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論龍榆生對晚近詞人詞作的批...家詞選》增删陳曾壽詞爲中心_童雯霞.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2308241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1.2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論龍榆生對晚近詞人詞作的批...家詞選》增删陳曾壽詞爲中心_童雯霞.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論龍榆生對晚近詞人詞作的批...家詞選》增删陳曾壽詞爲中心_童雯霞.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論龍榆生對晚近詞人詞作的批...家詞選》增删陳曾壽詞爲中心_童雯霞.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詞學第四十八輯二四八論龍榆生對晚近詞人詞作的批評立場及其現實意義童雯霞以近三百年名家詞選增删陳曾壽詞爲中心内容提要一九三年,龍榆生撰清季四大詞人時列四大詞人爲王鵬運、朱祖謀、况周頤、鄭文焯。一九五六年,他在近三百年名家詞選序中標舉了四位晚近詞家,前三者不變,鄭文焯易爲陳曾壽。一九六二年版的近三百年名家詞選,晚近詞家易陳爲鄭。此中變化是龍榆生爲我詞選觀的體現。爲我詞選觀是一種浸染了現代色彩的詞學思想,包含開宗與尊體二則。以開宗論,陳曾壽詞的詞學特色、藝術特徵符合常州詞派的審美意趣?,以尊體論,陳詞以詩入詞,志深味隱,暗合龍榆生詩教復興的詞學批評觀。爲我意在傳燈,體現龍榆生在國運時勢堪憂、新舊文化

2、衡突下的詞學批評立場舆現實意義,以此考察陳詞之增删,有助于客觀把握他在晚清民初詞壇推重陳詞之因緣,亦可重新審視這部詞選的編選理念與潛在個性。關鍵詞龍榆生陳曾壽鄭文焯晚近詞人爲我一九三年,龍榆生撰清季四大詞人時列四大詞人爲王鵬運、朱祖謀、况周頤、鄭文焯。一九五本文係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中國詞學通史()階段性研究成果。六年,龍榆生在近三百年名家詞選序中標舉了四位晚近詞家:王鵬運、朱祖謀、况周頤,陳曾。二:九六二年版的近三百年名家詞選,晚近詞家改陳爲鄭(即鄭文焯)。從清季四大詞人到晚近四大詞人,提法之變隱藏了龍榆生爲我的選詞意識,其根源可追溯至選詞標準論中的開宗與尊體二則。考察爲我的選詞觀,可洞

3、燭龍榆生在評騭晚近詞人詞作時的治詞心路,研判其近代詞學批評理據,進而感知晚清民初詞壇的審美走向、觸摸常州詞派的詞史脈絡,從而更全面地把握陳曾壽詞在晚清民初詞壇的詞史地位。一鄭文焯與陳曾壽均可被列入晚近四大詞家一九三一年,龍榆生在最近二十五年之詞壇概况中提出晚近概念,稱最近二十五年之詞壇概况爲晚近詞壇概况。一九四一年作晚近詞風之轉變,言晚近詞壇之中心人物,世共推王半塘、朱彊村兩先生。一九五六年出版近三百年名家詞選,序中標舉王鵬運、朱祖謀、况周頓、陳曾壽爲四位晚近詞家。由是推知,龍榆生所指的晚近大致始于一九?六年。近三百年名家詞選後記寫于一九四八年春末,此時人選的在世詞人有陳曾壽和夏敬觀。次年陳曾

4、壽去世,一九五三年夏敬觀逝世在一九五六年重訂付印的詞選詞人小傳中,所有詞人的生卒年均已注明。故可推測,龍榆生所認爲的近代詞史約終于一九四八年,前後大致四十年。從時間表述而言,清季與晚近確有區别,清季即清末,晚近則意在清末民初。從生卒年來看,鄭文焯(一八五六一九一八)被列爲晚清詞人是毫無疑義的他與王鵬運(一八四九一九四)、朱祖謀(一八五七一九三一)、况周頤(一八五九一九二六)爲同時代詞人。朱祖謀四十始爲詞,此時鄭文焯已刊行瘦碧詞(一八八八)、冷紅詞(一八九六)、詞源斟律(一八九),在詞壇享有盛論龍榆生對晚近詞人詞作的批評立場及其現實意義以近三百年名家詞選删馨壽詞爲中心二四九詞學第四十八輯二五名。

