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0 2 3 年 1 月第 12 卷第 1 期Journal of Bengbu UniversityJan.2 0 2 3Vol.12,No.1明初朱元璋关于建都的思考与抉择收稿日期:2022 05 16作者简介:刘梦强(1997 ),男,安徽阜阳人,硕士研究生。E mail:3170762597 qq com刘梦强(安徽大学历史学院,安徽合肥230039)摘要:大明王朝建国之始,国都选址问题深深困扰着朱元璋。迁延十余年之久,朱元璋方折中以南京为国都。朱元璋对国都的思考经历了不同的阶段。明朝草创之际,以应天为中心,图谋天下;天下大定之时,意欲建都北京(开封),经营北方;更有营造帝乡凤阳为国
2、都之举。洪武初年逐渐演变成“两京一都”的奇特格局。其形成有时代大背景下深厚的历史原因,也有朱元璋个人独特的思考因素。朱元璋选择南京为大明国都对明朝之后的政治走向产生了深远影响。关键词:朱元璋;都城抉择;中都;开封;南京中图分类号:K2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3)01 0124 05Zhu Yuanzhang s Thoughts and Choices on Building the Capitalin the Early Ming DynastyLIU Meng-qiang(School of History,Anhui University,Hefei,230039,Anhui
3、)Abstract:At the beginning of the founding of the Ming Dynasty,Zhu Yuanzhang was deeply troubled bythe issue of the location of the capital After more than ten years of delay,Zhu Yuanzhang chose Nanjingcity as the capital in a compromise Zhu Yuanzhang s thinking on the national capital has gone thro
4、ughdifferent stages When the Ming Dynasty was first established,he took Yingtian as the center and plottedthe world When the world was settled,he wanted to establish Beijing(Kaifeng city)as the capital tomanage the north He even made Fengyang,the imperial hometown,as the capital of the country In th
5、eearly years of Hongwu city,a peculiar pattern of“two capitals and one capital”was gradually formed Itsformation has profound historical reason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times,as well as Zhu Yuanzhang sunique thinking factors Zhu Yuanzhang s choice of Nanjing city as the capital of Ming Dynasty h
6、ad aprofound impact on the political trend after the Ming DynastyKey words:Zhu Yuanzhang;capital choice;Zhongdu city;Kaifeng city;Nanjing city首都是一个国家的政治中心,同时也是一个国家对内对外最重要的标志。“古帝王控制六合,宰割河山,以为子孙久安长治之业者”1,每一位开国皇帝都极为重视一国首都的选择。统治者在选择国都所在地时,往往不仅会从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军事、资源等现实角度权衡,还会从民心、鬼神等角度考量。明代国都问题因其独特的历史演变历来受到学
