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赋能乡村文化振兴_金艳.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2308116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3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赋能乡村文化振兴_金艳.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赋能乡村文化振兴_金艳.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赋能乡村文化振兴_金艳.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决 策 与 信 息(总554期)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1。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支撑,也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工程。实施乡村文化振兴战略,关键就是要让乡村文化建设真正融入农民的日常生活之中,使之成为日用而自觉,成风而化俗的日常道德、行为方式,而非架空在村民之上的“文化形式主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让活态的乡土文化传下去,深入挖掘民间艺术、戏曲曲艺、手工技艺、民族服饰、民俗活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把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起来,把我国农耕文明优秀遗产和现

2、代文明要素结合起来,赋予新的时代内涵。”2 406-407以非遗赋能乡村文化振兴,既可以在非遗传承与创新中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勃勃生机,也可以在资源挖掘与利用中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三农”问题论非物质文化遗产赋能乡村文化振兴金艳 郑依然(武汉纺织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收稿日期 2022-11-20基金项目 本文系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厚植青年爱国主义情怀研究”(编号:20BKS107)成果。作者简介 金艳(1974-),女,江西上高人,法学博士,武汉纺织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主要从事国家治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研

3、究;郑依然(1999-),女,湖北武汉人,武汉纺织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摘要 实现中国式乡村文化振兴不仅需要借鉴前人经验,更需要充分考虑国情,做出中国式现代化选择,因地制宜进行科学规划,走中国式乡村文化振兴道路。非遗既是社会历史的见证也是感情连接的纽带,乡村民间文化是其精神根脉,文化人本主义是其基础内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其重要源泉。目前,非遗赋能中国式乡村文化振兴的过程还存在乡村文化主体力量单薄、文化服务乏力、非遗专业人才缺乏及文化资源利用不足的问题。在提升文化主体自信、加强规划精准服务、培育人才建设梯队、文旅融合创新发展等方面着力,将有力推动非遗赋能乡村文化振兴。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

4、遗产;中国式现代化;乡村文化振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人本主义;文旅融合中图分类号 G12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2-8129(2023)02-0074-08(总554期)2023(2)决策与信息 Decision&Information742023年第2期解决的重要选择。一、非遗赋能乡村文化振兴的依据非遗诞生自乡村又发扬于乡村,同乡村有着密不可分的血脉联系。从源头上看,构成非遗的土壤正是千百年赓续至今的民间乡村,可以说中国广袤的民间乡村以及生活在其间的民众,在日常生产、生存、生活的过程中孕育了非遗。从情感上看,非遗往往寄托着农民朴素的情感和愿望,特别是地域邻近的乡村之间,同风同俗和

5、相近自然条件下形成的非遗更易相互交流、渗透,也就是说非遗在一定条件下能够成为民间沟通的媒介。以民俗为例,虽然随着历史的变迁和时代的发展,有诸多民俗或消逝或稳定,但也有诸多民俗在保留原有文化基因基础上产生变异,或诞生新的民俗。无论如何变化,民俗都始终代表着民众对于某类事物的评判态度,从或正面或侧面或反面的角度反映了当地所独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展示了当地民众的心态、情感、性格。因此,非遗与乡村自古以来就有着深厚的血脉联系,无论是非遗的材质、技艺,还是非遗项目的主体都离不开乡村。更甚者,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非遗在乡村以外地区的生存土壤愈发逼仄,许多非遗项目因无法适应现代生活的节奏和方式,愈

6、发淡出人们视野,日渐式微,而只有在受到影响较小的乡村地区才得以保留。从这个角度看,非遗的生命力是在乡村的庇护下才得以延续,只能在乡村找到非遗的生存空间。持续开展非遗保护和传承,有利于激活乡村长期沉寂的文化结构,为构建乡村精神文明提供文化引领,从而在乡村文化振兴方面发挥主力军作用。文化人本主义为非遗赋能中国式乡村文化振兴明确价值导向。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持人民至上,这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也是非遗传承与发展不可动摇的真理准则。非遗作为“非物质”属性的文化,其产生和发展都必须依赖于人类活动,因此非遗与人密不可分,马克思在论究人的本质时,否定了“人是作为单个人所固有

7、的抽象物”,而是从现实意义上把“人”从实体中抽象出来而置于具体的、历史性的社会关系中,对其定义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 135。这恰好与中国式现代化“人民至上”动力源泉不谋而合。对于文化的人本主义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人是文化建设的主体。文化由人所创造,在丰富多彩的文化实践和文化生活中,需要全面调动人的主观性和创新性而创造出有骨气、有个性、有神采的作品。这也就要求文化建设主体化被动为主动,深刻把握中华民族复兴的时代主题,做出中国式现代化的选择,创造出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坚持“人”的主体地位,方能持续构建文化对人民生活方式的良性渗透及涵

8、化。另一方面,人是文化建设的客体。文化是面向人所生产的,人是文化的唯一目的与归宿。通俗而言,文化的受众是“人”。只有面向“人”的文化才会促成关于其文化产品的终端消费。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只有坚持“人民至上”,才能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主体意识和创造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4 5,这表明文化的创新转化离不开人的客观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就要求乡村文化振兴遵循“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让文化发挥出更为积极主动的效能,在塑造“人”的精神世界方面起到正

