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31 卷第 6 期淮阴工学院学报Vol.31 No.62022 年 12 月Journal of Huaiy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Dec.2022开放与共享背景下高校线上课程资源建设的困境与路径突破李欢欢1,万东升2(1.江苏开放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南京 210036;2.苏州大学 教育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摘要:开放与共享背景下,疫情时代高校线上课程建设需要积极发挥育人功能。研究发现,当前高校线上课程资源建设存在服务定位和目标缺乏明确性、过程监督与管理体系不完善、评审评价机制缺乏科学性以及整体建设与应用水平有限等问题,可从开发特色课程资源、常态化
2、使用线上课程资源、建立线上课程资源的质量保障机制和完善激励措施等建设突破路径。关键词:线上课程;课程资源;开放与共享;高校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7961(2022)06-0089-05Difficulties and Path Breakthrough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ollegeOnline Course Resources in the Background of Openness and SharingLI Huan-huan1,WAN Dong-sheng2(1.School of Marxism,Jiangsu Ope
3、n University,Nanjing 210036,China;2.School of Education,Soochow University,Suzhou Jiangsu 215123,China)Abstract:In the background of openness and sharing,the construction of online courses in collegesand universities in the epidemic era needs to exercise the educational function actively.It is found
4、tha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online course resourc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for example,service positioning and objectives lack clarity;process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system are inadequate;the evaluation mechanism is short of scientificity,and the overall construction
5、and application level is limited.It can provide specific reference for the current construction of online course resourc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y developing characteristic course resources,normalizing the use of online course resources,establishing the quality-safeguarding mechanism of onli
6、necourse resources and improving incentive measures.Key words:online course;course resources;openness and sharing;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收稿日期:2022-10-13基金项目:苏州大学教育信息化校级教改研究招标课题;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资助项目作者简介:李欢欢(1988-),女,山东临沂人,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通讯作者:万东升(1976-),男,安徽无为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受新冠肺炎
7、疫情的影响,在当前开放与共享背景下,高校应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在课程建设上拓展时空限制,打破传统课程建设的藩篱,改革教学内容,变革教学模式,创新课程评价考核机制,大力推进线上一流课程建设。伴随着国家“双万计划”的一流课程建设,以慕课(MOOC)为代表的在线开放课程成为重要的教育资源,智慧树、超星尔雅、学堂在线等知名的线上课程运行平台为高等教育提供了丰富优质的开放课程。随着我国线上课程的精品化、优质化和规模化发展,我国高淮阴工学院学报2022 年等教育人才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线上开放课程资源的建设。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 明确要求“实施教育大资源共享计划,完善教育数据标准规范,促进政务数据分
8、级分层有效共享”1。因此,需要分析线上课程资源建设的现实困境,打破区域、部门以及建设平台之间的壁垒,探寻实现课程资源的开放与共享的创新路径。1我国线上课程资源建设的现实困境尽管我国精品课程资源的发展历程几乎与国外同步,相关技术水平也不存在太多的差距,且获得了来自政府的大力支持,但是在实际的建设与应用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包括目标定位问题、运行模式问题、过程监督问题、激励机制以及评价机制问题等,这些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了我国在线开放课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研究和解决我国开放课程资源所面临的问题迫在眉睫,只有尽快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开放课程资源发展战略,才有可能推动相关问题的解决,使中国的在线开放
