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面向·路径:新时代社会组织党建效能的转化_刘晓贵.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2319486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1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面向·路径:新时代社会组织党建效能的转化_刘晓贵.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面向·路径:新时代社会组织党建效能的转化_刘晓贵.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面向·路径:新时代社会组织党建效能的转化_刘晓贵.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年 月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第 期 总第 期 面向路径:新时代社会组织党建效能的转化刘晓贵,成宇昊(中共中央党校 国家行政学院 公共管理教研部,北京;南安普顿大学 商学院,英国 南安普顿 )摘 要社会组织党建在组织嵌入基础上向激发效能转化,利益整合、社会服务、资源配置、社会监督、角色互构成为转化的有效路径,这有助于在社会组织中充分树立起党的领导权威,激发社会组织活力。要实现党建效能转化,必须加快党建流程“组链”,推动党建策略统合,加强党建服务延伸,加深党社合作创新,建立党建孵化平台,在党社良性互动、团结与合作中实现党的领导与社会组织自治的互动。关键词社会组织;党建效能;互动合作;统合“组链”中

2、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及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时强调,要重视新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可见,加强党对社会组织的领导,对实现社会组织的“再组织”和良性发展具有根本性作用。加强社会组织党建是坚持和实现党对社会组织领导的有效手段和必然路径,是稳定社会组织发展秩序,提升党的领导权威,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在实践中,社会组织党建在组织建设层面已经取得了积极进展,但党建工作开展过程中出现的组织空壳化、工作形式化、内容空洞化等问题也较为突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建效能的发挥。因此,对社会组织党建效能进行深入挖掘,将其转化为切实加强党对社会组织领

3、导的有效路径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一、文献回顾与思考社会组织与党组织有相似性,也有很大的不同。在一种政治组织内部再建立一种政治组织形式,实现组织间的形式嵌套相对容易,但真正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树立党的领导权威,将其总体效能激发出来很难一蹴而就,在当前实际操作中遇到了许多问题和困难。陈家喜认为社会组织党建存在内部排斥、组织空转、多头管理以及保障缺失等现象,建议从提升政治认同、创新党建方式、健全保障机制和改进活动方式等方面着手,重构党与社会组织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张波认为社会组织党建面临着功能定位模糊、管理相对混乱、重视程度不够、保障条件缺失等现实困境,亟须在党建理念、管理体制、运作机制、工作方法

4、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完善,以扩大党组织在基层社会的渗透力和影响力。程坤鹏、徐家良认为“合法”地将社会组织“有效”整合至党的组织结构内,实现社会组织依法自治和党的政治引领的相互兼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我国社会组织党建与业务工作耦合机制研究”()。作者简介刘晓贵(),男,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社会组织;成宇昊(),男,南安普顿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公共组织管理。陈家喜:我国新社会组织党建:模式、困境与方向,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年第 期。张波:我国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若干问题研究 基于 年相关文献的分析,长白学刊 年第 期。容,需要塑造符合现代社会组

5、织体制和强化基层党建需要的“结构理性”。如何实现这种“结构理性”?从组织功能拓展来看,吴新叶认为党的领导体现在执政与服务两大领域,前者已经形成了科层制治理模式,但在社会组织的权益属性、诉求、社会功能等方面,科层制治理的负效应不容忽视。对于社会组织的管理需要秉持服务理念,才能有效克服科层制治理的消极性。向春玲提出社会组织党建不同于体制内的党建工作,执政党要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在服务中实现管理。通过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增强执政党的凝聚力和执政合法性。从组织整合性来看,在强化党组织覆盖率即政治组织建构的同时,我们党还通过开展政治协商、政治吸纳、政治合作等方式开展党建工作。徐宇珊基于案

