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城市空间的延展:紧凑城市的公共空间设计途径研究_孟露.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2348137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9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空间的延展:紧凑城市的公共空间设计途径研究_孟露.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城市空间的延展:紧凑城市的公共空间设计途径研究_孟露.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城市空间的延展:紧凑城市的公共空间设计途径研究_孟露.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北京规划建设 83 RESEARCH 研究紧凑城市我国城市化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紧凑城市”是针对“蔓延城市”提出的一种城市用地发展模式。“二战”后,由于西方城市普遍采用了“郊区化”的发展方式,造成了城市用地的飞速扩张。为了控制城市的无序蔓延,缓解由此产生的一系列问题,西方学界提出了“紧凑城市”的发展理念,并对后续城市建设产生了广泛影响。尤其在许多世界城市(伦敦、巴黎、纽约、巴塞罗那、东京、新加坡、香港等)的发展建设中,由于这些城市具有强大的经济和文化聚集能力,人口的集聚效应异常显著,在城市资源相对有限的条件下,往往会结合本地空间、气候和文化等特征,逐渐形成一种满足自身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紧凑城市

2、模式。正如瑟奇萨拉特(Serge Salat)在巴黎城市形态的研究中指出,“最高效的形态往往是最紧凑复杂的,这点就像是反复修改的手稿”1。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已经实现了史无前例的快速城市化发展,城镇化率超过50%,而且土地城镇化更是远远大于人口城镇化的进程。这种普遍的蔓延增长模式保证了我国的城市化速度,但同时也产生了冒进式的土地失控风险2,并已经开始显现出一系列城市问题。未来我国的城镇化任务依然非常严峻,如果按照之前的蔓延发展模式,城市资源将不堪重负。因此,采用一种从“粗放蔓延”向“精明加密”的紧凑城市发展模式将成为我国未来可持续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选择。紧凑城市公共空间营造的重要性和机

3、遇紧凑城市的空间加密过程是一把双刃剑,如果社会公共服务不匹配,有可能会严重降低城市品质,加重城市病。所以,建设紧凑城市的关键是建设一个高品质的社会公共服务系统1。而公共空间是这一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紧凑城市中重要的社会公共服务缓冲区。尤其在亚洲,纵观东京、新加坡、香港等亚洲高密度世界城市,由于人多地少且具有先天的民族聚居文化传统,相比西方城市,往往会采用一种密度更高的紧凑城市发展模式3,非常重视城市公共空间在提升城市品质方面的重要作用,也都在根据自身的密度特征探索公共空间系统的营造途径。紧凑城市的重要特征是土地利用的紧凑化和人口密度加大。在我国城市向更高密度迈进的过程中,城市空间的开发强度将

4、会进一步提升,公共空间用地短缺和侵占压力都会不断加大。除了采用高成本的空间拆建模式,公共空间的获取正在越来越多地倾向于通过整合现有城市空间,赋予公共空间职能,并向城市的边缘区、未利用土地、受负面影响和被破坏的土地等开发价值相对较低的城市空间拓展4。一直以来,我国城市所遵循的机械分区模式造成城市空间功能相对单一,对各功能区之间的过渡空间缺乏关注;再加上过快的城市化建设速度,空间的利用相对粗放,空间的挖潜能力巨大;而且随着城市产业转型的进一步深入,也会同时释放一部分空间。对于这些空间的重新整合,将使它们更好地融入城市肌理,并发挥公共空间的服务功能,为我国即将到来的城市空间更新和公共空间营造提供一个

5、广阔的设计领域。未来需要探讨一种公共空间可以随着城市密度增加而生长的设计模式,以适应加密紧凑城市的空间特征,并提供维持其生存所必需的高品质社会公共服务。空间延展紧凑城市的公共空间设计途径在紧凑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公共空间的营造需要经历一系列土地博弈,既要顺应不断增加的城市密度,又要满足高品质的城市生活需求。未来城市公共空间的载体将越来越多地倾向于难以利用、缺乏价值、被忽视和存在风险等“低质”城市空间。由于承载基质的变化,对设计手段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针对新的空间特征探索新的营建途径,将成为紧凑城市公共空间营造的关键问题。本文重点探索一种基于紧凑城市集约化土地利用要求的公共空间拓展战略和战术,强

