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可持续乡村建设现状及模式——以长沙市为例_吴秀.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2278281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2.4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可持续乡村建设现状及模式——以长沙市为例_吴秀.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可持续乡村建设现状及模式——以长沙市为例_吴秀.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可持续乡村建设现状及模式——以长沙市为例_吴秀.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43 卷 第 2 期2023 年 2 月Vol.43,No.2Feb.,2023热带地理TROPICAL GEOGRAPHY可持续乡村建设现状及模式以长沙市为例吴秀1a,周配2,朱倚萱1b,龚玉兰2,贺艳华1a,c(1.湖南师范大学 a.地理科学学院;b.研究生院;c.城乡转型过程与效应校级重点实验室,长沙 410081;2.长沙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长沙 410014)摘要:在界定可持续乡村内涵与系统构成的基础上,采用统计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从共性问题和个性特征2个方面对长沙市乡村可持续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可持续乡村建设模式与路径。结果显示:1)可持续乡村是可以持续为本地乡村居

2、民提供优质的就业、居住、出行、医疗、教育、养老、交往等服务,也能不断为周边城市居民提供健康的农产品、良好的生态产品和文旅体验的乡村系统,包括可持续的农村产业、可持续的农村环境以及可持续的农民生活三大内容;2)长沙市乡村地区存在青壮年劳动力流失、主体老弱化、乡村吸引力不明显、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偏低、韧性不强、内生动力不足、居民满意度一般等共性问题,此外,旅游型乡村的旅游吸引力不强,农业型乡村的带农机制不足,传统型乡村的传统文化功能有所衰退、一般型乡村的产业发展基础薄弱等个性问题突出;3)提出了生态休闲旅游模式、高效生态农业模式、特色保护模式和融合发展模式等4种针对性的可持续乡村优化模式,生态休闲旅

3、游模式通过结合生态化、低碳化和乡土化的发展理念,设计休闲、娱乐、度假、体验、教育等多样化的乡村旅游活动,持续提升乡村生态旅游吸引力;高效生态农业模式通过利用生态化、智慧化技术,促进专业化、规模化生产与小农户生产有机结合的方式,持续提高农产品供给能力与农业生态景观功能;特色保护模式主要依托乡村特有的历史文化遗产,结合乡村田园风光、农事体验活动和生态环境等乡村特有资源,适度发展文化旅游及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模式主要凭借城市及周边村镇资源,发挥城市带动作用,实现村镇联动发展。关键词:可持续乡村;乡村系统;乡村建设;乡村优化模式;长沙市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5221(

4、2023)02-0268-13DOI:10.13284/ki.rddl.00363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城市与乡村是一个有机体,二者只有共同发展,才能相互支撑(刘彦随,2018;李玉恒 等,2019)。一直以来,城市偏向发展战略的实施,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中国的城镇化水平已由1978年的17.92%增长到63.89%,但与此同时,也使得乡村资源要素流失,乡村发展薄弱(郑小玉 等,2018)。为此,党中央自20042020年连续17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三农”问题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

5、,中共“十九大”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探寻一条可持续的乡村发展之路,如何促进可持续乡村建设成为当前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目前,可持续乡村建设方面的相关研究主要涉及指标体系与评价、发展模式、时空分异特征、发展与转型路径等(Winther,2017;曹智 等,2019;Zang et al.,2020;林艺,2021;Li et al.,2021;李玲燕 等,2022;吴丹丹 等,2022)。乡村可持续性评价是探寻乡村可持续发展路径的前提,目前主要从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展开(李小朋 等,2017;Gibbes et al.,2020;Zang et

6、 al.,2021;陈妍 等,2022)。部分研究显示,村庄空心化、主体老收稿日期:2022-07-23;修回日期:2022-12-19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71225);湖南省教育厅重点课题(19A333);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9C1117)作者简介:吴秀(1996),女,安徽安庆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乡村地理,(E-mail);通信作者:贺艳华(1982),女,湖南宁乡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城乡土地利用与可持续发展,(E-mail)。吴秀,周配,朱倚萱,龚玉兰,贺艳华.2023.可持续乡村建设现状及模式以长沙市为例.热带地理,43(2):268-280.

7、Wu Xiu,Zhou Pei,Zhu Yixuan,Gong Yulan,and He Yanhua.2023.Current Conditions and Mode of Sustainable Rural Construction:A Case Study of Changsha.Tropical Geography,43(2):268-280.吴秀等:可持续乡村建设现状及模式以长沙市为例2 期弱化、环境污损化等“乡村病”严重制约着中国乡村的转型与可持续发展(刘彦随 等,2016;郑小玉 等,2018),并因地域条件和转型力量的差异,呈现鲜明的地域特征(杨忍 等,2015)。因此,不同地

8、域不同类型的乡村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基于其特有的自然资源禀赋条件、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和产业发展基础等探索适应其区情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和差异化的发展路径。因地制宜、分类实施(杨园园 等,2019)。但目前直接从构建可持续乡村视角来分析乡村问题、提炼优化模式的研究并不多,对可持续乡村内涵与系统构成的理解也有待深化。近年来,长沙市作为省会城市,乡村振兴工作一直走在湖南省前列,并取得显著成效。根据长沙统计年鉴 2021(长沙市统计局 等,2021)和湖南统计年鉴 2021(湖南省统计局 等,2021)的数据分析,2020 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 221 925 万元,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34 754

9、.3元,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8 169.7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7,比全省平均水平低0.8,农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得到明显改善。但与此同时,也存在乡村建设标准和品质不高、乡村地域特色不够明显、产业发展依然薄弱和同质化、产业带动农户增收效果不明显、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质量仍有待提高等问题。基于此,本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和需求层次理论为指导,详细阐释可持续乡村的内涵和系统构成,并以系统构成中农民生活空间的八大要素为依据,分析长沙市乡村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共性问题与个性特征,以问题为导向,紧扣可持续乡村系统的三大核心要素农民生活、农村产业和农村环境,提出差异化的可持续乡村优化模式与实施路径。以期为长沙市乡村

