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7介入城市更新的公共艺术介入城市更新的公共艺术常琛 Chang Chen/文随着城市更新的推进,老旧社区特别是具有文化底蕴的历史街区成为政府、艺术家、设计师、管理机构关注的焦点。一方面,老旧社区通常存在公共空间与基础设施匮乏、人口密集、人员社会关系复杂、产权租赁关系不明、历史建筑保护与拆除等问题,具备更新再造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历史街区经过时间沉淀,形成了独特的在地文化,当地居民有着一致的文化认同与文化依赖,具备更新再造的重要性。我国在历史街区更新过程中经历了建设性破坏与保护性破坏两个阶段后,开始探寻更为合理的保护更新方式。公共艺术作为连接社区历史,当下、未来的软性媒介,为我国城市更新提供
2、了一种重要方式。公共艺术的诞生带来的是一种新型的艺术观念。公共艺术具有公共性、艺术性、在地性等多元特征,强调艺术本身与自然环境与公共社会环境之间的联系,不单是艺术家自身意志的体现,更是公众意志的体现。因此,在城市更新特别是历史街区更新再造过程中,社区所营造的公共社会环境与社区居民的公众意志为公共艺术提供了创作平台,使得越来越多的公共艺术作品介入到日常社区生活之中。公共艺术何为?国际视野下的北京大栅栏案例研究是对2017年“国际公共艺术研究工作营”开展的“北京大栅栏历史街区更新在地性研究”项目的成果梳理。大栅栏历史文化保护区作为老北京最具活力的市井商业中心,属于二十五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为了保
3、护街区风貌、推进现代化城市发展,2011年“大栅栏更新计划”正式启动,经过多年实践探索,形成了不断自我更新生长,且具有公共艺术属性的社区空间。因此,多位学者以北京大栅栏历史街区更新为案例,从中西方公共艺术研究新方法、公共艺术与社区营造之间的关系、跨学科视角下公共艺术与城市更新的探索以及公共艺术其他维度的理论问题等四个方面提出自己的见解,总结了大栅栏更新的基本模式,为未来城市更新实践提供新思路。本文就书中公共艺术介入城市更新的手段、层级与边界等问题进行阐述。一、介入手段:节点式更新的实验性与辐射性北京大栅栏更新采用典型的节点针灸式更新方式,将历史街区公共空间划分为小模块,从中选择部分体量小、可塑
4、性高的节点空间进行空间再造与文化重塑。书中反复提及的已建成节点案例的“微杂院”“微胡同”“内合院”“花草堂”“谦虚旅社”“胡同剪映”等,是北京大栅栏地区最具公共艺术何为?国际视野下的北京大栅栏案例研究姜岑 主编上海书画出版社2022年7月简体中文Interventions of Public Art in Urban Renewal书 评 Book Review22120689-1g-p102-107.indd 10722120689-1g-p102-107.indd 1072023/2/2 上午8:532023/2/2 上午8:53108代表性的公共艺术。它们通过小尺度的空间重塑、容易实现的
5、改造方式,以及广泛的居民参与度完成艺术性改造,已经成为大栅栏历史街区的一部分。首先,节点式的介入本身具有很强的实验性,更新过程存在一定的未知性与不确定性。创作期间艺术家的设计构思具有理想性与假想性,当公共艺术打破原有街区生活,不同于自然生长的场域,它们将闲置公共空间作了功能重置与增补,通过艺术化的表现方式重塑场景,使之以全新的身份再次出现在民众日常生活中。公共艺术介入街区能否达到预期的场景构想?能否发挥其针灸治疗的效果,解决社区中存在的问题?能否为街区带来活力人气与经济价值,成为范例样本具备推广价值?这些问题有待在建成后长期观察其后期使用情况而有解答。例如,谦虚旅社利用可移动的立面将旅社空间与
6、庭院空间灵活布置,以一种退让的姿态介入四合院居住空间中。从另一层面而言,书中程雪松等在再论私密性:大栅栏城市公共艺术思考一文中则认为,旅社处于寄生在四合院中的商业居住空间,势必会被周围邻里的日常环境所裹挟,旅居者与常住民之间的对峙关系难以构建起公共艺术的归属感,也使得旅社建成后运营困难,难以完全融入街区。更新再造并不是绝对完美,需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在解决已有矛盾之后会发现新矛盾的存在,矛盾无时不有,需要不断探索实践。节点更新也具有一定的辐射性。无论建成效果是否达到预期,但作为先锋性的更新再造作品,它们为大栅栏地区注入了新鲜血液,提供了新的城市更新思路,在不断试错实验的过程中,进一步总结经验。
