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生态文明: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的生长基点_王云华.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2331539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8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文明: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的生长基点_王云华.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生态文明: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的生长基点_王云华.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生态文明: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的生长基点_王云华.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年2月第36卷 第1期Feb.2023Vol.36 No.1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HAINAN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生态文明: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的生长基点王云华(海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海南 海口 571158;海南省生态文明研究中心,海南 海口 571158)摘 要: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与“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应用之下,资本疯狂扩张全球的背后必然引发世界性生态危机。从反思经济全球化时代的生态危机,到回顾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再到建构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的生长基点生态文明。生态文明主要有三大

2、新的生长基点:从实践层面建立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和社会的“五位一体”的生态文明体系;从理论维度构建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指导下的科学发展理论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从理想或精神向度建构中国生态文明体系中的和谐社会。生态文明必将成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的生长基点,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未来走向。关键词:生态危机;生态文明;马克思主义;生长基点中图分类号:A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5310(2023)01005510随着21世纪科技革命深入发展、经济全球化时代加速发展,资本在全球疯狂渗透,其实质是追逐利益最大化,完全忽视自然生态与人类社会长久发展的利益,从而导致全球的生态危

3、机。反思经济全球化时代的生态危机,回顾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从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科学实践性出发,理解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症候表征,坚持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价值维度,实现生态文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辩证统一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理想向度。实现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需要从实践、理论、理想三个层面构建21世纪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体系。从实践层面,要建立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和社会“五位一体”的生态文明体系,把生态文明融入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从理论维度,要构建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的科学发展理论,以科学发展理论为先导,指导实践的发展,从而形成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从理想向度,建构中国

4、生态文明体系中的和谐社会,统筹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提供强大的现实支撑与精神动力,同时也为人类文明新形态贡献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一、反思:经济全球化时代的生态危机随着21世纪“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应用的到来,资本的逻辑仿佛章鱼的触角一般渗透在全球的各个领域。工业文明的迅猛发展带来经济的巨大繁荣,却同时造成了对自然、社会等生态的极大破坏。基金项目: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2021年规划课题“新发展阶段海南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路径研究”(HNSK(YB)21-37)。收稿日期:2022-07-02作者简介:王云华(1978),女,湖南常德人,法学博士,海南师范大学

5、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海南省生态文明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Doi:10.16061/46-1076/c.2023.01.00755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 36 卷第 1 期2023 年生态是指“存在于生物和环境之间的各种因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关系”。经济全球化极大地推动了资本、资源、人才、技术等生产力各要素在相互间地流动,由于资本逻辑的最大特点是逐利性,这使得资本迅速流向那些资源丰富且能产生巨大财富的地方。因此,在以科技革命、信息革命为主导的知识经济时代,人与自然间的生态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和紧张。资本正疯狂地掠夺、消耗着各种社会自然资源。自然生态系

6、统内可以继续为人类生存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的各种资源将越来越少,而这直接影响着全世界人类的健康生存与全面发展,同时这也会制约影响着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此外,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元宇宙、人工智能等前沿新科学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使早期“经济全球化”概念由提出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迅猛发展,并由互联网如同一根天线一般将地球串了起来。在“互联网+产业”应用的时代,同时缔造了“金融全球化”“资本全球化”“生态全球化”等。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是,由于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片面强调GDP快速增长,同时却是以破坏自然资源

7、、牺牲生态环境为巨大代价来换取经济的高速增长的。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发达国家的资本正如洪水一般涌向发展中国家,资本撬动经济的同时也在引起巨大的生态危机。这在其本质层面上是一种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的体现,即将对人类自身之外所有自然的东西只看作是人类满足自身需要的一个工具。其本质就基本决定了在这种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模式的思想引领下产生的现代性价值体系,只着重关注人类自身生存的根本福祉,而全然忽视甚至全盘否定了人类主体之外自然存在物本身的基本福祉,这就必然产生对待除人类之外的一切自然主体的野蛮态度和粗暴做法,最终可能造成严重危及人类个体生存幸福和永续发展的重大生态危机。王雨辰教授指出,科威尔对反人类中心

8、主义价值观的理解,相当于生态中心主义的内在价值论范畴中关于事物本身固有内在属性价值的含义。所谓的“反政治经济学”理论是由科威尔根据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资本主义经济生产方式是生态和自然发展的最大敌人这一基本观点所提出来的。他虽认同马克思的资本主义生产模式是一种人类生活规律的自我复制方式这一说法,但由于他本人认为这种资本主义商品和生产方式颠倒了商品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其生产活动成为人类财富积累的一种新方式,而不是能适应当时人们对物质使用价值的新的精神追求。生态中心主义的内在社会价值要求是为了反对一切资本主义商品过度生产,回归社会对其使用价值最大化的精神追求,从而来达到和避免全球性

