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区域创新系统脆弱性:概念界定、驱动机理与控制策略_周文婷.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2326074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1.3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创新系统脆弱性:概念界定、驱动机理与控制策略_周文婷.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区域创新系统脆弱性:概念界定、驱动机理与控制策略_周文婷.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区域创新系统脆弱性:概念界定、驱动机理与控制策略_周文婷.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23卷 第2期2023年2月创新科技Innov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Vol.23 No.2Feb.2023区域创新系统脆弱性:概念界定、驱动机理与控制策略周文婷1,解佳龙1,2(1.中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4;2.湖北省产品创新管理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0)摘要:区域创新是我国建设高水平开放式区域协同体系的重要一环,而厘清区域创新系统脆弱性的相关原理是探索区域创新高质量发展路径的前提。结合脆弱性和嵌入性理论,对区域创新系统脆弱性的概念、特征、类型和关联因素等展开分析,并在PSR模型框架下阐释累积式脆弱性和冲击式脆弱性的成因和驱动机理

2、。研究发现:两类区域创新系统脆弱性均遵循“受压致脆脆弱状态响应恢复”的闭环过程,但系统运作机理差异较大。最后,针对两类区域创新系统脆弱性提出了应对策略,以期为区域创新系统长期稳定发展提供借鉴。关键词:区域创新系统;脆弱性;PSR模型;驱动机理;控制策略中图分类号:F2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0037(2023)2-56-11DOI:10.19345/j.cxkj.1671-0037.2023.2.0050引言区域创新系统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驱动经济高质量增长和破解当前突出发展矛盾的基础支撑。“十三五”时期,我国已取得了东部、中部、西部与东北地区四大板块的区域总体科技进

3、步,在重点城市群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建设上成果丰硕,区域创新发展已初具规模。为进一步优化区域创新系统结构,实现跨越式发展,“十四五”期间国家在区域创新的实践探索上持续深入。在区域创新发展顶层设计上,国家坚持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纵深化及专业化、智慧化驱动;在区域创新发展实践上,建设武汉科技创新中心实现“五个中心”共同发力、培育现代化创新型都市圈、借鉴深圳汕尾经济合作区经验探索建设“飞地型”开放创新合作区等,构筑区域创新协调开放发展新体系。然而,目前我国区域创新发展短板仍亟待补齐。从总体上看,区域创新建设“多而不强”特征以及“马太效应”显著。2020年仅北京市科技创新指数在0.8以上,90.63%

4、的城市科技创新指数在 0.5以下,且当年泰尔指数为 0.067,区域间泰尔指数占比达23.9%。从区域层面来看,各创新主体未突破“奥尔森困境”且创新要素“集聚不经济”的问题仍然严重,具体表现为地区行政壁垒高筑、缺乏利益分享机制、部分区域创新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在80%以上等1。从区域创新内部发展来看,高新产业“空心化”、区域创新活动与初收稿日期:2022-12-02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价值链锁定与突破路径研究”(21CGL051)。作者简介:周文婷(1996),女,湖北荆门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创新工程与管理;解佳龙(1988),男,黑龙江东宁人,博士,副

5、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区域创新管理、产业创新管理。本文通信作者为解佳龙。区域科技与创新 2023年第2期57始功能定位偏异较大的创新困境仍严重制约着区域创新的发展。目前外资企业在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生物工程等战略新兴产业领域影响较大,作为我国高新区领头羊的中关村,其外资企业工业总产值贡献率也高达48.09%,难以摆脱产业根植性弱的束缚。为改变这一现状,实现区域创新高质量发展,学者们从理论层面对区域创新进行了系统研究。有学者基于协同创新理论,以区域间关系、区域创新主体协同性为视角阐释了资源与要素在区域创新中的协同互动作用2,并对区域创新系统中创新投入3、创新活动4和创新绩效5的驱动条件与路

6、径进行了研究,发现创新政策6、研发经费7、人力资源8和创新知识积累9等因素对区域创新健康发展影响显著。在此基础上,有学者从系统复杂性角度对区域创新系统的协同演进进行了探索10,进一步证实了区域创新系统易受内外部各种因素影响而产生不平衡性和两极化的问题。在综合分析我国区域创新发展实践和研究现状后发现,其欣欣向荣的前景后潜藏着区域创新质量不高、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虽以区域创新为对象进行的单个环节或少量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丰硕,但从全局视角切入探索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偏少;作为嵌入到区域经济社会系统中的复杂系统,在发展过程中易受内外扰动因素影响导致系统循环中断或低效是区域创新系统不可避免的难题。因此,

