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言文字学术研究 632023年第1期(总第325期)浅析双声叠韵一贯图的音系性质肖 悦【提 要】双声叠韵一贯图为清末山阳人丁显所撰,被收录在作者编写的丁氏韵学丛书之中,内容丰富完整,有一定参考价值。但迄今为止,学者们直接将此韵图视为复杂音系,但方音如何组成、如何复杂却鲜有人探究。文章即是借助双声叠韵一贯图总结出的声韵调特点,与同时期韵书韵图、现代方音等对比后,分析双声叠韵一贯图的音系性质。【关键词】双声叠韵一贯图 丁显 音系性质一、双声叠韵一贯图的声、韵、调特点双声迭韵一贯图清末山阳人丁显所撰,被收录在作者编写的丁氏韵学丛书之中。其横列二十一母,纵列二十二韵。二十一个声母分别是:腭声见、溪(
2、羣)、疑;舌头声端、透(定)、泥;重唇声帮、滂(並)、明;齿头声精、清(从)、心(邪);正齿声:(知)、穿(彻、床、澄)、审(禅);深浅喉声晓(匣)、影(喻);轻唇声非(敷、奉)、微;半唇来;半齿日。再以每韵中的粗音的首个单字和细音的首个单字共同代表韵母,则二十二个韵母分别是:公中、姿肌、归傀、孤居、该皆、乖衰、根巾、衮军、观涓、关闩、坚、高交、哥靴、锅瘸、瓜挝、迦加、茄、岗姜、光庄、庚惊、钩鸠、甘监等。在整理了双声叠韵一贯图的声、韵、调特点后,我们可以将其归纳为以下几点:(一)声母方面1.全浊声母完全清化,且基本遵循平送仄不送的规律;2.见系、精系声母基本独立,尖团分立;3.疑母、影母、喻母
3、有相混情况;4.泥母、娘母、来母、日母有相混;5.明母基本独立,但也有少量和微母相混的情况;6.知组、章组、庄组合流,未与精组相混;7.匣母、喻母有相混;8.非母、敷母、奉母合流,归为一母,不与其他母相混;9.日母开口字并未并入零声母。(二)韵母方面1.止摄、蟹摄合流,并有与假摄、山摄同见的现象;2.舌尖元音 的产生;3.er 韵母并未出现;4.蟹摄、假摄、果摄、遇摄同见;5.江摄全部并入宕摄之中,宕、江摄合流;6.有咸、深摄混入山、臻、梗摄的情况,但仍保留-m 韵尾;DOI:10.14014/11-2597/g2.2023.01.021语言文字学术研究 642023年第1期(总第325期)7
4、.山摄一等韵桓韵与二等韵删韵对立;8.曾、梗、深、臻四摄细音合流;9.通摄独立存在,不与梗摄同见;10.有入声韵,且出现喉塞音韵尾。(三)声调方面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五个声调。二、双声叠韵一贯图与明清时期韵书、韵图的对比丁显在双声序言中称:“显于音韵之学,研究二十余年,音韵之书,搜罗近百部。南游吴越,北走萧齐,方音之异,入耳会心,因撰是切韵求是图,为学者指迷。”虽然丁显强调自己走南闯北,但从他本人的出生地(江苏省淮安市)、工作地(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以及大体人生经历来看,丁显还是主要在江苏省生活,即使有在外游历的经历,也时间较短,受到的影响有限。所以在探究 双声叠韵一贯图的基础方音时
5、,我们还是将江淮官话、吴语作为主要预设方言。在与同时期韵书韵图对比时,我们也将其与明清时期反映江淮官话和吴方音一些韵书、韵图作比较,详情见表 1:表1 双声叠韵一贯图与明清时期韵书、韵图的对比类别 双声叠韵一贯图书文音义便考私编切韵声原五声反切正韵古今中外音韵通例射声小谱声母全浊声母清化,基本遵循平送仄不送保留浊声母全浊声母清化,基本遵循平送仄不送全浊声母清化,基本遵循平送仄不送全浊声母情况,基本遵循平送仄不送保留全浊声母尖团分立尖团分立尖团分立尖团分立尖团分立尖团分立泥、来独立,但有少数相混泥来独立泥来独立泥来独立泥来相混泥来独立知庄章相混,几乎未与精组相混知庄章相混,未与精组相混知庄章相混