6、调通过模糊公共空间与其他城市功能空间的边界,重新定义城市空间的价值,实现最大化的空间挖潜与多层次的功能增效;从时间、水平和垂直空间层次、空间共生、功能糅合等方面探索公共空间介入城市的创新设计途径;目标是创造一个更加紧凑、复杂、高效、具有社会凝聚力和活力的城市公共空间系统(图1)。微型空间现代城市中存在大量碎片化的微型闲置空间,这些空间由于尺度小,在城市建设中往往被忽视,但在公共空间的营造中却具有巨大的利用潜力,是一种可以在紧凑城市中被填补的空间缝隙。这些微型公共空间的建设投资相对较小,可操作性强且分布广泛,与居民日常生活的关系非常密切,可城市空间的延展:紧凑城市的公共空间设计途径研究孟露 李倞

7、(通讯作者)84 北京规划建设研究 RESEARCH 以就近为居民提供最迫切的公共服务,在区域环境改善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价值非常显著。这些微型公共空间能够高效地介入城市肌理,常常可以作为激活城市区域的种子,以相对微小的代价促进城市再生,成为未来城市更新的一个重要的切入点。20世纪70年代,刚刚结束独裁统治的巴塞罗那面临产业转型,其中心区环境恶劣、活力衰退,城市的经济状况较差,迫切需要开展低投入的城市更新,尽快改善城市环境,提升民众信心。新政府采纳了规划师奥伊厄尔博依霍斯(Oriol Bohigas)提出的碎片化城市更新建议,开展了“针灸式”的公共空间营造计划。这项计划系统梳理了核心区的城市空间

8、,提出了一系列针对现有小公园、广场或未利用空间的微型空间改造计划(图2)。这项计划一直延续到今天,在巴塞罗那成为世界宜居城市典范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5。这些微型公共空间用地常常有别于传统公园用地,在设计中要求采用更加灵活的手段“见缝插针”,最大化整合可利用的空间,建立与周边区域更加密切的联系。由于用地不大,它承载的功能既要多元、灵活,可以服务更广泛的民众;又要有针对性,真正满足周边民众的切身需求。在这些微型空间的营造中,“因需”与“因地”设计显得尤其重要。层叠空间在不断增密、紧凑的过程中,现代城市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向空中生长,逐渐形成了一个三维的立体空间系统,包含多重的人造地表空间。公共空

9、间可以在这些不同高度的地表层中延展,进一步开发城市中许多未利用的分层空间并赋予公共活力。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与新加坡合作成立的未来城市实验室(SEC-FCL)对新加坡的住宅公共空间进行了分类研究,样本涵盖了新加坡房屋建设发展局(Housing Development Board)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支持建设的住宅。研究表明,由于地面空间被大量占用,新加坡创造了一系列与建筑一同向空中生长的垂直公共空间模式。从类型研究来看,这些住宅公共空间除了位于地面以外,还包括抬升平台(Raised Platform)、裙楼平台(Podium)、屋顶花园(Roof Deck Garden)、空中天桥(

10、Skybridge)等多种形式2(图3),可以满足居民游戏、健身、休息、交流等多种日常公共功能需求6。在这些层叠空间的营造中,可达性直接影响了它们的使用活力。在大阪难波公园购物中心(图4)、香港沙田城市广场、新加坡翠城花园等设计中,不同层次的空间界限正在变得越来越模糊,很多时候通过创造一个流动的空间系统,在不同的垂直空间层中穿插,逐渐形成一个公共空间与城市空间相互混杂、共生的三维形态。这样在提升可达性的同时实现功能的互利。更多元的使用功能也催生了更强大的城市活力。除了居住和商业空间的立体延展,基础设施空间的立体化发展也逐渐为城市公共空间营造提供一个重要的载体。目前,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通过基础设

11、施的地下化或半地下化创造新的公共空间。芝加哥千禧年公园(Millennium Park)、波士顿的大挖掘计划(Big Dig)、马德里曼萨纳雷斯河(Manzanares River)、巴塞罗那萨格雷拉(Segrera)线性公园等都是将城市中心区的停车场或过境快速路、铁路等埋入地下,利用重新释放的地面建设而成的公共空间,聚集了公共活力并实现区域的再生。除了改建工程,如巴塞罗那环路系统(图5)、巴黎拉德芳斯新区等基础设施工程从一开始就被当作一项公共空间的复兴计划。整个项目通过差异化的空间断面设计,构建了一个复层的多功能空间体系,在满足机动车快速通行要求、降低环境影响的同时,尽可能地增加地面公共空间

