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绿色社会工作之我构:思想基础和发展理路_陈云.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2317428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02.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绿色社会工作之我构:思想基础和发展理路_陈云.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绿色社会工作之我构:思想基础和发展理路_陈云.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绿色社会工作之我构:思想基础和发展理路_陈云.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 年 2 月Feb.2023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第 40 卷第 1 期Vol.40No.1doi:10.3969/jissn.1672-0598.2023.01.013*收稿日期:2022-01-09基金项目:中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社科一般项目(CSY18054)“环境社会学的学科建构研究”作者简介:陈云(1978),女,湖北郧县人;法学博士,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环境社会学,

2、发展社会学研究。李萌萌(1998),女,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硕士研究生。本文引用格式:陈云,李萌萌绿色社会工作之我构:思想基础和发展理路 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0(1):152160绿色社会工作之我构:思想基础和发展理路*陈云,李萌萌(中南民族大学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武汉430074)摘要:中国社会工作开启“绿色转向”以来,对生态价值和绿色社会工作理路的思考主要借鉴西方思想。立足于本土思想资源,从生态价值的本体根基、历史生成、现实异化、实践路径 4 个方面挖掘并转义道家思想的生态价值观,探讨其与生态文明的内在关联,有助于确立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伦理基础,并从

3、基于“生命命运”共同体的价值立场、以“自然人社会主义社会”为本体的介入路线和以“认知行动”为轴线的实践策略 3 个方面提出中国绿色社会工作发展的基本理路。关键词:生态文明;绿色社会工作;道家思想;我构;他构中图分类号:X2;C9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0598(2023)01-0152-09一、引言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从国家治理的角度切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引导国家经济社会进入了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运行轨道。社会工作也开启了“绿色转向”以回应这一“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势。中国绿色社会工作紧密结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在社区环境整治、生活垃圾分类、环保意识宣传、灾后生态重建等领

4、域积极实践,彰显了绿色社会工作者的生态自觉和社会使命。但是,关于绿色社会工作在当代中国何以可行,何以可为的问题,理论层面的本土思考略显单薄,较多借鉴西方绿色社会工作范251第 1 期陈云,李萌萌:绿色社会工作之我构:思想基础和发展理路式来推动本土社会工作的绿色转向。这种借“他者”来构建自我的做法需要积极反思。本文的核心议题便是立足本土思想,探寻我国社会工作“绿色转向”的思想基础和基本理路,夯实绿色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发展。二、绿色社会工作的“他构”与反思如何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实现范式转换,如何应对国内“经济生态”失调对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冲击与挑战等已然成为中国社会工作面临的重要议题。近几

5、年,国内学界对此议题的回应和探讨,基本思路是借鉴西方绿色社会工作研究,从价值论、本体论和方法论 3 个方面回答绿色社会工作的基本问题。(一)以生态中心主义为基础的价值论立场社会工作的“绿色转向”必须首先解决生态环境的价值评判问题,形成新的环境价值观。环境价值观决定着人类环境行为的根本性认知和取向。国内学界对环境价值的论证遵循了两条路径。其一是扩展正义内涵的理论路径。“社会正义”是传统社会工作的重要价值理念,无论是义务论的正义观还是目的论的正义观,都只关注人与社会的权利和需求1 47。环境正义与社会正义的区别在于:它超越社会环境,揭示了环境问题与社会不平等之间互为因果的复杂关系2 4。利奥波德(

6、Leopold)关于大地伦理、罗尔斯顿(olston)关于自然价值、奈斯(Naess)关于深浅生态学的相关论述阐释了从社会正义到环境正义的转换过程1 48。利奥波德从扩展道德范围的角度赋予生命共同体本身及其内部各成员以道德地位,人类是共同体中的平等一员。人不仅要尊重共同体中的其他伙伴,还要尊重共同体本身3 161。罗尔斯顿论证了自然价值的原生性和客观性,指出自然价值是由自然物自身的属性和生态系统的功能性结构生成的,其所有权是属于大自然自己的,实质内涵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无私馈赠4 115。奈斯通过强调人类之外的生命形式具有独立价值、拥有生存和发展的权利,生物圈中的人和其他有机体多样共生来表达万物平

