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者简介:林克勤,文学博士,四川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日本札幌大学客座教授。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当代阐释与对外传播”的阶段性成果。学术前沿学术界(月刊)总第 期,论国家认知安全体系的建构林克勤(四川外国语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重庆)摘 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国家安全力量布局,构建全域联动、立体高效的国家安全防护体系。这是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必然要求,是提升国家安全能力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在这个国家安全防护体系中,认知安全处于前沿位置,保障了国家的认知安全,总体国家安全才具备思
2、想基础和理论逻辑。国家认知安全体系包含主流价值观安全、历史记忆安全、叙事安全和符号安全等四个部分。认知安全体系的确立与固化,对于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社会主义制度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抵御外来不良思潮渗透,甚至应对敌意国家发起的认知战都显得至为关键。关键词认知安全;主流价值观;历史记忆;叙事;符号: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这是从顶层设计上为新时代国家安全理论的突破创新和实践能力建设提出了目标、指明了方向。在当今国际关系和地缘政治研究迭代衍进的影响下,国家安全已不仅仅关注传统的军事政治版图,还延伸发散于经济、社会、环境等非传统维度。由此
3、,在国际关系领域名重一时的哥本哈根学派将安全理念重构成互在的“主体间性”,体现为一系列从内至外的话语关涉,进而把国家安全明确为一种社会认知及其实践,即一个由安全行为主体、安全指涉对象、功能性行为主体以及听众等要素“共享的、对某种威胁的集体反应和认知过程”。故安全化理论实际上把当代国家安全等同于一种认知安全,这足以说明认知安全在国家战略中的重要作用和关键角色。一、主流价值观安全是国家认知安全的核心进入 世纪以来,国际国内形势相继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尤其是全球化给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带来了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各种西方思潮、文化经由对外开放平台的传播与放大已经开始影响到中国民众的生活方式和价值
4、体系,主流文化、主流舆论、主流思想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受到一定程度的挑战。如何辩证客观地看待和分析这些新问题、新现象,认清目前存在的风险格局,是科学制订战略决策、全面应对外部威胁的基础和前提。保障主流价值观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是国家认知安全的核心,这主要包括意识形态安全、文化安全、思想舆论安全等,确保了主流价值观的安全,国家总体安全就有了精神防线。具体说来,新形势下保障主流价值观安全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在意识形态领域从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抓起,多样化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斗争性、论辩性和创新性。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发挥主流媒体的中坚骨干作用,时刻与反对四项基本原则的负面思潮作斗争,明确
5、对与错,澄清是与非,防止错误的思想把改革开放引向邪路;要坚持意识形态的论辩策略,在国际性论坛上旗帜鲜明地阐释我国意识形态的宗旨、观点和主要内容,与西方社会进行重大原则性问题的探讨,就人类的共同处境发出中国声音、提供中国方案;要不断推进意识形态工作创新,避免理论断层、方法僵化;要始终弘扬创新意识,创造性地解决时代提出、实践期待的新课题,把思想观点创新和方法手段创新深入结合起来,在国际社会中赢得创新话语权。维护意识形态安全还要注意处理好多重辩证的关系,如既警惕右倾冒头又防止左倾复燃,既坚持意识形态的一元主导又鼓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关注意识形态与对外开放的张力与包容,聚焦科学意识形态与非科学意识形态