9、课程资源步入更加健康和良性的发展轨道。1.1线上课程资源的服务定位和目标缺乏明确性首先,线上课程缺乏明确的服务对象。当前我国各级线上课程很少关注高等教育的层级性、各级各类高校办学定位的差异性和人才培养目标的方向性,因而课程资源缺乏一定的分类,无法满足不同类型高校的人才培养要求。其次,线上课程缺乏学科平衡性。线上课程建设应考虑到与学科分布相适应的问题,虽然每年各学科线上课程数目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但50%左右属于工学和理学的课程,而人文课程,如文学、历史学、哲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只占到课程总数的15%左右2。我国的线上课程存在明显的理工多于人文现象。再次,
10、开放课程缺乏长远规划。线上课程是一流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的基础与切入点,要打造一流专业和一流学科都必须对线上课程有长远规划,然而我国的一流线上课程热衷于申报和评审,没有从教学目标、内容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式手段改革以及教材建设等角度进行发展,无法凝炼出一流学科和一流专业,偏离了国家一流线上课程建设的初衷。最后,一流线上课程缺乏持续的支持和鼓励。对于一流线上课程建设的申报,很多高校都抱有很高的热情,将其作为衡量教学质量和教学成果的重要指标。然而,一流线上课程一旦通过层层选拔申报成功后,无法以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机制调动课程建设的积极性,最终将其沦为一种工具或手段而已,且一旦申报成功,后期建设敷衍
11、了事,建设过程缺乏科学规划。1.2线上课程资源的过程监督与管理体系不完善近年来,有关线上课程的过程监督和管理机制问题愈加突出,出现了部分“重评审,轻共享”“重建设,轻服务”的现象。首先,线上课程的可用性和稳定性还需改善。一些学校由于评审和验收的需要临时建网站填内容,后续缺乏维护人员进行稳定可持续地维护,从而出现无法使用或无法打开等现象,导致评审时轰轰烈烈,建设中应付了事等问题。例如,根据对国内外70个开放课程资源平台的统计,近45%的网站出现域名无效、访问跳转、停止维护等现象3。其次,线上课程网络平台的建设水平参差不齐。例如,一些线上课程网络平台仅提供讲授视频,课程主讲教师仅仅站在镜头前读稿子
12、,缺乏教学的互动性和生动性;一些实践类课程仅仅停留在教师讲解操作技巧和技能,缺乏技术介入的虚拟仿真实验演示和真实实践示范的演示;平台建设内容注重表面形式而缺乏内涵,一些课程播放的片头动画注重形式而后续缺乏实际内容支撑。最后,线上课程资源的更新率较低。在知识经济时代,线上课程资源生命力的维持在于内容的经常更新和不断充实,否则线上课程网站就会很快失去吸引力和影响力,然而,当前的线上课程一旦成为精品课程资源或一流课程,缺乏后续的建设激励措施来推动该课程资源内容更新和充实,甚至出现多年网站不更新的现象。出现上述情况反映了对于线上课程的后续监督和管理机制的缺乏,也反映了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对于线上课程建设
13、的认识还有所偏差。1.3线上课程资源的评审评价机制缺乏科学性首先,线上课程的评审指标体系缺乏全面性。国家一流课程建设评价更多是从师资队伍、课程平台建设角度去评价课程质量,而没有深入到课程内容建设和课程目标的建设上,影响了评价的准确性和实际效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不同教学风格和教学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且针对90第 6 期李欢欢,万东升:开放与共享背景下高校线上课程资源建设的困境与路径突破不同学生群体,课程目标和内容应有所差别,而不能整齐化和统一化,需要考虑到不同学校类型,不同人才培养目标,分类分层次建立线上课程的评审要求。其次,线上课程主持人的评价缺乏公平性。各级各类线上课程的申报均对课程主持人
14、提出了一定的要求,特别跟主持人的职称和学术地位挂钩。而且线上课程建设的开展也需要在获得一定的经费资助的情况下才可能有效实施,各级线上课程审批部门过分关注主持人的科研业绩,使一些长期专注于教学工作且成绩突出的职称较低的教师无法获得资助,既打击了这些教师的积极性,也严重影响了课程建设的质量。最后,评审人员遴选缺乏权威性。评审专家通常由教育部门从各高校推荐的名单中选择产生,这些专家也许学术立场上能够基本保持中立,在本学科也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但是对于一门线上课程,特别是区别于传统课程形式的开放与共享下的线上课程,尤其是非本学科的课程,权威性较难保持。1.4线上课程资源的整体建设与应用水平有限首先,我国
15、的线上课程资源的主要形式是精品课程和大学MOOC等课程,而这些课程的建设大体都采用网络平台与信息资源相结合的模式,参与教师要么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网站的开发和程序软件的设计上,要么就采用千篇一律缺乏个性的固定课程管理系统,客观上制约了对课程教学内容的深入研究和深度开发,进而无法有效提高这些线上课程的质量。特别是对于针对不同类型学校和不同学生群体的个性化课程资源平台建设缺乏灵活性和针对性,导致资源应用效果不佳。其次,我国线上课程建设与应用的资金来源主要来自政府部门,而获得资金的方式就是通过参加相关的课程评审活动,因此很多高校是为了迎接评审而在短时期内匆忙完成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片面追求新颖性和
16、热点,整体的内容组成与结构设计都存在较大的不足,有的甚至只是文本资料的简单堆砌,这种线上课程不能获得较高的评价。再次,我国线上课程基本建设在超星、大学MOOC等在线开放课程网站上,存在创设和维护平台费用高、宣传力度不大等问题4。一些学校在获得线上课程立项后,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后续的平台资源建设,与相关网站的沟通和交流也缺少有效的保障机制和持续的推动力,导致重立项而轻建设。最后,开放课程秉承的是一种知识传播和共享的理念,整个建设阶段包括前期的设计开发和后期的日常维护都需要一定规模的资金投入,但并不能获得一些有形的产出,因此一些学校不太关注课程资源的应用效果,更不注重线上课程资源的推广、辐射和带动作用,导致出现课程资源利用度不高,辐射面窄的现象。2当前线上课程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路径突破高等学校被称为是知识的生产基地,相比于其他类型学校,拥有优秀的师资队伍,且教学设备更先进,教学经费更加充足,具备线上课程资源建设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立足国内高校的现状,考虑从特色课程资源开发、线上课程资源推广、质量保障机制建立和培训激励措施等方面突破当前线上课程资源建设的现实困境。2.1依靠本校力量,开发特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