5、與鄭文焯相比,陳曾壽(一八七八一九四九)不僅在年龄上是晚輩,在詞壇地位上亦屬後學。陳曾壽早年以詩聞名,在鄭文焯去世的一九一八年,他才開始學詞¥。故,龍榆生于一九三三年撰清季四大詞人時將詞人位置留給鄭文焯是實至名歸的。再看晚近四大詞家。一九五六年九月,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出版近三百年名家詞選,收録六十七家五一八闋詞。龍榆生在這一版的序中稱,晚近詞家如王、朱、况、陳之輩,固皆沿張、周之塗轍,而發揚光大,以自抒其身世之悲者也。未明言晚近四大詞家,而此意昭昭。然則,鄭文焯是否能入選晚近四大詞人?從時間上説是可行的,因爲成名、去世均早于鄭文焯的王鵬運能被列人晚近,则鄭文焯亦無不可。一九六二年十一月,中華書

6、局上海編輯所亦出版這部詞選,收録六十六家四九八闋詞,删去陳曾壽及其廿闋詞,龍榆生將序中的陳改爲鄭(即鄭文焯)。從改動可知,鄭文焯與陳曾壽均可被列人晚近四大詞家,故龍榆生標舉陳曾壽不是從時間上考慮的。二爲我與近三百年名家詞選的選詞軌範晚近四大詞家中詞家變化的原因與龍榆生對晚近詞人的選詞軌範密切相關。晚近詞人的選詞標準是什麽?龍榆生只提及(近三百年)選詞標準,亦遂與前代殊途?殊在何處,他未專文以論,然藉由陳曾壽詞的入選與選詞標準論諸文,或可一解。龍榆生在選詞標準論中提出便歌、傳人、開宗、尊體四個選詞標準,前二者依他,後二者爲我。他認爲,操選政者,于斯四事必有所居?,又往往因時代風氣之不同,各異其趣

7、。在編選近三百年名家詞選時,他將重心放在爲我的兩個標準上。這種考慮不無道理?詞體在演進的過程中逐漸案頭化,便歌已不完全適用于考察近三百年詞作?,編選近代詞選理應有傳人之意,但清代出版業、印刷業發達,詞人繁多、詞作繁盛、經典之作不如前朝,傳人爲詞選標準的考量價值趨弱。在選詞標準論的導言中,龍榆生談及自花間、尊前以迄近代浙、常兩派詞選的兩個弊端:而或者蔽于一偏之見,互相排擊?言宗派者,薄花間、草堂,而重朱(彝尊)、周(濟)諸選;矜新解者,由忽于作者之特殊造詣,而强古人以就一己之範圍。一二這兩個弊端意在爲爲我的兩個標準作注。逆推之,不蔽于一偏之見意指重視梳理源流,展現流派演進,以詞選呈現各家開宗之意

8、;不强古人以就一己之範圍言應重視詞家的詞作特色,取其所長,還他一個本來面目一,勿以編選者喜好托古改制,强行規範古人,最終掩其在詞史上的真實地位,此爲尊體。開宗與尊體俱是爲我,體現編選者選詞觀,其深意在于標舉編選者的詞學立場,示人以學詞之津伐,繼往開來,而特富傳燈之意一?開宗寫詞史是近三百年名家詞選的編選思路之一。龍榆生在後記中爲近代詞壇考鏡源流的一段話可視爲其對開宗編選理念的總括:彝尊宣導尤力,自所輯詞綜行世,遂開浙西詞派之宗張惠言兄弟起而振之,别輯詞選一書,以尊詞體周濟繼興,益暢其説,復撰詞辨及宋四家詞選以爲圭臬,而常州詞派以成。一浙西詞派和常州詞派的代表人物均通過代表詞選表達詞學批評觀,龍

