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内涵及其价值探析_王梦茹.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2290269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3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内涵及其价值探析_王梦茹.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内涵及其价值探析_王梦茹.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内涵及其价值探析_王梦茹.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82宏观视界 活力 2022 年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内涵及其价值探析王梦茹(浙江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金华321004)摘要“共同富裕”彰显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贫穷”包括物质贫穷和精神贫困两个方面,因此“共同富裕”也就包含了这两个层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实际上,对人民精神生活的重视和关注一直贯穿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中。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指人类在精神活动后所得到的共同满足感,即价值观、道德感在获得社会认可后的共同幸福感。它与物质生活共同富裕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因此,我们要始终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人民的教育

2、价值,把马克思主义放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中的领导位置,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人民文化和精神的引领,在促进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加快精神生活发展的步伐,从而实现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关键词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价值引言党的十八大以来,实现共同富裕被中国共产党摆在更为重要的地位,带领全体人民消除绝对贫穷,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不断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挺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也是中国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时期,为了应对我国主要矛盾变化而提出的新课题、新概念。新时期对人类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内涵进行深入阐释,对实现人类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具体途径不断探索,进而把人类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这一课题根植

3、于建设我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实际当中,为满足人民广泛多层次的精神生活需要,积极推进个人的全面发展,稳步推进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时代意义。一、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内涵阐释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党领导人民走过了艰难的岁月,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也造就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在革命战争时期,正是无数英雄不畏牺牲、敢为人先的精神为革命的成功注入源源动力。毛泽东同志曾提出,群众的战斗力要想被激发,战斗要想取得胜利,必须要依靠积极的精神。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了新时代,在新的历史征程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

4、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一代代的中国共产党人都重视精神的重要意义。那么,何谓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呢?其实,精神生活是相对于物质生活的另一种领域,主要的精神活动在人类的思想范围,如价值取向、道德、规则意识、主体感受等活动和心灵状态。物质的富裕是指获得性的因素丰富,如财富、金钱、资本等;而精神生活的富裕,则是指人在精神活动后所得到的满足感,如价值观、道德感,以及获得社会认可后的幸福感。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内涵如下:一是意味着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产生了对精神文化层面的需要

5、;二是人类的精神生活本身是丰富的,即人生观、思想和主流文化是一致的,价值观是被社会接受的,道德观是受到整个社会成员尊崇的;三是不同阶层及不同人对一些社会现象(如共同富裕、收入差距、贫富分化)具有完整的认识。人的更加完整和全面的发展离不开对各个层面的追求。一般来说,物质生活是人们精神生活的主要依据和重要载体。在物质生活水平较低时,人们重视生存方面的物质需求,但对精神方面的需要仍然存在。物质生活的富裕为人们的生存需要提供了基本保证,也同时为人们的精神需要提供了物质基础。在生存需要基本解决的条件下,许多出于精神需要的物质欲望也将减少,在这个状况下人们要求更高级的心理需求。正如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所言,

6、人的需要是递进的。但是,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可能同时出现。在寻求物质的同时,也会产生更高层次的心理需求和精神活动。例如,在革命斗争初期,为谋求国家独立、民族解放,革命先辈们在险恶的环境中,凭借坚强的革命信仰,不怕牺牲、前赴后继,共同建立了新中国。这种精神的丰富,超过83宏观视界 活力 2022 年了物质的贫乏。正是有了对社会发展的科学、理性了解,正是把握了社会发展的规律性,才使革命先辈们有了坚强的信心和坚强的精神力量,并促使他们坚持不懈地开展革命斗争活动。今天,我们在减少贫富差距、谋求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仍然不可以忽略精神层面的作用和意义。精神的力量可以使人民从精神上富起来,也能够使人民正确看

7、待贫富差距,通过理性认识,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知识能力、法治能力,提高自己的科学精神素质和科学水平,为减少贫富差距而奉献自己的精神力量。也就是说,无论是社会发展还是个人进步,都要依赖于精神生活的丰富和富足。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近年来,西方自由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在一定程度上冲击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导致社会中利己主义、功利主义泛滥,崇洋媚外的现象层出不穷。为了促进人民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我们应当努力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领导地位,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一)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其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特点为促进

8、人们精神生活的富裕提供了坚强的文化动力,应积极深入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精神世界,把长期以来我们民族形成的积极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充分继承和弘扬起来,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服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育人价值应当被人们重视起来,使其在教育事业和校园文化中充分发挥作用。近年来,各大院校加强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引导和重视,纷纷开设相关课程以供大学生选择和学习。正因为如此,大学生能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研读和学习,进而有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时代内涵。为此,我们应当将先进的思想元素注入校园文化工作,高度重视大学校园人文环境的保护;注重对教师的培训,提升他们的文化素质和精神境界;采取适宜的宣传方

