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因素基于全国10省(区)2 448个农户家庭的调查证据林 珊于法稳摘要:农业绿色发展遵循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不仅是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生态振兴的有效途径,而且是保障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农民是农业生产主体之一,其行为直接影响着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基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运用Logistic模型,结合全国10省(区)2 448个农户家庭的微观调查数据,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老龄化程度和农业生产服务应用程度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在乡村振兴战略的“生态宜居”维度政策下会促进农户采
2、用绿色生产行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治理有效”维度与“生活富裕”维度的政策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均具有显著促进效应;区域因素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存在异质效应。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应围绕重点领域,坚持因地制宜,发挥区域优势,推进农业生产要素的节约集约利用,实现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可持续性和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助力农业强国建设。关键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农户绿色生产行为;农业绿色发展;农业强国建设中图分类号:F32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543(2023)01-0128-16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加快构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政策研究”(17AZD012);中国社会科学院创
3、新工程项目“农业农村绿色发展理论与政策研究”(NFS2018A01);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经济社会调查项目“乡村振兴综合调查及中国农村调查数据库项目”(GQDC2020017);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粮食安全目标下山东省防止耕地非粮化的农户行为响应及调控机制研究”(22DJJJ04)。作者简介:林珊,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于法稳(通信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农业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也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之一。2017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对农业绿色发展进行了系统性的顶
4、层设计。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推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实现农业的绿色、生态、低碳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农业绿色发展是实现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在农业绿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议题是农户如何进行决策,以实现其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帕累托最优。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哪些因素会影响农户的决策,进而诱导农户采用绿色生产行为?这些是需要迫切回答的现实问题。农业经济AGRICULTURAL ECONOMY128农业绿色发展既是党中央、国
5、务院高度关注的问题,又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问题。学术界从不同维度对农业绿色发展进行了系统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这里从三个维度对文献进行梳理:一是关于农户绿色生产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从理论上来讲,影响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因素众多,但可以概括为几类,如生产经营特征、生产者生产认知、外部环境、政策因素等,从这些方面可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进行解释1-3。二是关于农村生产生活要素的研究。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应基于区域的要素禀赋特征,为此,可以从农村生产生活要素禀赋结构入手,分析农业经济问题4;同时,优化农村生产生活要素配置,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5。近年来,全要素生产率成为学术界研
6、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有学者认为全要素生产率是农业增长的动力6。三是关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农业农村发展研究。乡村振兴是产业兴旺的政策逻辑,无论是乡村产业振兴,还是乡村生态振兴,都需要以实现产业兴旺为前提7-8;农业绿色发展作为高质量实现乡村产业振兴和生态振兴的路径或手段,需要遵循环境规制的相关要求。宏观层面、微观层面的研究也表明,环境规制对推动农业绿色转型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9-10;在实现全面脱贫攻坚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应着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深入探索深化城乡二元体制改革之路,推进乡村振兴,缩小城乡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11-13。现有文献为本文研究提供
7、了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本文拟从如下方面作进一步的拓展:一是就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拓展性研究;二是对乡村振兴战略、农村生产生活要素、农户绿色生产行为三者之间的影响机理进行拓展性分析。基于上述考虑,本文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时代背景,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依据全国10省(区)2 448个农户家庭数据,全面分析农村生产生活要素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机理,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五个维度政策在各要素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影响中的促进效应。根据三者互动机理的研究,揭示乡村振兴战略在农业绿色发展中的实践向度,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一、理论分析、研究假说与研究设计(一)理论分析
