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区块链在高校图书馆精准服务的应用模式研究_陈万超.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2326102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1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块链在高校图书馆精准服务的应用模式研究_陈万超.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区块链在高校图书馆精准服务的应用模式研究_陈万超.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区块链在高校图书馆精准服务的应用模式研究_陈万超.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收稿日期:2022-12-08作者简介:陈万超(1982),南京医科大学图书馆馆员;杨晓雯(1984),南京医科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陈海波(1980),南京医科大学图书馆馆员。本文系 20212022 年度南京图书馆学会科研课题“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高校图书馆精准服务模式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2022KT10。区块链在高校图书馆精准服务的应用模式研究陈万超,杨晓雯,陈海波(南京医科大学图书馆,江苏 南京 211166)摘 要:高校图书馆精准服务的影响因素主要是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数据共享和数据安全。文章利用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智能合约、共识机制及可溯源等特征,尝试构建“数据共建

2、数据共治数据共享服务评估”的高校图书馆精准服务应用模式,以期为高校图书馆利用区块链技术开展精准服务提供有益参考。关键词:区块链;高校图书馆;精准服务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23)01-0054-04 随着 5G 时代的来临,区块链技术将人工智能、物联网与大数据等新兴技术联合起来,共同推动全行业的发展。作为全球新一轮发展的竞争高地,区块链技术也引起了图书馆界的高度关注。如今传统的图书馆信息服务与用户个性化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从海量数据中甄选符合用户需求的个性化信息资源已成为高校图书馆亟待解决的问题。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智能合约、共识机制及

3、可溯源等特征与高校图书馆的精准服务需求不谋而合,为高校图书馆开展精准服务提供了新思路。1 区块链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现状1.1 图书馆精准服务研究 精准服务,顾名思义就是找准需求、精准定位,有针对性地将用户最需要的产品推送到他们面前。当前,图书馆界关于精准服务的概念主要是在传统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基础上,以用户问题为导向的图书馆服务模式,即从提供用户共性需求的信息资源转变为提供用户个性需求的信息资源1。国外图书馆的精准服务研究主要集中在技术应用层面,如:C Porcel 提出了模糊语言推荐系统,通过对用户喜好进行聚类分析,实现精准识别用户2;Kao SC等开发了一套个性化知识集成平台,提供个性化

4、知识集成信息服务3;S Brown 等从昆士兰大学机构知识库中提取科研数据,通过建立图书馆员与科研人员深入交互的服务模式为用户提供数据管理服务4。我国学者也从不同视角对图书馆精准服务进行了研究,如:曹树金等提出以大数据为技术核心构建面向精准服务的图书馆大数据系统5;张莉曼等利用小数据构建社交类学术 App 用户动态画像模型,预测用户行为演化趋势6;卢思佳等利用画像拓展、画像聚类、画像演绎和画像追踪构建精准知识服务体系7。1.2 区块链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研究 2008 年,中本聪发表论文 Bitcoin: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阐述了基于 P2

5、P 网络技术、时间戳技术及区块链技术等电子现金系统的构架理念,标志着区块链的诞生。2016 年,国务院颁发“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第一次将区块链技术纳入其中,从国家层面为区块链技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8。国内外学者尝试将区块链技术引入图书馆服务领域,如:Caddy T 等认为区块链有助于保护版权9;Warkentin Merrill 等认为区块链技术可以有效帮助文化服务建设10;房永壮等将区块链技术与45第 43 卷第 1 期河南图书馆学刊2023 年 1 月大数据结合,使图书馆信息服务真正成为多中心、安全存储和高效率的信息中心11;刘一鸣等认为可以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公共图书馆的文化资源精准匹配

6、、扶贫项目精准管理,以及扶贫成效精准考核12;胡剑等利用区块链技术对情报进行完整存储、分布式共享和追踪溯源,从而产生齿轮联动式响应模式13。基于上述研究,笔者尝试建立区块链技术下高校图书馆精准服务应用模式,为高校图书馆利用区块链技术提供有益参考。1.3 高校图书馆精准服务存在的问题1.3.1 精准服务缺乏数据资源融合,尤其缺乏多源异构特征数据的融合与处理。高校图书馆的数据源有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主要包含图书馆管理系统业务数据、用户网上活动轨迹数据、各部门关联数据和图书馆外部数据 4 种数据类型14。高校图书馆在信息服务过程中虽然能够捕捉读者全过程的数据资源,但由于没有统一接

