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1课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课时优案2含解析(人教版)必修2.doc

上传人:la****1 文档编号:23367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1课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课时优案2含解析(人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3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1课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课时优案2含解析(人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3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1课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课时优案2含解析(人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3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1课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课时优案2含解析(人教版)必修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3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1课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课时优案2含解析(人教版)必修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2023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1课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课时优案2含解析(人教版)必修2.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11课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1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蔡元培有一句名言:“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蔡元培一度也是个激进分子,制造炸药,组织暗杀团,但最终还是选择了温和的教育和文化启蒙。在告北大学生暨全国学生书中他说:“我国输入欧化,六十年矣,始而造兵,继而练军,继而变法,最后乃始知教育之必要。”由制造炸药到制造“思想炸弹”,蔡元培最终成为一个教育救国者,成为“中国现代教育之父”。A这与他本人的经历是分不开的,因为他有借助文化启蒙和教育救国来实现其救世理想的理念B因为他有借助文化启蒙和教育救国来实现其救世理想的理念,所以与他本人的经历是分不开的C蔡元培之所以会

2、有借助文化启蒙和教育救国来实现其救世理想的理念,与他本人的经历是分不开的D与蔡元培本人的经历分不开,他有借助文化启蒙和教育救国来实现其救世理想的理念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分析所给选项可知,B项因果关系不当,一个人的经历会影响他的理念,但不能说“因为他有的理念,所以与他本人的经历是分不开的。”D项缺少关联词,语意不连贯。横线前的句子为蔡元培关于读书和救国的名言,反映的是他的理念,而比较A、C两项可知,C项紧承横线前的句子,先谈理念,后谈经历,衔接更恰当。故选C。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

3、过10字。蔡元培先生曾在大学演讲时说到人生的三个时期,即预备时期,幼年;工作时期,壮年;休息时期,老年。他接下来说,预备时期,。少年受益于社会,欠下债,债是要还的。工作时期,也是还债时期。,是人生最重要的时期。老年进入休息时期,如果有能力,。即便休息,“半息”就可以了,不要“全息”。健康状况允许,又有份事业,是个实业家、教育家、著作家,继续工作着,不知老之将至,当然更好。答:答案也是欠债时期壮年为社会做工作还是要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解析解答此类题目要联系上下文。第句由前文可知主语为“预备时期”,由后文的“欠下债,债是要还的。工作时期,也是还债时期”可知蔡元培用“欠债”和“还债”对应人生的预备时期和

4、工作时期,横线处应填入与“工作时期,也是还债时期”相对应的内容,因此填入“也是欠债时期”。第句由前句可知,横线处应填入表示工作时期“还债”的具体意思的内容,因此填入“壮年为社会做工作”。第句由后文的可以“半息”,不要“全息”及后面的举例可知,应填入“还要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3某校拟制作名人宣传橱窗,同学们已搜集到下列材料。请你据此写一段蔡元培的简介(不超过100字),并就人物言行、品质或贡献的某一点进行评价(不超过30字)。蔡元培,字鹤卿,1868年1月11日出生于浙江绍兴。光绪十八年中进士,1894年任翰林院编修。1912年1月,任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1917年年初,出任北京大学校长。1

5、940年3月5日,在香港病逝。蔡元培一生的贡献是多方面的,而在文化教育上尤为突出。他是我国近代教育改革杰出的先驱者。他投身教育事业后,即致力于打破封建专制教育,明确要为革新政治而培育人才。担任北大校长后,他锐意改革,整顿学校,使北大面貌焕然一新。1928年,蔡元培创设中央研究院,并辞去其他职务,专任中央研究院院长,前后共十三年,直至逝世。这是他继革新北京大学之后对我国文化科学事业的又一重要贡献。蔡元培也是我国近代美育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是我国成就卓著、影响深远的美学家与美育实践家。他一生追求真理,憎恶暴虐,为民族的解放和进步呕心沥血;他虽然身居要职,却自始至终两袖清风,一身正气,道德文章垂范人间