6、例分析和实地访谈研究发现,深圳市探索的“刚性嵌入”与“柔性融入”相结合的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路径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以上研究大多站在党的立场来思考问题,但党建效能的发挥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而不是单向度的。李健、郭薇认为研究的主体视角需要转换,已有的研究普遍以政党为中心,而党社互动的另一面 社会组织在党建中的能动性却被忽视了。应当说这一观点相对于单纯从执政党视角展开的研究显得更为全面。但目前对党建如何体现社会组织的主体性及主动性,实现党建权威内化、党建效能转化的研究还比较少。在新时代背景下,社会组织对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组织价值越来越重要,但社会组织党建效能发挥总体上还呈现碎片化状态,缺乏有机统一。

7、加之,涉及党建效能发挥的相关部门各自为政、协调性差,大大增加了两者互动、认同与合作的交易成本。因此,需要站在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宏观视角下,结合执政党与社会组织的各自诉求、组织功能、行动方式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性梳理与研究,使社会组织党建呈现系统性、有机性,将社会组织更广泛、更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提升社会整体凝聚力。二、五个面向:新时代社会组织党建效能的转化方向当前的社会组织党建侧重于党的领导层面的单向度要求,在党的组织和党的活动有形覆盖上已取得显著成效,但党组织如何发挥作用,党建在社会组织中发挥什么作用,如何通过党建与社会组织的有效互动将党的领导内化、转化到社会组织行动中

8、去,这些问题都需要结合中国共产党的党建规律、新时代发展要求、社会组织的特征进行分析。总的来说,党建效能应该注重向五个方面转化。(一)向利益整合效能转化新时代社会矛盾变化的基点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党倡导的国家治理理念的核心要义就是与其他主体共同合作,共谋发展,满足人民的发展诉求。社会组织的发展诉求是多方面的,既有自身对美好生活的诉求,也有改善其发展条件的诉求,更有参与到政治经济生活中的诉求。这些诉求随着社会组织的发展壮大也日益凸显。作为执政党,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执政基础,就必须对社会组织的发展诉求进行平衡,使其在规范有序发展前提下发挥正能量。因此,推动社会组织自身更好发展的需求必须获得党的认同

9、,这是发挥党建利益整合效能的必然选择。社会组织的发展也必须讲政面向路径:新时代社会组织党建效能的转化程坤鹏、徐家良:新时期社会组织党建引领的结构性分析 以 市为例,新视野 年第 期。吴新叶:走出科层制治理:服务型政党社会管理的路径 以上海社会组织党建为例,理论与改革 年第 期。向春玲:关于社会组织党建创新的几点思考,科学社会主义 年第 期。徐宇珊:刚性嵌入与柔性融入: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路径探索 以深圳市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为例,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年第 期。李健、郭薇:资源依赖、政治嵌入与能力建设 理解社会组织党建的微观视角,探索 年第 期。治、守规矩、顾大局。党要考量社会组织的发展需求,社会组织

10、也要认真落实党的执政要求。党主动通过党建搭建与社会组织的链接渠道,建立引领社会组织发展的运行机制,有利于寻求两者利益与需求的结合点。(二)向资源配置效能转化从发展的进程来看,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仍然处于快速上升阶段,势能呈现相对急增现象,正凝集越来越多的民间社会资本。但即便如此,我国社会组织因为先天发育较弱,从社会所获得生存的资源相对于其组织愿景、行动与价值来讲还远远不够。由于历史和体制原因,社会组织在发展上还更多地倚仗政党资源、行政资源。除了政府购买服务等机制外,社会组织党建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向社会组织输送政治、社会资源的一种互动形式,得到许多社会组织的接纳。但在现实中,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在资源配

11、置上还存在失灵现象:一是党建没有充分发挥引领作用,缺乏有效的转化机制,未能将社会组织的内部资源或社会资本配置到社会所需要的领域;二是党组织空壳化、形式化导致党建没有将党的政治资源、社会资源有效输送到社会组织。一些经济实力强、组织化程度高的社会组织中,即使有党员,党的组织也没有建立起来;有的即使是建立了党组织,也处于“休眠”状态,作用发挥不大。社会组织党建如果仅仅注重思想引领、意识形态教育,而不注重根据社会组织的发展诉求将党的政治资源、社会资源向其分享,党建的吸引力会逐步降低。将社会组织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主体来对待,从资源交换与合作的视角来推动党建工作是新时代社会组织党建要作的一篇大文章。(三)