10、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1 可持续乡村内涵和系统构成 1.1可持续乡村内涵界定“可持续性”一词最早于1972年在英国出现,此后出现过多个不同的定义(Kidd,1992)。直至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首次将可持续发展明确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能力的发展”(WCED,1987),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Wu et al.,2013)。乡村是人生活的地方,没有人,乡村也将不复存在(王晓毅,2019)。从这个意义上讲,乡村可持续是指乡村对人有持续的吸引力,能持续地留住人。这样的乡村需要具备以下特征:获得工作的机会;能提供经济上可行的住宅和健康的居

11、住环境;有便捷的交通和通讯设施;能提供公平的医疗、教育、养老服务;拥有和谐的邻里关系;有足够韧性和吸引力,并与外部形成相对稳定的交流合作关系(贺艳华 等,2020;Khomiuk et al.,2020)。此外,城市与乡村作为相互作用的有机体,存在各种要素的双向流动,在此过程中提高乡村对各种要素的吸引力对于乡村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而乡村作为与城市相对的区域,具有区别于城市的乡村性(黄震方 等,2015),如乡土景观、农耕文化、朴素的农民、乡土产品等均是其表征(Cloke et al.,2006),正是这种乡村性吸引城市居民走进乡村,体验与城市截然不同的乡村生活,形成城市居民对乡村性的消费需求(

12、杨军,2006),并使乡村的独特功能价值得以显现,如农产品生产功能、生态环境保护功能、农耕社会文化功能等(陈锡文,2021)。乡村可持续性强调乡村性的可持续,更强调在此基础上产生的乡村功能的可持续,具体指乡村地区在维系自然环境支撑力的前提下,为乡村居民持续提供生计资本与生存空间,满足其基本需求,同时在保护乡村性的前提下,为乡村之外的城市居民提供充足的农产品及其他生态、文化服务的能力(贺艳华 等,2020)。综上所述,可持续乡村是可以持续为本地乡村居民提供优质的就业、居住、出行、医疗、教育、养老、交往等服务,也能不断为周边居民提供健康的农产品、良好的生态产品和文旅体验的乡村系统。前者主要是内部需

13、求,是可持续乡村建设的基础,后者主要是外部服务,是可持续乡村建设的支撑。1.2可持续乡村系统构成可持续乡村是一个综合系统,涉及社会、经济、环境3个维度(Gibbes et al.,2020),即可持续的农村产业、可持续的农村环境以及可持续的农民生活(贺艳华 等,2020)(图1)。可持续的农民生活是可持续乡村建设的主要落脚点,同时也是农村产业和农村生态环境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来源,需建立在8个要素基础上,即健康安全的居住环境、便捷高质的基础设施、稳定的就业创业条件、生态宜人的景观环境、有抵御外界风险的能力、公平高效的乡村治理、优质共享的公共服务以及守望相助的邻里关系。可持续的农村产业可以为可持续

14、乡村生活和可持续农村环境提供物质保障,是可持续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城市居民对乡村性的消费需求26943 卷热带地理与乡村发展的多功能化是乡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城市居民的消费需求包括农产品需求、生态需求、文化需求等,乡村多功能化过程实质上是为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而发挥其在农产品生产、生态保护、农耕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多种功能价值的过程(戴柳燕 等,2019)。可持续的农村生态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农村产业与可持续农民生活的前提(贺艳华 等,2014),同时也是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民生活空间优化需要坚守的底线和原则。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2.1研究区概况长沙市位于湖南省东部偏北,是湖南省省会,也是长江中

15、游城市群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包括芙蓉区、天心区、岳麓区、开福区、雨花区和望城区6个区,浏阳和宁乡2个县级市以及长沙县,土地面积 11 815.96 km2,占全省总面积的5.58%。2020年,长沙市常住人口数为1 006.08万,其中农村人口175.10万,城镇化率达到82.60%,受快速城镇化的影响,长沙市是湖南省甚至中部地区城乡相互作用强度最为剧烈和城乡矛盾最为突出的城市之一(谭雪兰 等,2017),正处在城乡快速转型发展阶段,乡村可持续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因此,以长沙市的乡村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可持续发展现状,提炼可持续乡村建设模式,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可为快速城镇化地区的乡村发展

16、提供借鉴。2.2数据来源及样点说明采用统计分析、问卷调查、半结构化访谈等方法,对长沙市乡村可持续发展现状进行可量化调查与分析。主要数据来源包括:1)有关统计年鉴和统计公报,如 湖南统计年鉴2021长 沙 统 计 年 鉴 2021等。2)实地调研与农户问卷,主要对长沙市4个村进行深度访谈和现场观察(图2),其中白箬铺镇光明村属于旅游村,乔口镇盘龙岭村属于农业村,大围山镇楚东村属于传统村,金井镇蒲塘村属于特色不明显的一般村,共完成深度访谈问卷20份,主要通过访谈了解样本村发展现状、问题以及农户认知与需求,访谈对象涉及村干部和普通村民(表1)。农户问卷主要通过问卷星在线发放,一共收回732份问卷,其中根据家庭所在地址和户籍类型设置,筛选出长沙市范围内的乡村户籍问卷314份,有效问卷272份,有效率为86.62%。问卷包括居住环境、生产就业、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景观生态、邻里文化、韧性安全、组织治理等内容。3 长沙市乡村可持续发展现状问题 3.1共性问题分析3.1.1本地就业机会少,外出务工比例较高由于本地就业机会有限,加之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工资差异,使得外出务工经商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