6、。毛泽东曾赞誉他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作品有蔡元培文集。人物简介:人物评价:答案(人物简介:)蔡元培(18681940),浙江绍兴人。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近代美育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成就卓著、影响深远的美学家与美育实践家。作品有蔡元培文集。(人物评价:)他嫉恶如仇,两袖清风,为民族解放呕心沥血,是全社会学习的楷模。解析人物简介一般包括姓名、生卒年、籍贯、主要成就和贡献等,语言要简洁。人物评价要客观公正,切忌拔高人物形象。可以对每一个小点进行压缩和概括。1高考源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从演讲内容来看,当时的北京大学主要存在哪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蔡先生相应地采取了哪些措施?请尽量提取原文语句进

7、行概括。我的答案:答案(1)存在的问题:学生不为求学,专为做官发财而来,平时敷衍塞责,放荡冶游,不问学问有无,唯争分数多寡;学生败德毁行,不能束身自爱;学生不敬爱师友;学生学习太依赖老师,不注重一己潜修;学校图书陈旧,新书太少。(2)改造措施:劝学生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劝学生砥砺德行,束身自爱;劝学生敬爱师友;改良讲义,只列纲要,迫使学生潜修;筹集款项,添购书籍,多购新书。2高考源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正确理解下列语句。(1)“然弭谤莫如自修,人讥我腐败,而我不腐败,问心无愧,于我何损?”这句话表达了蔡元培怎样的品质?我的答案:(2)“诸君肄业于此,或三年,或四年,时间不为不多,苟能爱惜

8、光阴,孜孜求学,则其造诣,容有底止。”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意?我的答案:答案(1)这句话指出对待别人指摘的正确态度,体现了蔡元培不畏惧流言蜚语、身正不怕影子斜、清者自清的品质。(2)这句话是蔡元培对青年学子的恳切勉励之辞。他认为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学生在校应努力钻研学问,增长见识。3高考源点:分析文本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蔡元培先生在提出三点要求后,各采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试作分析。我的答案:答案观点论证方法分析抱定宗旨举例、正反对比论证前半部分作者用触目惊心的事例阐述了当时社会做官心热的现实,分析了当时北大不重学术、汲汲于名利的现状。“宗旨既定,自趋正轨”一部分采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9、论证学与不学两种不同的结果砥砺德行分析论证作者先指出当时北京社会的现实状况,然后说明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希望大学生能不为流俗所染,以身作则敬爱师友举例论证作者先阐明了教授、职员是为学生学习便利服务的,故应以诚相待,同学之间也应相互亲爱,然后以自己在德国的经历加以论证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北大之精神马寅初今日为母校二十九周年纪念,令人发生深切之印象。现学校既受军阀之摧残而暂时消灭,但今天之纪念会,仍能在杭州举行,聚昔日师友同学至二百数十人之多,可见吾北大形质暂时虽去,而北大之精神则依然存在。回忆母校自蔡先生执掌校务以来,力图改革。五四运动,打倒卖国贼,作人民思想之先导。此种虽斧钺加身毫无顾忌

10、之精神,国家可灭亡,而此精神当永久不死。然既有精神,必有主义,所谓北大主义者,即牺牲主义也。服务于国家社会,不顾一己之私利,勇敢直前,以达其至高之鹄的。苟有北大之牺牲精神,无论举办何事,则结果之良好,俱可期而待。今以浙江一省而论之,如以北大牺牲精神,移办政府与党务,则不出一年,必可为全国之模范省。盖浙江现时之地位,较他省优良之点甚多。财政之统一,一也:浙江之财政厅,尚能统辖全省财政,较之江苏、安徽、福建等省,俱远过之。江苏因为孙传芳之战事未了,所统一者仅长江以南之一部分;安徽在前数月间虽征收税吏,俱归二三军队首领所委派;福建即菜担妓女,亦俱贴印花,其财政上之紊乱,可以想见;至湖广江西等省,更无

11、须深论矣。金融之平稳,二也:全省无滥发纸币,引起金融之扰乱。军队之统一,三也。教育之优良完全,四也。此次革命军兴,全省所受之损失不大,五也。既具此五种之优点,苟政治能上轨道,办事人员俱抱北大精神而徐图改革,则将来之浙江,必较今日可以远胜万倍。虽然,欲图改革,必须自环境之改造入手。重心不在表面,而在人心。今日国家社会之所以每况愈下,根本原因在于吏治之不良,道德之堕落。如寅初回浙未久,而请寅初代谋统捐局长者,不知凡几,且有欲寅初推荐往禁烟局者。彼辈之心理,以为寅初现正在反对禁烟局,则寅初推荐之人员,禁烟局不敢不留用。际此生活困难之时,在政界谋事,果属生活问题,情尚可原。然来寅初处谋事之人,甚至预先

