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 育 观 察JIAOYU GUANCHA2023 年 1 月第 12 卷 第 2 期面向“交通强国”战略需求的交通类高校风景园林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思考 以西南交通大学为例宗桦(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四川成都,610031)摘要“交通强国”战略的实施对交通类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院校内各专业的特色发展指明了新的道路。但目前交通类高校的风景园林专业,普遍存在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过于单一、未曾与国家和地方的重大发展需求接轨,专业的应用型本质未曾凸显、培养体系重理论和轻实践,以及师资选拔模式与行业发展脱节等问题。交通类高校的风景园林专业应从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加强交通类高校风景园林特色人
2、才的交通精神教育、提振“交通强国”自信,从以卓越工程师培养为导向、强化特色课程培养体系和构建校企融合的人才培养保障体系、搭建科技与实践教学合作平台、推动产教深度融合四个方面努力,有效保障符合国家及地方需求的风景园林特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关键词 风景园林专业;特色人才;交通类高校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3712(2023)02008805一、引言2019 年颁布的 交通强国建设纲要 明确指出,从 2021 年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将分两个阶段推进“交通强国”建设。1 建设“交通强国”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国情、着眼全局、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新时代做好
3、交通工作的总抓手,不仅会对国民经济起到保障和促进的作用,还可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此外,“交通强国”建设对于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倡议、乡村振兴战略、加快中西部社会经济发展、保障国防安全等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顺利实施“交通强国”战略,亟须高水平的交通人才作为支撑,同时对交通高等教育领域的人才培养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已有土木、地环、交运、机械、电气、信息、地灾等多个专业的优秀人才先后瞄准对应板块,助力社会主义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的顺利构建。在重大交通工程的建设过程中,通常需要面对高海拔、崇山峻岭、地震频发、复杂地形、季节冻土、山地灾害
4、、自然火灾以及生态环保等建设难题。同时,重大交通干线往往途经各级自然保护地、风景名胜区、地质遗迹公园、水源保护地和传统村落等;或穿越陡峭险峻、水土流失严重以及土地石漠化较为严重的生态脆弱区域。因此,在交通强国建设纲要 的第六部分,明确提出必须强化交通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然而,通过整理在 CNKI 上发表的科研成果后发现,风景园林专业作为交通景观营造及路基边坡生态保护与修复的主力军,却在“交通强国”建设过程中参与度不高、存在感较弱。以“交通景观”为主题词检索后显示,迄今共有 326 篇中文论文见刊。其中,交通类高校的发表量占比1227%,交通类高校的风景园林专业的发表量仅占比 736%。以铁路
5、景观专业为例,交通背景院校合计贡献论文 42 篇,但风景园林专业的论文贡献仅有 8 篇。为此,本文基于国家“交通强国”战略,依托交通类高校办学背景,深入挖掘风景园林特色人才培养的特色与潜力,有助于找准应用型专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为人才培养和科研成果转化寻找出路。二、交通类高校风景园林专业特色人才培养的困境(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过于单一,缺少特色自 2011 年风景园林学新增为一级学科后,十年间,全国总共有 183 所学校开设了风景园林专业,高校背景涉及农林(45%)、工科(40%)和艺术(15%)88收稿日期 20221013基金项目 2022 年西南交通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面向
6、交通强国 战略需求的风景园林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YJG52022Y017);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教育科学研究课题“面向 交通强国 建设需求的交通背景高校风景园林专业卓越园林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TYB2088)。作者简介宗桦,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教授。DOI:10.16070/45-1388/g4s.2023.02.016三大类。2 3 在工科院校中,开设了风景园林专业的交通背景高校共有 7 所,依次是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兰州交通大学、华东交通大学和重庆交通大学。通过将以上7 所交通院校风景园林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与其他类型高校,如中央美院、同济大
7、学、北京林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重庆大学、桂林理工大学、海南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等同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比较后发现,不同背景高校的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高度一致。尤其在 2018 年之前,均是以培养具有风景园林学基本理论、规划与设计方法、实务技能与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以传统园林的保护和城市绿地的设计与提质服务为导向。2018 年之后,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部分农林高校已开始将培养目标转向服务于乡村区域。但总体而言,现有的风景园林人才的培养目标已明显无法满足我国多样化的建设需求。尤其是交通背景高校中的风景园林专业,与其他工科、农林、艺术院校相比,人才培养目标仍聚焦服务于城
8、市绿地建设,没有为应对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而进行转向与调整,对行业责任感重视程度不够,交通特色不够鲜明、优势不够突出。通过进一步深入调研交通背景院校,含上海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重庆交通大学的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发现以上高校的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普遍受到同济大学和重庆大学的影响,长期紧跟这两所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而缺失了对自身高校背景的理解和专业特色办学的突破能力。由此也导致交通院校培养出的风景园林人才进入交通行业就业的数量和比例越来越少。以西南交通大学为例,大部分毕业生都倾向于选择在党政机关和各级市政设计院工作,其就业选择的原则与其他类型高校同专业的毕业生并无异同。事实