12、向社会监督效能转化党必须从内部和外部加强监督,才能筑好防腐的堤坝,赢得人民的认同。在外部监督方面,除了民主党派的监督外,还需要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为畅通的、更为可行的、正式的、组织化的监督机制。社会组织是群众的自组织形式,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更为重要的是它也是一种正式合法的组织机制,凝聚了社会层面的精英或普通群众。以社会组织为“镜”,借助社会组织力量增强党的自我净化能力符合新时代社会组织演化的客观规律。党在社会组织发挥有效的组织领导作用,有助于使人民群众对党的执政认同从原子化状态走向更为稳固的组织性认同、结构性认同,有助于党直接获得社会各个层面的建议和声音,这对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具有强大的组织、监督和

13、舆论支撑作用。这种做法符合中国政治文明建构的传统,符合党坚持走群众路线的宗旨,符合新时代社会发展的大势。(四)向社会服务效能转化新时代,党所关心的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单纯是物质层面的满足,还有精神层面的需求,即寻求更多的社会存在感,实现自我发展的意义。党要适应群众需求的提升,必须摸准群众需求的脉搏,党建的重心必然要有所拓展,从肌体自我净化向社会服务延伸,党建的社会服务导向因此得到凸显。党的基层组织是联系、服务、教育群众的触角,但在一些地方,党的基层组织功能呈现弱化趋势,作用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甚至有脱离群众的迹象,以至于群众在获得社会服务中只看见社会组织在行动,而没有看到党组织

14、及其党员在其中发挥的引领性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说,正是因为党建功能在社会组织中发挥不到位、甚至缺位,党建的权威没有树立起来,导致党组织与社会组织缺少有效的互动。在建构“党组织党建社会组织社会服务”的基层合作社会服务提供模式中,党建的架构、通道作用对合作各方至为关键。实践证明,党建权威发挥得好,社会组织在社会行动中的作用就发挥得好,群众既得到了社会组织的靶向性、专业性服务,也感受到党的积极引领作用。可见,为了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实现对社会组织发展的引领,必须通过党建工作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与社会组织的互动,将社会组织的专业性力量凝聚起来,借助社会力量更好地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教育群众,更好

15、满足人民的诉求。因此,同社会组织加强合作,通过党建服务社会组织以直接或间接服务群众是新时代增强基层党建活力,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对党的执政认同的一道必选题。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年第 期(五)向角色塑造效能转化市场化改革的加速和持续经济增长的压力迫使政府职能快速转变,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使更多的政府职能被取消和下放,社会组织因此承接了一些职能,社会组织的发展活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激发。但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是各级党委、政府还是社会,大多专注于社会组织提供社会福利的作用,往往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导社会组织发挥其正能量,但社会组织自治角色对社会发展的价值没有被充分挖掘。党的十八大第一次提出要“加快形成政社分开

16、、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为确保党的领导、政府管理和社会组织良性运行,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创新的着眼点应落在依法自治上。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要求来看,社会自治是基层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是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直接体现,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和重要特征。自治性是社会组织的一个本质特征,社会组织自治是社会自治的一种体现形式。建构中国特色的社会组织管制体制,必须处理好党的领导与社会组织依法自治的关系。当前社会组织的发展存在诸多的不规范,特别是不同类型、不同地域、不同属性的社会组织发育程度不同,自治能力差异很大,活力呈现迥然。对于这样一支比较松散、“各自为战”的自治组织力量,必须有一种政治性的“磁铁”,形成一种定向的牵引力,进行政治性引领与方向性引导,才能保证社会组织在法律规范框架内进行活动。社会组织党建就是引导社会组织依法自治的一根有效的“磁铁探针”,是引导社会组织进行正向政治参与的“第一粒纽扣”,是避免社会组织未来发展产生不确定性的第一道“锁钥”。党建要发挥好促进党的领导与社会组织自治规范性互动的平台作用,使党和社会组织在相互行动、合作中实现对社会组织角色的塑造。三、五条路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