12、说价,必须月薪至若干元以上,或有其他不正当之收益者而后可。是故中国大半人民,虽其私人道德亦有甚好者,但脑筋中实无一“公”字之印象。故公家观念之薄弱,已达极点,而对一己之升官发财,譬诸厕所之苍蝇,群相鹜集。故无论何界,苟有一人稍有地位,则其亲戚朋友,全体联带而为其属下,家庭观念之深切,世无其右。当知吾人对于国家社会之义务,应以人民之幸福为前提,不当以个人弥补亏空或物质享受为目的。北大昔日既为群众之导师,今而后当如何引导人民,打破家庭观念,而易以团体观点;打破家庭主义,而易以国家主义,恢复人生固有之牺牲精神。否则,若仅有表面之革命,恐虽经千百次,于国家于社会仍无补于事也。且中国人民之心理,对公家事

13、,若不相干,可以不负责任。如寅初此次反对鸦片,时有人以“在此种社会何必做恶人”之语来相劝勉。若寅初家中妇女如作此语,寅初本可不加深责,然此种浅薄之语,竟发诸现在之官吏与夫东西留学生之口。呜呼!一人公正之勇气能有几何?今不以努力助鼓励,而反以冷水浇头,人心至此,可深浩叹!中国人以“不”字为道德,如不嫖不赌,不饮酒,不吸烟,果属静止之道德,然缺乏相当之努力,与夫牺牲之精神,以尽人生应有之义务。虽方趾圆颅,实类似腐尸。西人谓life is activity,否则,反不如截发入山,做和尚之为愈,何必在世上扰扰哉。是故以北大之精神,牺牲于社会,对于全国,或以范围过大,尚须相当时日。若仅浙江一省,则改造之

14、目的,诚可立而待也。欲使人民养成国家观念,牺牲个人而尽力于公,此北大之使命,亦即吾人之使命也。举凡战胜环境,改造人心,驱除此等奄奄待毙不负责任之习俗,诸君当与寅初共勉之!(商务印书馆1928年版马寅初演讲集第四集)注life is activity意为“生命活力”。说明1927年12月19日,在杭州北大同学会举行的纪念校庆二十九周年集会上,刚刚脱离北大的经济系教授马寅初(18821982)发表演讲,题为“北大之精神”。关于北大传统的概括,历来五花八门,就中当推马先生的说法最为别致。不但“精神”,而且“主义”,在外人看来,或许有“大北大”的嫌疑。可将为了国家与社会,“虽斧钺加身毫无顾忌”作为“北

15、大之精神”,还是抓住了根本。身为北大的首任教务长,马寅初20世纪50年代方正式出任校长,时间长达十年。50年代的大学校长与30年代的大学校长,其所处环境及责任、权利等均有很大差别。即便如此,你仍能感觉到马校长不时露出的棱角。发表新人口论,主张控制人口增长,“单枪匹马”挑战主流意识形态,与上述“北大之精神”若合符节。1下列对本文内容和手法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北大形质暂时虽去,而北大之精神则依然存在”一句写出北大被取消的危机形势,在遗憾中点出北大之精神,形成一种反差,引人警醒。B第四段运用犀利的笔法,以描画社会家庭主义者的丑态,来揭示国家社会每况愈下的根本原因,阐述了“欲图改革,必须自环境之改造入手”的观点。C本文以“北大之精神”为题,紧扣演讲的中心,思路清晰,很有针对性,也很有现实意义。D本文语言简洁凝练,通俗易懂,而且多用排比、对比等手法,增强了演讲的感染力量和表达效果。答案D解析语言“通俗易懂”不正确,应该是古朴典雅。2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认为当时浙江既有优势,也有不足,作者认为浙江还应在政务与党务方面学习北大之精神,进行内在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考试真题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