7、等的观念。上述观点为中国绿色社会工作的伦理站位奠定了思想基础,促使其从“人本中心”转向“生态中心”,从社会正义扩展到环境正义。环境价值的另一条论证思路是从生态危机和不平等关系角度出发。工业革命以来的现代性扩张以及西方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导致了一种支配型社会范式(Dominant Social Paradigm,DSP),社会工作需要用一种新环境范式(New Environmental Paradigm,NEP)来强调自然环境的重要性2 5。环境正义提供了一个观察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崭新视角,有助于回应生态环境问题与弱势群体之间的关联性议题5 71。弱势群体的再生产可以从“社会生态环境”双重角度重新分

8、析,“人在环境中”的“环境”应该包括人类社会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6 89。显而易见,国内学者在构筑绿色社会工作的伦理基础时,普遍采借了生态中心主义从“人类中心”转向“生态中心”、从“社会正义”拓展到“环境正义”的积极主张,其中尤以深层生态学的影响最为突出。351“他构”与“我构”的概念,源自民族学、人类学关于族群文化建构和身份认同的相关思想。“他构”意指用他者的眼光、他者的标准来自我建构,实质上是用客位的文化替代主位的文化。“我构”意指在文化自觉的前提下,依托主位文化开展自我建构。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 40 卷(二)以“社会环境”关系为基础的本体论立场鉴于自然万物与人具有平等地位,以

9、及环境问题与社会不平等之间的复杂关系,国内学界也尝试在新“关系”中理解社会工作。绿色社会工作所建立的“人类社会生态环境”的复合型关系包含两个层面,一是直接面向生态环境,以保护环境为目的建立的关系;二是面向人与人、人与社会,以生态环境为结构性条件而建立新的关系。因此,考量生态环境因素的社会工作模式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社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行动改善人类生存的物理环境,重建人与环境的关系;另一类是将生态环境作为重要考虑因素,针对某一群体的生存与发展开展介入与服务1 6 7。前者可统称为环境社会工作类型,包括绿色、环境、生态、环保等社会工作模式,后者是与环境有关的社会工作类型,包

10、含灾害、生态女性主义、生态灵性、整合和可持续等社会工作模式1 46。每一种社会工作模式都具有自身的独特性。由于对这些社会工作模式的理解和对国内生态问题的判断存在差异,学者们关于中国社会工作绿色转向的目标也有不同意见。一种观点认为:借鉴西方绿色社会工作模式是必然选择,对多米内利(Dominelli)构建的绿色社会工作范式进行系统介绍和吸收,把“环境”从社会环境扩展到自然环境,对人文社会和生态环境予以平等、全面的关怀;秉持鲜明的政治性立场,对资本主义和新自由主义进行持续性批判和反思;具有整合性、全球性分析视野,坚信环境议题与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相互依存,提倡地区/国际的合作与共鸣,以促进生态议题的

11、全球联结;主张非中心的整体分析方法和宏观干预,组织在地社区层面的生活模式变迁以及公众、集体参与行动,合理分配、消耗资源及处置废物,修订消费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5 7。另一种观点认为:多米内利所构建的绿色社会工作属于一种较为激进的社会工作形式,政治化倾向较为明显,试图改变当前以地缘政治社会结构为基础的权力关系8 31。中国社会工作绿色转向的目标是构建环境社会工作,帮助社会工作者使用社会工作核心价值观、知识和技能促进社会变革,促进人类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地球生态系统,应对和减轻环境衰退。环境社会工作在政治方面更加温和,在生态保护方面更加专注9。总体而言,国内学者主要在绿色社会工作和环境社会工作两种模式上