6、,少量与精组相混知庄章相混,少量与精组相混知庄章相混,少量与精组相混知庄章相混与精组有别韵母有入声韵有入声韵有入声韵有入声韵有入声韵有入声韵有-m 韵尾-m 韵尾消失有-m 韵尾-m 韵尾消失-m 韵尾消失有-m 韵尾-n、-韵尾相混-n、-韵尾有别-n、-韵尾相混-n、-韵尾相混-n、-韵尾相混-n、-韵尾相混桓韵独立桓韵独立桓韵独立桓韵独立桓韵独立桓韵独立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不止五声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出,除去个别的音韵特点不同以外,前五本韵书、韵图的差别都不太大。声
7、母方面,在全浊声母清化上,除 书文音义便考私编 射声小谱 有保留全浊声母以外,双声叠韵一贯图 切韵声原 五声反切正韵 古今中外音韵通例的全浊声母都已经清化。泥母、来母都有分立,但双声叠韵一贯图有少部分相混的情况,古今中外音韵通例泥、来母相混。知庄章都已经合流,但切韵声原五声反切正韵以及古今中外音韵通例有少量与精组相混的情况。韵母方面,这六本韵书韵图都保有入声韵,基本都出现了喉塞音韵尾。-m 韵尾在书文音义便考私编与五声反切正韵以及古今中外音韵通例中已经消失,但在其他三本中仍然保留;除了书文音义便考私编-n、-韵尾有别以外,其余几本都已经相混。桓韵在这六本韵书、韵图中都保持独立,与同时期反映北音
8、的韵学著作完全不同。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特点,比如 er 韵在切韵声原中已经形成,但双声叠韵一贯图却没有,再比如虽然双声叠韵一贯图保留-m语言文字学术研究 652023年第1期(总第325期)韵尾,但存在很多咸、深摄与山、深摄相混的情况,与切韵声原咸摄、山摄完全不混不同,反而更接近五声反切正韵和古今中外音韵通例。声调方面,只有反映吴方言的射声小谱反映的不是五个声调,其他的五本韵书、韵图全部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的架构。可见,虽然或多或少都有不相符之处,但比之反映吴语的 射声小谱 或者其他反映北音的韵书、韵图来说,双声叠韵一贯图与反映江淮官话的书文音义便考私编切韵声原五声反切正韵 古今中
9、外韵学通例 都比较相似。所以从 双声叠韵一贯图 与明清时期韵图的对比中,双声叠韵一贯图反映的是江淮官话。三、双声叠韵一贯图与江苏省方言的对比双声叠韵一贯图成书于清末,与现代相距不远。为了更准确地分析双声叠韵一贯图的音系性质,我们将其与我们预设的现代方言作对比。详细情况见表 2:表2 双声叠韵一贯图的声韵调特点以及与其他方言对比双声叠韵一贯图 的特点江淮官话洪巢片北方方言徐州片吴方言区声母全浊声母清化,平送仄不送+-(少量有清化)分尖团(有相混)-泥、来相混+-(少量相混)有t、t、与ts、ts、s相混+有声母+有v声母-+韵母部分咸、山两摄合流+韵母的出现-+-保留-m 韵尾-果摄、遇摄相混+
