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美人之思:中国美学意识的觉醒——《诗经》美学思想研究_黄玉顺.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2318621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4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人之思:中国美学意识的觉醒——《诗经》美学思想研究_黄玉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美人之思:中国美学意识的觉醒——《诗经》美学思想研究_黄玉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美人之思:中国美学意识的觉醒——《诗经》美学思想研究_黄玉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年 月 理论学刊 第 期 总第 期 美人之思:中国美学意识的觉醒 诗经美学思想研究黄玉顺(山东大学儒家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山东 济南)摘 要甲骨文“美”字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美学意识的萌芽,而且是与“善”联系在一起的。此后的传世文献易经尚书没有“美”字。诗经出现大量“美”字,并且不再与“善”相关联,而是由更高的价值词“好”来统摄。这意味着中国美学意识从道德意识中独立出来,标志着中国美学意识的觉醒,这是中国美学思想的真正开端。诗经所有“美”字都形容人,包括女性之美和男性之美,表明中国美学思想一开始就不是艺术美学,而是“人的美学”。这意味着中国美学意识的觉醒是人的觉醒,其内涵是人的情感的解放,

2、尤其是男女爱情的自由表达。诗经里的“美”字全部出现在国风中,这意味着中国美学意识首先出现在民众中,即并不是后儒解释的伦理政治思想。同时,诗经不仅开始具有诗歌艺术的诗学反思,而且开始具有诗歌艺术的美学反思,即是艺术美学思想的萌芽。关键词诗经;美学意识;觉醒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有没有美学思想?有学者认为:“诗经没有理论形态的美学思想,但它作为人对现实的审美产物,其本身就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审美意识和潜美学思想。”这里正确区分了“美学”()与“审美”(),但说诗经只有“潜美学思想”而没有“美学思想”,这取决于何谓“思想”。其实,思想()未必有体系化的“理论形态”;

3、否则,就连周公、孔子也都没有“思想”了。本文将分析证明,诗经不仅具有审美意识,而且具有美学思想。然而叶朗先生的名著中国美学史大纲第一章为“老子的美学”,第二章为“孔子的美学”,没有列入时代更早的诗经。这是因为,在他看来,“中国古典美学的发端时期”始于春秋末期,“这个发端是哲学的发端”,“这个时期的美学家如老子、孔子、易传作者、庄子、荀子等都是大哲学家”,“他们的美学是他们的哲学体系的一部分”。照此理解,诗经既然不是哲学著作,当然也不能算是美学著作。但问题是:何谓“哲学”?如果哲学和美学都意味着反思(),那么诗经也有反思,包括对审美的反思。美学不是审美,而是对审美的反思,即明确地意识到“什么是美

4、的”,从而明确地给以“美”的评价,其关系是:美学 反思 审美 鉴赏 事物。由此可见,汉语“美”这个词的出现即标志着中国美学意识的诞生,这可以追溯到甲骨文。具体到诗经,同样应当注意美学与审美的区分,尤其应当注意“美”这个价值判断词的意蕴。作者简介黄玉顺,男,山东大学儒家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与儒家哲学。古风:诗经的潜美学思想,人文杂志 年第 期。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年版,第 页。DOI:10.14110/-37-1059/d.2023.01.008于是,一个现象显得格外触目:尽管商周时代的甲骨文就已经出现

5、“美”字,然而,中国最古的传世文献易经(古经部分)、尚书(今文)竟然没有一个“美”字。这表明易经与尚书尚不具有美学意识,也没有反映出那个时代的美学观念。然而与此同时,诗经却出现大量的“美”字(共 次)。已有学者指出:中国“美的观念定型在美字上”;“在风里,美才丰富地展现开来”。因此可以说,诗经的美学观念标志着中国美学意识的觉醒,这是中国美学思想的真正开端。关于诗经的美学思想,还应注意两个区分:一是“美学”与“艺术美学”的区分。这是与“审美”与“艺术审美”的区分相对应的。审美并不等于艺术审美,美学也不等于艺术美学;美学是对审美的反思,艺术美学是对艺术审美的反思。诗经尽管在今天被视为一种语言艺术作

6、品,但它的审美意识和美学思想并不等于艺术审美和艺术美学,因为诗经当中“美”字的主要运用对象并非艺术,而是非艺术的事物,尤其是人本身。由此可以说,中国美学思想的开端并不是艺术美学。二是诗经本身的美学思想与今人的美学思想之间的区分。()在既有的诗经研究中,“美学”这个词语所指的往往并非诗经本身的美学思想,而是今人的美学思想,诸如“诗经的美学意义”“诗经的美学价值”“诗经的美学意蕴”“诗经的美学阐释”等都是今人以某种现代美学的观点去研究诗经的审美,即“从美学的角度分析诗经客现存在的美的形态”。()在既有的诗经研究中,“美学”还有另外一类所指,至少从其标题的措辞来看,确实是指诗经本身的美学思想(实质上