9、法和传播手段,利用网络、微博、讲座、读书会等多种方式和多个渠道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受众面和影响力。同时,我们也应当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融入社区文化建设中,为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二)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领导地位我们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很多观念和做法,都为我国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唯有保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领导地位,才能坚定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方向,才能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也才能为中国各个层面、各项工作的稳定及蓬勃发展奠定强有力的文化保障。身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青年人和主力军,我们应不断提高文化素养,认真研习马克思主义相关的

10、理论和著作,做到努力搞懂、真正信仰、刻苦学习和实践运用,从而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方法、观点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践结合起来,争取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有力。(三)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人民精神的引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如果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就会魂无定所、行无依归。”在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做出了相关的要求和期待,这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表达,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精神世界和思想高地的统领。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西方错误思潮以更加隐秘和快速的方式传播,对人们的思想意识产生影响

11、并加以误导。面对西方错误思潮对国人思想和精神领域的影响,我们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发挥其规范和引领的作用,将其落实到精神文化建设的各个角落,以便于我们能自觉抵御西方功利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各类不良文化思想的冲击,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体来说,要想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就必须立足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选择适合大众的多种宣传教育方式,将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人们所理解和践行。除此之外,榜样模范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可以为提高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良好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底蕴,从而激励广大人民在坚持和践行社会主

12、义核心价值观中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事业。三、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时代价值关于共同富裕的两个方面物质生活的共同富裕和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我们不应该顾此失彼,应该重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为共同富裕提供的精神支撑。中国共产84宏观视界 活力 2022 年党成立 100 年来,党领导人民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不断向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挺进,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在新的历史交汇点上就具有了重要的时代价值。(一)为适应我国主要矛盾的变化提供了价值指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彰显了我国社会各方面的发展进步,主要矛盾的变化也是我国新时期的重要转折点。从这一变化中可以看到,人民

13、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不仅体现在物质生活上,还体现在精神生活和艺术层面上。建设公平正义、法制民主的社会,开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从而促进人民精神生活的富足,这样才能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方面的需要,才能推动社会和谐稳定,以及个人健康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在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问题逐渐得以解决,形势逐渐向好,全国各族人民在重大的意识形态问题面前都能坚守立场,能够保持高度的爱国热情和文化自信,整个社会的爱国之情和向心力也不断凝聚起来。但相对于物质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人民的精神水平还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物质脱贫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性标准,而精神脱贫是在此基础上的持续推进,

14、更加任重道远。从当前的社会现实来看,我国不同年龄群体都存在着一些精神危机现象。例如,青年群体中出现的“躺平”思想或过度关注虚拟世界的精神状态,中年群体中出现普遍焦虑和生存压力大的现实情形,老年群体中出现情感和价值缺失等现象。为此,推进人民精神生活的富裕,无疑是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思想层面的反思和回应,也是对我国不同年龄群体需求的关注和解决。(二)为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了重要精神基础如果我们不能对文明加以继承和发展,没有对文化加以弘扬和创新,就无法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可见,要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高度重视精神和文化的力量。在新时代,提高社会精神文明水平、提高人民群众精

15、神生活共同富裕程度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标准,同时也是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精神力量和精神基石。只有人民的精神富裕了,才会有更高的思想觉悟和工作热情,才能积极投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三)为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奠定了精神力量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强弱关系到这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也体现了人民创造文化产业和文化成果的能力和精神状态。文化软实力既体现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上,也体现在世界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和认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不断发展,以生产力为基础的科学技术不断突破,使得人民的精神生活也日益得到丰富,同时也提出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解决新时

16、期我国的主要矛盾,依靠的是人民;实现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进而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依靠的也是人民。随着中国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逐步实现,中华文明将以崭新的姿态,向世人展示中华民族的文明价值、文化自信和文化吸引力。结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事业。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不是一纸空文,也不是空泛的谈论,而是要在实践中去实现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富裕。我们在追求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过程中,要保证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齐头并进,做到二者的平衡发展,在此基础上更好地推进共同富裕的实现。同时,关于“共同富裕”,我们既要在理论上关注其内涵意义,也要在实践中加以深入践行,探求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新道路,在实现物质富足的基础上达到精神的富裕,在人民精神富足的基础上继续发展生产,只有这样才能早日实现“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参考文献:1 习近平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J求是,2021(20):4-82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 M2 版北京:外文出版社有限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