10、-+臻、梗、曾、深四摄相混-+保留入声韵+-+声调 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共 5 个声调+-从表 2 可以看出,在声母的对比中,双声叠韵一贯图的主要声母特点与江淮官话洪巢片以及北方方言徐州片都比较相符,吴方言的特点虽然基本符合,但由于其对全浊声母的处理上与双声叠韵一贯图大不相同,所以相似程度大幅降低。在韵母的对比中,双声叠韵一贯图的主要韵母特点与江淮官话洪巢片以及吴方言都是比较相符的,虽然与北方方言徐州片也有相似,但因为徐州话对入声韵的处理上与双声叠韵一贯图不一样,所以相似性也降低。在声调的对比中,只有江淮官话洪巢片保留 5 个声调与双声叠韵一贯图的特点最相符。因此,不管是声母、韵母
11、还是声调,双声叠韵一贯图都与江淮官话洪巢片的特点最为相似。此外,双声叠韵一贯图与北方方言徐州片以及吴方言的语音特点也有较高的相似度。四、从南、北音看双声叠韵一贯图的音系性质在双声叠韵一贯图的“凡例”中,丁显谈到:“是图南北双列”。那丁显所说的兼列南北,南音为何,北音为何?通过对比 双声叠韵一贯图“凡例”中提到的南北音特点以及韵图所反映的声、韵、调特点,(具体见表 3),可以发现与北音相符少,与南音相符多。且北音基本符合北方官话的特点,而南音更偏向于方言。所以我们推测北音是指北方官话,而南音是指吴语等。而江淮官话语言文字学术研究 662023年第1期(总第325期)似乎介于南北音之间,既有北方官
12、话全浊声母清化等特点,又有保留入声等特点,似乎丁显的兼列南北,就是以江淮官话来中和南北。还有一些主张兼包古今南北的韵图,其音系设计也是以江淮官话为基础,就比如我们提到的胡垣的古今中外音韵通例,其也倡导兼包古今、南北之音,比如在王先谦为胡氏所作的序言里有称:“以等韵辩方音,即方音求古韵,并欲有心人依此例广注方音,期于萃音均之全,览古今之要。”和丁显的构想相同,但实际上,大部分学者仍然认为其音系性质为江淮官话。表3 双声叠韵一贯图南、北音情况北音特点/在韵图出现情况南音特点/在韵图出现情况不分尖团/几乎没有分尖团/大量知庄章对立/无知庄章合流/全部分曾梗深臻/未合流为一母曾梗深臻相混/大量不分删桓
13、韵/无分删桓韵/全部无入声/极少量入派三声有入声/无五、双声叠韵一贯图的音系性质在分别与同时期的韵书、韵图以及现代江苏省方言的语音特点进行了对比后,我们发现:双声叠韵一贯图的声、韵、调特点大多符合我们所推测的江淮官话的语音特点,丁显在构拟这个理想的音系时主要参照的是江淮官话。但在对比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出入,造成这些出入的原因可能有以下两点:第一,丁显的成书目的是兼括天下音,很多不符合江淮官话的双声叠韵一贯图的声、韵、调特点,很有可能来自于吴语、北方方言以及我们在之前论述时提及的其他方言,比如湘语、客家话、闽语、晋语等,这也符合丁显“南游吴越,北走萧齐,方音之异,入耳会心”的人生经历。第二
14、,我们也不能否认很多是丁显的强行遵古,比如分尖团、保留-m韵尾等,这可能是他受前人古籍比如 切韵声原的影响较深,实际的语音情况可能并非如此。所以,对于双声叠韵一贯图的音系性质,我们得出的结论是:丁显为读书人构拟的兼括南北的理想音系,主要参照江淮官话,且受到了其他周边方言比如吴语以及北方方言的影响,并纳入了一些古音的特点,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音系。参考文献清丁 显 丁氏韵学丛书(八册),厦门大学图书馆藏本。李新魁 1983 汉语等韵学,中华书局。叶宝奎 2001 明清官话音系,厦门大学出版社。江苏语言资源资料汇编编委会 2015 江苏语言资源资料汇编 语音系统卷,凤凰出版社。(通信地址:450001 信息工程大学基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