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具象与抽象中的悖论——茨维...么希望与您一起》的多重意蕴_韩悦.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2289105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8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具象与抽象中的悖论——茨维...么希望与您一起》的多重意蕴_韩悦.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具象与抽象中的悖论——茨维...么希望与您一起》的多重意蕴_韩悦.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具象与抽象中的悖论——茨维...么希望与您一起》的多重意蕴_韩悦.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45卷 第1期临 沂 大 学 学 报2023年2月Vol.45 No.1JOURNAL OF LINYI UNIVERSITYFeb.2023一、引言玛琳娜伊万诺夫娜茨维塔耶娃()(18921941)是俄罗斯白银时代一位十分特别的诗人、散文家和剧作家。她的诗歌世界涉及生命和死亡、爱情和艺术、时代和祖国等宏大主题。诗人终生追求心灵之爱,通过独特的具象化和抽象化的意象组合将内心世界的丰盈与孤独、炽烈与踌躇刻画得细致入微。爱情是诗人生存和创作的主旋律,诗人将生命和死亡与之相勾连,书写了俄罗斯女性坚韧而温柔的内心世界。正如诗人在每一行诗都是爱情之子中的诗句:“每一行诗都是爱情之子,/都是贫穷的私生子

2、,/如约而来的头生子,/迎风摆放在铁道旁。/它是心灵的地狱和祭坛,/它是心灵的天堂和耻辱。/谁是它的父亲?或许是皇帝,/或许是皇帝,或许是小偷。”1152诗人自身就是一首绝妙的诗歌,其创作皆是由爱而发。“私生子头生子/地狱祭坛/天堂耻辱/皇帝小偷”爱情之于诗人是永恒的悖论,这些反差极大的意象并置呈现出爱情的矛盾和困境。爱情主题贯穿于诗人的诸多诗作中,创作于1916年的我多么希望与您一起即为其中的一首。诗人通过一系列想象构建了完美的爱情世界。在诗歌中,诗人大篇幅地进行生活细节的描述,虽是构想出的虚拟世界却呈现出真实、可感的具象化生活场景。然而,诗歌不断穿插对所爱之人的虚拟、抽象的消极臆断,一系列

3、辞象所构建的诗歌形象284,115及其所流露的犹疑和猜测具象与抽象中的悖论茨维塔耶娃诗歌我多么希望与您一起的多重意蕴韩悦1,2(1.山东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泰安271018;2.北京外国语大学 外国文学所,北京100089)摘要:我多么希望与您一起是茨维塔耶娃的一首爱情诗。诗人描述了自己对爱情生活的设想与内心的渴望,但是全诗又呈现出明显的情感悖论。一方面,诗人从具象化的生活场景入手,刻画了爱情生活的全景与细节;另一方面,诗人的爱情构想是建立在抽象化的预设和虚构基础上的幻象,全诗呈现出现实与幻灭的双重建构。在抽象的幻灭与具象化的真实之间游离的爱情使整首诗呈现出明显的情感张力和意象隐喻。诗人选

4、取特殊的意象,通过言语修辞、悖论性的反讽技巧和多维视角构建了复杂的内心情感世界,使诗歌呈现出多重意蕴。关键词:矛盾;具象;抽象;反讽;茨维塔耶娃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6051(2023)01-0110-08DOI:10.13950/ki.jlu.2023.01.012收稿日期:2022-11-26基金项目:2020年度山东省哲学社科规划青年项目(20DWWJ01)作者简介:韩悦(1985),女,山东枣庄人,山东农业大学讲师,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俄罗斯文学。110具象与抽象中的悖论展现了诗人的感伤与消极。诗人将渴望的“真实”和

5、消极的幻景在诗歌中并置呈现出明显的矛盾和悖论。在抽象的幻灭与具象化的真实之间游离的爱情使整首诗呈现出明显的情感张力和意象隐喻。诗人运用特殊的矛盾修辞在诗歌的结构和情感上构建了一幅爱情诗画。诗人选取特殊的意象,通过言语修辞、悖论性的反讽技巧和多维视角构建了复杂的内心情感世界。诗歌中虚实相生的爱情是诗人诗歌创作的独到之处,呈现出多重意蕴。矛盾修辞法是诗歌中较为独特的修辞手段,是通过不相调和甚至是相反的事物来呈现另一事物,借此来达到强烈的读者反映和反差性的修辞效果。诗歌中除了在诗句的修辞手段上的矛盾方法之外,在整体的结构和情感方面也呈现出矛盾的对立性。正如美国新批评理论曾论及“矛盾性结构”之中的对立