7、本文尝试引入脆弱性理论,在嵌入性视角下对我国区域创新系统脆弱性的内涵、特征、成因和驱动机理等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控制策略,力求在实现“十四五”时期建设高水平开放式区域协同创新体系目标和优化区域创新政策体系上取得新突破。1区域创新系统脆弱性概念与特征1.1脆弱性概念起源与研究进展脆弱性一词来自拉丁文“Vulnerare”,是“可能受伤”之意11。对脆弱性的关注和研究起源于流行病领域,用于描述何处更容易受病毒感染。20世纪70年代,“脆弱性”第一次作为科学术语被法国研究者Albinet提出,被用作监测污染物对水资源产生威胁的可能性指标。此后,脆弱性被引入自然灾害和可持续发展领域,被定义为“系统暴露

8、于不利环境或遭受损害的可能性”1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脆弱性概念逐渐渗透到人文研究领域。起初对脆弱性的典型理解是,系统对内外扰动的敏感性以及缺乏应对能力而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容易发生改变的一种属性13。但由于研究领域的不断扩大,学术界对脆弱性的理解已从最初重点关注对破坏或干扰的敏感性,衍化延伸为包含暴露性、易损性、敏感性、适应性、弹性、风险、应对能力、恢复力、变革力等一系列相关概念在内的集合14,对脆弱性内涵的界定呈现出多维化、复合化特征,内容上也趋向于研究自然和社会的综合系统,这种趋势使得给出脆弱性的普适定义变得更困难。因此,学者们多是基于脆弱性的一般性含义,再结合研究对象特点,给出具有实际

9、意义的脆弱性概念。脆弱性概念的变化及延伸15过程如图1所示。目前,脆弱性是定义社会环境系统16、人地图1脆弱性概念的变化及延伸自然领域:内在风险因素引发固有脆弱性人类活动参与:遭 受 伤害的可能性双 重 结 构脆弱性:敏感 性 与 应对能力多 结 构 脆 弱性:敏感性、暴露程度、应对能力、适应能力等多维度耦合脆弱性:自然、社会、经济脆弱性概念扩展周文婷,等:区域创新系统脆弱性:概念界定、驱动机理与控制策略58第23卷创新科技耦合系统17、生产管理系统18等的发展程度和状态的基本概念,且学者们已对社会系统、经济系统有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社会系统认为,脆弱性是由于系统内部结构失调,经内外扰动因素的刺

10、激后,表现出的高敏感性和低应对能力19-20,并指出敏感性主要受扰动因素影响,应对能力与系统内部结构密切相关21。经济系统则认为,脆弱性是衡量经济发展稳定性的一种度,是经济系统受外部因素影响后在内部产生的量变,并通过量变积累最终导致经济系统的震荡甚至崩溃22,其特征可以概括为发生环境区域性、作用过程链式化和负向影响严重性等3个方面23-24。而区域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地理单元,在复杂动态环境中依靠创新推动的区域发展也需要充分研究内外扰动因素,积极探究区域创新系统脆弱性。1.2区域创新系统脆弱性概念界定1.2.1区域创新系统的嵌入性。“嵌入”一词最早由 Polanyi25(1944)在著作 大变革

11、 中提出并界定,其认为经济行为也是社会行为,且与经济制度和非经济制度密不可分,随着网络分析模型的建立,嵌入性研究理论变得丰富。Granovetter26(1985)在 经济行动与社会结构:镶嵌问题中将嵌入性从制度经济学概念转变为社会学概念,指出在社会学和经济学之间存在一条中间道路,即经济活动嵌入在社会活动中27,经济活动与其所处的社会、政治、制度、历史和文化等环境之间存在关联28;Zukin29(1990)也指出,嵌入性是经济活动在多种因素影响下表现出来的状态;Uzzi30(1996)进一步提出,组织内部存在因信息相互交换而形成的特定嵌入关系,可从共享信息、相互信任和共同解决问题等方面考虑;黄

