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柴苓汤对闭合性多发骨折早期血清炎性因子影响的临床研究_刘超.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2349221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06.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柴苓汤对闭合性多发骨折早期血清炎性因子影响的临床研究_刘超.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柴苓汤对闭合性多发骨折早期血清炎性因子影响的临床研究_刘超.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柴苓汤对闭合性多发骨折早期血清炎性因子影响的临床研究_刘超.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 年 3 月第 46 卷第 1 期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March 2023,Vol.46,No.1Journal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TCM临床研究柴苓汤对闭合性多发骨折早期血清炎性因子影响的临床研究刘超1,刘帆2,孟旭初1,王武超1,唐晓菊2(1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河南洛阳471000;2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广西南宁530011)【摘要】目的:探讨柴苓汤对闭合性多发骨折患者早期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 (TNF )、白细胞介素 6(IL 6)、白细胞介素 8(IL 8)、降钙素原(PCT)、C 反应蛋白(CP)、白细胞计数(WBC)水

2、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骨盆髋臼外科住院部的闭合性多发骨折患者 60 例,通过区组随机化分为对照组、中药组,各 30 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复苏治疗,中药组在稳定性复苏后开始服用柴苓汤。统计两组炎性因子(TNF 、IL 8、IL 6、PCT、CP、WBC)水平、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S)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结果:稳定性复苏后第 1 天、第 3 天两组血清TNF 、IL 6、IL 8、PCT、CP、WBC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第 5 天、第 7 天中药组血清 TNF 、IL 6、IL 8、PCT、CP、WBC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

3、意义(P 0.05)。中药组 SIS 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中药组 MODS发生率(0.00%)与对照组(6 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柴苓汤可有效降低多发骨折伤患者 TNF 、IL 6、IL 8、PCT、CP、WBC 水平,降低 SIS 发生率。【关键词】柴苓汤;闭合性多发骨折;肿瘤坏死因子;炎性因子;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中图分类号】274.2;6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0668(2023)01-0041-05【DOI 编码】10.13593/ki.51-1501/r.2023.01.

4、041【引文格式】刘超,刘帆,孟旭初,等.柴苓汤对闭合性多发骨折早期血清炎性因子影响的临床研究 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46(1):41-45.【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基金项目】河南省中医药科学研究专项(2019ZY2079)【第一作者】刘超,男,1980 年生;医学硕士,副主任中医师;E mail:liuchao 闭合性多发骨折具有较高发病率,骨折发生早期可能会发生脂肪栓塞与休克,甚至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直接创伤或休克引发的 MODS 多发生于骨折后 3 4 d,所占比约为10%;而感染所致 MODS 多发生于骨折后1 周或更晚,约占 90%。

5、随医疗技术不断进步,创面外源性感染风险显著降低,而内源性感染已成为引发MODS 的主要因素,因此早期控制内源性感染,防止 MODS 发病成为多发骨折的治疗重点1。当机体严重受创时 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16,体内可大量生成促炎因子,其会引起人体免疫系统失衡,从而诱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S),如炎症反应失控,则可导致出现 MODS,危及患者的生命2,3。因此,如何有效地调控炎性因子水平、降低 SIS 及 MODS 发生率是目前临床上闭合性多发骨折研究的热点问题。2017 年 7 月至 2021年 7 月我院在对多发骨折患者治疗时,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口服柴苓汤,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6、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临床研究方案经过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选取 2019 年 7 月至 2021 年 12 月达到入组标准的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骨盆髋臼外科住院部的闭合性多发骨折患者 60 例,通过区组随机化分组分为中药组、对照组各 30 例。1.2诊断及病例纳排标准1.2.1诊断标准参照 骨与关节损伤1 制定:把人体分为 24个部分:脊柱、胸、头面、骨盆各为一个部位;14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 年第 46 卷双侧踝足、胫腓骨干、膝、股骨干、踝;双侧尺桡骨干、腕手、肘、肱骨干、肩。只要是上述两个或以上部位发生骨折均诊断为多发骨折。1.2.2中医辨证标准参照 中医骨伤科学4

7、骨折气滞血瘀证型的标准,全身症状:头痛、头沉,胸闷,便秘、尿赤,心烦,口渴,舌暗淡或青紫,脉弦细涩等;局部一般症状:异常活动,畸形,压痛,疼痛,瘀斑,肿胀,骨擦音。1.2.3纳入标准符合多发骨折标准及上述中医辨证标准;X 线诊断出多发部位骨小梁完整性或连续性中断;骨折端与外界无贯通;患者年龄区间在 18 75 岁;无手术禁忌症;患者及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文书。1.2.4排除标准伴有开放性骨折;有精神疾病;有肿瘤疾病病史;有严重脏器损伤。1.2.5病例脱落标准术后随访脱落;观察记录资料不完整病例。1.3分组及随机化设计1.3.1随机化程序设计总例数 60 例,采用区组随机化分组,区组长

8、度 4,对照组与中药组病例数按 1 1 分配,分两组,A 组为中药组,B 组为对照组。以入院时间作为配伍因素,将同月相邻的的 6 位患者作为一个区组,每个区组长度与两组可能的排列方式为 6 种,给各个排列的区组分配抽样号码 1 6,再用抽签方式随机排列上述区组分配的号码,随机数字表任意选择起始数,同方向选择 6 个随机数,从小到大排序得到上述区组分配的号码,最后将编好的病例号按递增顺序进入上述区组号码顺序。1.3.2随机分配方案的隐藏随机分配方案隐藏的方法采用基于序列编码、密封、不透光的信封法:最初由一名研究人员依据随机数字表产生随机分配序列并将产生的随机分配序列装入基于序列编码、密封、不透光