7、以更新节点为中心,通过自身的影响力与曝光度,形成一定范围的辐射区域。多个更新节点渗透到社区的各个角落,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形成更大范围的更新网络。同时公共艺术本身亦是如此,公共艺术不是单纯孤立的艺术品,它是存在于复杂公共社会环境之下的产物,与周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彼此之间相互影响。与展览馆中的艺术品不同,公共艺术来源于民众接地气的日常生活,同时又反作用于场域的行为活动,是相互辐射的过程。例如,2011年至2013年杨梅竹街是公共空间与公共庭院小规模试点更新的第一批介入区域,由此引发受邀参加了一系列国内外大型活动。受到外界关注后,2014年至2016年之间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参与
8、到大栅栏的更新改造中,为社区提供了更多的更新方案与可能性。二、介入层级:从有形的艺术创作到无形的社区内核公共艺术介入城市更新,不单是有形艺术实体的介入,更是无形公共场域的塑造。在公共场域发生的行为活动,形成一定的社区凝聚力与场所认同,公共艺术于城市更新而言,是外在物质层面的介入转换为内在精神层面的介入。公共艺术介入城市更新的目标不仅是改变周围物质环境,更重要的是人的观念与生活方式的更新,从而引发公众内心的公共性。书中翁剑青、柏帆霓、魏秦、赫维希特克、马丁法尔伯等多位学者对此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可总结为公共艺术需要具备对话性、在地性、行为性,才能引发公众思考,充当城市更新的触发器与媒介剂。在历史街
9、区更新再造过程中,公共艺术的创作过程离不开“对话”的建立。书中柏帆霓在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的社会功能及介入模式:大栅栏更新计划研究一文中着重强调了将对话的建立作为社会行为的核心,城市项目不仅仅是改善城市环境,同时也需要建立艺术与城市环境之间的联系,通过人们之间的对话和互动进行调节。设计之初,与周边人群建立对话沟通诉求;施工过程,多方询问达成共识;建成后,运营策划组织社区活动,建立居民与公共艺术之间的长期互动。“公共”一词本身带有共享性质,艺术作品需要满足居民日常社交活动,融入社区生活,加强与社区场所的联系,充分发挥互动效应。公共艺术需要与当地元素产生密切联系,可以说公共艺术生根于地方,由地方发源而
10、来,并具有地方导向。书中柏帆霓提到地方感的体现在于通过个人或集体,建立与某个特定地方的关系或联系。空间转换必须发生在参与者的意识中,而不是只在控件本身。失去在地性的公共艺术不过是形式化口号化的艺术呈现,丧失了地方特质,脱离地方历史文化生活习俗而孤立存在,无法真正介入社区更新。公共艺术应反映当地历史文化元素以及民众自发形成的文化认同,才能引发共鸣,促进公众参与。公共艺术的介入也包括活动事件的软介入。公共艺术实体进入社区并不会融入社区生活,还需要依托活动事件的策划,进行观念性的公共艺术实践,考虑人的行为活动,注重人的基本需求,特别是当地居民与使用者的基本需求,设计相应的故事场景与城市事件,提高居民
11、的参与性,增强作品本身的鲜活性,从精神层面上激活社区。正如书中翁剑青在情景语言策略:社区艺术形态及其适切性刍议一文里提到的公共艺术创作实践可以借助居民自身关心与感兴趣参与和表达的22120689-1g-p108-112.indd 10822120689-1g-p108-112.indd 1082023/2/2 上午8:532023/2/2 上午8:53109活动予以呈现和交流,诸如关注和分享社区少年儿童及在校学生的才艺表演、追溯社区文化习俗或传统行业作坊历史、居民手工才艺的展示与交流等。书中提及的胡同剪映充分体现了以上三点,其使用全新的设计艺术语言,重构了富有老北京胡同特色的“剃头”空间。通过
