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本餐厨垃圾处理的经验与启示唐永亮 李世豪 内容提要:人类长期以来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的经济社会活动对生态环境和气候造成不良影响,也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节约并循环利用资源是当前的全球性课题。日本较早开始关注垃圾治理问题,从战后初期“改善公共卫生面貌,保护生态环境”理念到进入 世纪后“循环型社会”概念的提出,日本越来越注重废弃物处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与统合。以日本的生活餐厨垃圾处理为切入点,梳理和解读其治理理念变迁、具体措施与特征,对我国构建可持续发展型社会有启示意义。关 键 词:日本 餐厨垃圾 循环型社会 垃圾分类 公共卫生 作者简介:唐永亮,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北京邮
2、编:);李世豪,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博士研究生(北京 邮编:)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生存和发展是人类社会面对的两个永恒主题。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人口数量的增加,由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的社会经济活动造成的环境问题、气候变化问题已成为超越国界的、关系人类生存的深刻问题。由于能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以及伴随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提高所产生的与日俱增的垃圾对国民经济和环境造成的巨大压力,迫使人们开始重新认识曾被视为“无用之物”的垃圾,垃圾的再资源化问题被提上日程。战后以来,日本在垃圾处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从清洁城市到绿色循环发展,日本不断探索垃圾治理的新理念和新手段,进入 世
3、纪后更是提出了“循环型社会”概念,将垃圾分类和资源保护、社会治理紧密联系在一起,已形成较为完整且成熟的垃圾治理体系,尤其在餐厨垃圾分类东北亚学刊 年 第 期(总第 期)处理、循环再利用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学界对日本垃圾治理多有关注和研究,但专门研究日本餐厨垃圾处理的学术成果并不多见。本文在借鉴既有成果的基础上,以日本餐厨垃圾的处理为切入点,着力探讨其基本理念、操作方法及特征,以期对中国有所借鉴。一、日本餐厨垃圾处理的理念变迁 餐厨垃圾是生活垃圾的一种,主要指居民日常生活和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垃圾,包括丢弃不用的食材、剩菜、剩饭、果皮、蛋壳、茶渣、骨头等。战后日本餐
4、厨垃圾处理的理念伴随日本经济社会发展及垃圾治理理念的演变而变迁,按照时间基本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 年,以改善公共卫生面貌、保护生态环境为理念。日本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把清洁城市作为生活餐厨垃圾处理的目标,这与当时所处的发展阶段密切相关。日本战败后需要解决的不仅是因战争而衰落不堪的经济状况,还有战争遗留的城市废墟等问题,这使得日本人在沿用传统垃圾处理方式的同时更注重城市环境卫生的治理。因饥饿问题依然存在,这一时期日本的餐厨垃圾产出量不大,没有成为垃圾治理的重点,其处理方式依旧是将其作为饲料喂养牲畜或是堆肥,并无系统性的治理对策和机制。然而,随着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城市化发展,传统的垃圾处理
5、方式难以应对城市垃圾的激增,大量暴露在地表的餐厨垃圾得不到及时处理,不仅发出恶臭影响居民生活,还造成环境污染,容易成为细菌滋生的温床。为根本解决这一问题,日本政府在 年制定 清扫法,从行政上对实施清扫的各主体进行明确分工,规定市町村负责收集和处理 东北亚学刊 年第 期 参见:吉村忠与志 生宝庫循環型社会構築向、技術教育研究論文誌 第 号、年;鈴木美穂子竹本稔 都市農業地域適生成立要因、神奈川県農業技術研究報告 第 号、年;原田秀樹 生分別排出住民負担経済的評価、土木学会論文集 (環境)第 巻、年;钟锦文、钟昕于:日本垃圾处理:政策演进、影响因素与成功经验,现代日本经济 年第 期;李维安、秦岚:
6、绿色治理:参与、规则与协同机制 日本垃圾分类处置的经验与启示,日本学刊 年第 期;吕维霞、杜娟:日本垃圾分类管理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年第 期。垃圾,国家和都道府县政府给予财政和技术上的援助,市民则有责任和义务配合市町村进行垃圾收集和处理。清扫法 是战后日本第一个针对垃圾处理问题的立法,具有一定开创意义,为包括餐厨垃圾在内的垃圾处理奠定了法律基础。在池田勇人政府实施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推动下,世纪 年代日本取得了高速经济增长。在这一背景下,大量生产和大量消费的经济结构逐渐形成,城市垃圾进一步增加并呈多样化趋势。为进一步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和城市公共卫生面貌,年日
7、本政府制定 生活环境设施整备紧急措施法,并在该法基础上,进一步制定 生活环境设施整备五年计划,在各地大力推进垃圾焚烧设施的导入和垃圾收集作业的机械化。为提高工作效率,包括餐厨垃圾在内的城市垃圾,主要以焚烧方式集中处理。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日本遵循“倾斜生产方式”之下的以煤炭为中心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产生了以水俣病、痛痛病等为代表的严重“公害问题”,对人们身体健康造成了巨大危害。在市民强烈抗议声中,日本政府不得不进一步重视经济发展与生存环境的关系问题。为明晰垃圾的处理责任和处理标准,完善垃圾处理的基本体制,日本政府在 年的第 届临时国会上全面修改 清扫法,通过
8、了 关于废弃物的处理与清扫的法律(简称 废弃物处理法)。该法将废弃物分为“产业废弃物”和“一般废弃物”,“一般废弃物”由市町村各级行政部门处理,“产业废弃物”由排放单位负责处理。不仅如此,该法还参考 年制定的 公害对策基本法,对垃圾处理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做了明确规定:实施垃圾处理时,应注意保护国民的健康和生活环境,防止公害发生。废弃物处理法 首次对废弃物的种类进行了划分,将餐厨垃圾归为“一般废弃物”类别,并规定各主体的分工责任,为此后实施垃圾分类奠定了基础。日本餐厨垃圾处理的经验与启示日本廃棄物処理歴史現状、環境省、:。廃棄物処理及清掃関法律(昭和四十五年法律第百三十七号)、環境省、:?。进入
9、世纪 年代后,日本政府根据 废弃物处理法 进一步公布“一般废弃物处理设施的建设标准”(年)及“一般废弃物和产业废弃物最终处理场的建设标准”(年),并建立废弃物处理设施国库补助金制度。国家法律正向鼓励机制促进了地方垃圾治理工作的开展,各地方自治体以公害防治、高效焚烧、合理处理为目标,着力推进垃圾的分类收集和处理。此时的垃圾分类中,餐厨垃圾被归为可燃类垃圾。随着城市垃圾焚烧量日益增多,大大超出了垃圾焚烧设施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不仅如此,垃圾焚烧危害人体健康的问题也浮出水面。世纪 年代初,海外研究者在垃圾焚烧产生的飞灰中检测出了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四氯二苯二氧类物质,这一消息被日本媒体披露后,引发日本
10、国内舆论哗然,民众对本国垃圾焚烧设施的安全性颇感不安,茨城县、大阪府等地连续发生反对建设垃圾焚烧设施的运动,在客观上推动了包括餐厨垃圾在内的垃圾治理理念的方向转换和水平提升。总之,这一时期日本虽已初步具有对垃圾进行分类的意识,但包括餐厨垃圾在内的垃圾依旧被视为“废弃物”。餐厨垃圾处理仍主要着眼于改善公共卫生、保护生态环境,重点在于分类收集、合理而有效率地焚烧。第二阶段为 世纪 年代至今,该阶段主要以构建减少排放、循环利用的循环型社会为理念和目标。日本垃圾处理场的处理压力不断增大,为从源头上解决垃圾处理问题,年日本修改 废弃物处理法,颁布资源有效利用促进法,明确规定“废弃物排出抑制和废弃物的分类
