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传媒论坛2023年第3期(总第123期)新闻采编是新闻生产的重要环节。随着社会进步和发展,新媒体技术的推陈出新、迭代升级,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对处于采编两个环节的职业角色,即编辑和记者的采编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除了要掌握各种采编技术外,一种能够打通传者和受众内心的力量共情,也是不容忽视的。特别是在选择多元化、阅读碎片化的时代,技术祛魅后,情感是人与人之间最真的纽带。一、共情意识趋近本性需求的采编理念新闻报道是信息传递、价值关怀与文化判断的集合体1。实践证明,能够长久流传的经典作品,能够吸引眼球的爆款作品,无关乎传播媒介和传播渠道,而在于新闻报道本身蕴含的直抵受众内心深处的一种力量,也就是说内容是
2、否能够打动人、感动人2。实则是涉及传播心理和社会情感文化的深层次问题,是回归新闻传播本源的思索。客观理性的传播是新闻实践想要达到的理想状态,但对情感元素的认知、捕捉及运用已不同程度地呈现在新闻生产的全过程,成就报道、主题报道、疫情报道、灾难报道等都成功地展现了情感元素在传播效果中的重要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需要从属和爱(又称社交需要)及审美。准确把握受众情感上的需求是新闻采编工作应该遵循的一种“需要理论”3,是采编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之一。新媒体环境下,受众有限的、分散的、阶段性的注意力往往不会深究新闻报道事实要呈现的理念是什么,而是更容易受情感驱动,或喜或悲,或理解或不解,或认同或
3、反对,也就是说诉诸情感比诉诸理性能够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情感元素是一种吸引注意力的工具性手段,事件中人物的情感反应或是情感要素本身被作为新闻报道的素材,情感性的运用更能促进受众的共情,在某种情况下,比接近性等要素更能成为新闻选择的标准,可以被当作一种新的新闻价值要素4。因此,编辑与记者应激活共情意识,在新闻生产中从“更近一点”的角度出发,贴近受众本性需求,让新闻报道的态度、温度、力度通过情感输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引发受众的情感认同,创建情感共同体,最终实现“传播主体报道文本接受主体”的情感共享、共情、共鸣和共振。二、共情能力基于角色认知的采编技能共情是心理学概念,是指一个人能够理解他人的情绪、
4、情感,并对此作出反应的能力5。在新闻采编工作中,不仅是指编辑与记者要具有尊重、理解、体谅和关怀的能力,学会设身处地、换位思考,还需要通过“移情”报道传达人文关怀6,借助共情能力实现共情传播。本文聚焦新闻生产环节的两大主力编辑和记者,从新闻生产与传播流程出发,认为共情能力需要通过以下五个层次予以呈现:一是记者与报道对象之间的共情;二是记者与新闻报道之间的共情;三是编辑与新闻报道之间的共情;四是编辑与记者之间的共情;五是新闻报道与受作者简介:冯海秀,中国海关传媒中心编辑,记者,研究方向:新闻传播。角色认知视域下编辑记者共情意识与能力探析冯海秀摘要:随着新闻实践的发展,共情能力成为编辑记者适应新发展
5、形势、促使新闻报道展现更多人文关怀所需要具备的一种采编能力。从角色认知的视角出发,论述共情意识对编辑记者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基于各自角色如何提升共情能力,并对新闻实践中共情能力的运用规范予以阐述。关键词:角色认知;编辑;记者;共情意识;共情能力中图分类号:G22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5079(2023)3-0088-03一线视点88传媒论坛传媒论坛2023年第3期(总第123期)众之间的共情。其具体发展路径表现为:第一步,记者通过实地采访捕捉到采访对象的心理状态及报道事件中展现的情感性元素,并在采访过程中做出相应反应;第二步,记者将采访收获的情感性元素融入到新闻报道中;第三