7、口和标准,导致其掌握的原始数据多源、异构,无法通过现有技术对众多异构数据进行融合和处理,因此很难真正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1.3.2 高校图书馆与其他职能部门信息共享程度较低,“信息孤岛”现象严重。因管理理念存在差异,高校图书馆与校内其他职能部门沟通较少,部门间缺乏合作,成为一个个分散的“岛屿”,致使数据资源共享路径不畅,数字资源管理、合作交流及与用户互动等均存在问题。1.3.3 缺乏完善的信息服务效果评估机制。对信息服务效果进行评价是高校图书馆了解自身服务成效的重要途径,也是其提升服务质量的基本保证。当前,高校图书馆重视服务形式创新,但缺乏对服务效果评价的有效评估,无法及时发现服务中存在的问

8、题,改善服务的积极性不高。2 高校图书馆精准服务的主要因素2.1 数据采集 数据采集是高校图书馆精准服务的前提。高校图书馆的用户数据包括用户的姓名、性别、专业、年龄、读者类型、使用资源有效期,可以通过门户网站、集成管理系统、门禁管理系统、移动图书馆等服务平台获取,还有一些实时更新的用户行为数据,如登录站名、登录时间、下载量、浏览路径等,也可以通过上述平台获取。此外,还有一些各职能部门存储的数据,如人事处存储的教职工职称晋升、绩效考评等数据,科技处存储的科研课题、学术交流、知识产权管理等数据,教务处存储的学生选课、学生成绩、教学评价等数据,共同构成了高校图书馆精准服务的数据来源。由于数据来源于不

9、同系统,高校图书馆需在采集后对所有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使所有数据建立关联性。2.2 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是高校图书馆精准服务的主要手段。数据采集后需清洗过滤,进行动态资源构建和数据精细化处理,最大限度地去除冗余数据,进行深层次挖掘,构建多层次、多维度、多交互、多细粒度的立体动态资源网。此外,高校图书馆还需构建个体用户特征和群体用户特征,将隐性数据转化为显性数据,在区块链技术构架下实现各层次、各类型的数据互通,为精准服务的开展提供数据支撑。2.3 数据共享 数据共享是高校图书馆精准服务的目标。精准服务并不是一种全新的服务模式,而是建立在高校图书馆传统服务基础上的“升级版”个性化服务。高校图书馆的精

10、准服务是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和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需要图书馆动态分析多类型、动态性、真实性的海量数据,主动满足用户需求,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目前,高校图书馆的精准服务存在推荐内容契合度低、推荐过程繁琐及推荐智能化程度低等问题。2.4 数据安全 数据安全是高校图书馆精准服务的根本保障。图书馆智慧化程度越来越高的同时,也增加了数据被盗的风险。特别是在精准服务过程中,图书馆为达到个性化推送目的,需对大量用户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如果这些数据被非法窃取,会使用户的人身财产安全受到极大威胁。高校图书馆可利用区块链技术的分布式账本、共识机制和智能合约等功能,有效解决数据存储的安全问题。3 区块链技术在高校图书

11、馆精准服务中的实现路径 区块链技术将各数据区块以链表的形式组织55陈万超,杨晓雯,陈海波:区块链在高校图书馆精准服务的应用模式研究起来,并将这些区块以时间顺序共同运行在分布式网络中,节点之间不需要通过中心服务器建立信任关系,各客户端通过网络同步保存数据,并且运用密码学技术保护账目不被篡改。高校图书馆可利用区块链技术,以数据采集为基础,以数据分析为手段,以数据共享为目标,以数据安全为保障,构建“数据共建数据共治数据共享服务评估”逐层递进的精准服务架构模式,有效促进高校图书馆精准服务创新,提高图书馆的服务品质和服务效果。3.1 数据共建模块 数据共建即数据共同存储,是高校图书馆精准服务模式架构的基