6、和冲突的内在机制。诗歌中矛盾的结构不仅能展现诗歌的“张力”,而且蕴含于其中的“悖论”即为诗歌特殊的言说手段。他们认为,“诗歌”的本质就是“从一种难以对付并且自相矛盾的语境中问世”326,“并且最终把这种语境包含了进去”4163。诗歌在作者笔下源自一种矛盾的语境,而这种语境的创设又是诗人情感和体验的贴切言说,诗人借助矛盾的手段诉诸诗歌并且将此语境展现给读者,从而创设了一种悖论性的艺术世界。这种矛盾性不仅体现在诸如“张力”“反讽”和“悖论”性的结构上,更重要的是可以体现于情感层面,从而使得作者的言说呈现出立体变化的多维情感世界。正如鲁克斯所谓的“悖论”,不仅指作者的“言说”,还包括作者的“情绪”和

7、“情境”等方面的因素。悖论含对立,形成“对立”的是受制于特定语境的意义因素、情绪因素。329在茨维塔耶娃的这首诗歌我多么希望与您一起中,作者正是通过具象和抽象化的诗歌意象和矛盾修辞法以及结构和情感层面呈现了矛盾悖论的爱情主题,完美地呈现了矛盾语境之中的诗歌张力。二、具象化的田园生活主题诗人极富浪漫主义激情,在其创作中以爱情为主题的诗歌数量极多。诗人的爱情书写或激荡起伏或哀婉凄切,但大多与死亡和幻灭相勾连,呈现出较多的生命体验和消极色彩。但这又与诗人对爱情的热切向往形成明显的逆向对比。诗人追求永恒的爱情,但总是伴随着自己的臆断、猜测和预置的失望。爱情主题是诗人笔下永恒不变的主旋律,但又是矛盾的悖

8、论所在,正如其诸多诗句所述:“我整个是爱情,我不需要/松软的面包和恩赐的友谊。”(永别了)117“不存在爱情、不存在天赋、不存在赞美”(奥卡河)119“在我不知如何言说的事件中,/是否存在着爱情?”(女友)142“爱情!爱情!在灵枢中,一阵痉挛,/我警惕起来,着迷、发窘一一冲动。”1168“短鞭的呼啸声,血泊中的冰雪。/爱情黑色的单词。”(至莫斯科)1173“致死的爱情在猜忌。/另一种爱情因为合唱而兴高采烈。”(致勃洛克)1186“爱情:彻骨的寒冷!/爱情:白炽化的酷热!”(黑夜的地方)1354这些诗人对爱情的体验和预期总是在炽烈的情感迸发中夹杂着矛盾的否定、犹疑、死亡和幻灭。这些主题与我多么

9、希望与您一起在诗歌的情感基调和悖论书写上有异曲同工之处。我多么希望与您一起整首诗分为两大部分,一改严整的格律和韵脚,全诗呈现出散文式、灵活的句式和多变的韵脚。诗歌题目中的“希望”是诗人总体的情感基调,也是全诗的111背景主线。诗歌的第一大部分共12句,是诗人对向往的爱情生活的场景预设。其中的意象和辞象184,115的选择和组合完整勾勒了诗人内心完美的具象化爱情生活。维诺格拉多夫在论及诗歌的形象时主张,不应出现脱离词汇和词语形象、脱离文学艺术作品文本的非词语形象。5330日尔蒙斯基也强调诗作中的主题不是脱离语言表达而抽象存在的,而是通过词来实现,并服从于像诗歌词汇所具有的那种艺术结构的规律。6诗

10、人在具体的词语意象选择与词语搭配上呈现出美好、安宁的田园生活主题:“我多么希望与您一起/生活于一座小城,/那里有永远的黄昏,/永远的钟声。”诗歌运用“小城”“黄昏”和“钟声”这些具象化的显性文本建构而成的意象场景呈现出田园诗似的安宁。戈尔什科夫在论及诗歌的形象()和形象性()时也指出,构成词语形象和形象性本身的词语内在形式是可以“断章取义”的,且它们的存在与否不取决于个别单词,而在于词语可以被作家生动地感知并进行组合运用。5336-337当我们把三个辞象抽离出原文本之后,就很容易看出其语言背后的形象性,“小城”“黄昏”和“钟声”组合而成的画面是小城静谧的宏观生活场景,呈现出清新自然的美感。“黄

11、昏”在意象上能让读者产生落日余晖的夕阳之美,与后文的“钟声”搭配,从辞象的形象性上勾勒出一幅安谧和谐的画面。这种意象的组合是诗人心中远离浮华的爱情之所在。可见,诗人选择独特的词语搭配,使得其词语背后的形象性能明显凸显诗歌的主题背景。“住进一家乡村的小旅馆古老的挂钟敲响尖细的声音仿佛时间的水滴。临近黄昏,有时从复式的阁楼里传来一阵笛声,吹笛者倚靠着窗栏。窗台上盛开着大朵的郁金香。”诗人继续呈现具象化的生活场景。诗歌中一系列词语的集中呈现展现出一定的诗化语言的聚合组合式意象编排。雅各布森在论及隐喻、转喻以及诗学功能时强调,“诗学功能”是通过从聚合轴上把类似性原则转换到组合轴上而实现的。7诗人选取“