9、的信封中。另外一名研究人员复核入选资格后,按序打开信封将受试目标分到相应的组别中(注:产生分配序列与选择、分配合格受试对象入组的不是同一名研究人员)。1.4治疗方法患者均依据损伤控制原则进行救治:急性期积极液体复苏,抗休克等治疗;骨折部位行非确定性处理,包括支具等外固定,以保证病情稳定;稳定性复苏,继续抗休克、纠正体内酸碱平衡、补充电解质、加强静脉营养,并给予抗炎、抗凝药物;脱离危险期后行骨折确定性手术。中药组在稳定性复苏后开始服用柴苓汤,其具体组方为:当归12 g,黄芩9 g,泽泻9 g,半夏16 g,太子参 9 g,柴胡 24 g,茯苓 15 g,炙甘草9 g,川芎12 g,赤芍9 g,桂

10、枝9 g,猪苓15 g,白术 15 g。水 煎 分 早 晚 两 次 服 用,200 mL/次,1 剂/d。持续治疗 1 个疗程,1 个疗程 7 d。1.5统计学方法通过 SPSS 22.0 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 s)描述,用 t 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和构成比(%)描述,用 2检验。P 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观察指标及疗效标准2.1SIS 评定指标每日定时检测每组患者心率、体温、血压、血常规等,连续观察两周。对比两组患者 SIS 发生率,SIS 诊断至少同时符合以下两条5(见表 1)。表 1SIS 评定标准条目1.体温 38或低于 36(直肠温度)2.心率 90 次/分3.

11、呼吸频率 20 次/分或 PaCO2小于 4.3 kPa4.白细胞计数 12.0 109/L,低于 4.0 109/L 或未成熟白细胞占 10%2.2MODS 评定指标每日定时检测每组患者血气、凝血、肝肾功、评估神志情况、记录 24 小时尿量等。对比两组患者 MODS 发生率,MODS 诊断至少符合以下一条6(见表 2)。表 2MODS 评定标准条目1.收缩压 90 mmHg2.平均动脉压 70 mmHg3.出现休克、严重心律失常、心肌梗死4.氧和指数 300 mmHg5.出现意识障碍表现6.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15 分7.血小板计数 100 109/L8.凝血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

12、时间改变;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阳性9.总胆红素 20.5 mol/L10.血白蛋白 28 g/L11.血肌酐 123.76 mol/L12.尿量 500 mL/24 h13.肠鸣音减弱或消失14.胃引流液、便潜血阳性或出现黑便、呕血15.腹内压(膀胱内压)0.98 kPa24第 1 期刘超 等柴苓汤对闭合性多发骨折早期血清炎性因子影响的临床研究2.3损伤严重程度评估患者入院时均使用 ISS 评分表7 评估损伤严重程度。2.4实验室指标同一时间采集两组患者稳定性复苏后第 1、3、5、7 天静脉血,运用标准 ELISA 技术检测炎性因子(TNF、IL 8、IL 6、PCT、CP、WBC)水平。3结

13、果3.1一般资料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创伤部位数量、ISS 评分具有可比性(P 0.05),详见表 3。3.2炎性因子水平稳定性复苏后第 1、3、5、7 天两组血清 TNF 、IL 6、IL 8、PCT、CP、WBC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第 5、7 天中药组血清TNF、IL 6、IL 8、PCT、CP、WBC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4。3.3SIS 及 MODS 发生率中药组 SIS 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中药组 MODS 发生率(0.00%)与对照组(6.67%)比较,差异无

14、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 5。表 3两组患者基本信息组别n性别(男/女)年龄(岁)ISS 评分(分)骨折(处)中药组3017/1348.80 4.6627.17 5.804.60 1.13对照组3019/1149.60 4.5026.37 6.094.43 1.252/t 值0.2780.6760.5210.553P 值0.5980.5020.6040.583表 4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比x s时间组别nTNF (ng/mL)IL 6(pg/mL)IL 8(pg/mL)PCT(ug/L)CP(mg/L)WBC(109/L)1 d中药组301.35 0.02114.31 4.90106.

15、80 3.9510.69 2.2969.77 10.249.09 2.13对照组301.36 0.02111.62 5.78107.45 6.4710.45 2.4170.56 9.949.21 2.05t 值1.9361.9440.4700.3950.3150.222P 值0.0580.0570.6400.6940.7540.8253 d中药组301.82 0.05164.50 5.62153.68 3.588.89 1.9150.32 8.317.81 1.69对照组301.84 0.04165.09 5.68155.36 4.219.71 2.1353.09 8.017.79 1.82t

16、 值1.7110.4041.6651.5701.3150.044P 值0.0930.6870.1010.1220.1940.9655 d中药组301.65 0.02144.85 5.24135.02 2.575.41 0.6929.05 6.245.61 1.02对照组301.82 0.05162.79 4.60153.42 3.096.39 0.7336.61 7.356.54 1.11t 值17.29114.09225.0765.3444.2953.343P 值0.0000.0000.0000.0000.0000.0027 d中药组301.44 0.02125.34 10.33115.97 11.064.14 0.5513.45 4.054.39 0.68对照组301.81 0.06161.80 16.44151.82 14.165.03 0.6218.68 6.225.04 0.77t 值32.04310.28510.9295.8823.8593.466P 值0.0000.0000.0000.0000.0000.001表 5两组 SIS 及 MODS 发生率例(%)组别nSIS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