12、砖墙堆砌方式排列镜子,映射出胡同内居民的日常行为,反映生活场景。同时,利用可变换的三角柜与街区理发行为发生关联,建立“对话”关系,成为居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从单纯的街道家具变成可互动可交往的共享空间,这里也成为周边居民交谈、孩童游玩以及游客打卡拍照的标志性节点,激发了大栅栏胡同的活力,实现了从有形物质层面到无形精神层面的转换。三、介入边界:公共性与私密性之间的对立统一当公共艺术介入社区,必然会直面公共性与私密性之间的矛盾,一方面社区需要公共空间形成社区内在聚合力,另一方面社区又需要保证个人空间的私密性。大栅栏历史街区更新再造过程中,公共艺术为其带来关注度与曝光度的同时,街区内部居民日常生活难
13、免会因外界关注干扰,而受到外来侵袭的挑战。因此,书中程雪松、顾婷等多位学者就公共艺术介入边界问题进行了探讨,需要在公共与私密间实现对立统一。公共性与私密性两者对立统一,介入不足的公共艺术在公共性方面匮乏,与社区联系不足,不能完全融入社区日常生活,最终沦为冰冷的艺术装置。过度介入的公共艺术则会破坏社区原本的生活状态,出现过度商业化同质化的问题,大量外来者无法激活社区内在活力,甚至会与原住民产生对立矛盾。因此,公共艺术在介入城市更新的过程中需要注重介入尺度,把握公共与私密的边界。例如,再论私密性:大栅栏城市公共艺术思考一文中提到的杨梅竹斜街“花草堂”项目案例,设计师鼓励居民在零碎的邻里空间开展养花
14、种菜活动,居民兴趣爱好是自身私密性的体现,在活动组织下逐渐呈现出一定的公共性。2016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与花草堂居民视频连线,这种私密性合集展出体现了公共性价值。社区居民在种植期间交流心得分享成果,通过公共艺术将个人私密性的兴趣爱好转换为社区共有的归属感与自豪感。案例很好地体现了公共艺术介入社区更新时对公共性与私密性边界关系的把握,达到了动态平衡与转换,实现了两者间的对立统一。结语我国的城市更新多以政府为主导,设计师、艺术家、居民多方参与,这种自上而下的更新模式与产生于居民日常生活和社区历史记忆的公共艺术相互补充。本书以北京大栅栏更新为例,抛砖引玉,对这种公共艺术介入城市更新的文化软性发展模式
15、进行探索与反思,为未来城市更新提供新思路。城市更新不是大刀阔斧地拆除重建,而是细水长流地渗透式介入,逐个解决现状存在的问题,改善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环境。而公共艺术的介入,是城市更新的重要方式。公共艺术介入城市更新不是昙花一现,而是具有一定的过程性与时间性。公共艺术设计创作过程需要长期的走访调研,进行过程中需要不断与周边居民探讨调节,成果展出使用后也需要长期的观察与反馈。这是由公共艺术的公共性与在地性所决定的,需要艺术与社区文化内核充分融合渗透,使公共艺术真正介入到社区之中。公共艺术汲取城市养分,采用节点式微更新的介入手段,完成从有形的艺术作品物质介入层级到无形的文化内核精神介入层级的转变,同时介入过程中把握介入边界,实现公共与私密的对立统一。未来的城市更新中,公共艺术将会发挥更多潜力,引导城市居民共同参与,激发自我更新的意识觉醒。常琛,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建筑系研究生感谢魏秦老师对本文的指导,本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51778435)、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一般项目(编号:2022BCK005)的阶段性成果书 评 Book Review22120689-1g-p108-112.indd 10922120689-1g-p108-112.indd 1092023/2/2 上午8:532023/2/2 上午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