12、选择,实际上两种表述经常是混合使用,并未有明显区分。(三)以整合性、综融性为特质的方法论立场国内绿色社会工作对环境问题、资源危机的应对秉持一种整体性立场也得益于生态中心主义的启发。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罗尔斯顿强调法律、政府和企业决策等制度建设的作用。奈斯则把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纳入一个十分宏大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中来思考,把“社会正义”“环境正义”和“生态正义”进行有机结合,主张对现代西方工业社会的科学技术、文化教育、资源开发利用手段和态度、自然价值观以及管理方式、生活方式等进行全面改良,提出了一套综合性实践策略:完成价值观的深层变革,推行“顺应自然”的资源管理策略,发动民众从基层做起,重视国际

13、合作等10。国内学者着重参考了西方绿色社会工作的实务框架和路线,尤其是多米内利构筑的多层次、可持续451“环境正义”揭示了人需要在自然环境中取得公平正义,强调自然资源在人类主体间的公平分配;“生态正义”将自然环境置于和人同等的地位,强调自然的主体性和内在价值。第 1 期陈云,李萌萌:绿色社会工作之我构:思想基础和发展理路的整体性实践模式。该模式把结构层面的权力关系、资源与行动者层面的能动性、技能有机结合起来,试图用一个平等的架构处理结构性的压迫形式2 6。这套实务理论框架被国内学者从“问题任务角色”3 个维度进行了详细解读9。科茨(Coates)发展的一套贯通“微观中观宏观”的介入路径,即在微

14、观层面上重视个人观念和行为的改变;在中观层面上强调发展地方能力,尤其是社区能力和韧力;在宏观层面上突出国家、政策及国际合作的重要性2 9。绿色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定位、社会工作教育的价值观和视角转向、课程设计等方面的观点也被国内学界广泛引介。此外,中国绿色社会工作同时关注了西方绿色社会工作实务经验,如“澳大利亚受干旱影响的社会工作实践”“纽约市拯救城市菜园运动”9,再结合本土导向积极实践。国内“S 市 A 区果色 Family 系列项目”5“云南某少数民族村寨生态种植与可持续发展项目”7 汶川地震灾区重建系列项目等都体现出中国绿色社会工作以实际行动切实回应着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需求。(四)绿色社会工

15、作西向借鉴的反思无可否认,我国绿色社会工作从生态中心主义和西方绿色社会工作的先行探索中汲取了大量营养。生态中心主义开启了从人与自然的内在关系出发确定自然内在价值的关系思维理路,极大推动了社会工作自然观的转变,但是该理论体系自身固有的局限和与中国发展现实的差距是中国社会工作绿色转向必须反思的问题。一方面,生态中心主义所批判的人类中心主义某种角度上是不存在的。由于性别支配和等级支配的存在,人类从来都不是一个有机整体。在支配逻辑的影响下,不可能存在人类中心主义10 9。另一方面,生态中心主义是对西方资本主义、工业主义发展结果的反思,这种反思仍然具有鲜明的资产阶级思维特质,本质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维护。

16、哈维(Harvey)认为,以自然的内在价值、生态稀缺性、自然极限等为基点的生态主张,其实质是遮蔽了资本主义制度在生态危机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是向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可悲投降。福斯特(Foster)指出,深层生态学关于自然和社会相互作用的观点存在明显缺陷,如果不涉及社会制度的变革,对环境问题的分析都是欺骗性的,仅靠价值和伦理变革是无法实现可持续社会的。生态学社会主义也认为深层生态学属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是一种退化的生态学,其所持的生物还原立场会助长种族主义的蔓延11 9。生态中心主义的此种立场显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内涵、目标和路径是不太契合的,对我国社会工作的绿色转向所能提供的借鉴也较为有限。多米内利构建绿色社会工作很大程度上是看到了新自由主义的不可持续性、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结构的不平等性、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结构性与诸多环境议题之间的内在关联。因此,它采取激进的和反压迫的政治立场,遵循充权和解放人类的目标。比较而言,我国的绿色社会工作所处的环境与西方绿色社会工作全然不同。当前,我国正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在“五位一体”的新发展格局中,生态文明发展被提升到与经济发展同等高度。社会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