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4 4卷 第1期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 o l.4 4 N o.1 2 0 2 3年1月J o u r n a l o f J i s h o u U n i v e r s i t y(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J a n.2 0 2 3 哲 学D O I:1 0.1 3 4 3 8/j.c n k i.j d x b.2 0 2 3.0 1.0 1 4人工情感技术的不确定性及引导机制构建*易显飞1,3,胡景谱2,3(1.湖南师范大学 道德文化研究中心,湖南 长沙 4 1 0 0 8 1;2.东北大学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辽宁 沈阳 1 1 0 1
2、 6 9;3.湖南师范大学 科技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湖南 长沙 4 1 0 0 8 1)摘 要:人工情感技术通过人工的方法和技术模仿、延伸和扩展人的情感,使机器具有识别、理解、表达和生成各种情感特征的能力。然而,人工情感技术发展存在高度不确定性,集中体现在人类情感发生机制的不确定性、技术设计的不确定性以及技术使用的不确定性。为此,应以具有现代技术典型特征的人工情感技术为伦理实践情境,通过助推人工情感技术“负责任创新”实施,构建预测与反思的伦理评估机制、利益攸关者责任共担机制、基于道德自省的跨学科合作机制、立体化科普能力建设机制,将人工情感技术研究引向“技术”与“人文”融合的和谐发展进路。关键词
3、:人工情感技术;负责任创新;不确定性;引导机制中图分类号:B 8 4 9;NO 3 1 文章编号:1 0 0 7 4 0 7 4(2 0 2 3)0 1 0 1 2 4 1 0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 2 V R C 1 2 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 0&Z D 0 4 4);湖南省学位与研究生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 0 2 1 J G S Z 0 7 1)作者简介:易显飞,男,博士,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人工情感技术(A E)与人工智能技术(A I)同为信息科学前沿分支,其中人工智能技术主要应用于模拟人类理性思维活动并将其形式化、符号化,而人
4、工情感技术则拓展到非理性领域的情感问题。人工情感技术起始于情感电脑关于人类情绪与情感的计算问题,是“情感计算”的自然延伸,它是指用人工的方法和技术模仿、延伸和扩展人的情感,使机器具有识别、理解、表达和生成各种情感特征的能力,从而能够理解人的喜怒哀乐并见机行事。人工情感技术对人类情感领域的“介入”,与“具身情感”等精神现象交织在一起,涉及众多学科和交叉领域,所面临的问题早已超出科学边界,不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因而需要哲学的调和与回应。人工情感技术与所有现代高新技术一样,在技术发展中存在着高度不确定性,又因“情感”本身就是哲学与心理学问题,而其发生机制尚未明了,因此存在“技术”与“人文”双重不确定
5、性。为了将道德伦理嵌入人工情感技术创新,应对人工情感技术发展中的不确定性,可以从近年来兴起的“负责任创新”理论中汲取理论精华,构建起对人工情感技术全生命周期的多元行动主体的引导机制,通过“科技与人文”融合进路突破“不确定性”重围,引领人工情感技术健康有序发展。一、“人工情感技术”的缘起及其技术认知分析“人工情感”思想最早散见于人工智能先驱、*收稿日期:2 0 2 1 1 2 2 3 修回日期:2 0 2 2 0 1 2 2M I T人工智能实验室联合创始人马文明斯基出版的 意识社会(1 9 8 5)一书中,他提出了“没有情感的机器是否能够实现智能”的思考,后来他出版了 关 于 人 工 情 感