6、步,编辑对新闻报道的个人理解程度;第四步,编辑就新闻报道与记者之间互动;第五步,新闻报道对受众的心理影响。在认清各自角色定位的基础上,有针对性提升共情能力将会更加贴近实际需要。(一)记者视角:采撷同心共情的一线故事记者是新闻报道中传递共情因子的第一个关口,需要通过事实获取真实、准确、全面和生动的情感性元素。那么,记者在采访环节和写作环节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感知、获取报道素材中的情感性元素:一是全方位做好采访前准备。做好做足采访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是采访的基础性工作,通过搜集资料有助于记者了解对象,量身定制采访提纲,包括选择适宜的采访地点、预设有针对性的话题和有效的沟通方式,为争取采访对象信任提供契
7、机,构建有利于与采访对象促成情感共识的外部花镜,打开采访对象的心扉,获得想要的内容7。二是真正走进现场。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无数的实践证明,无论你有多么高的写作才华,好新闻绝不是坐在办公室看材料、打电话就能写出来的。记者只有练好脚力,深入基层,走进报道现场,才能查实情、动真情,以自身日常生活工作观察积累的经验激发和映射内心对报道客体的主观想象,进而诉诸情感,写出有情感、有意义的好故事。三是用心体味人物内心。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不同的生活环境、文化水平、性格爱好等导致采访对象会有不同的反应,无论是健谈还是寡言,甚至抵触情绪,都需要记者随机应变。以尊重采访对象为前提,以平等视
8、角看待采访对象,以换位思考理解采访对象,有助于促使采访对象放下心理戒备,也有利于记者做出适时调试。通过揣测采访对象的想法和情绪,调整采访的问题、话语体系和表情、语气、动作等非语言方式,把握采访节奏,捕捉采访对象真情流露的情感性元素。笔者曾独自完成一个专家访谈系列报道,起初的采访提纲随着采访进程不断调整,除了确保系列访谈的连续性、风格的统计性外,不拘泥于围绕科研攻关采访的固定模式,在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之外,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性格特点,以及对科研不同的理解。由个体特色出发,不盲目追求浮于表面的文字符号,而是通过日常工作生活细节、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褪去科学光环的人物形象,展现一个个独特的人物形象和内
9、心,与现实语境更相契合。(二)编辑视角:打通传递情感的适宜通道编辑的职能体现在“编”,对记者采写的新闻报道进行分析、审核与完善。尽管编辑没有走进采访一线以面对面的方式感受新闻报道传递的情感,在新闻生产中处于信息的交汇点,得到的是一种“间接感受”,但新闻报道的后期制作同样对情感的展现和传递具有重要影响。一是核实信息避免错误。采访现场的情况存在各种复杂因素,难免会对记者采写的信息真实性造成一定影响。相对而言,编辑处于单一的工作环境,有利于理性地筛选信息,规避不确定性、非必要性的信息。编辑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核实报道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视频等来源的真实性、表述的准确性、情感的恰当性,为新闻报道在进入
10、传播环节前的共情做好背景性铺垫,这也是编辑在开始编辑一篇稿件的首要任务,符合新闻报道真实性的原则要求。二是查漏补缺提升整体。记者对于采访素材的收集与选择受客观环境和主观理解的影响,保留在新闻报道中的情感性元素不一定是完备的,有时会将其实有用的信息排除在外。而编辑恰是要跳出记者设定的“情感圈”,兼顾专业视角和受众视角来审视稿件的不足之处,在不影响原情感趋向的基础上做出适当的修改,包括稿件结构调整、字词句等细微调整和补充背景资料、相关链接等功能性素材,使稿件脉络更清楚、重点更突出,以升华稿件的整体情感基调。三是美化版面“包装”情感。编辑需要具备全局意识和系统思维,在基于前期稿件文本修改完善的基础上
11、,还需要在组稿和设计上展现共情技巧,这既是对新闻报道的一种能动反映,也是媒体外在形象和思想的体现。通过对稿件内容、受众定位、视觉效果等进行综合分析,增强平面或空间的美化意识,灵活调配编排手段、版面空间和布局结构等,以及装饰性手法,用无声的语言美化稿件文本呈现方式以及视觉效果,在注意力分散的时代吸引受众,促使达到由眼及心的递进式情感交流8。(三)互动视角:构建互通你我的采编关系基于共情视角下,编辑与记者的终极目标是一致的。因此,双方构建的采编关系应该是互通你我型的采编关系,既保持独立的职责分工,又建立合作式互动关系,尝试在角色互换视角下构建新闻生产内部情感纽带。编辑要做好幕后工作。编辑工作通常是
