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课 离骚1读准字音修姱() 羁()謇朝谇()揽茝() 谣诼() 偭规矩()忳郁邑() 侘傺() 芰荷()岌岌() 兰皋() 溘死()答案kuj jjin suchizhumintnch chjjok2古今异义(1)怨灵修之浩荡兮古义:今义:水势大;形容广阔或壮大。(2)偭规矩而改错古义:今义:改正错误。(3)固时俗之工巧兮古义:今义:细致,精巧(多用于工艺品或诗文、书画)。(4)自前世而固然古义:今义:迷信指人生的前一辈子。(5)宁溘死以流亡兮古义:今义:因灾害或政治原因而被迫离开家乡或祖国。(6)长余佩之陆离古义:今义:形容色彩繁杂。答案(1)荒唐,没有准则。(2)改变措施。(3)善于取
2、巧。(4)古时候。(5)随流水而消逝。(6)修长的样子。3一词多义(1)善(2)修(3)固(4)信(5)虽1梳理文章的脉络结构,完成填空。内容把握本文通过的比喻、丰富的想象,表达了作者革新图强的政治抱负和同腐朽势力作斗争的坚强意志,抒发了的感情,表现了作者对的关心和对美德的追求,表达了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绝不向妥协,绝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绝不改变自己的决心。答案不幸遭遇坚守决心香草美人热爱并忠诚于祖国人民疾苦黑暗势力高尚操守2下列对课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共三百七十三句,两千四百九十字。在这首诗中,诗人的崇高理想和火热的感情,迸
3、发出了异常灿烂的光彩。B对于离骚的命名,司马迁解释为“犹离忧也”,汉代班固在离骚赞序里也说:“离,犹遭也;骚,忧也。明己遭忧作辞也。”诗歌叙述了诗人的生平事迹和他对未来的美好向往,反复曲折地表达了他的忧心之深。C离骚表现了诗人眷念祖国和热爱人民的胸怀。屈原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有着宏伟的抱负,他想刷新政治,挽救楚国的危亡。D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离骚表现了屈原崇仰真理、矢志报国的高尚品格,同时也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思想同楚国的黑暗政治之间的矛盾。答案B解析“叙述了诗人的生平事迹和他对未来的美好向往”分析不当。此诗以诗人自述身世、遭遇、心志为中心,前半篇反复倾诉诗人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心,表达要
4、求革新政治的愿望,和坚持理想、虽逢灾厄也绝不与邪恶势力妥协的意志;后半篇通过神游天界、追求理想和失败后欲以身殉的陈述,反映出诗人热爱国家和人民的思想感情。3离骚一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外在形象(衣饰)唯美高洁内在品格至善至美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裁剪荷叶作上衣,缀缝荷花瓣作下装)(我长长地叹息,掩泪哭泣啊,为百姓的生活有很多灾难而悲伤。)忧国忧民,热爱祖国(只要是我所崇尚的美德啊,即使让我死上多次我也决不后悔。)坚持真理,献身理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加高那本已很高的帽子,加长那本已很长的佩带)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世上的人们各有各的乐趣啊,而我独独
5、爱美并且认为是常规。)洁身自好,自我完善(宁可马上死去随流水消逝,媚俗取巧姿态我坚决不做。)嫉恶如仇,不同流合污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保持清白节操死于直道,本来是古代圣贤所推崇的!)刚正不阿,一身正气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佩戴着缤纷多彩的服饰,菲菲芳香更加显著)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没有人了解我也就算了,只要内心真正馥郁芳柔。)坚持操守,修身洁行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即使被肢解我也不会改变啊,难道我的志向是可以挫败的吗?)忠贞不移,坚贞不屈答案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一、基础检测1下列各句节奏停
6、顿不当的一项是 ()A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B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C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D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答案D解析注意骚体诗的特征,再结合句意进行断句,D项,第一句的第一处应在“邑”后断开。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謇朝谇而夕替 替:废弃、贬斥B延伫乎吾将反 延:久久C宁溘死以流亡兮 溘:突然、忽然D岂余心之可惩 惩:惩罚答案D解析惩:因受创而改变。3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长太息以掩涕兮 又申之以揽茝B怨灵修之浩荡兮 鸷鸟之不群兮C屈心而抑志兮 忍尤而攘诟D虽九死其犹未悔 虽
7、体解吾犹未变兮答案A解析A连词,表顺承;介词,因为;B.“之”都是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C.“而”都是表并列关系的连词;D.“虽”都是连词,“即使”。4对下列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余冠之岌岌兮 高:动词作形容词,高的B鸷鸟之不群兮 群:名词作动词,合群C謇朝谇而夕替 朝:名词作状语,在早晨D固前圣之所厚 厚:形容词作动词,推崇答案A解析高:形容词作动词,加高。5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A偭规矩而改错 B忳郁邑余侘傺兮C芳菲菲其弥章 D不吾知其亦已兮答案D解析A“错”通“措”,措施;B.“邑”通“悒”,苦闷;C.“章”通“彰”,显著。二、精段鉴赏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兮,又申之以揽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固时俗之工巧兮 时俗:世俗B竞周容以为度 周容:苟合取容C忳郁邑余侘傺兮 侘傺:失意的样子D
9、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穷困:贫穷,困苦答案D解析D项,“穷困”,(路)阻塞不通,引申为走投无路。混淆了“穷困”的古今义。7下列对选段内容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表现了屈原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的情怀。B“既替余以蕙兮,又申之以揽茝”:屈原以香花香草装饰自己,实际上是以此比喻自己高洁的志向。C“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埋怨神灵不能主持正义,不了解民心。D“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指责当时世俗投机取巧,违背规矩而任意改变措施。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C项,诗人不是在“埋怨神灵不能主持正义,不了解民心”,而是埋怨楚怀王太荒唐,
10、没有准则,不理解诗人。“灵修”,这里指楚怀王。8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诗中表达了屈原对不被人理解、遭人诽谤的不满和愤懑。B诗人直抒胸臆,表明了自己的志向,引出议论感叹。C诗中表明了诗人绝不墨守成规,要与世俗周旋的处世态度。D诗中对楚国的腐败政治和黑暗势力做了无情的揭露和斥责。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C项,诗中表明的不是“诗人绝不墨守成规,要与世俗周旋的处世态度”,而是诗人对世俗的批判,批判世俗违背准绳,歪曲事实,竞相把苟合取悦于人奉为法度。9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1)余虽好修姱以羁兮,謇朝谇而夕替。译文:(2)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译文:(3)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译文:答案(1)我虽然崇尚美德而约束自己啊,可早上进谏而晚上即遭贬黜。(2)鹰、雕等和一般的鸟不合群啊,自古以来就是这样。(3)受着委屈而压抑着意志啊,忍受着责骂和侮辱。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的能力。关键词:(1)“虽”,虽然;“修姱”,美德;“以”,连词,来;“朝”,早上;“而”,连词,表转折;“替”,意为遭贬黜。(2)“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群”,合群;“自”,从;“前世”,古时候;“固”,本来。(3)“尤”,责骂;“攘”,忍受;“诟”,侮辱。-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