11、及再利用”,在分类处理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减排”和“再利用”的理念,初步形成循环型社会的基本理念框架。世纪 年代末,“泡沫经济”的崩溃使得日本民众更加意识到垃圾分类和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年,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法 颁布,标志着日本告别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 世纪,迎来了以“循环型社会”为目标的 世纪。该法颁布的目的是促进形成“减量产生”()、“重复使用”()、“回收利用”()和“适当处理”的循环型社会样态,基本原则是抑制天然资源的消耗,减轻环境负荷。对于餐厨垃圾处理而言,根据该法 东北亚学刊 年第 期 小林裕 循環型社会形成展望 国際社会国、国際経営 第 号、頁。制定的 循环型社会形成推
12、进基本计划,不仅按照垃圾的产生处理流程明确规定了具体实施目标,还对家庭垃圾排出控制目标也做了明确规定。从实施结果看,自 年之后,日本家庭垃圾排出量逐年减少,垃圾循环再利用率明显提高。而随着乙醇发酵、甲烷发酵等生物学转换技术的成熟,人们开始重新发掘餐厨垃圾的利用价值,餐厨垃圾从被焚烧的对象转变为可以二次利用的重要新型能源,在 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计划中颇受重视。总之,这一时期日本政府力求从源头减少生活餐厨垃圾排放,对于已经排出的垃圾则从循环利用的理念出发,着力使之变废为宝,成为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新型能源。二、日本生活餐厨垃圾处理对策 世纪以来,随着“循环型社会”理念的引入及生物转换技术的
13、成熟,日本餐厨垃圾的处理重点主要集中于控制入口和出口,即推进餐厨垃圾的减排、分类收集和有效回收再利用。首先,从源头上对餐厨垃圾进行控制,即“垃圾减排”。餐厨垃圾减排的重点在于减少排出量和含水量。日本政府号召国民养成适当即可的“知足意识”,一些地方政府,譬如京都市政府推出了“餐厨垃圾三光运动”,即“用光”“吃光”“水分光”。所谓“用光”,是指只购买必要数量的食材,在采购前确认冰箱里的库存,事先制定饮食计划,将购买的食材正确保存起来并充分使用。所谓“吃光”,是指在家里尽量按需制作饭菜,把没有吃光的食物放冰箱冷藏或冷冻,尽快食用或制作其他菜品时作为搭配原料加以使用;在外就餐时,适量点菜,不浪费。由于
14、餐厨垃圾的含水率接近,具有“水分大”的特征,因此“水分光”是“三光运动”中的重点,也是难点。从这个意义上讲,餐厨垃圾减排是重点围绕“水分”展开的。脱光水分主要是从节能和有利于收集两方面考虑的:一方面,餐厨垃圾含水量大,导致其燃烧和搬运作业耗费能源较多,脱水能日本餐厨垃圾处理的经验与启示循環型社会形成推進基本法、環境省、:。生減!、京都市情報館、:。使餐厨垃圾处理实现大幅度节能;另一方面,餐厨垃圾水分大也使其容易发酵变臭,影响居民收集后按规定时间投放的积极性。为此,很多地方政府都采取了相应的刺激措施。以新潟市为例,政府通过四种方式促进居民实现餐厨垃圾脱水:()运用宣传手段,通过开展讲座和分发有趣
15、易懂的漫画版宣传册,向市民普及餐厨垃圾去水方法。()为实现居民对餐厨垃圾的家庭处理,政府通过经济补贴的方式为居民购买餐厨垃圾电子处理器提供补助。()为推广餐厨垃圾处理器,政府在市内设置了十余处餐厨垃圾回收处理站,利用“会员制”鼓励居民进行餐厨垃圾处理。所谓“会员制”,具体是指作为地区居民的会员每提供一公斤干燥餐厨垃圾就可以在会员证上获得一个盖章,集齐 个章即可获得市政府发行的在新潟市和佐渡市可通用的 日元代金券;或者,会员每提供一公斤干燥餐厨垃圾,即可积“新潟未来积分”分,积攒到 积分后可兑换相当于 日元的物品,这样大大提高了居民的参与积极性。()加强对家庭餐厨垃圾生化发酵箱的推广。家庭餐厨垃
16、圾生化发酵箱可以将餐厨垃圾堆肥化,所制造的肥料可以用于家庭日常养花。该装置比电子餐厨垃圾处理器更为环保,但繁琐的操作和气味问题仍是需进一步解决的课题。其次,如果说垃圾减排注重垃圾产生前民众的观念培养,那么分类收集则侧重垃圾产生的事后处理。分类收集不仅是垃圾处理的重要步骤,还是资源循环利用的重要一环。日本为此提出了“扔掉的是垃圾,但如果加以分类就变成宝贵的 资源”的口号。为促进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减排,许多地方政府出台了“家庭垃圾付费化制度”。该制度通过提高居民垃圾排放的成本促进垃圾减排和有效回收,具体实施措施是:居民在处理垃圾时需购买、使用当地政府指定的各品类垃圾回收袋。指定垃圾回收袋一般为透明或半透明,分为可燃垃圾和不可燃垃圾两类,袋上明确印有所属区域的标识,并使用不同颜色加以明确区分;每种垃圾袋又分为大中小或大小等若干规格,从而大大提升了垃圾分类回收和处理的效率。由于垃圾 东北亚学刊 年第 期減量、新潟市公式、:。日语表述为“家庭有料化制度”。餐厨垃圾处理在日本被归为可燃垃圾,在放入垃圾袋时一般建议用报纸等包好。袋的生产需求大、成本高、规格复杂,政府无法独自承担。因此,大部分地方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