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学年高中语文课时作业9劝学含解析(人教版)必修3.doc

上传人:g****t 文档编号:23465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3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学年高中语文课时作业9劝学含解析(人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3学年高中语文课时作业9劝学含解析(人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3学年高中语文课时作业9劝学含解析(人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3学年高中语文课时作业9劝学含解析(人教版)必修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3学年高中语文课时作业9劝学含解析(人教版)必修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2023学年高中语文课时作业9劝学含解析(人教版)必修3.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时作业(九)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中绳(zhn)槁暴(p)以为轮(ru) 金就砺则利(l)B参省乎己(xn) 须臾(y)跂而望(q) 靛青(dng)C跬步(u) 蓼蓝(lio)生非异也(xn) 骐骥(j)D锲而不舍(qi) 驽马(n)金石可镂(lu) 蛟龙(jio)答案A解析B项,“跂”应读“q”,“靛”应读“din”;C项,“跬”应读“ku”;D项,“镂”应读“lu”。2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虽有槁暴(晒干)以为轮(使弯曲)吾尝跂而望矣(抬起脚尖) 而致千里(送别)君子生非异也(禀赋,资质) 非能水也(善,会)筋骨之强(强壮) 而绝江河(横断)声

2、非加疾也(这里指声音宏大) 而闻者彰(清楚)A BC D答案A解析跂,提起脚后跟;致,达到;绝,横渡。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与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善假于物也B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蟹六跪而二螯C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圣心备焉D不复挺者,使之然也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答案B解析都是连词,表并列。A项,介词,表比较,比;介词,引出对象,可不译。C项,兼词,“于此”,在这里、从这里;句末语气词,了。D项,代词,代木;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C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D木直中

3、绳,以为轮答案C解析A项,土地方圆。今义,某一地点;B项,广博地学习。今义,知识、学识的渊博;D项,以之为。今义,认为。5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加点的词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D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答案B解析句中“水”为名词作动词;其他均为名词作状语。6下列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微斯人,吾谁与归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C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D甚矣,汝之不惠答案C解析C项,与例句皆为定语后置句。A项,为宾语前置句;B项,为状语后置句;D项,为主谓倒装句。二、文本训练阅读课

4、文最后一段,完成710题。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7下列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风雨兴焉 (兴起)B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雕刻)C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功绩)D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精神清明)答案D解析神明:人的智慧。8下列句子中没有活用词的一项是()A积善成德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C用心一也 D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5、答案D解析A项,善:形容词用作名词,善行;B项,上、下:名词用作状语,向上、向下;C项,一:数词用作形容词,专一。9下面对本段文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本段从学习的方法和作用的角度来论述“学不可以已”。共用了十个比喻论证学习是不断积累的过程,不能停止。B“不积跬步”“不积小流”的比喻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难以实现远大目标。C用“骐骥”“驽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成功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成功的关键。D用“蚓”的“用心一”和蟹的“用心躁”两个比喻正反对照,说明有效的学习还要靠专心致志。答案A解析“作用”应为“态度”。10翻译下面的句子。(1)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6、译文:_(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译文:_答案(1)骏马跳跃一次,不能达到十步之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走个不停。(2)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没有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饮到地下的泉水,这是因为心思专一。三、拓展阅读阅读选自荀子劝学的文字,完成1116题。甲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蠕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乙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

7、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丙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注】端而言,蠕而动:端,微言;蠕,微动;意思是说极细微的言行。禽犊:小的禽兽,古人相见常以小禽兽做礼物。兰槐:香草名,即白芷。1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一可以为法则(效法的榜样,准则)B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从高处往低处看)C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逐渐,逐步)D不闻先王之遗言(学习、借鉴)答案C解析渐:jin,浸泡,浸渍。12“其质非不

8、美”的“其”指代的是_ _。答案兰槐之根或芷13“所渐者然也”中的“然”指代的是_ _。答案君子不近,庶人不服14下列各句中“所以”的用法和意义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A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B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D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答案B解析B项,译为“的原因(缘故)”,其他三项中的“所以”表根据、依靠、凭借,相当于“的根据”“的方法”“靠来”“用来”等。1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译文:_(2)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译文:_答案(1)君子做学问,为的是使自身

9、完善;小人做学问,把学问当作和别人相见的小礼物。(2)蓬草生长在麻丛中间,不用扶持就是挺直的;白色的沙子混在黑泥里,就与黑泥是一样的颜色了。解析(1)注意,这是两个判断句;另外注意“美”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2)注意“蓬生麻中”一句中“生”后省略介词“于”。16用“/”给下列句子断句。小 人 之 学 也 入 乎 耳 出 乎 口 口 耳 之 间 则 四 寸 耳 曷 足 以 美 七 尺 之 躯 哉?答案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参考译文】甲君子做学问,是把所学的听入耳中,记在心里,融会贯通到整个身心,表现在一举一动上。即使是极细小的言行,都可以作为别人效

10、法的榜样。小人做学问,把学到的听入耳中,从嘴里说出来。嘴巴与耳朵间的距离不过四寸,怎么能使自己七尺之躯的美德得到修养而完美?古时候的学者,学习是为了进德修业,当今的学者,学习却是为了向人炫耀。君子做学问,为的是使自身完美;小人做学问,把学问当作和别人相见的小礼物。乙蓬草生长在麻丛中间,不用扶持就是挺直的;白色的沙子混在黑泥里,就与黑泥是一样的颜色了。兰槐的根就是白芷,把它浸在臭水里,君子就不接近它,百姓也不会佩带它。这并不是因为它的本质不好,而是因为浸在臭水里的缘故。所以君子居住要选择乡邻,交游必须要接近读书人,这是为了防止邪恶的影响而接近中正。丙所以不登上高山,就不知道天有多高;不下临深谷,

11、就不知道地有多厚;不学习先王的遗言,就不知道学问的渊博。干国、越国、夷族、貉族的孩子,出生时的哭声相同,长大之后的习俗却各不相同,这是教育使他们这样的。四、语言表达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论语中孔子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在荀子劝学中,“_,_”两句也阐述了学与思的关系。(2)荀子劝学中蚯蚓向上食尘土、向下饮泉水是因为“_”,而螃蟹“_”是因为浮躁、不专心。(3)荀子劝学中强调学习与省察自己的必要性的句子是:“_,_。”答案(1)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2)用心一也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解析注意易错字

12、的书写,如“鳝”“己”等。18把下面几句话整合成一个长单句,可适当增删词语,也可根据需要变换叙述角度,但不得改变原意,也不能遗漏内容要点。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战国末期儒家的代表、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提出了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的思想。“制天命而用之”的观点也是他提出的。答:_答案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战国末期儒家的代表、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的老师荀子提出了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和“制天命而用之”的观点。解析单句是一个句子只有一套主谓结构,其他的成分可作为单句的“枝叶”成分。本题的重点是要找出长单句的主语,“他”指代的是“荀子”,把“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改为定语,“提出观点”是谓语和宾语,把其他的内容作为“观点”的定语即可。19在横线上填上适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考试真题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