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马克思主义国家主权思想的演化谱系与核心线索_张南燕.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2316618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1.5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国家主权思想的演化谱系与核心线索_张南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马克思主义国家主权思想的演化谱系与核心线索_张南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马克思主义国家主权思想的演化谱系与核心线索_张南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总第 期北京社会科学 年第 期马克思主义国家主权思想的演化谱系与核心线索张张南南燕燕 刘刘建建飞飞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 张南燕(),女,黑龙江哈尔滨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博士;刘建飞(),男,黑龙江齐齐哈尔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博士。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共产党百年对外交往的经验总结与时代创新研究。摘 要 马克思主义国家主权思想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出发,揭示了国家主权的本质内涵、发展规律和实践指向。马克思恩格斯对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主权形式及主权性质做出基本判断,提出了以人民主权为核心的国家主权思想;列宁提

2、出了“无产阶级国家如何建立主权”的时代命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主权思想对“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建立和巩固国家主权”的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主权思想系统回答了“社会主义国家在新时代要如何维护国家主权并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的中国之问。马克思主义国家主权思想伴随着历史演进而不断发展,对内坚持“人民主权”与对外坚持“和平外交”是贯穿其中的两条核心线索。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国家主权思想;人民主权;和平外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图分类号 文章编号()文献标识码 .一、引言 国家主权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屹立于世界、实现长久发展的最根本的保障与最坚实的后盾,是一个国家国际主体身份的象征。国家主权

3、思想是随着近代民族国家的出现而逐渐形成的一种国家学说。马克思主义国家主权思想深刻揭示了主权的本质属性和主要表现形式,对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国际关系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国家主权理论如何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实现有序发展,成为各主权国家亟待解决的问题。鉴于国家主权理论的重要性,我们有必要对马克思主义国家主权思想的发展脉络进行系统梳理,并通过梳理马克思主义国家主权思想的演化谱系来把握马克思主义国家主权思想发展的核心线索和一般规律,为世界永续和平发展贡献中国力量。马克思主义国家主权思想的演化谱系与核心线索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主权思想 国家主权作为近现代国

4、际关系和国际法中的一个核心概念,伴随着近代民族国家的建立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而产生。(一)马克思恩格斯主权思想的理论来源在结合霍布斯的“国家主义”主权观和洛克的“个人主义”主权观的基础上,卢梭正式提出了“人民主权”理论。此后,康德和黑格尔分别从“自由主义”视角和“国家主义”视角对卢梭的人民主权理论加以解读和延伸。马克思恩格斯超越了康德“自由主义”与黑格尔“国家主义”之间的争论,在批判、借鉴康德与黑格尔的主权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关于对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和不同制度形态的主权问题的基本认识。对康德自由主义主权观的继承与超越康德基本上接受了卢梭人民主权的思想,明确主张最高权力在人民手中,其他一切权力

5、都从这个权力中产生。但是,鉴于法国大革命中出现的群众暴动导致的混乱后果,康德更加强调真正的民主制度只会导致暴力和独裁的结果。同时,康德从法哲学的思维出发,把人民划分为法律上的“积极公民”和“消极公民”,认为“消极公民”不具有“公民的独立性”,当然在政治上也就无所谓享受主权权力。至此,康德对积极公民与消极公民的论述与他的人民主权思想产生了矛盾和分歧,事实上又回到了人民不平等的论断。而且,康德认为,人民主权只是在现实社会秩序中无法实现的理想,名义上掌握着最高权力的人民意志应服从实际上存在的权力。马克思恩格斯一针见血地指出:“年的法国宪法它把公民划分为积极公民和消极公民,这实际上剥夺了大多数居民的政