6、技 术 的 专 著 情 感 机 器(2 0 1 6),首次披露并洞悉思维的本质,创造情感机器的六大维度1。萨洛维和迈耶(1 9 9 0)在构建情绪智力理论模型时首次提出“情感智能”概念,而后戈尔曼出版了 情感智能(1 9 9 5)一书,成为探索人类智能当中情感作用的风向标。随后,“人工心理”作为我国人工智能原创理论之一被王志良(1 9 9 9)等提出,并在北京召开了首届情感计算及智能交互学术会议(2 0 0 3)。刘晓力、周昌乐等教授在厦门组织召开了首届“心灵与机器”主题会议(2 0 0 4),往后每年举办一次且设有机器情感专题,从而在国内搭建起了人工智能与哲学、认知科学等跨学科研究的桥梁2。
7、在王志良、解仑等教授的筹备下,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下设“人工心理与人工情感”二级专业委员会(2 0 0 7),后更名为“情感智能专业委员会”。至此,人工情感技术作为具有前沿学科特征的交叉领域在国内拥有了多处交流的平台,也逐渐形成了工程传统、人文传统、单元理论等几种典型的研究路向3。“情感机器”是人工情感技术不可回避的话题,但二者并不等同。情感机器是人工情感最主要的研究和应用对象,同时是展示人工情感技术功能和效果的主要试验载体。从情感机器的演变历程来看,支撑人工情感技术的相关理论主要包括情感计算、感性工学和人工心理等。其一,对“情感计算”概念较早作出定义的是M I T媒体实验室的皮卡德教授(1 9
8、9 7),她在 情感计算 一书中探讨了赋予机器在人机交互过程中对情感信息的加工运算处理能力等涉及情感计算的相关问题4。而后,情感计算受到国内外学术界和相关制造行业的普遍关注。美国人工智能学会甚至每年还会举办关于情感计算的专门研讨会。然而,当前的情感计算理论预设了“情感是可计算的”这一前提,具有显著的数据逻辑和计算主义倾向。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情感的测量和识别往往集中于对人类生理信号的测量和外部行为特征的识别,仍然停留在外感官情感识别阶段。这种计算方式得出的情感即便能在数理统计上一定程度契合人类的某种情感倾向,但显然不能等同于人类情感本身。因此,人工情感技术的核心问题仍然是哲学问题:人类情感的本质
9、是什么?人类情感是否可以被完全计算?如若不能,人类情感可被计算的区间和界线在哪里?未来的情感计算研究应在生理学和计量心理学上更加观照人本身,使计算机更加“理解”人的需要。其二,“感性工学”是日本学术界在2 0世纪7 0年代提出的概念,但未形成统一而明确的定义。其中,有 代 表 性 的 是 日 本 学 者 长 町 三 生(1 9 7 0)的观点,他认为感性工学是指将代表人类欲望和情感的信息融入技术设计中,将人的情感、知觉、印象等转换成产品参数的科学方法。在人工情感技术领域,它可以测量情感与某些产品属性之间的关系,按照人类情感特性设计机器情感,以满足人类需求,蕴含了“以人为本”的思想5。日本学者松
10、山、隆司、河内等教授也围绕“感性是什么”等核心问题讨论和发展了感性工学的相关理论和应用。如果说情感计算是站在客体角度识别、建模、计算和理解主体情感的话,那么感性工学就是站在主体本身通过对情感、知觉信息的捕获来满足主体对商品美感、娱乐、舒适感等价值的需要,但忽视了对情感交互能力的研究。同时,感性工学从感觉和直觉两重维度解析人类情感信息,却忽视了人类主体情感中的理性逻辑,没能有效回应“认知情感意识”的关系问题。单纯的情感被认为是非理性的感性意欲,但是在人类主体中的情感是分有理性的,能够主动服从理性;而且情感也会出现与理性不一致的情况,甚至反对理性,与理性发生激烈冲突。同时,理性、意志能够对情感进行
11、“政治控制”,理性能够通过改变感觉对象或者支配主体的外在行为来改变情感,也能通过选择外部环境来变更情感的形式对象6。因此,只有注重理性对人类欲求能力和价值观的相应影响,基于感性工学技术生产的产品才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快乐与舒适。其三,“人工心理”是由我国学者王志良教授(1 9 9 9)首次提出的,是指借助信息科学手段,对包括情感、意志、性格、创造等在内的全部人类心理活动进行更为全面的人工机器实现,被认为是人工智能发展的高级阶段,其中也包含计算机和模型算法等7。目前,国内相关研究主要是围绕人工情感单元理论与技术展开的,如北京科技大学521第1期 易显飞,胡景谱:人工情感技术的不确定性及引导机制