12、,承担慢行交通、公共休闲、生态体验等多种功能,作为激发整个片区活力的空间纽带。城市中还存在许多未利用的下层空间。这些空间由于受到噪声、扬尘和光照缺乏等负面影响,且存在使用管理的限制,常常成为城市中无法利用且极具安全风险的区域。近年来,这些下层荒废空间已成为城市公共空间拓展的重要领图1 紧凑城市的公共空间设计模式图2 巴塞罗那“针灸疗法”微型公共空间营建计划图3 新加坡住宅公共空间垂直发展模式图4 大阪难波公园图5 巴塞罗那环路断面研究 北京规划建设 85 RESEARCH 研究域。在荷兰A8高速路公园(A8ernA)(图6)、多伦多桥下公园(Underpass Park)等项目中,设计师利用基

13、础设施的上盖创造了一个极具特色的遮蔽空间,结合原有的承重结构设置降噪、反光等设施,改善下层空间的环境质量。这些公园通常会安排适合篮球、游泳、极限运动、儿童游戏等的运动空间,提供满足多种邻里公共活动(聚会、演艺活动等)的场地。通过兼具艺术化和实用性的照明、色彩、构筑物和公共艺术品的设计,软化冰冷的混凝土环境,形成一种独特的趣味。共享空间随着城市空间的进一步加密,在不影响空间原有功能的基础上,可以通过附着新的公共使用功能,实现城市空间的共享。这种方式将最大化地拓展公共空间在现代城市中的生存空间,并通过创造性的设计带来更好的空间使用活力,实现公共职能与原有城市功能的共生,甚至共赢。私人空间尤其是商业

14、和办公等用地可以被赋予新的公共功能,成为“公共-私人”共享的城市公共空间,并实现二者的共赢。在日本、新加坡和美国等国家都存在针对“私属公共空间”(Privately Owned Public Space)的相关政策,明确了对私人开发商的奖励体系或作为强制标准执行。美国纽约通过1961分区决议(The 1961 Zoning Resolution)鼓励开发商在高密度城区为民众创造公共空间,并因此获得额外建筑面积和高度等方面的补偿。研究表明,截至2007年,该计划已经为纽约主城区新增32万平方米的公共空间面积,并随着面积的进一步增加,空间使用品质也在不断被关注和提升7。由于城市用地紧张,日本在城市

15、再开发的过程中,如东京六本木和中城、大阪梅田等大型城市综合体项目都清晰地体现了一种利用商业、办公等私人用地构建公共空间综合体的理念。整个区域的基底就是一个大型的城市公共空间,完全对公共开放,成为可以承载一系列公共体验的场所,既为城市创造了公共空间也创造了强大的商业活力,无疑是一种多赢的公共空间利用模式。城市基础设施可以成为城市共享空间的重要载体。在现代主义设计原则的指导下,现代城市基础设施往往具有很强的功能排它性,通常只承载单一的服务功能,功能复合性严重不足,造成了巨大的空间浪费。伴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向更高配置的方向更新发展,许多设计师开始重新定义基础设施,使其超越一种单一目标的工程项目,成为一

16、个可以整合一系列关联性项目并承载多元公共生活的容器,实现原有功能与公共空间功能在同一空间层次中的空间共享。巴塞罗那特伦泰特立交桥公园(Park Trinitat)将传统的立交桥空间与一个大型城市公园结合,将一个原本只承担绿化防护功能的空间,转变成为可以隔离噪音和污染,拥有优美的水景和草坪林地,能够开展艺术交流活动的城市公共空间(图7)。值得注意的是,当我们正在疯狂地为机动车修建快速路时,越来越多的紧凑城市正在转变思路,强调为步行创造空间,要求道路回归公共空间,开始“共享街道”的运动。巴塞罗那就在构建一个更加强调步行舒适度的城市交通网络,有意识地降低一部分道路的机动车通行能力,要求这些道路有一半以上的空间回归步行和公共空间。在圣胡安大道(Passeig De St.Joan)的改造设计中,街道的断面被重新划分,两侧绿化带被设计成为包含一系列休闲区、聚会区和儿童游戏场的城市公共空间带,使街道“重新获取了作为公共空间的社会价值,并成为多样性和可持续性的城市绿色廊道”8(图8)。空间的使用在不同的时间段上会具有差异性,因此可以利用城市空间的闲置时间赋予公共空间的使用功能,在全年的不同时期和一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