6、治权利。”虽然康德从理论上承认了主权属于人民,但当他具体论述“人民”的概念时,人民并非是普通的社会下等阶层或劳动者,而是不劳动却享有生产资料的资产阶级,普通的群众完全在他的视野之外。马克思呼吁人民群众以暴力革命手段推翻君主专制制度,争取实现人民主权的民主共和国。而革命需要有一个主力军和代言人,这就是失去了生产资料、承担着社会所有痛苦、处于被剥削地位的工人阶级,那么,人民就是以工人阶级为主体的广大劳动阶级大众。对黑格尔国家主义主权观的继承与超越黑格尔认为:“主权,首先只是这种理想性的普遍思想,只是作为确信它自身的主体性和意志所具有的一种抽象的并在此限度内是无根据的自我规定而实存,而就是在这样的主

7、体性和自我规定中作出最后决断。这就是国家本身中的个体性东西,而国家本身在其中只是一个人。可是主体性只是作为主体才在其真实性中,人格性只是作为一个人才真实存在;而在已经发展到实在的具备理性的国家制度中,概念三个环节中的每一个都具有它自为地、现实地筛选出来的形态。因此,整体的这一绝对做决断的环节就不是一般的个体性,而是一个个体,即君主。”黑格尔试图将霍布斯的君主主权和卢梭的人民主权合二为一,将一国主权与君主相融合,使抽象的国家主权落实到现实的君主身上,最终形成其独具特色的国家主权理论。马克思在其经典著作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以人民主权思想为武器,清算了黑格尔的国家主权理论和试图为君主制度辩护的本质。

8、首先,主权在一国中具有唯一性。马克思恩格斯集中批判了黑格尔把君主的主权和人民的主权对立起来的荒唐想法,并指出:“主权这个概念本身不可能有双重的存在,更不可能有对立的存在。”其次,行使主权的主体也具有唯一性。对于黑格尔以君主王权来混淆和伪造人民主权的观点,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如果君王是现实的国家主权,那么君王对外也应当被认为是一个独立的国家,甚至不要人民也行”。最后,君主主权与人民主权在本质上是根本对立的。黑格尔通过对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逻辑论证,极力推崇君主主权的政治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对黑格尔保守的政治思想进行了揭露和批判,明确提出北京社会科学 年第 期要消除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分离,消除现实政治

9、国家的虚假性,就必须坚持人民主权,只有通过真正的民主制才能消除对人的政治的异化。(二)马克思恩格斯国家主权思想以人民主权为核心马克思恩格斯在明确了主权的唯一性和人民主权的科学性的基础上,开始构建起以唯物史观为基础的国家主权思想大厦,进一步阐述了人民主权的科学内涵以及维护人民主权的实现途径、现实条件和历史命运。实现人民主权,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始终坚定的思想追求。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人民被划分为不同阶级,以此为条件下的人民只是统治阶级的人民,而不包括被统治阶级,于是人民主权也非真正属于所有人民的主权,而只能是统治阶级的主权;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主权最终回归到了人民的本质上来,即以工

10、人阶级为主体的广大人民群众。因此,社会主义的人民才是一国主权的所有者,人民真正实现了当家作主、管理国家的愿望。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为了实现人民主权,就应当建立真正的人民政府,实行革命的、强有力的专政,粉碎反革命的进攻,消除一切和人民主权相抵触的东西,也就是实行民主革命。在欧洲 年革命期间,马克思恩格斯把实现人民主权同无产阶级革命紧密联系起来。他们在参加革命的实践中,在制定无产阶级革命策略时,始终坚持人民主权思想。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国家权力要真正成为人民主权的化身,就必须实行无产阶级革命,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使国家真正代表社会大多数人的意志。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人民主权不仅是政治口号和政治理想 既

11、然人民主权是科学的、正义的,那么就要创造条件去实现它。首先,交往方式和交往空间是影响国家主权的总的因素。人类的交往形式决定了人们活动空间的范围,决定了人类社会关系的种类和性质。而人类的交往方式归根结底取决于物质生活条件。随着全球市场经济的逐步形成,国际交往不再绝对地以民族国家的意志为转移,而是越来越多地受到世界市场的影响。其次,主权必须建立在物质财富的基础上,国家必然凭借着一定的经济基础来实现和维护自己的对内、对外主权。国家的主权要求和对主权平等的认识都与经济生产方式密切相关。不论是主权的产生还是主权的演化,均取决于经济基础状况,因为,“权利决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制约的社会的文