7、者们的关注,早期吴晗所著明代靖难之役与国都北迁2 就概论了明初国都变迁历史与缘由,之后学者们不断跟进,相关著作颇多。近期,国家文物局公布 2021 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安徽凤阳明中都遗址以其庞大而完备的明代宫殿群及特殊的文化涵义入选,再次引发了人们对明初朱元璋国都抉择问题的思考与探讨。明朝本该在开国皇帝即位时就确定的都城京师却一直迁延不定。从元朝至正十六年(1356),朱元璋夺取集庆改名应天,到DOI:10.13900/ki.jbc.2023.01.019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正式在应天登极称帝,“钟山之阳即皇帝位,于南郊定有天下之号曰大明。”虽是在南京登极,但朱元璋却并未明确天
8、子都城所在3 69。洪武元年八月初一,朱元璋方设立应天为南京,以汴梁(今河南开封)为北京。洪武二年九月,朱元璋直升自己的故乡临濠(今安徽凤阳)为中都。至此,明初洪武年间就形成了南北各有一京城、中间设立一中都的“两京一都”的奇特布局。直到洪武十一年(1378)正月,朱元璋才明确南京为都城,至此明初建都问题才算大定。建都问题迁延如此之久是历史上少见的,这背后有着较为深刻复杂的历史原因。1北京(开封)的选择与舍弃终元一朝,最著名的城市是元大都(今北京)。忽必烈建立元朝,选择都城之时,有识的蒙古贵族便进言“幽燕之地,龙蟠虎踞,形势雄伟,南接江淮,北连朔漠。且天子必居中以受四方朝觐。大王果欲经营天下,驻
9、跸之所,非燕不可”4,明确指出以北京作为国都掌控南北的好处和重要性。徐达率领北伐大军打败元朝主力,攻克元大都后,朱元璋改大都路为北平府,取平定北方之意。这一改名象征着蒙元少数民族政权在中原统治的彻底覆灭。笃信风水的朱元璋刚推翻元朝的残暴统治,就下令夷平大都内所有元朝宫殿以消除蒙元残存于此的元朝王气和统治痕迹。因此朱元璋欲建都之处的“北京”,并非是今天位于华北平原最北边、燕山以南的北京城,而是位于华北平原腹地的河南开封城。开封地处中州腹里,毗邻黄河,历史传承悠久为八朝古都,北宋时于此建都汴梁。洪武元年(1368)三月,徐达率军攻下汴梁城,于是 朱 元 璋“躬 亲 至 彼,仰 观 俯 察,择 地
10、以 居之”5 21,“急至沛梁,意在建都,以安天下。”6 43当时,广袤的北方区域尚未收复,元顺帝尚在大都。汴梁位于中原腹地,直临北方蒙元势力,方便大军北伐。4 月 16 日,徐达攻占汴梁,开封正式归入朱元璋统治。拿下开封为朱元璋应对北方元朝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战略中心。因此朱元璋于洪武元年八月下诏:改应天为南京,改开封为北京7。公元 1368 年,朱元璋创立明朝,是为洪武元年,旋即命令徐达誓师北伐,在发布的讨元檄文中提出了一个振奋人心的口号“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记,救济斯民”8 402。开封因曾是北宋都城,若在此建都可以唤起广大北方汉族民众的强烈民族归属感,进而鼓动北元统治下汉民族百姓揭竿
11、起义,响应北伐。为此,朱元璋数次亲临汴梁实地考察,意欲建都于此,并为建都于汴梁做了一系列的前提准备:去除汴梁路改设开封府,以提升汴梁的行政等级;设省级政务机构于开封,驻兵、囤粮于此,提前发展汴梁的城市实力,以便容纳后续立都所带来的激增人口。但是朱元璋没料到元朝败亡的如此之快,蒙古统治者面临北伐大军并未拾起他们的刀枪,奋起一战,而是选择了回归他们的游牧本性,连夜撤离大都,重返漠北草原故地。蒙元虽然失去了都城大都,却因此保留住了蒙元大部分的军事实力。北伐军进展神速,在朱元璋下诏以开封为北京的第二天,明军就成功攻占了元大都,史载“庚午,徐达入元都”7。元朝的迅速败亡北逃,极大地改变了原先明蒙对立形势