9、榆生考辨了浙西詞派和常州詞派的次第興起,認爲清以來的詞風歷經三個階段,詞學創作大多在浙、常兩派的理論指導下進行,這樣的學詞、填詞之風延至晚清至近代。近三百年名家詞選中,龍榆生從淵源流變人手構建的詞史脈絡明晰,從詞學理論主張出發,肯定了詞派創作對詞史的貢獻,也使得近三百年詞史在蔚爲大観的詞作面前有了清晰的面貌。縱觀清詞的創作實踐和理論主張,尊體貫穿始終,並與政教説理緊密相連。詩教復興是龍榆生詞學批評思想的核心範疇,被詩教復興所包裹的尊體由此成爲近三百年名家詞選的重要操選標準之論龍榆生對晚近詞人詞作的批評立場及其現實意義以近三百年名家詞選瘡删馨薄寶中心二五一詞學第四十八輯二五二。龍榆生主張所尊之體

10、是常州詞派張惠言、張琦宣導的風、騷旨格一。代表中國詩歌傳統正聲的風、騷重視詩歌的社會功能,由詩而詞,尊體重在能展現時代風尚、體現社會教化功能,此爲詞之意格。在詞選後記中,龍榆生特爲强調,在近三百年詞的評價體系中,意格重于音律,吾輩撇開音樂關係,以論清詞,則實有同于唐人之新樂府詩一。重意格輕音律的詞選思想印證了,在近代詞操選指標中,龍榆生對于尊體的考慮是先于便歌的。意格重視作者性情襟抱與時代抒寫,以鳴曠古未有之變局一¥,這表明尊體重點考察的是詞人詞作的時代性。近代詞遭遇新文化運動和紛争時局的雙重衝撃,詩教復興而國運亦隨著昌隆近三百年名家詞選;龍榆生詩教復興的理想,尊體標準的提出與選用是爲我策略之

11、體現。綜上,開宗、尊體是近三百年名家詞選編選理念的兩大重要選詞標準,旨歸于龍榆生所提出的爲我,龍榆生在詞選中重視以爲我評價近代詞人詞作。三從收味曾壽詞察晚近詞家詞作之遴選宗旨考察了龍榆生在編選近三百年名家詞選的爲我標準之後,便可理解龍榆生因何認可陳曾壽爲晚近四大詞人之一。陳曾壽的學詞路徑、詞作意格、詞作特色是符合常州詞派開宗、尊體策略的,這成爲龍榆生推重陳曾壽爲晚近詞壇四大詞人的首要理據。開宗,意在恢弘常州詞派之詞學創作與詞學主張。清代詞人眾多,龍榆生重點關注浙西、常州詞派,尤以後者爲重,近三百年名家詞選的編選脈絡正是此思路的體現。詞選大篇幅選録了張惠言、張琦兄弟建立的常州詞派的詞人詞作,二張

12、以詞選傳播其説,强調比興寄托,反對蕩而不反、傲而不理、枝而不物一的詞學創作観?,至周濟,以詞辨、宋四家詞選充實、推衍常州派理論,王鵬運、朱祖謀等晚近詞家沿此理論繼續前行。回到一九五六年序的原文,龍榆生言:晚近詞家如王、朱、况、陳之輩,固皆沿張、周之塗轍,而發揮光大,以自抒其身世之悲者也。他認爲此四人在詞的修辭技巧上繼承並推廣了張惠言和周濟開創的常州詞派主張,詞心飽滿、内容充實,可謂詞中有大事在,故龍榆生舉此四人實爲晚近常州詞派四大詞人。陳曾壽的學詞路徑、創作内容與風格符合常州詞派的審美意趣,陳詞入選近三百年名家詞選恰是龍榆生爲我説中開宗的體現。從學詞路徑上看,陳曾壽與朱祖謀、况周頤等常州詞派名

13、家多有交往,學詞亦得到朱祖謀的指點。舊月篯詞云:余自與彊村侍郎定交,始知所爲詞有涉于纖巧輕倩者,既極力改正,嗣後有作,輒請侍郎定之,得益不少。三朱祖謀也是四十之後由詩而詞,他對有著深厚詩學涵養與造詣的陳曾壽青睐有加,龍榆生稱:彊村先生晚歲居滬,于並世詞流中最爲推挹者,厥惟述叔、仁先兩先生。二從創作風格上看,陳曾壽詞爲常州詞派主要詞人所認可。朱祖謀在清詞壇點將録中點陳曾壽爲天傷皇行者武松,將舊月慈詞刻人所輯滄海遺音集十三卷十二種,並手批三則,贊曰:惜黄花慢?同彊村老人作人間二語:言情極哀婉之致,從來未經人道。慶宫春七月返湖廬:單微一綫,古人集中亦不多見。臨江仙?三月十六夜:古人未曾有之境。一由此