12、化发展”。最后,国家主权必须具有一定的政治基础,必须要有一定的政治制度的支撑。国家主权的政治基础的核心在于国家主权对内部社会实施治理所具有的正当性、合法性,也就是国家主权的社会构造问题。国家主权的对外政治基础,同样涉及国际社会的政治承认和法律承认问题,是国家主权获得别国尊重的标志。人民主权是个历史范畴。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国家的消亡和民主的实现是一个统一的历史过程,“在真正的民主制中政治国家就消失了。这可以说是正确的,因为在民主制中,政治国家作为政治国家,作为国家制度,已经不再被认为是一个整体了”。因此,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人民民主和民主主权将随着国家的消亡而消失在人的自由的真正实现之中。马克思

13、指出,国家在本质上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是与个人和市民社会分离的“虚幻共同体”,人的自由的实现必然以阶级的消灭和国家的消亡为前提。此后,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将共产主义看作克服市民社会和超越政治解放的统一,“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因此,共产主义的实现过程就是国家逐渐消亡的过程,而此时的人终于能够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获得最终的解放和自由,“国家的政治权威也将消失。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身的主人 自由的人。”随着主权行使权日益多样化的发展,当其量变到一定程度而触动主权本质的变化时,主权将会完成它的历史使命,与马克思主义国家主权

14、思想的演化谱系与核心线索国家一同退出历史舞台。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主权思想解决了主权唯一性的问题,确立了人民主权的科学性,提出了实现人民主权的基本途径。马克思恩格斯的后继者正是沿着人民主权的思路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主权思想。三、列宁与苏联社会主义无产阶级主权思想 从马克思恩格斯到列宁,均承认国家主权及其绝对性,认为国家存在的先决条件之一就是与之不可分割的主权,也就是说,没有主权的国家,不可称之为国家。列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主权问题的基本思想,创造性地提出可以在帝国主义最薄弱的环节实现无产阶级革命并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思想。十月革命的胜利及其建立的苏维埃政权,是列宁关于无产阶级主

15、权建立思想的伟大尝试。(一)列宁对马克思恩格斯人民主权思想的进一步推进列宁在谈到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享有主权时指出,“全体人民享有全部权力,即统一的、完全的和整个的权力”。继马克思恩格斯明确了“人民主权”的唯一性、阐释了“人民”的深刻内涵之后,列宁进一步提出,要实现人民主权就必须要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并通过苏维埃政权的实践检验了马克思恩格斯人民主权的真理性和科学性,推动了马克思恩格斯主权思想的发展。对内方面,列宁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民主权思想,认为人民巩固主权的唯一方式就是确保主权掌握在人民手中。无产阶级在名义上享有的主权实际上被资产阶级盗窃了,资产阶级甚至掩盖了其独占主权的事实。正是在这个意义

16、上,列宁指出,资产阶级民主“始终是而且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不能不是狭隘的、残缺不全的、虚伪的、骗人的民主,对富人是天堂,对被剥削者、对穷人是陷阱和骗局”。因此,在人民分裂为不同阶级的条件下,包括拥有公民权利的所有阶级在内的人民主权,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存在的只是阶级主权,即统治阶级主权。由此,列宁进一步提出了用无产阶级民主代替资产阶级民主的思想,并从科学共产主义学说的角度,阐述了无产阶级民主代替资产阶级民主以后,人民主权的发展将经历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资本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阶段,即无产阶级专政阶段。这一阶段的主权应该属于全体公民,而实际上,则像资本主义国家一样,主权仅仅属于统治阶级,只不过这时候的统治阶级已不再是资产阶级。第二个阶段是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在这一阶段,阶级消失,国家不再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工具,原来的完全意义上的国家变成了非政治国家,已经开始具有自由人联合体的性质。只有在这个阶段,人民主权才能得到充分实现,这是人民主权在人类历史上的最高阶段。第三个阶段即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二阶段,国家消亡,国家权力系统随之消亡,人民主权也就自然消失。对外方面,列宁通过阐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