12、幕后的,是奉献性更突出的工作9。作为一名编辑,要理解记者采写稿件的辛苦和不易,并认清自身在新闻生产过程中的职责和价值,以客观公正的心态、专业化的思维和技能、受众的眼一线视点89传媒论坛2023年第3期(总第123期)光,与记者耐心沟通,做好幕后的修改、完善和把关工作。记者要理解与信任编辑。一篇稿件是靠记者好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得来的,饱含着记者的辛勤汗水和付出,一字一句都是来自一线现场,来自专业化的判断。但作为一名记者,要明白自身的专业性是有局限性的,而编辑的工作正是为了打破这种局限,以另一种专业性操作提升稿件质量。另外,在日常工作实践中,编辑通常的一对多的工作模式,面对不同的记者和编辑不
13、同的稿件,工作量巨大。角色不同,分工不同,但使命相同,记者应该给予编辑充分的信任,虚心接受编辑的修改,抑或者对编辑的修改提出合理性质疑,促进更深层次的探讨。三、共情表达充满人文关怀的采编实践新闻报道实践中体现人文关怀是新闻工作者的担当,因此共情意识的激发和共情能力的培养是编辑与记者需要进修的一门功课,其贯穿于新闻生产与传播的全流程。从新闻生产层面而言,需基于编辑与记者各自的角色定位和工作需求有针对性地提升共情能力,也需要作为新闻生产内部采编关系的双方提升普遍意义上共情能力;从新闻传播层面而言,记者需要站在受众的视角考量如何将一线见闻与自我体会恰当地体现为稿件展现的情怀,编辑则需要站在记者与受众
14、双重视角上考量如何在稿件中准确有效地凸显情感性元素。因此,共情表达不是无界限的释放情感,仍需要遵循新闻报道客观性、真实性的原则和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把握好时度效。抓准报道时机。情感是普遍存在的,但一些特定的时间节点往往蕴含着更能激发情感共鸣的力量,如大众层面的“五一”劳动节、“十一”国庆节等,如具有特定人群指向的“三八”妇女节、“五四”青年节等,又如两会、改革开放等。要注重将宏观视角与微观视角、主题把握与情感交流相结合,特别是需要准确地在第一时间发布报道,与受众对特点时间的情感关注契合,形成时间上的对接。把好表达尺度。编辑与记者均是采编流程的把关人,需要具有尺度意识,准确把握共情议题的设置、共
15、情叙事能力的运用,不是通过对价值、主张的“硬表达”,而是通过“文本文化情感”的三层递进的“软渗透”实现多维度共情10。新闻报道抗疫故事的群像刻画彰显了中国的伟大抗疫精神,而对不同行业、不同身份人物的个体刻画则凸显了个性亮点;群像叙事可以用有限篇幅予以受众丰富的信息量4,个体叙事则可以因为受众不同的职业、认知等而获得更直接、更分众化的情感认同。此外,情感属于主观意识层面,传受过程中容易受到其他不确定因素的干扰,因此作为新闻报道的源头,编辑与记者应在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原则下,注重稿件中情感性元素运用的准确性、适宜性,通俗而不媚俗、动情而不煽情,同时注重稿件中可能蕴含的矛盾性与思辨性元素,把控正向情
16、感传播,弘扬主流价值。提升共情效果。采编工作对情感性元素的探寻和展现,目的都在于共情效果。从编辑和记者的角度出发,在选题策划阶段注重选择具有人情味和关注性的话题,多采用第一人称视角,多使用故事化的叙事手段,采写编辑多形态的新闻产品,避免陷入同质化的怪圈,建立适当的互动渠道,吸引受众并积累受众黏性,从采编环节开始,为实现从“入眼入耳”到“入脑入心”的传播效果打下基础。四、结语情感性元素以各种形式见诸新闻报道中,提示我们情感性具有其合理性,已被内化为一种新闻理念,与客观性互补共存,情感性元素的运用也成为促进传受关系和效果的一种工具。在日常实践中,编辑与记者应在采编能力和采编关系方面提升共情意识和能力,指导新闻生产的视角、判断和表达方式,并呈现在报道文本中。但在新闻生产过程中要遵循一定规范与程式,为新闻生产与传播提供更坚实的人文支撑。参考文献:1张茧,李辞,龚化.最是情怀能动人以几则“爆款”为例谈新闻写作中的人文情怀J.新闻战线,2022(04):111-114.2孙德宏.“美”的新闻作品一定能“打动人”媒体融合背景下的“新闻美学”J.中国记者,2021(06):55-59.3林瑜胜.浅析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