6、的论争,强调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非马克思主义的斗争性共存,等等。对于恶意攻击、试图否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基本政治制度的反动思潮要予以坚决抵制、鲜明回击,对于人类共同面临共同关注的各种观念、理论,可以平等对话,保留差异,实现包容性发展。在文化安全领域既坚持防守型策略,又兼顾主动型策略。年 月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和 年 月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都明确指出,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服务于中华民族长治久安和伟大复兴的顶层策略。在新时代里,文化安全的战略意义不言自明,但建构文化安全有积极、主动的前瞻思考,
7、也有消极、被动的应对设计。一直以来,我国的文化安全机制比较偏重防御性,如对已经发生的危害国家文化安全事件的及时处理、构建各种防火墙阻挡西方不良思潮的侵蚀等。这样的策略有一定的针对性、现实性、操作性,但在反应上则慢了半拍,有时会陷入过于微观、就事论事的狭窄视域之中。这种应对理念有战术的意义,但缺乏战略的超前谋划。积极型的治理机制更强调中国文化走出去,与西方文化遭遇在国门之外,主动传播、主动交锋、主动变化,推动世界了解中国文化、熟悉中国文化、喜爱中国文化,力争形塑一个有利于中国文化安全的国际环境。这些措施包括高度重视跨文化、跨语境传播,用国际公众比较熟悉的话语方式解读中国文化内容;大力培养业务水平
8、高、民族素质强的国际传播队伍,尤其要团结海外华人中亲近母国、熟悉中华文化的各阶层话语力量;做强做大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化企业,提升国际消费者对中国文化产品的信赖度,增强中国文化产品的吸引力;巩固、加强孔子学院和中国海外文化中心等对外文化传播阵地,持续推进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不断加大中国文化在海外宣教的力度、厚度和锐度;促进中国国家和国民的文化外向性和阐释扩散性转变;等等。自古至今,中国传统文化都比较强调内敛和含蓄,春秋笔法、微言大义是经典史籍规范的核心旨意,但中国文化走出去要注意涵育一种善于沟通、善于传播和善于表现的外向性特质,这样才更加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规律和时代的需要。在舆论宣传领域充分发挥马
9、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论优势,不断强化主流价值对普通民众 学术前沿的说服力和吸引力。首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在回答和解决舆论宣传领域、现实社会中的问题时彰显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论优势。其他形形色色的外来思潮在试图渗透中国社会舆论时,既缺乏对中国国情和历史传统的深入了解,又缺乏思想品质的先进性和真理性。因而,它们对舆论的影响一般都是表征性的、突如其来的或者情绪化的,很少有在理论深度和价值逻辑上的真正突破。这就可以凭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思想上的科学性和真理性,为社会实践提供积极正确的精神指南,真正获得民众的倾心认同。与此同时,也要认识到舆论安全体系的复杂多变性。引导舆论并不是要消灭差异
10、舆论、次级舆论或者边缘舆论,而是要把这些形态各异、观点有别的舆论归类汇入主流价值的轨道,整合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统揽和主导之下,从而统一全社会思想共识。要具体分析和了解各种舆论产生的原因、性质、诉求以及发展趋势等,在全面审视、深入剖析和超前把握中实现对其的凌越和掌控,并根据其各自的特点决定采取什么样的引导手段和具体传播路径。对于积极的民间舆论,应当允许畅所欲言,并纳入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引领的主流舆论形态中,以增加其种类、结构和方式的多样性;对于错误的群体舆论,则应当及时地坚决批判、抵制,并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更高层次的理论思维和价值导向消除其负面影响。与此同时,还要坚持正确的理论实践方式,消
11、除思想宣传与现实存在之间的反差,不仅用科学的理论来指导实践,也把现实社会的存在优势转化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论优势和话语优势,从而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维护思想舆论领域的稳定与安全。二、历史记忆安全是国家认知安全的基础历史记忆本是史学研究中的一个专有名词,指的是“人们对过去事件的追溯及其表述,往往经过一个被选择、想象与建构的过程”。历史记忆是民众对本民族国家形成自我认同的意义要素,是民族文化的血脉联系,也是一个国家凝聚力和向心力的象征。其代表性学者有法国的莫里斯阿布瓦赫、美国的刘易斯科塞、巴里施瓦茨和中国的王明珂、王汎森等。近年来,历史记忆研究广泛应用于人文学科的各个领
