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救国呼声:民国期刊所见知识...意识(1927-1949)_马斗成.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2289034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救国呼声:民国期刊所见知识...意识(1927-1949)_马斗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救国呼声:民国期刊所见知识...意识(1927-1949)_马斗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救国呼声:民国期刊所见知识...意识(1927-1949)_马斗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45卷 第1期临 沂 大 学 学 报2023年2月Vol.45 No.1JOURNAL OF LINYI UNIVERSITYFeb.2023近代以降,国人海洋意识开始觉醒,海洋意识因时局变化而产生细微不同。有关1927-1949年海洋意识研究,前贤多聚焦于近代海军海权领域,且具有如下特点:其一,研究时段多为近代或民国时期的通代研究;其二,关于海洋意识的总体特征探讨不足。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海洋意识受当时局势影响,展现出不同类型,其中海洋军事、海洋经济、海洋科技、海洋国家四个意识较为明显,四种海洋意识互相交织,共同构成当时海洋意识的主体,相关探讨有待破题。本文聚焦民国期刊中发表的关于海洋意

2、识的文章,探究1927-1949年知识界海洋意识的倡导与构想。一、谋求海权倡导海军建设两次世界大战中海军俱扮演了重要角色,海军在战争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甚至能够影响一国的国际地位。以传统海国英国为例,英国自工业革命以来,逐渐建立起强大的海军称霸全球。一战结束后其舰艇总数由战前的688艘增至737艘共230.9万吨,其中主力舰由战前的29艘增至42艘,海军服役人员也由一战前的20.12万人增至44万人。1英救国呼声:民国期刊所见知识界海洋意识(1927-1949)马斗成任豪杰(青岛大学历史学院,山东青岛266071)摘要: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海事发展迟缓,领海权尽失,海洋经济权益受损,海军发展受

3、限,国民海洋意识亟待提升。包括政府官员、海军界人士、科学家、留学生等群体的知识界秉持着救国救民思想在刊物上著文立说,主张发展海军以御海战进而建设海权国家,重视国民经济发展的目光开始投向水产和航运为主体的海洋经济,提出发展海洋科技为经济社会服务,国内海洋科研机构开始出现并得到初步发展,并认识到唯有唤醒国民海事意识才能助力海洋国家建设。由于此时期海洋教育和宣传效果因长年战事而大受影响,一些期刊断断续续地出现与消失,海洋知识宣传效果殊不乐观。知识界的海洋意识本质上只是一种防御发展诉求,是一种救国意识的衍生,已具现代海洋意识雏形。关键词:民国期刊;知识界;海洋意识;救国中图分类号:K26文献标志码:A

4、文章编号:1009-6051(2023)01-0072-09DOI:10.13950/ki.jlu.2023.01.008收稿日期:2022-12-22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20AZS014)作者简介:马斗成(1969),男,山东临沂人,青岛大学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社会史;任豪杰(1998),男,山东青岛人,青岛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城市史。72救国呼声:民国期刊所见知识界海洋意识(1927-1949)国在一战结束后元气大伤,海军实力相对下降,海上霸权地位受到影响。国际局势潜移默化影响到国内海军界人士,在救国救亡的语境下,海军界出现关注海军发展的意识

5、。国内创办了一批关注海洋军事的期刊,主要有海事(天津)海军期刊海军建设海军杂志等,这些期刊所载内容主要关注西方海军发展以及宣传发展海军的重要性,其作者大都为海军界人士,另有部分留学知识分子、政府官员等。民国期刊中对于海军建设的重视程度很高,一些期刊在创刊之初,即着重关注国外海军发展趋势,如海事(天津)在1927年第1卷第1期就分析了美英日法意五大海军国势力合并图,详细列出五国海军装备数量对比。2显然办刊之初就十分重视世界各国海军力量建设,并提倡发展中国海军力量。该刊宗旨是提高国民海事意识,注重海洋军事内容,也有海洋理论相关文章,介绍了主要海洋大国的舰炮造船技术发展状况,并附有相关船舰插图。此外

6、,海军官员张泽善在海军期刊1928年第3期的今日世界海军之新建设3一文指出,“国家之设海军,重在固国防御外侮,且使国之海上商业得以蒸蒸日上,不致受海盗蹂躏”,文章详细介绍了一些国家的海军发展形势。该文基于对世界海军趋势详加考究,提出建设中国强大海军,实现商业发展的观点。关于海军价值的认知,海事编译局翻译外国著作,为国内传播新思想,呼吁从国防角度看待海军发展的必要性。如海事(天津)1927年第1卷第4期由期刊编稿人玄楼翻译日本高桥律人的著作现代国防与海军4,该文认为一国发展必须独立自由,而独立自由离不开国防观念,一国国防又以强大的军备威力为支撑作为和平保障。国内对于海军价值的认识彼时不如日本,通

