养周期后,通过对三年人才培养状态数据和课程成绩的分析,诊断分析课程实施过程,制定课程改进举措,在下一循环实施改进,形成课程“”字螺旋的改进大环(三年大循环)。在一个课程周期内,课程团队通过课程平台数据、日常教学反馈,对学生学
9、习状态、教师教学状态、学习达标率、课程教学测评等进行分析、预警,指导课程建设目标的修订,即“”字螺旋的改进小环。形成课程诊改报告,实现课程层面教学工作的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建立课程层面的自我保障运行机制。图课程教学“”字质量改进螺旋图()学校各课程开展课程诊改情况目前七门公共基础课和部分专业核心(技能)课从 年开始共开展两轮课程诊改,涉及 个专业,门课程。为了树立典型,探索课程诊改的路径,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学校对五门公共基础课和八门核心专业课进行课程诊改汇报,按照 天津市第一轻工业学校课程建设诊改制度 的要求,对照学校课程诊改关键要素,从课程基本情况、课程诊改实施、诊改努力方向几个方面定期展
10、开课程诊改汇报,为其他课程诊改提供案例,起到引领示范作用。三、课程诊改成效(一)完成课程建设制度,保证课程诊改推进梳理课程目标和标准体系,完善课程诊改制度,为构建学校课程建设诊断与改进运行机制,精准落实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提供教学条件保障、制度保障,实现课程的持续化质量提升。(二)扎实推进课程诊改运行机制,课程改革成效显著通过课程诊改运行机制的建立,实现了混合式课程建设的高效、持续的发展,依托超星泛雅平台,构建课程层面的“”字质量改进螺旋,通过课程平台的预警模块对课程的质控点进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进行预警,提高课堂教学诊断效率,建立了教学质量常态化自主保证机制,保证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提升。探索和
11、实践多元化的全面、客观的、及时的学生评价模式,探索解决大班教学时效性差、组织困难等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实现教师对学生由结果性评价向过程性与结果性评价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开展课程诊改前后的数据对比可以看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参与度、作业提交率及作业成绩均有所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也得到了稳步增长,学生参加国家级及市级比赛的获奖率也有大幅度的增加。(三)形成强有效的教学团队,落实课程诊改主体责任经过课程诊改的运行和实施,课程团队已经具备自主诊改的意识,初步形成课程建设质量内部保证机制,保证了课程建设质量的可持续发展。教师主动参与混合式课程建设的热情明显提升
12、,目前混合式课程试点共有 个,涉及 位教师,占到教师总数的。形成可用于学生学习的课程资源,为课程改革提供有效的资源支持。通过超星泛雅大数据分析,学校在天津市中职学校中应用混合式教学模式规模处于领先位置。在课程建设的推进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有效的教学团队,在各类教学比赛中成绩优异。在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中,共获得国家级奖项个,市级奖项 个,王艳芬和王丽于 年获得全国中职组信息化大赛一等奖;其他教学类比赛,共获得国家级奖项 个、市级奖项 个。通过比赛在天津市乃至全国展示了本校课程诊改建设的优秀成果案例,为推动课堂革命起到了促进作用。课程诊改教师于 年被辽阳技师学院和天津经济贸易学校聘请为培训讲师,分别为
13、两所学校的教师进行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专题讲座。(四)助力疫情防控,为后疫情时期的教学提供了实践经验 年疫情爆发以来,基于前期课程诊改的建设基础,教师夜以继日地学习、建课和教学。通过数据平台统计,学课学生数占比 ,共建有网络教学班 个,网络课程数 个,网络开学以来课堂活动量 次。通过疫情期间在线教学的实施,让我们对教育教学和学习研究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教师的教学理念和对混合式教学的认识也有了新的变化,坚定了学校通过开展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决心和信心。问卷调查显示,复课后,超过 的教师更愿意采用传统教学和线上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这说明,通过课程诊改的实施,混合式教学得
14、到广大教师的认可,同时也成为疫情防控常态化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五)改革成效得到复核专家组充分肯定 年月全国诊改复核专家组进行复核,专家组在诊改反馈中提到,“学校在课程改革、课程建设上打造了 混合式 这个课程建设的典型案例,推进课程教学改革,提升了课程建设和教学质量,在与师生交流访谈中可以深刻体会到,师生在课程改革方面有很强的满足感和获得感。”专家指出,混合式教学已成为实现课堂教学供给侧改革的重要途径之一,体现了向“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范式的转变。学校将以此次复核为契机,深入总结经验和问题,进一步提升教学管理水平,实现学校教学高质量发展。学校在混合式课程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效值得在中职学校中进
15、行推广。(六)兄弟学校到校学访交流,促进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多所中职院校到我校进行次交流学访,学访人员包括学校领导、管理人员及教师;学习交流内容包括质量保证体系、教学诊改、课程改革等方面。学校还积极与雄安新区容城职教中心沟通协商,开展师资能力协同提升培训,带动协作学校师资教学能力同步提升,帮助其切实提高混合式教学课堂教学设计及授课能力水平,助力协作校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助力大赛获取佳绩。(七)教科研成果丰硕学校以诊改为契机,不断探索信息化教学模式改革,探索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途径,使学校师资教学能力水平得到大幅提升,学校教师除了积极参加各类教学大赛,还主持或参与课题,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提升对
16、教学诊改理念的理解并探索应用到实际教育教学全过程中,近三年共申请以教学诊改为研究内容的课程国家级一项(已结题)、市级课题两项(已结题)。自开展诊改以来公开发表论文、论著、教学成果共计 篇。四、混合式课程建设案例学校以混合式课程建设为抓手,推动课程诊改的落实,下面进行具体说明。天津市提升办学能力项目 中明确“以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为抓手,打造优质课程资源平台为基础,实现基于网络课程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与微课程教学应用,完善信息化设备”等要求,以 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课程标准 等作为课程建设的具体依据。年,经过调研分析确定以超星泛雅平台作为学校课程资源平台,完成平台的搭建和基础信息的维护,但是教师还没有使用平台的意识和操作能力。年,一方面通过开展关于信息技术理念提升、平台使用操作和教学设计等方面的培训,教师普遍已经具有一定信息化技术操作能力和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素养;另一方面以试点为抓手,以点带面推动混合式课程建设,选择 个试点课程,覆盖全校各个专业、学科,通过课程平台数据监测、问卷调查等形式,对资源建设情况、课堂教学互动情况、课程团队建设情况和学生成绩等方面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学生对课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