12、域,呈现了丰硕的文献成果。历史记忆对于民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明显规制,它可以代代相传、逐渐增强,但也容易遭受外来思潮的侵蚀而被逐渐解构,从而让民众对现行制度和国家政权丧失信心。故此,在新一轮国际认知战中,发起国往往使用各种手段重塑对象国家民众的历史意识、教育体系,动摇、攻击其价值本源和国家目标,破坏其社会传统、生活方式和英雄人物形象。当今复杂形势下,要防止敌对国家对我国民众自信心和认同感的攻击、瓦解,就必须借助各种渠道筑起传承和延续中华民族历史记忆的思想长城。通过传承、发扬红色家风,增强民众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家风是以家庭为组织细胞涵养的约束其成员的道德规范和精神力量,它反映了中华
13、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美德,也是家庭伦理的凝练体现。优良的家风是社会精神文明的组成部分,也是国家、社会、家族价值文化的承载平台。习近平指出:“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良好家风和家庭美德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直观体现。”红色家风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石、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百年实践中形成的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生活作风、道德情操和精神规范,它既是无数革命家庭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生活准则,也是社会主义社会共同的宝贵财富。它包括:忠党爱国、矢志奉献的家国观;确立理想、坚定信念的修身观;勤劳节俭、艰苦奋斗的生活观;清正廉洁、公私分明的义利观。等等。作
14、为一种重要的德育资源和论国家认知安全体系的建构宝贵的精神财富,红色家风能够发挥价值引领和道德示范作用,增强民众对社会主义制度和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认同,齐心协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红色家风同时也是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个体人格和建构道德体系的精神源头,它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互关联、相互贯通,共同肩负着铸魂育人的伟大使命和培育担当民族复兴时代新人的重任。因此,通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渠道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镌刻历史记忆,提升青年对国家、民族认同的有效措施。发掘、弘扬代表性文化元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中华文明 多年的漫长演进中,“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被具象表
15、达为民族成员围绕中华民族的历史脉络、观念契合、意志统一的状态。”这个共同体意识依赖于一个完整的文化元素系统而建立,该系统包括地理类、物质类、精神类、历史类、艺术类、生活类等内容。冯天瑜认为,“开掘并弘扬中华文化元素,有助于加深中国文化对国人的感召力、亲和力,增强历史敬畏感和时代使命感,提升民族自信心和文化传承创新的自觉性。”文化元素就是国家、民族思想价值的显性形态,它在促进文化自觉、民族认同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中国独有的文化元素是各民族成员广泛、深入地进行社会实践交往的产物,其背后蕴含的深层观念或元价值是进入集体记忆、树立身份标识和分享情感体验的核心构件。因此,要让人民树立起自己属于哪个民
16、族并自觉维护、团结发展的意识,首先要深刻理解本民族的文化元素。文化元素就是充分认识和把握中华民族精神与特质,进而完形共同体心理模式,并由此探索天下一家的文化认同机制的工具与路径。这个文化自觉的过程可以理解为对社会共识的一种理性建构过程,它通过对中华民族历史记忆的挖掘、整理、再造,将差异化立场整合进一体化的经验知识体系,从而搭建起社会成员赖以联系的意义之网,最后使得中华民族共同体围绕认同塑造集合为一种“自成一类的现实”。在民族共同体形成的一系列表意范畴中,共同体成员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得到了充分发挥,将中华文化的内涵意义与民族情感融于一体,既凸显了文化价值的纽带作用,又强调了思想传统的共情共通。反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元素系统来自于一个指向多元、内容丰富、基础扎实的象征体系,各范畴意指之间的建路搭桥、交相辉映则组成了用以阐释和延伸其机制意义的一个个“元素群”。通过这些元素群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互动解析,以鲜活的方式把存在于各民族共同体意识心理结构中的内隐文本外显出来,并予以突出标示和强调,形成前后衔接、融合各方的一般性心理特征、共同的文化渊源以及普遍性历史记忆织就的完整精神体系,进而作为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