12、中伟等31(2007)认为,嵌入性是指经济行为会受到组织自身所处的信任、文化、声誉等环境因素的持续性影响。通过梳理可以发现,嵌入性概念的实质可以归纳为组织的经济行为会受到其所处社会环境的影响。区域创新属于经济行为的范畴,是各区域创新主体为了实现创新发展而实施的经济行为。结合区域创新系统的特征,本文认为,嵌入性是指区域创新系统运作会嵌入各区域特征、区域间关系和广泛的外部环境之中,并受到这些方面的深刻影响。由于嵌入角度不同,学者们对嵌入性提出了多种划分方式,包括:基于视角不同划分的宏观嵌入和微观嵌入32;从领域方面考虑划分的文化嵌入、认知嵌入、社会嵌入和政治嵌入29;通过层次划分得到的环境嵌入、组

13、织间嵌入和二元关系嵌入33。由于区域创新系统脆弱性的形成过程既受区域创新系统内部因素的影响,又受复杂外部环境的扰动,因此,本文将嵌入性划分为组织嵌入和环境嵌入两种类型。其中,组织嵌入是指创新系统内部结构对创新系统脆弱性形成过程及脆弱性程度的影响;而环境嵌入是指区域创新系统所处的政治、社会、经济、生态等环境对区域创新系统脆弱性程度的影响。1.2.2区域创新系统脆弱性内涵解析。脆弱性概念融入创新管理领域较晚,虽已被用于创新绩效34、创新网络35和创新政策36等研究方向,但尚未形成统一明确的创新脆弱性概念。创新是一项涉及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复杂系统工程。创新脆弱性是在复杂动态环境中,由于创新系统对内外扰

14、动因素敏感且缺乏抵抗力,进而影响整体稳定性和功能有效性的一种属性。创新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37。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对提升区域间资源利用率、统筹协调各区域产业布局、发挥区域联动作用和实现绿色发展等具有突出实践意义。但区域创新系统内部结构稳定性受其所处的区域环境影响,易表现出脆弱性进而影响区域创新发展的质量与效率,这使得开展区域创新系统脆弱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认识论取向和方法论运用的不同,学者们在从区域创新角度出发的研究中尚未形成统一的区域创新系统脆弱性概念体系。区域创新系统脆弱性概念是整个区域创新系统脆弱性理论研究的基础,也是研究中必须首先廓清的问题。区域创新是以系统内部运作结构嵌

15、入多个社会地理单元的复杂系统,系统的稳定性与有效性与其所处的区域政治、文化、社会和发展程度等紧密关联,因此,秉持整体意识、层次观念和有机联系的思维对认识、规划和管理该系统十分必要。脆弱性是复杂系统的本质特性。区域创新系统脆弱性主要是指创新系统内部结构在嵌入区域经济过程中存在薄弱环节,又因其所嵌入的环境中存在内外各种扰动因素,这些因素不断破坏区域创新系统的稳态机制,增加系统不稳定性2023年第2期59并逐渐累积负向作用,最终导致区域创新系统彻底崩溃。主要包含3层含义:第一,区域创新系统是不断向高层次演化的动态系统,系统脆弱性会受内外扰动因素作用而逐渐增强;第二,区域创新系统是综合组织嵌入和环境嵌

16、入两种类型的系统,组织层面的系统结构的协调有效性不足和环境层面的各种不利因素都会产生负向干扰进而加剧系统脆弱性,而致脆因素会在区域创新系统发展过程中形成反馈并得到控制;第三,区域创新系统由脆弱到崩溃需要各种因素负向作用的不断累积,但质变边缘很难界定且难以识别和预测关键致脆因子,这就使研究区域创新系统脆弱性的隐蔽性和时滞性成为必要。1.3区域创新系统脆弱性特征分析区域创新系统是一个具有非线性、不确定性、自组织性、涌现性的复杂系统38,脆弱性是该系统的属性之一。分析区域创新系统脆弱性特征有助于定位、识别薄弱环节与致脆点,达到增强系统整体稳定性、提高系统抗干扰性、优化系统协调性的效果。结合嵌入性理论和复杂系统的特性,本文梳理了区域创新系统脆弱性的三大特征。1.3.1区域创新系统内部循环结构的动态性与易损性。区域创新系统是与外部不断交流物质、信息和能量的耗散结构系统39,耗散过程中区域创新系统协调是关键。当存在薄弱链条的创新系统结构嵌入区域单元时,受不可预期、非线性、自组织、阈值效应和多稳态机制的人类活动和自然条件等的影响40,区域创新系统投入、产出和绩效转化的全流程易脆弱受损,这种潜在威胁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