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23,9(1)Science Education and Museumsdoi:10.16703/ki.31-2111/n.2023.01.016高爽.科学家参与科普为何要更接地气?评 别做这样的科学家 J.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23(1):94-95.科学家参与科普为何要更接地气?评 别做这样的科学家高爽自由撰稿人虽然作者反复解释过了,别做这样的科学家只是建议科学家可以朝着更有人性和更直觉的方向发展,并非告诫人们别当科学家,书中也不存在任何反科学的言论,但本书的原著一问世就遭到科学界的批评。不知道我的这篇小文章的境况会怎么样。好多年以前我还在大学里任教,做科研和教学之余
2、,做一做“不务正业”的科普。当时“未读”图书品牌引进了美国科普作家兰道尔 门罗的万物解释者。出版公司邀请门罗访问北京,和北京科普圈的几位老师举行了一次小型会谈。我对那次活动的印象深刻,因为就在科普同行们讨论科普叙述方式的时候,在场有一位专家严肃地说了一句话。在我告诉你这句话的内容之前,先让我介绍一下大鹏老师的译著 别做这样的科学家。兰迪 奥尔森本来是海洋生物学家,获得终身教职之后离开了大学,投奔好莱坞学习拍电影。奥尔森在学习和制作科普电影的过程中,呼吁科学家们在做科普的时候,可以适当放下一些大脑中的纯理性思维方式,因为科普面对的是普通听众,也就是人群,而人群在聆听科学内容时的反应与科学家以为的
3、状态完全不同。科学家幻想的状况是,自己用最精确、最理性、最摆脱人性本身的方式,一针见血地把科学知识纯粹地暴露在人群面前,而人群接收到这条知识后花上一秒钟的时间,就会被科学真理的崇高和科学数据的严谨震撼,进而充分接纳和相信这些知识,从此在科学素养上更进了一步。且慢。真实世界里没有这种事。科学家的科普理想很丰满,但人群被科普的现实却很骨感。真实世界的情况是,除非常年接受科学思维的高强度训练,比如读个理工科的研究生,否则,人群面对知识本身的正常反应是困。更严重的问题是,在今天这个时代,人群接触到信息的成本越来越低,低到不需要付出什么代价就能获得海量的免费信息。但人的一天只有 24 个小时,人的脑力可
4、以驾驭的信息总量有限。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脑力接触到几乎无限的信息,结果只能是所有的信息都在你的眼前一晃而过,能留下深刻印象的只能是最独特的那种。在这个时代,已经没有人不知道可口可乐、苹果手机和麦当劳。但可口可乐、苹果手机和麦当劳依然要花巨资租下城市中心最大的广告牌给自己做宣传。在人群早就认识你的情况下花钱再次让人群认识你,有用吗?奥尔森在 别做这样的科学家 里告诉我们,这么做不仅有用,而且是必须的。无论多么美味的汉堡,无论多么先进好用的手机,都需要和研发经费相当体量的宣传经费的投入,在这个时代帮助内容获得关注度和影响力的是形式上的引人入胜。同样的书评 书讯94-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23,9(
5、1)Science Education and Museums道理,精益求精的数据加上伟大的科学结论,依然不足以吸引人群的关注和认同,欠缺的是影响力。这本书苦口婆心地告诉我们,科学家可以通过练习自己讲故事的技能获得这种影响力,最重要的底层逻辑是,科学家在已经具备的高度理性化的大脑之外,还需要更感性、更直觉、更自主性的躯体。我们的生活不只需要大脑,肠胃往往更容易感受到危险和兴奋。人群面对科学知识的普及时也是这样。身体的感觉会比大脑更打动人心,做科普的时候,幽默、共情、冲突会比数据更容易唤醒瞌睡的人群。道理并不难懂,电影行业和包括可乐、手机和汉堡在内的全部商业世界的玩家都是这么干的,可是唯独科学家
6、不以为然。科学家害怕在科普的过程中故事太多而真相太少,害怕在精确度和引人入胜之间做出取舍,害怕砍掉科学知识的部分框架只传播最打动人心的情节,害怕高高在上的科学殿堂被段子手低俗化。对,兰道尔 门罗的那场科普会谈上,我听起来相当刺耳的话是:“现在有些科普是在把科学低俗化,我们不能做这样的科普。”他的意思是,科普的受众应该是有门槛的高级知识分子,科普的内容应该是精准、理性、严谨的科学逻辑,最好就是直接把学术论文翻译成通俗一点语言,从事科普工作的姿态应该是“师道尊严”和“耳提面命”。是啊,大部分科学家的科普就是这么干的。你看,有时候让科学家面对人群采取服务的姿态并不容易。部分科学家认为自己服务的对象是
7、科学本身,而不是活生生的人。就像图书管理员眼中只有对书籍的整理,却看不见任何一位读者的真实需要。作者当然也提供了解决方案。科学家生活在真实的世界里,科学家的身边就有自己学习的榜样。从好莱坞的叙事技术,到商业世界的宣传法则,真金白银的市场竞争之后,大浪淘沙浮出水面的是经过检验和迭代过的好办法。我们可用的工具还挺多,比如语言的简洁和结构,比如即兴戏剧的“Yes and”对话,比如史诗故事中的英雄之旅的模式,再比如制造冲突和幽默的叙事流线科普事业一点也不缺乏素材和助手,最大的障碍就是科普从业者的觉知。让我说的更直白一点吧,科学家的自大,才是科普的直接敌手。最后,在这个元宇宙、人工智能、基因控制和脑机接口成为热点话题的时代,在科学、科普和科学家当中呼唤人性,不仅是锦上添花的点缀,而是具有人类社会高度战略意义的谋划,是大智慧。我们已经见到过违法的人类胚胎基因编辑活动,我们正在经历教室里的智能技术的滥用,可以预见到的是,在不久的未来,科学与技术的进步过程中还会伴随着人性的挣扎。也许,人性不总是赢家,但人性总是闪亮。书名:别做这样的科学家:走出科学传播的误区作者:美兰迪 奥尔森 著王大鹏王芳 译出 版 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 年 1 月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