12、础。高校图书馆的数据一般存储在服务器,容易受网络环境影响造成数据不安全。区块链具有去中心化特征,各节点共同记录和存储数据,即使某一节点突发异常,系统仍能稳定运行,具有极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高校图书馆可以图书馆为主链,以职能部门为分链,构建“图书馆主链+职能部门分链”的分布式数据存储系统,将所有数据用链式结构串联到图书馆精准服务平台,保证系统各节点共同记录数据变更情况。当区块链接收到增加或修改相关信息指令时,系统会利用共识算法搜索之前节点的记录并通知其修改相关信息,节点收到信息后,将新信息与自身存储信息进行验证,验证成功即可主动修改,验证不成功则新信息被视为无效信息,无法进行修改,从而保证全网数

13、据的统一和同步性。图书馆主链、职能部门分链和用户共同使用、维护信息数据,能够有效实现图书馆信息资源服务的优化和升级。3.2 数据共治模块 数据共治是高校图书馆精准服务体系架构的核心。区块链具有智能合约特征,高校图书馆利用这一特征整合用户数据、分析用户需求、匹配服务过程,通过分配图书馆和各职能部门的数据权限有效开创图书馆资源存储和建设的新模式。在数据共治模块,链上所有用户对公开数据都能进行筛选、清洗、挖掘和利用,无论是线上资源检索还是线下场景定位,系统都可以通过用户的基本信息、访问记录、兴趣爱好等进行整合和预测,从而实现个性化和精准化服务;挖掘区块链中资源静态数据和用户动态数据之间的关联,通过图

14、书馆与用户、职能部门与用户、图书馆与职能部门之间的交互,将处理过的规范化数据结果推送至特定用户群,使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获得需要的数据信息,进一步拓展精准服务的深度和广度。3.3 数据共享模块 区块链具有共识机制特征,数据的生成和修改主要依赖机器对机器协议,无法进行人为操控,能够防止数据信息在传播过程中被篡改,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在此情境下,高校图书馆的服务系统不再只是响应服务,而应成为向用户主动提供信息服务以及与用户积极互动的平台。高校图书馆与校内职能部门共同入链,使区块链上的数据公开呈现在用户面前,用户不但可以将自己的信息使用体验分享给其他主体,还可以对信息服务平台提出意见,

15、使区块链系统呈高度透明状态,推动高校图书馆精准服务迅速发展。高校图书馆利用区块链的共享理念建立统一的共识模式,能够有效促进“图书馆用户职能部门”的精准对接和互动,提高图书馆精准服务的联动效应。高校图书馆精准服务共享模式详见下页图 1。3.4 服务评估模块 服务是评价图书馆价值的重要指标。对高校图书馆精准服务进行评估,是确保其效益最大化和服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区块链采用时间戳技术,链上各区块体存储时间戳,记录了数据存储的时间和分析的过程,任何一个区块的数据信息均可追溯,具有可溯源特征。高校图书馆联合各职能部门将各种类型的信息数据客观记录在区块链上,并按照时间序列加盖时间戳,确保精准服务信息的

16、真实性和准确性。高校图书馆通过区块链技术可以及时了解图书馆的精准服务情况和用户评价情况,以便实时调整精准服务的内容和方式,从而有效提升信息服务水平。高校图书馆在区块链上构建服务评估机制,使所有数据接受链上所有节点的共同监督,确保高校图书馆服务系统能够翔实准确地记录用户的客观数据,使高校图书馆的精准服务效益最大化。65陈万超,杨晓雯,陈海波:区块链在高校图书馆精准服务的应用模式研究图 1 高校图书馆精准服务共享模式4 结语 综上所述,区块链技术既是高校图书馆提升信息服务应用价值和服务效益的必要手段,也是高校图书馆现阶段进行自我改革与创新的必要举措。高校图书馆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精准服务,从用户角度出发,转变服务视角,促进图书馆服务从粗放型向精准型转变,实现精准服务创新。参考文献:1 牛勇.图书馆精准服务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6(5):50-52.2 Porcel C,Herrera-Viedma E.Dealing with incomplete in-formation in a fuzzy linguistic recommender system to dis-seminat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