8、农户行为理论以理性经济人假设为前提,重点研究农户的决策行为。作为理性经济人的农户,基于自身价值观与偏好往往采取最能实现个人或家庭收益最大化的行为。农户家庭是农业生产最基础的单元,在从事农业生产时更会考虑资源的合理优化利用。然而,商品小农理论认为,近代中国农户家庭生产处于“过密化”生产阶段。当前,我国农业发展已摆脱传统的“内卷”模式14,越来越多的农户进入或者被卷入一个开放、流动、分工的社会化体系中,农产品商品化和农业劳动力兼业化特征更加显著,影响农户生产行为的因素更加多元,如农村劳动力结构、生产成本、生产技术等。同时,农户生产行为又是一个系统化的决策过程,在既定资源与市场约束条件下,表现出生产
9、、消费、销售、流通等多方面的行为决策。农户绿色生产行为是农户生产行为在多种因素影响之下的结果,具有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同样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制约。因此,农户往往基于个人或家庭收益最大化的预期目标,结合自身资源禀赋与外部约束条件决定是否采用绿色生产行为。此外,行为经济学理论认为农户生产行为受到经济政策与社会变化的影响。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15的总要求,宏观上能驱动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观上能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微观上能影响农户生产行为。因此,探索农户绿色生产行为应放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农业经济AGRICULTURAL ECONOMY1
10、29个宏观政策背景之下。本文基于农户行为理论,充分考虑时代背景对农户生产行为的影响,从农村生产生活要素入手,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迈向农业强国的时代背景下,融入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的五个维度,分析农村生产生活要素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探索乡村振兴战略在农户绿色生产行为中的具体效应。(二)研究假说根据上述文献梳理与理论分析,结合我国农村发展实际,提出体现农村生产生活要素的四个指标:农村劳动力老龄化程度、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农业生产服务应用程度、农户家庭生活消费水平。这里引入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的五个维度,构建农村生产生活要素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影响的理论模型(见图
11、1)。劳动力是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农村劳动力老龄化程度会对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直接影响。2020年中国乡村振兴综合调查研究报告显示,农村全职务农的劳动力平均年龄超过50岁。虽然农村劳动力老龄化日趋明显,但研究发现,农村劳动力老龄化能够倒逼农业技术升级,逐步替代传统的粗放式生产投入方式,特别是高度的机械化可将劳动力从繁重的农业劳动中解放出来;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将耕地流转到种田能手或种植大户手中,有利于科学高效的管理16。当前农村劳动力老龄化程度呈加深趋势,可能会导致农业规模化经营,促进农业生产技术提档升级,从而实现农业生产行为的绿色转型。基于上述分析,提出如下假说:
12、H1:农村劳动力老龄化程度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存在正向影响。当前,消费者对于农产品市场的需求已从“数量”上升到“质量、生态”等更高层面,优质安全的农产品逐渐受到青睐17。有研究指出,消费者对优质安全的农产品具有较强的支付意愿。因此,增加优质生态农产品的供给,可以使小农户从中获得更多收入和福利18。研究还发现,农业经营收入的提高对农户减少化肥、农药的施用和促进农家肥的施用均具有积极作用1。依据理性小农理论,农户会选择最能实现生产经营收益最大化的行为。因此,依靠生产优质农产品获取较好收益的农户更愿意从事规模农业生产,这部分农户采取农业绿色生产行为更具规模经济效应。基于上述分析,提出如下假说:H2:农
13、产品商品化程度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存在正向影响。现阶段,我国农业生产仍以小规模经营为主,经营规模与机械作业能力不匹配,农户自身缺乏投资农业机械的动力,购买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便成为大多数农户的选择19。随着农户兼业化的发展与农村劳动力的流失,农业经营规模较大的农户倾向于购买农机,这样不仅可以满足自家农业生产之需,而且可以通过农机社会化服务的方式与其他农户形成市场交换20,增加家庭的服务性收入。研究发现,采用机械耕作方式对减少化肥、农药施用和促进农家肥的施用均具有积极作用。农机社会化服务的推广易产生“羊群效图1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户绿色生产行为影响的理论模型乡村振兴战略农户绿色生产行为农村劳动力
14、老龄化程度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农业生产服务应用程度农户家庭生活消费水平“产业兴旺”维度“生态宜居”维度“乡风文明”维度“治理有效”维度“生活富裕”维度农业经济AGRICULTURAL ECONOMY130应”,从而诱发农户生产机械化的选择行为。基于上述分析,提出如下假说:H3:农业生产服务应用程度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存在正向影响。研究发现,影响农户不同绿色施肥行为的因素存在异质性,农户生产中化肥的减量化、增施有机肥等行为均受到收入占比和政策补贴等因素的影响。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户家庭基本生活消费水平也越来越高。当前,我国农资市场、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市场都是开放、流动的,这提高了农户从事农业生产的便
15、利性21。农村消费市场的信息化、电商化发展,为农户家庭生活提供了极大便利,有助于促进农户家庭生活消费。因此,在收入水平和政策补贴一定的情况下,若农户家庭用于基本生活消费的占比越大,则用于绿色生产消费的占比就会越低,从而影响农户绿色生产行为。基于上述分析,提出如下假说:H4:农户家庭生活消费水平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存在负向影响。在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和“生活富裕”两个维度的政策实施中,通过提升农产品供给侧的农户主体地位,保证优质农产品价格的稳定,就能够促使农户在农业产业链利益分配中获取更高份额。同时,需求侧对生态农产品提出了更高要求,倒逼农业生产行为的绿色转型,这不仅能满足消费市场需求,而且能
16、增加供给侧的农民收入1。在“生态宜居”维度政策实施中,生态环境规制作为一种约束,绿色发展作为目标函数,都是绿色转型的关键所在22。“产业兴旺”“生活富裕”是“乡风文明”与“治理有效”的重要基础,与“生态宜居”水平的提高也密切相关。“乡风文明”建设在本质上属于人力资本建设23,该维度政策有助于增加农村劳动力资本,直接影响农户绿色生产行为。“治理有效”强调乡村治理行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24,其影响着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由此可见,乡村振兴战略五个维度的政策实施均会影响农户的生产行为,据此,提出如下假说:H5:乡村振兴战略五个维度的政策在农户绿色生产行为影响中具有促进效应。(三)研究设计1.数据来源本文所使用的数据是课题组于2020年89月赴广东、浙江、山东、安徽、河南、黑龙江、贵州、四川、陕西和宁夏10省(区)开展大规模农户调查而获得的。共调查了3 833个农户家庭,经有效性检验,最终用于研究的样本为2 448户。从受访村庄地区分布来看,东部地区占29.8%,中部地区占19.7%,西部地区占40.7%,东北地区占9.8%;从农户基本特征来看,男性占比为51.73%,女性占比为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