12、,原有中原故地尽皆收复,明朝统治疆域大大北扩,北方局势大变,开封府不再处于对付蒙元的前线。再加上朱元璋对中原腹地的考察深入,朱元璋对原元朝统治下该地区社会经济的颓败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自洪武初,平定中原,臣急至汴梁,意在建都以安天下。及其至彼,民生凋敝,水陆转运艰辛,恐劳民之至甚。5 21这是因为元末农民起义军与地方割据势力连年混战对中原腹地造成了巨大的伤害,经济对比南方更加凋敝,不足以支持重建都城。朱元璋对建都汴梁的想法产生了动摇,迟迟未有重建大梁城的命令9。就这样,以汴梁为北京建立国都的想法被朱元璋迅速淡忘。最终北京于洪武十一年(1378)被改名为开封府,在名义上彻底被罢除。2中都凤阳的营造
13、与闲置凤阳,元朝时称作濠州,洪武七年(1374)八月朱元璋赐府名凤阳,为朱元璋乡里所在。洪武二年(1369)九月,朱元璋下诏询问群臣定都之事,群臣“或言关中险固金城,天府之国;或言洛阳天地之中,四方朝贡,道里适均;汴梁亦宋之旧都,漕运方便;又或言北平元之宫室完备,就之可省民力者”8 881。朱元璋对诸位大臣关于都城选址的建议都不满意,他提出了自己的想法,那就是建都于他的老家临濠。群臣慑于朱元璋的皇帝威严,除了刘基外,都纷纷表示赞同。刘基坚持认为“中都曼衍,非天子 居 也”。但 是“圣 心 因 念 帝 乡,欲 久 居 凤阳”10,故朱元璋对刘基的谏言置之不理,开始大规模营造他心目中的完美国都。朱
14、元璋下诏将自己的家乡临濠升格为中都。从521刘梦强明初朱元璋关于建都的思考与抉择洪武二年九月起,在旧城西二十里凤凰山南麓大规模兴建中都,投入数万民夫,历时 15 个月,中都外城营造初步完工。安葬朱元璋父母及哥嫂的明皇陵也同时动工修建,朱元璋意图在自己的家乡建设一个规模宏伟的万年福地。从朱元璋不断派皇子到凤阳朝拜祖陵可以看出其对自己的家乡怀有深厚的感情。明太祖实录卷一一七载洪武十一年(1378),朱元璋派皇太子朱标前往中都祭祀:上谓皇太子曰:自古帝王之兴,皆祖宗积德厚深,格于皇天,钟吉聚庆,乃生帝王,以主天下,传世无极。朕仰承天命,抚驭万方,实由我祖考以来积德所致,每怀陵寝,瞻望中都,悲感无极,
15、今命尔往修孝祀。8 1913朱元璋本一介淮右布衣,一路从社会底层农民登极为帝,他有着传统农民那种“福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的思想,因此他多次返回家乡,他认为建都于此可以光宗耀祖“圣心因念帝乡,欲久居凤阳”11。朱元璋认为自己取得天下,是历代祖宗积德所致,在凤阳建都可以彰显自己登极称帝为天命所归。朱元璋很重视风水学说,他想利用风水学说为自己的统治蒙上神秘的色彩,借助中国人根深蒂固的皇权天授思想,为自己建立的新王朝找到正统神权思想支撑。朱元璋决定在此兴建中都,还有其最重要的政治目的:收买淮西集团,巩固明朝统治。朱元璋本身是凤阳人,归属于淮西之地,在早期建立割据势力时,跟随他的也多为江淮乡党,在逐鹿
16、中原建立明王朝的过程中,这些淮人乡党征战疆场多有战功,为明朝立下汗马功劳。文臣之首的李善长、武将之首的徐达皆为淮人,大将汤和与周德兴更是与朱元璋同村。最早跟随朱元璋的“淮西二十四将”尽皆淮西人士,其中多半与朱元璋同为凤阳人3 70。朝廷中大部分开国元勋,也都是凤阳附近的怀远、定远、五河等地的淮人。如何将这批功臣妥善安排,是关系到新建明朝能否稳固下去的大问题。朱元璋兴建中都于其家乡,同时于洪武五年十一月诏“建公侯第宅于中都”8 1404,朱元璋借此进一步拉近与开国功臣的关系,并利用淮人衣锦还乡、夸耀乡里的心理,可以换取部下更大的拥戴。在凤阳建中都,以地域为纽带拢络淮人,可以达到巩固统治的目的。“临濠则前江后淮,以险可恃,以水可漕,朕欲以为中都。”3 70同时朱元璋也看中了不错的凤阳地理区位。在对中都不断地营造工程中,凤阳皇城的区位缺点逐渐显现。新建凤阳城地势高出四周些许,四周有山相绕,北边濒临淮水,东南处有濠水,符合传统风水学依山傍水好风水的地理要求,但实际上此处地形所受限制较多,左右延展开去并不十分开阔,不满足建设一国之都这种大型城池的要求。“皇祖驾自南京来视工役,遥观大势,见一面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