7、是诗人的美学意识),这才是本文要讨论的问题。一、“美”与“人”解读诗经的美学观念,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是:诗经中的“美”字全部都出现在国风中,而不见于雅颂。这就提示我们,在阅读后世的注疏时,必须摒弃汉儒以来的那些“后妃之德”之类的伦理政治说教。这一点,其实早已是现代学者的共识。在这个问题上,朱熹的诗集传尽管还做得不够彻底,但较之毛亨、郑玄和孔颖达的毛诗正义更接近真相,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了国风的本来面目。朱熹指出:“风者,民俗歌谣之诗也”;“凡诗之所谓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这就意味着,中国美学意识的觉醒,首先出现在民众的意识中,而不在贵族的意识中,即并不是后儒所

8、说的伦理政治思想。综观整部诗经,所有“美”字都形容人而不是形容其他事物。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事实,表明中国美学思想一开始就不是艺术美学,而是“生活美学”,即“人的美学”。这就是说,“美”就是“人之美”,就是“美人”;而且“美人”既指女性,也指男性。理论学刊 年第 期唯有古文尚书两次出现“美”字:“罔俾阿衡专美有商”;“怙侈灭义,服美于人”。参见十三经注疏(上册),北京:中华书局,年版,第、页。张法:尚书诗经的美学语汇及中国美学在上古演进之特色,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第 期。刘天壤:诗经中的美的形态及其审美意义 基于美学的论域,时代文学 年第 期。毛宣国:诗经美学论,中国文学研究 年第 期;

9、林祥征:诗经的虚实美学,泰山学院学报 年第 期;崔伟:浅谈诗经中“和”的美学思想,作家 年第 期;陈莉:诗经中的生命美学意识探究,江淮论坛 年第 期;魏亚峰:诗经美学初探,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年第 期;张法:尚书诗经的美学语汇及中国美学在上古演进之特色,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第 期。朱熹:诗集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年版,第、页。(一)女性之美以下五首诗,“美”皆指女性美:静女:“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毛传(毛亨毛诗故训传,下同):“既有静德,又有美色。”孔疏(孔颖达毛诗正义,下同):“言有贞静之女,其色娈然而美,又遗我以彤管

10、之法。”朱注(朱熹诗集传,下同):“言既得此物,而又悦怿此女之美也。”原诗既已明言“女美”,即指女性之美。桑中:“云谁之思?美孟姜矣”;“云谁之思?美孟弋矣”;“云谁之思,美孟庸矣”。郑笺(郑玄毛诗笺,下同):“乃思美孟姜。孟姜,列国之长女。”朱注:“姜,齐女”;“弋,春秋或作姒,盖杞女”。诗中“孟姜”“孟弋”“孟庸”皆为女性。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郑笺:“此章说庄姜容貌之美。”朱注:“盼,黑白分明也。”左传记载:“卫庄公娶于齐东宫得臣之妹,曰庄姜,美而无子,卫人所为赋硕人也。”这里“美”是形容庄姜的眼眸之美。有女同车:“有女同车,颜如

11、舜华”;“彼美孟姜,洵美且都”;“彼美孟姜,德音不忘”。毛传:“孟姜,齐之长女。”郑笺:“言孟姜信美好。”朱注:“言所与同车之女,其美如此,而又叹之曰:彼美色之孟姜,信美矣,而又都也。”诗句“颜如舜华”表明这是赞叹孟姜的容颜之美。东门之池:“彼美淑姬,可与晤歌”;“彼美淑姬,可与晤语”;“彼美淑姬,可与晤言”。孔疏:“美女而谓之姬者,以黄帝姓姬,炎帝姓姜,二姓之后,子孙昌盛,其家之女,美者尤多,遂以姬姜为妇人之美称。成九年左传引逸诗云:虽有姬姜,无弃憔悴。是以姬姜为妇人美称也。”可见“淑姬”并不一定就是姬姓的女子。此诗表达男子因一位女子之美而希望与之交流的愿望。(二)男性之美以下六首诗,“美”