7、过翻译日本著作,也能起到宣传作用,提升国人对海军的认知。海军界人士对海军建设拥有很大热情,他们着眼于国家层面呼吁倡导海军发展,还介绍国外海军发展状况,以期国民能认识到海军发展的必要性。在抗战之前,海军只是作为一种防御力量,而至抗战期间,知识界对于海军的认识又发生了一定变化。抗日战争期间,由于受到战争破坏,海军建设的宣传削弱,但期刊中也涌现出一系列具有一定进步性的文章,谋取海权的意识初现。20世纪40年代,国外海军在世界战争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更引发国内海军界人士的共鸣,他们提出很多富有远见的观点。包括:第一,从当时战争形势以及历史发展教训中指明海军建设的必要性。曾任中华民国海军部部长、海军总

8、司令、国民革命军陆军、海军一级上将陈绍宽在海军建设1941年第2卷第1期的海军之建设5一文中指出,“凡一国军制军备之配设,必视其情境情势与国防需要,随时代而演进”,“然细考世界历史,近世纪各国之兴衰,均以海军之消长为枢纽”,“自西历一八五三年美国军舰驶入横滨港中,强逼通商,暴日受此刺激,竭力经营海军,不久而成强国”。陈绍宽以军事家的身份,从世界发展角度强调海军的重要性,表达了希图发展南京国民政府海军的想法。作为海军要员,陈绍宽能够把握世界大势,力倡发展海军的重要性,是民族意识的觉醒,也是海军建设意识的觉醒。朱中良作为一名政论家,对许多时政问题有清晰见解,他发表在海军建设杂志的国际形势下的海军建

9、军问题6一文,从欧战局势、远东局势以及抗战前途三方面指出建设海军的急迫性,首先说明欧战已经到了海空军协同为73主体的阶段,其次美日在远东的决战也以海军为主体,最后论及中国要争取最后胜利,要想对世界人类的正义和平起到更大的保障责任,都必须建设海军。第二,创造性地提出中国本就是一个海洋国家的观点。如政论家胡秋原在海军杂志刊发的中国的太平洋:论我国策之基点7一文,对太平洋问题的分析从地理到地缘上进行聚焦,认为中国是太平洋国家,改变了以往认为中国是一个大陆性国家的判断,主张中国也是一个海洋国家,而太平洋是中国面向的唯一大洋,也是世界的枢纽,由此提出了“从太平洋崛起是中国复兴的必经之路”这一真知灼见。抗

10、战胜利后,世界局势大变,部分有识之士认为中国未来应该走海权国家路线。郭胜寿在海军杂志1945年第17卷第7期上发表战后中国应为海权国家8一文明确指出,“中国的命运,是海洋的命运,中国的将来在海上”,“从整个世界历史来分期,最初为大陆的时代,进为海的时代,近世始为大洋时代”,“今后我们建国,当然要以踏进海洋国家的圈内为主体”。海洋与中国命运息息相关,也是国防安全、民族安全的保障,发展为海权国家这一战略构想也成为有识之士的未来蓝图。战争结束后,此前趋于停滞的海军建设也开始重新提上日程。中国海军1947年第2期刊登了时任国防部长白崇禧的一篇题为建设新海军的重要性9的演讲稿,非常明确地指出我国海军建设

11、始于满清末年,在甲午中日战争后海军力量摧毁殆尽。民国成立以来,虽有建设海军计划,但由于国内政治不安,未能实现统一,海军只能维持现状。抗战胜利后,本着建军计划,海军更要重新建设。作为高级军事官员,白崇禧有着很强的海军建设意识。他不仅指出了二战中海军的价值,还结合中国海洋国情,从一个军事家和政治家的角度提出建设海军的必要性。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海军期刊数量虽较多,但受战争影响,部分期刊“昙花一现”,发行量少、办刊时间短,也影响了对海军的宣传与发展。对海军关注有明显提升的主要原因是世界大战中海军地位的提升和海军人士的倡导共同推进了海军建设意识的发展,此时期除重视海军建设外更加注重中国成为一个海洋国家。海