9、生态危机蔓延的战略目的,以保证社会生态系统整体性和完整性。美国著名左翼马克思主义学者大卫施韦卡特(David Schweickart)认为,资源总是在一定限度内的,持续的消费不会让人类产生持续的快感,但会加速资源的枯竭。如果不改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产业结构,人类必然在经济危机和生态危机中进行艰难取舍。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是

10、党中央站在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高度,针对我国在为了经济发展过度开发资源的情况,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目标。黄力之教授认为,当前全球世界经济增长的模式仍然面临着许多诸如世界经济危机、生态危机等因素在内的各种问题,奉行全球经济增长主义模式发展的新兴经济体,其发展便必然地遇到另一个新的挑战。在一个由GDP主义、拜金主义思想所支配下的当今世界,环境污染、资源的严重地匮乏,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常紧张、复杂。正是我们在盲目发展经济、追求GDP增速的同时,其所导致的环境污染、钱俊生、余谋昌:生态哲学,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第2页。王雨辰、吴燕妮: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生态价值观的重构,吉首大学学报

11、(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王雨辰、吴燕妮: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生态价值观的重构,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美 大卫 施韦卡特、黄瑾:经济危机视角下的资本主义对话大卫 施韦卡特,国外理论动态 2012年第10期。胡锦涛: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2007年10月26日),http:/ 2014年第2期。56王云华:生态文明: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的生长基点资源匮乏等问题日趋严重并已经对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致命的影响。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审时度势地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理念,这也是对经济全球化时代下的生态危机作出极大反思之后提出的具有全球视野的宏大命题。反思经济全球化时代的生

12、态危机是我们这个时代需要关注的哲学问题,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将成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的生长基点。二、回顾: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自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以来,其随着时代变化而产生的新实践不断地丰富与发展,这是一门经过实践检验的科学,从而能科学地指导实践。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各种弊病,认为资本主义私有制是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源。要避免资本主义的生态危机,必须要跳出资本逻辑超越生态逻辑的怪圈,摒弃资本主义私有制及其生产方式,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做到“两个和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一)科学实践: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哲学基础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中辩证唯物

13、主义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科学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哲学基础。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对传统自然哲学的超越,体现在前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社会历史实践的理解,马克思把人从“抽象的人”中解放出来,认为人是“实践中的人”。人只有在实践的世界中,其本身才能实现人的能动性和受动性的和谐统一,同时又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双重属性。马克思认为,实现人与自然生态关系,其本质是以实践为中介的物质能量转换关系。首先,在经济学手稿(18571858)中,马克思着重阐述了这种人化自然活动所应该具有的社会实践劳动特性,指出人类通过实践与大自然发生某种联系,而这种打上了人类实践活动“印记”的社会自然才是属于真正意义上的人化

14、自然。即人类与自然界之间产生某种物质能量转换的关系,有且只有通过人类实践和劳动过程才能实现;其次,在 德意志意识形态 中,马克思进一步论证了当时自然科学活动与近代工业发展之间千丝万缕的渊源关系,指出近代自然科学需要通过参与工业、商业社会等现代社会各种实践性活动后才可得以有效实现,充分发挥其现代社会性功能,因而使它在实践中也变得具有越来越鲜明独特的时代实践性;最后,马克思在 资本论 中着重强调,劳动是人类生活得以实现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基础,是不以一切社会条件为转移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过渡。而人与自然关系之间的物质过渡,只有依从人类自身的劳动和实践才能逐步实现。马克思、恩

15、格斯认为,劳动既是一切历史的起点,又是环境哲学的起点。(二)生态危机: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症候表征当21世纪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应用与新业态兴起时,反思新技术背后的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及所引起的生态危机会让我们认同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前瞻性,而生态危机则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症候表征。第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导致生态危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使人类劳动、资本、技术等发生了异化,是人类生态危机的本质根源,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症候表征之一。在所有制私有的情况下,技术被认为是人的生存目的和生存手段,而承载于技术中的集体目的和个体目的、长期目的和近期目的都存在着严重的割裂和对抗。特别是在资本主义社

16、会中,资本所有者利用技术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更多的利益,从而满足自身的需要。他们漠视人性的要求,忽视人类发展的长远利益,把技术从改变人类生活、创造更多劳动力来解放人类的工具,变成了只为满足少数人的需要而浪费自然资源、破坏自然环境、阻碍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恶魔,最终导致了技术从人与自然的中介变成了人与自然的屏障。第二,大工业大农业导致新陈代谢断裂。马克思认为,由于资本主义的私有制、生产方式等引起了 德 马克思:资本论,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6页。张进蒙: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论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第138页。57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 36 卷第 1 期2023 年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对立,同时阐明了资本主义社会发生新陈代谢断裂的深层原因。大工业大农业导致新陈代谢断裂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症候表征之二。恩格斯在 反杜林论 说到,资本主义的生产模式使蒸汽力主要在城市广泛的应用,并且在蒸汽力的作用下把工厂乡村变成工厂城市,但是随着蒸汽力的资本主义使用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