9、上,国家建设需要的人才是多方面、多层次的。错位发展、特色发展才是维系不同办学背景高校中同类专业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交通院校应科学考量自身办学条件、优势和特色,实现人才培养体系从“广而全”向“强基+个性化专才型”转变。4 例如,面向“交通强国”战略,风景园林的专业人才既可在交通站点及线路周边景观设计上大展拳脚,又可在交通沿线环境生态风险预测及生态修复、交通安全提升设计和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运营和养护全过程等多个领域发挥所长。因此,交通背景高校的风景园林专业亟须面向“交通强国”的建设需求,按照自身所处的院校类型和层次,研判自身在整个交通领域人才教育系统中的定位,形成有特色且针对性强的人才
10、培养的目标、类型和层次,更好满足交通强国建设多领域和高质量的需要。尤其是地方性的交通院校,更应着力于有突出且鲜明的办学特点,服务于地方特有的交通需求,依托地方交通发展积极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凝练出人才培养的地方经验。(二)工科应用本质模糊,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严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的重大改革项目,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5 迄今为止,已有近200 所工科背景高校参与此重大项目。交通类高校隶属于工科大类,其风景园林专业通常与建筑学、城乡规划学共同
11、构成三位一体的人居环境设计学科,有着深厚的工科背景,理应走在“卓越计划”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的前列。但迄今为止,风景园林专业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方向上的探索和行动上都明显滞后于其他工科专业。68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导向,仅重视其规划与设计能力的培养,忽视设计后与工程建设及管理环节的衔接。培养出的专业人才仅能胜任项目的前期设计,一旦涉及工程项目的建设落地,就一无所知、经验缺乏,对项目的整体思考和完成度把握严重不足。因此,急需依托“卓越计划”需求,构建“国家需要、地方引导、学校统筹、产业界参与”的调整培养体系,提升特色专业人才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三)课程体系与师资选拔模式
12、亟待完善改革当前,大多数高校的风景园林专业的课程体系仍严格遵循 高等学校风景园林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2013 年版)的要求进行设置。课程体系规范有余而特色不足,未能充分彰显院校特色和地方特色,导致人才培养千篇一律,缺乏核心优势与专长。加之近年来各大高校的风景园林专业热衷于引进海外人才,这些人才在海外的研究内容与方向往往与国内发展需求脱节或错位。尤其在交通院校,由于西方国家的交通高速建设期已过,引入的风景园林人才几乎都是从事城市设计和生态研究,缺乏在交通行业工作和实践的经验,甚至无任何工程实践经验。对我国交通行业发展的现状思考不够深入。因此,在后期的教育教学环节,课程体系设置、教育教学内容和视野
13、往往无法紧扣国家重大战略。实际上,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第二个百年计划时期,国家与人民需求的巨变扩充了风景园林专业的内涵,专业的知识结构需要结合我国当代建设需求,与时俱进地进行调整与优化,无论是在课程体系设置、学分分配、课程群组建立、课程内容甚至师资选拔要求等多方面都需要开展相应的改革探索。三、交通背景高校的风景园林专业特色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思考(一)结合“交通强国”建设需求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依据 交通强国建设纲要 的要求,交通类高校98可借助院校的办学特色与优势,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形成服务国家和地区,回归工程专业本质,解决工程卡脖子问题的培养逻辑,转变风景园林特色人才的培养方向。西南交通大学的
14、风景园林专业依据国家和地方的不同需求,自 2021 年起将人才培养目标设定为两个方向。一是对照重大交通工程需求,重点针对交通廊道等重大工程体系,依托园林工程技术、园林植物学和生态学基础,培养出能开展各类交通工程站点及其沿线景观设计和实施各类工程创面生态修复的复合创新人才。从交通工程景观安全、沿线生态影响模拟评估与修复、视觉环境影响评价与优化三大方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出胜任交通沿线各类景观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及管理的卓越工程师人才。二是对照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公园城市的发展战略,培养以工程实践为基础,灵活运用低影响技术、空间分析技术、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和生态系统模型模拟技术,胜任城乡不同尺
15、度景观规划、设计、管理及研究的卓越工程师人才,在以成都为全国示范的公园城市建设中发挥基础性、主体性和引领性作用。(二)加强交通精神教育,提振“交通强国”自信对交通类高校而言,依托交通精神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点燃学生投身交通行业建设的热情。在我国重大交通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一批批的交通工作者秉承传统,以路为家,不断丰富和发展了“两路”精神,为我国的交通运输事业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在交通领域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精神文化。9 这种精神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吻合,具有重要的育人价值。因此,在特色人才培养的第一步,应将以“两路”精神为代表的交通精神融入课程培养体系。专业课教师可结合教学目标和内容,
16、立足中国交通建设实践,巧妙嵌入各类交通精神,讲好交通故事。9 也可以引导学生开展跨学科合作参与各类竞赛,为交通类多学科的思想交流和学术探讨搭建平台,在学术碰撞中领悟老一辈人凝练出的交通精神。另外,借助实践课程,如暑期实习、课外实践、毕业设计等机会尽可能组织学生走访川藏公路、青藏铁路、川藏铁路以及港珠澳大桥等重大交通工程,前往交通建设典型单位和先进集体学习调研。沉浸式地领略我国交通发展的巨大变迁,感悟交通前辈勇往直前、不懈奋斗的拼搏精神,产生行业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发学生投入交通强国建设的热情。(三)对标卓越工程师培养要求,优化调整课程培养体系应结合卓越工程师职业需求特征,依托高校各类工程教育实践中心,同步对接发达国家风景园林专业教育的制度标准、质量标准和技术标准,提升风景园林专业的国际化实质等效水平,优化风景园林专业的课程体系。西南交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将专课群设置为理论基础模块、专业知识模块、课外实践模块和项目设计模块四个模块。围绕交通工程沿线景观设计和交通创面生态修复两个核心领域开展能力培养,重构专业课程体系。大幅提升学生的实践环节比重,如实验课程、暑期实习课程、毕业设计实践的比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