12、洋军事不再仅局限于防御,而更注重于海洋大国地位的获取,从而能够更好地实现国家层面海洋权益。但由于反动政治势力把海军作为争权夺势的工具,国民政府时期海军发展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在保卫海防和反侵略战争中,始终未能发挥重要作用。二、正视海洋经济航业、水产发展海运,成为此时期一部分主导发展经济人士的着眼点。有关海运方面的认识与介绍,主要代表期刊有航业月刊航业通讯等,此外还有零散分布在各类期刊中的文章,反映当时渴求发展海运的愿望。一些经济类期刊和海事期刊,从经济发展的角度也主张发展海运。海事(天津)作为一个综合类海事杂志,除重视海军外,对海运方面也是格外关注。其1930年第3卷第7期的海运之特质10一文,

13、从海运公共任务、海运经济能力两方面介绍海运的特质,还认识到海运的实质就是随时随地表现为国家思想,并含有公共事业之任救国呼声:民国期刊所见知识界海洋意识(1927-1949)74务。作者看出海运业附属的经济蕴含价值巨大,文中内含着发展思想,希望以海运带动增加国家税收、国内工商发展、人民生活提升。李良知在1928年第2卷第4期国民经济与海运11一文篇头提出,“吾人之经济生活与海有二种主要关系。其一为生产关系,其二为交通关系”。文中指出,“然在今日,交通之关系,实较生产之关系为重要”,“今日各国,在国际关系下之均势竞争,其胜败皆以一国自己有无优势之海运力为判断”。该文指出了海运对于国民经济的重要作用

14、,高度强调海运在国际竞争中的影响。海运对于国民经济的意义巨大,无论是商品输出还是商品进口都离不开海运,国家对海运的重视程度,还代表着国家的开放发展程度,这在近代也被视为衡量国家强盛的标准之一。有识之士认为西方强国的海运发达是其经济发达的前提条件,在整个近代时期,中国的海运业被国外打压垄断,出于一种反抗和保护意识,有识之士迫切希望摆脱国外海运业的控制,切实发展本国的海运,早日成为海运贸易大国。与海洋经济息息相关的还有水产业。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渔行为日益增加,日本依仗资本雄厚、组织严密、渔具完备的优势,辅之以坚船利炮,侵占中国领海,掠夺渔业资源。加之国内渔政不修,渔民捕捞技术落后,海盗猖獗,

15、因此国民经济大受打击。随着对水产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加,重视水产建设的期刊逐渐涌现出来,水产学报1932年第1卷第2期我国关于水产刊物之一览12总结了当时的水产著书、报刊的名字、著译者、册数、定价、出版者信息,总共罗列了一百多种,反映了当时对水产渔业的重视。比较有影响力的代表期刊有水产月刊水产学报等,办刊大都为国内渔业水产建设提供指导,以增进国内外见闻为宗旨。民国期刊中关于渔业水产方面的文章有很多,因为其中关乎的经济利益巨大,引起国内众多人士的重视,对于水产方面的关注主要是介绍渔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以及振兴渔业的方法。水产专家邓腾裕在水产月刊1935年第1卷第7/8期上发表中国渔业经济的地

16、位13一文,总结概括了当时中国渔业的发展状况,认为渔业“故步自封,未能利用科学,采取新的方法,以致生产成绩低劣,投资者裹足不前”,“因而造成渔业经济的地位越来越低,差不多达于崩溃的地步”,呼吁国人增加对渔业的关注,共同挽救中国的渔业发展。钱永铭在1946年复刊第2期发表对于我国渔业界之希望14一文,认为“渔业一项,关系国计民生”,抗战中渔业经济破败,抗战后要想有所改观,必须渔业界全体同仁努力,他就重建中国渔业提出几点建设希望:首先维持沿海渔民之生存,其次进行新式渔轮的分配与采购,推进渔业方法和渔场渔期等技术的发展,最后规划渔业市场稳定渔业发展。知识界在近代水产业衰败以及国外入侵双重影响下认识到水产业发展振兴的必要性,他们纷纷著文说明中国渔业衰败原因和应对方法,借以提醒国民及渔业从业者重视发展渔业,以驱外侮,自振国民经济。水产业不能正常发展还因国内环境因素导致:国内渔政不修、技术更新慢、渔业立法不健全、渔民知识水平低等。所以他们呼吁驱侮内强是一种在时局影响下追求经济发展、国家自强的思想意识的体现。在非和平年代情境下,知识界只能呼吁国救国呼声:民国期刊所见知识界海洋意识(1927-194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