12、构建研究的人工心理与情感计算、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的多功能感知、中科院计算机研究所开发的具有表情和动作的虚拟人、重庆大学注重在环境感知等领域的软件研究、浙江大学构造的虚拟人物情绪系统等。总体来说,人工心理相较于情感计算和感性工学而言,更具人性化和市场前景。它在感性工学单一关注“感性”的基础上,试图对情感、意志、性格、创造等人类心理活动进行全面机器模拟。同时,它以脑科学和心理学作为主要基础理论,细分了情感计算的量化信息,借助模糊逻辑、神经网络、混沌理论等方法对人类心理活动中的非线性数学描述部分进行建模匹配,促进了人工情感技术的发展。但是,人工心理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情感的可计算域问题。由于人们在把握
13、情感的发生、变化和转移时通常具备整体性能力,将人类情感简单地划分为若干种基本组成类型的情感建模方式具有一定的经验论和机械还原论倾向,忽视了人类情感状态与外感官表情模式之间存在的非充分决定性特征。此外,为营造人机和谐的社会环境,应在不断探索人类情感本质及其发生机制和机器模拟人类情感之前,预先构建嵌入技术设计之中的价值纲领和道德法则。就现阶段人工情感技术发展水平而言,“人工情感”远远没有达到“人类情感”的状态,诸多技术风险和伦理困境仍在一种不确定的未来语境之中。2 1世纪以来,兴起于欧美国家的“负责任创新”概念,正是在这种“风险社会”“不确定性社会”等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既关涉到技术创新本身根源
14、性的“趋利性”经济学倾向,又关涉到科学技术发展进步与传统创新理论、模式不匹配的矛盾8。技术不同于科学,科学以追寻纯粹的知识为旨归,但是任何技术都是以经济效益为主要出发点的,因此人工情感技术创新不可避免地囿于经济领域,社会经济利益往往成为技术创新的核心动力,诸如感性工学将美感和舒适嵌入技术设计中以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等。而“负责任创新”除了强调创新结果的技术先进性与经济增长性之外,更为注重理论研究与技术创新所满足的社会期望和实现的公共价值,要求将道德伦理前置于技术设计,将“道德伦理”同样视为技术创新的动力。总体而言,“负责任创新”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在诸多模块上得到了重视,但是在将伦理约束机制和发展引
15、导机制进行系统化的制度构建方面还有待加强。一方面,由于现代技术内部的构成因素更为复杂,从传统技术哲学的外部视角研究技术,将人们对技术的本质、作用以及技术与人之间关系问题上产生的认识差异,不加区分地从抽象技术整体层面进行分析,陷入了各种未来语境且一定程度脱离实际的抽象争论之中。另一方面,“负责任创新”也不同于传统人文主义的技术批判,是对新兴技术发展与社会伦理问题的调和,应将研究与创新的重心转移到关于技术发展与创新责任主体的全责任范畴、技术发展目标中以增进社会福祉和公共价值的基本内涵,关于如何构建、实施、评估这种技术创新模式和机制等技术情境和社会形塑的讨论9。面对传统技术创新模式及其伦理方法在技术
16、负外部性、创新伦理、隐私安全等方面的局限性,以及在应对层出不穷的不确定性中的乏力表现,在道德伦理、环境保护、社会价值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存在的功能缺失与制度空白,“负责任创新”在“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与社会发展理论的基础上,既内在地嵌入了道德伦理和价值敏感性设计的制度安排,又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传统科技创新中关于“科技伦理”“工程伦理”的超越。在“负责任创新”框架下对人工情感技术的引导机制进行探讨,必将使人工情感技术的研究与创新更合乎责任伦理。二、人工情感技术的诸多“不确定性”表征以人工情感技术为典型的现代高新技术具有创造一个新行业和改变原有行业的潜力,但在飞速发展的同时呈现出显著的不确定性特征,这种不确定性集中体现在人类情感发生机制的不确定性、技术设计的不确定性、技术使用的不确定性。而不确定性本身既是机遇所在,也是风险的根源,这正体现了技术创新的“双重性”,即人工情感技术在催生社会新模式、新形态的同时,也给人类社会交往、情感生活、主体性地位和人格同一性等方面带来一系列安全风险和伦理挑战,亟待通过“负责任创新”予以现实回应。(一)情感发生机制的不确定性621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