14、可見,陳曾壽的學詞路徑、詞風特徵得到常州詞派詞家首肯,其詞確乎行進于常州詞派的審美意趣之軌。再觀鄭文焯。鄭文焯與王鵬運、朱祖謀、况周頤均主張学词取徑夢窗,然其學詞先從姜夔入:爲詞實自丙戌歲始,入手即愛白石騷雅,勤學十年,乃悟清真之妙並曾致函朱祖謀言學柳永:近作擬專意學柳之疏募,周之高健。雖神韻骨氣,不能遽得其妙處。尚不失白石之清空騷雅,取法固宜語上論龍榆生對晚近詞人詞作的批評立場及其現實意以近三百年名家詞選增删壽詞爲中心二五三詞學第四十八輯二五四也。二龍榆生對鄭文焯的詞風曾作總結:詞格由白石歷夢窗,以窺清真、東坡,而終與南宋諸賢爲近。又,鄭文焯醉心樂律研究,與王、朱、况重視格律的研究路徑亦不相

15、似,故將鄭文焯列入晚近常州詞派四大詞人恐有未安。尊體,旨在推重與晚近時代環境相諧之詞格。與以考察是否協律作爲唐宋詞之重要標準不同,分析近三百年詞作時,龍榆生更爲看重的是作品的格調、意境。編選中,他再次强調這一觀點?論近三百年詞者,固當以意格爲主,不得已其不復能被管弦而有所軒輊所謂意格,恒視作者之性情襟抱,與其身世之感,以爲轉移。一近三百年名家詞選中,與時運結合緊密的詞作人選比例最高,蓋因晚近戰亂紛争,催生亂世之音、離情之緒。人選詞人大多有過宦游易代經歷,身世起伏,詩善文,學養深厚,寫亡國之音、沉痛之意的詞作均不同于凡庸,綿邈、纏綿的特點在清末遺民詞中表現得極爲明顯。王鵬運、朱祖謀等因所處時代的

16、特殊性而有了另一層身份遺老,他們的一生充滿悲劇色彩,常在詞作中抒發矛盾、曲折、酸楚的心路歷程。如王鵬運三姝媚(蘼蕪春思遠),葉恭綽評纏綿反復文廷式摸魚兒?惜春,葉恭綽評盪氣迴腸,忠愛纏綿?,况周頤西子妝(蛾蕊顰深),葉恭縛評怨斷凄凉,意在内外?,汪兆鏞柳梢青(雨暗煙昏),葉恭掉評欲言不盡一。宦海沉浮,這些詞人對人事的理解更爲透徹。棄詩而詞(比如朱祖謀四十始爲詞)可被視为以小道、他途表達對于現實的不滿,探求人生况味,這樣的詞作通常富含深刻的歷史背景與高超意境。龍榆生推重陳曾壽詞的原因有二,一是上通騷、雅咏托詞志深味隱,崇比興、重寄托,與常州詞派緣情造端,興于微言,以相感動(張惠言詞選序)的主張一致。陳曾壽詩詞皆長于咏物,常以咏菊詞抒人生之憂愁和仕途之失意,如八聲甘州(慰歸來歲晏肯華予)早芳心委盡,翻怯問佳期,葉恭綽評曰:芳潔之懷,上通騷、雅。陳曾壽的咏梅詞寄托了故國之思,有遺民詞之志。龍榆生對陳詞的咏梅之作極爲欣賞,選有多闋咏梅之詞。如?一生長伴月昏黄,不知門外冷冷碧(踏莎行?白堂看梅),有闌干處有横斜,幾回堅坐送年華(浣溪沙?孤山看梅;漫拼將今世今生,長負梅花(揚州慢?憶煙霰洞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