9、向作用,从而达成为“人”服务的目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非遗赋能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不竭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中国人几千年来的理性思辨与治理智慧,延续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命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5乡村文化振兴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它不仅“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还是“中华金 艳 等:论非物质文化遗产赋能乡村文化振兴75决 策 与 信 息(总554期)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基因。2017 年发布的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 系统、全面地明确了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意义和总

10、体要求,也分门别类提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重点任务和方案,不仅带动了中华文化资源普查、非遗传承发展、中华老字号保护发展、中华经典诵读等重点项目的出台,还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更加多元、传承体系更加系统,特别是在青年一代中起到了深远影响。非遗的文化内涵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一脉相承。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以非遗赋能乡村文化振兴,“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6 340。二、非遗赋能乡村文化振兴的难点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乡村文

11、化振兴,但乡村非遗传承与利用的主体力量单薄、文化服务乏力、专业人才缺乏及资源利用不足等问题突出,非遗赋能乡村文化振兴进展仍较为缓慢。首先,乡村非遗传承与利用的主体力量单薄。实施乡村文化振兴的主体是广大农民群众,他们既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受益者。推动乡村文化振兴需要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依靠群众,发动群众。但随着长期城乡发展政策的不平衡推进,城乡二元结构下经济失衡日趋明显,出现乡村人口大量向城市迁移的过度城市化现象,大量有活力、有素养的生活主体离开了乡村。2021年农村常住人口约 49835 万,占全国总人口的35.28%(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比 2016年减少了约 9000 万人。与此

12、同时城镇人口比重上升了7.37%,流动人口中农村以1659岁的人群占比最大,农村空心化程度不断加深。孤寡老人成为建构农村在地人员的主体,也是乡村文化的主体。他们对非遗有满腔情怀,但多数文化素养较低,只对日常生活中的民俗有通俗理解,而对非遗的深层次认知不足,更缺乏文化宣传、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意识;同时,相较于城市居民,其可支配收入较少,且苦难与贫瘠的成长经历也影响着他们的消费观念,文化消费品难以在这一群体中打开市场,进一步弱化了非遗赋能乡村文化振兴的效能。其次,乡村非遗传承与利用的文化服务乏力。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是提升文化效能,增强乡村文化吸引力,提高农村居民文化素养,丰富农村居民精

13、神文明的重要手段。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推进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要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2022 年中办国办印发 “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补齐公共文化短板;“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 也明确“要进一步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健全非遗保护传承体系,提高非遗保护传承水平,加大非遗传播普及力度,推动非遗保护事业取得更大进步”。但一些地方政府将非遗作为地方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尝试大力推进含有非遗元素的商品批量化生产,但此过程往往过于关注经济效益而忽略非遗保护,致非遗在传播过程中越来越“失真”;在提供非遗公共文化服务时缺乏深入调研,

14、仅以完成指标任务为目标却忽略了“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的文化特性,不能因地制宜提供具有针对性的非遗文化产品和服务,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非遗公共文化服务发挥应有的文化效能。再次,乡村非遗传承与利用的专业人才缺乏。乡村文化活力主要来自于多元主体的协同参与,乡村文化人才的发展状况是衡量乡村文化振兴十分重要的因素。就非遗相关人才而言,目前突出的问题,一是非遗传承人断层。非遗同其他民间文化最大的区别在于,非遗是依托具体的且记录在册的“人”进行传承的,是有迹可循和有据可依的文化项目。一旦非遗传承人无法找到“接班人”,这项技能就面临着灭亡和消逝的风险。在文乡村振兴762023年第2期化和旅游部公布的108

15、2位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的年龄分析中发现,非遗传承人平均年龄达到63岁,60岁以上的传承人占比达到58.3%,40岁以下 的 国 家 级 传 承 人 只 有 7 人,占 比 仅 为0.68%7 142-144,可谓“耄耋翁媪大有人在,青年才俊凤毛麟角”。二是非遗管理人才匮乏。“十二五”期间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人才的缺口达 10万人,而文化和旅游部 2021年统计公报显示,当年全国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 2431 个,从业人员16554人,可见非遗管理人才的缺口仍然很大。最后,乡村非遗的资源利用不足。利用好乡村资源的优势是促进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保障。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 提出,“传承保护传统

16、村落民居和优秀乡土文化,突出地域特色和乡土特点,保留具有本土特色和乡土气息的乡村风貌,防止机械照搬城镇建设模式,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版 富春山居图”8。实践中存在两个突出问题,一是利用既有地域资源促进文旅融合不够。一些乡村旅游从业者自身专业素养不足,不仅缺少对于旅游行业的认识,更缺乏对非遗的深层次认识,对自身禀赋挖掘不够,同质化现象也相当严重,难以形成差异化优势,对非遗项目的发展也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及引导,多数处于小规模经营状态,未能实现品牌化、产业化、市场化经营。以“剪纸”为例,截至2022年,纳入非遗名录的剪纸项目共有56个,但真正叫得响的品牌寥寥无几。通过文旅交融推动乡村旅游转型升级实现非遗“活态化”传承,在此过程中通过创新非遗产品的形式和内容增加其附加值以提升经济效益,都还有很大的空间。另一方面,利用数字资源实现非遗文化的信息化传播不足。随着国家“数字乡村”战略的推进,数字化逐渐渗透到农民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数字乡村既是乡村治理的强劲引擎,又为乡村文化振兴战略注入了现代化能量。数字资源开辟了资源存储的新道路,是赓续非遗血脉的一剂高效良方,虽然一些地区在积极创建数字图书馆,但馆藏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