12、皆指男性美:简兮:“硕人俣俣,公庭万舞。云谁之思?西方美人。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毛传:“硕人,大德也。”郑笺:“彼美人,谓硕人也。”孔疏:“此贤者既有大德,复容貌美大俣俣然。”I1朱注:“西方美人,托言以指西周之盛王,如离骚亦以美人目其君也。”I2朱注与郑笺尽管有所不同,但都指男性。叔于田:“叔于田,巷无居人。岂无居人?不如叔也,洵美且仁。岂无饮酒?不如叔也,洵美且好。岂无服马?不如叔也,洵美且武。”毛传:“叔,大叔段也。”郑笺:“言叔信美好而又仁。”I3朱注:“叔,庄公弟共叔段也”;“国人爱之,故作此诗”I4。左传记载:“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I5卢令:“卢令令,其

13、人美且仁。卢重环,其人美且鬈。卢重鋂,其人美且偲。”毛传:“言人君能有美德,尽其仁爱。”孔疏:“美其君,言吾君其为人也,美好且有仁恩。”I6所谓“人君”“美德”之说,未必可信;但“美”是形容男性“美好”,则无疑问。猗嗟:“抑若扬兮,美目扬兮,巧趋跄兮,射则臧兮”;“猗嗟名兮,美目清兮”。毛序(毛亨诗序,下同):“猗嗟,刺鲁庄公也。”毛传:“抑,美色。”郑笺:“昌,佼好貌。”孔疏:“抑然而美者,其额上扬广兮,又有美目扬眉兮。威仪技艺,其美如此。”I7朱注:“抑而若扬,美之盛也。齐人极道鲁美人之思:中国美学意识的觉醒I1I3I6I7 十三经注疏(上册),北京:中华书局,年版,第、页。I2I4 朱熹

14、:诗集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年版,第、页。I5 十三经注疏(下册),北京:中华书局,年版,第、页。庄公威仪技艺之美如此。”此诗尽管未必是写的庄公,但也赞其男性之美。汾沮洳:“彼其之子,美无度。美无度,殊异乎公路。彼其之子,美如英。美如英,殊异乎公行。彼其之子,美如玉。美如玉,殊异乎公族。”郑笺:“是子之德,美无有度,言不可尺寸。”孔疏:“我魏君亲往采其莫以为菜,是俭而能勤也。其美信无限度矣,非尺寸可量也。”以为“美”是形容其“德”,这是自相矛盾,因为此诗乃是“刺其不得礼也”,何德之有?“美无度(无限)”“美如英”“美如玉”虽然未必是形容“魏君”,但无疑是形容男性之美。葛生:“予美亡此,谁与

15、?独处!予美亡此,谁与?独息!予美亡此,谁与?独旦!”郑笺:“言我所美之人无于此,谓其君子也。”朱注:“予美,妇人指其夫也。”此“予美”犹言“我的美人”,“指其夫”,即“美”是指男性之美。(三)男女同美以下三首诗的“美”不分男女:泽陂:“有美一人,伤如之何!有美一人,硕大且卷。有美一人,硕大且俨。”毛序:“男女相说(悦),忧思感伤焉。”毛传:“蒲以喻所说男之性,荷以喻所说女之容体也。”孔疏:“言男女之美好”;“聚会则共相悦爱,别离则忧思感伤,言其相思之极也”。此诗“有美一人”究竟是指男性还是女性,并不确定。“硕大”既可形容男性之美,如简兮;也可形容女性之美,如硕人。防有鹊巢:“谁侜予美,心焉忉

16、忉”;“谁侜予美,心焉惕惕”。郑笺:“所美谓宣公也。”孔疏:“君子惧己得罪,告语众谗人辈:汝等是谁诳欺我所美之人宣公乎?而使我心忉忉然而忧之。”所谓“予美”是指宣公,朱熹不以为然:“此男女之有私,而忧或间之之词。”此诗之“美”是指女性还是男性,亦不明确。野有蔓草:“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毛序:“男女失时,思不期而会焉。”郑笺:“周礼: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之无夫家者。”诗句形容其人之“美”,谓之“清扬婉兮”“婉如清扬”,朱注:“眉目之间,婉然美也”,似指女性之美,其实未必。例如猗嗟写鲁庄公“猗嗟娈兮,清扬婉兮”,毛传:“婉,好眉目也”;孔疏:“此庄公容貌娈然而好兮,其清扬眉目之间婉然而美兮”I1;朱熹:“娈,好貌”;“婉,亦好貌”I2。这说明“婉”既可形容女性,亦可形容男性。前面提到,诗经所有的“美”都是形容人。这是一个极为重大的观念史事件,即意味着中国美学意识的觉醒与人的觉醒之间具有一种内在关联;或可以反过来说,人的觉醒首先是美学意识的觉醒。这种觉醒的内涵是人的情感的解放,这尤其突出地体现在男女爱情的表达之中。毛亨诗大序说:“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