12、小旅馆”“挂钟”“阁楼”“笛声”和“郁金香”这一系列辞象所构成的横向组合轴凸显了一幅安谧、宁静、祥和的生活图景。其中,具体、细节化的意象集中组合呈现是诗人对于爱情的热切向往,是诗人内在情感的外化。这种内在情感所对应的外在客观世界显现则是诗人选词的别具匠心之处。正如艾略特提出的“客观对应物”概念之意涵,他指出,用艺术形式表现情感的唯一方法是寻找一个“客观对应物”;换句话说,是用一系列实物、场景,一连串的事件来表现某种特定的情感;要做到最终形式必然是感觉经验的外部事实一旦出现,便能立刻唤起那种情感。8也就是说,诗人通过诗歌中的各种意象、情景、事件、典故的有机组合构成一幅图景,从而造成特定的感性经验

13、,达到情与理的统一,并引发读者的共鸣。上述诗歌中的这些客观而具象化的意象就是诗人把自身情感进行外在转化的媒介“客观对应物”。诗歌中集中呈现的大具象与抽象中的悖论112量细节意象不仅是诗人内在情感的外化图景,同时在诗歌整体架构上营造出一种真实感。其中“挂钟尖细的声音”和“吹笛者倚靠着窗栏”是对音响和动作细节的描述,在诗人的思维中,爱情的图景如同吹笛者倚窗凭栏一样真实、可感。但是,这一切都与诗人在题目和首句中强调的“希望”形成一种悖论性的反差。希望是未实现的美好向往,而一系列的细节化意象却勾勒出真实的生活场景。这种爱情生活场景刻画得愈鲜明、具体,之后诗人对爱情的幻灭愈是感伤失落。如同诗人在另一首诗

14、残酷的尘世生活中描述的那样:“残酷的尘世生活,/山谷里的爱情。/双手:光辉和盐。/双唇:焦炭和血。上帝与构思同在!上帝与虚构同在!”1249诗人将尘世的生活、爱情与虚构并置,这与本诗中呈现的美好与幻灭并置有异曲同工之效。如果说前面是诗人对具体生活场景在宏观上的工笔,那么诗歌接下来可谓微观空间的细节写意。诗人将宏观空间场景转向室内,拉近了视觉距离:“房间的中央有一个瓷砖砌成的大烤炉,每一块瓷砖上都有一幅小画:玫瑰心轮船而在唯一的窗户上,布满雪,雪,雪。”诗人设想“小城市”的“小旅馆”的“房间”陈设。诗人对“烤炉”作了细致入微的刻画:瓷砖、小画以及画上的内容“玫瑰心轮船”。首先,壁炉意象在俄罗斯文

15、化学的角度上极具家庭隐喻意义,是室内的一个重要陈设。诗人设想具象化的壁炉细节反映出诗人对这种爱情生活由衷的渴望。诗人渴望爱情像田园诗般美好宁静、安详、充满家的气息。其次,“轮船”与“玫瑰和心”连接,是诗人对爱情象征意义的拓展。“轮船”意象在此虽显“突兀”,但是其代表的空间和远航则隐喻诗人内心对自由之爱的向往。然而诗人悖论式的设想就此展开:视角由壁炉上清晰可见的画面转向“唯一的窗户”和窗外三次重复强调的图景“雪,雪,雪”。诗人由“玫瑰心轮船”三个象征爱情与浪漫的意象转向雪的冰冷世界。“轮船”的自由空间与屋内的陈设以及窗外的冰冷空间之间形成三重空间对比。而且,巨大的反向意象对比“雪”和“烤炉”无论

16、在视觉还是触觉上都给人鲜明的反差。这种感觉和知觉的描写更能激起读者的情感共鸣。感觉上由温暖的烤炉转向冰冷的雪,这是诗人内心感受的媒介化和外化。然而,整个意象的突然转向更凸显的是诗人对爱情的憧憬骤然幻灭,雪预示着诗人矛盾与悖论式的爱情命运。诗人前述的田园生活主题也有了新的转向。三、抽象化的悖论预设如前所述,诗人在前半部分诗歌中通过具象化的生活细节构建了完美的爱情世界。然而,诗人下半段的前几句诗已经为诗歌的情感转向埋下伏笔。“雪”的隐喻意义不仅暗示现实场景,同时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写照。这种转向表明诗人对爱情的抽象预设:揣测、臆断、犹疑和伤感交织的消极情感。诗歌这种由具象化到抽象化、由憧憬到失望的情感转向呈现具象与抽象中的悖论113出悖论性的矛盾张力,是诗人在情感叙事上的反讽书写。反讽作为一个悖谬性的矛盾概念,是在不断的自我消解中自我确认,以否定的形式表现出来肯定。9美国著名文学理论家保罗德曼认为,修辞性是语言的本质,任何文本都是以一种自我解构的形式存在。10113诗歌中前半部分美好的具象化符号所构建的爱情生活在诗人的臆断和猜测之中,逐渐消解掉了其自身美好的表象,而浮现出诗人内在情感的消极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