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下“语言运用”核心素养解析_钱荃.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2355309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6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下“语言运用”核心素养解析_钱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下“语言运用”核心素养解析_钱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下“语言运用”核心素养解析_钱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04“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下“语言运用”核心素养解析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学院钱 荃北京市朝阳区教师发展学院陈 沛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龙亦成【摘要】本文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教育理念,全面解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语言运用”核心素养的学习目标、测评趋势以及教学方向。首先,通过梳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与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语言运用”核心素养的课程目标与内容要求,明确该素养的学习目标是理解语言文字,发展语用能力。其次,通过分析近五年来语言积累与运用评价的中考测试,总结出“语言运用”核心素养测评“设置语言实践活动,考查学生语言积累与运用真实过程”的趋势特征。最后,围绕该素养的学习目标与评价趋势,基于

2、“活动情境任务”组元,提供了具体的教学建议。【关键词】“教学评”一体化;语言运用核心素养;学习目标;评价趋势;教学策略“教学评”一体化,指在特定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对学习的评价应该具有目标的一致性。1具体而言,教师应该以课程目标为导向,梳理出学生的学习目标,再以过程性评价和学业水平考试为工具,组织、监控并调试教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义教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应树立 教学评 一体化的意识”2。“教同时或单独使用的手势、身势、面部表情、对话时的位置和距离等,这些也能表示某种情感或意义,一般有配合语言加强表达效果的作用。有效的口语交际大多需要“副语

3、言”,因而语文教学开展口语训练也必须关注交际中的副语言。与书面写作相比,口语交际的即时性、现场性、时效性更强。口语交际的即时性,要求交际者具有迅速组织语言的能力,及时言说的能力,即需要有敏捷的言语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口语交际的现场性,要求交际者有综合判断、敏锐捕捉信息并及时处理信息的能力。口语交际是现实的言语行为,言语行为理论表明,我们每说一句话的同时完成了三种行为,即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之效。口语交际与其他表达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特别看重言后之效听者的反应,并根据现时现场的言后之效进行后续的相应的言说。这里涉及的交际知识有赖于口语交际学的深入研究,期望口语交际的理论研究为语文教学中

4、的口语训练开辟新的天地,破解当前的困局,提供训练的平台和框架。总之,只有建好一套完备的语文建构性课程知识系统,才能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培育与发展提供抓手和路径。参考文献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12,15.3 孙汝建.口语交际理论与技巧 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1.【本文系江苏教育科学规划“十四五”重大课题“学科育人视角下 新教学 体系构建研究”(A/2021/07)阶段性成果】22DOI:10.16412/ki.1001-学术前沿XUESHU QIANYAN学评”一体化的理念是新课改背景下语文课程实施的

5、关键,有利于提醒教师在实施教学时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引导教师基于目标导向开展教学设计,帮助教师利用评价结果促进目标实现。“语言运用”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指的是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初步具有良好语感;了解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形成个体语言经验;具有正确、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意识和能力,能在具体语言情境中有效交流沟通;感受语言文字的丰富内涵,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具有深厚感情。3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四个核心素养中,“语言运用”是基础。“语言运用”离不开“文化自信”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时“语言运用”素养的提升必然会促进“文化自信”“思

6、维能力”和“审美创造”素养的提升。然而义教新课标颁布后,对于如何理解与落实“语言运用”这一核心素养,仍然是大量一线教师面临的难题。鉴于“语言运用”核心素养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地位,本文立足“教学评”一体化教育理念,分析课程文件与统编教材中对“语言运用”核心素养的目标要求,梳理近年来全国中考语文“语言积累与运用”的命题特征,以此总结出“语言运用”核心素养的教学方向,为一线教学提供些许建议。一、学习目标:理解语言文字,发展语用能力“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以课程目标为依据和指向,而课程目标是学生学习目标的基础来源。因此,有必要在梳理课程文件和统编教材相关内容的基础上,确定初中生语文“语言运用”

7、素养的学习目标。1.明确课程文件中“语言运用”的学习要求义教新课标中提出了“语言运用”核心素养的学习要求。运用词频统计发现,“语言积累”出现了5次,“语言运用”出现了12次。表1梳理总结了义教新课标中“语言运用”学什么、怎么学、学习成果怎么呈现等主要内容(见表1)。表1 义教新课标中“语言运用”内容分析要点学习内容语言知识语言材料语言经验文化汉字、书法、成语典故、对联、诗文和语法、修辞等知识课内外阅读和生活获得的字、词、句、篇等语言材料,如成语典故、格言警句、对联等在积极的语言实践中获得的典型语言经验和不断发展的个体语言经验汉字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中华文化

8、学习过程与策略行 为:梳理、记录、分类整理、交 流、运用、探究等习惯、方法学习成果语言运用的实际表现语言思维表达的发展水平通过表1可知,“语言运用”的学习内容包含语言知识、语言材料、语言经验和文化。4对“语言运用”的过程,义教新课标用诸如“梳理”“记录”“分类整理”“交流”“运用”“探究”等一系列可观察、可操作、可测量的行为动词加以描述,强调激发学习兴趣,强调“语言积累和梳理”学习习惯的培养。5学习成果的重点在于学生语言运用的实际表现、语言思维和语言表达的发展水平。语言运用的实际表现,包括语感、语言运用经验和对语言文字的热爱等。语言思维和语言表达重点评价语言的认知加工过程和语言运用的有效性。2

9、.厘清统编教材中“语言运用”的学习要求为更好地理解“语言运用”素养的目标方向,有必要对语文教材的语言知识编排进行分析(见表2),以更好地帮助教师从微观操作层面理解学生在“语言运用”核心素养层面的学习目标。从学生需要掌握的相关内容看,统编教材语言知识的内容编排与义教新课标附录3“关于语法修辞知识的说明”的内容高度契合。教材编排的语言知识大致可分为词汇、语法、修辞和文化四类。其232023.04中,前三类的内容所占比重较大。从编排方式来看,“随文补白”是最主要的。从编排顺序来看,基本是从词、短语到句子。按照语言单位从小到大,语义结构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编排,说明学生的学习应该遵循其学习认知规律。进一

10、步具体分析四类语言知识在教材中的呈现方式,可以提炼出统编教材所建议的学生学习的具体内容和策略。第一,词汇知识层面,教材通过课后的“读一读,写一写”和涉及语言运用的练习题,为学生提供了根据语境辨别词义、根据感情色彩辨别词义等学习策略。第二,语法知识层面,教材通过“给范例”“用策略”的方式,指明学生应该学会在具体语境中运用词语、短语、单句、复句、标点等相关知识,解决语言运用问题。第三,修辞知识层面,教材以范例、概念解读的组合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比喻、拟人、排比等八种修辞格,辨析修辞手法和鉴赏艺术效果。第四,文化知识层面,教材通过给出文学体裁的界定,或补充文学文化知识等,直接点明学生需要识记掌握的内容

11、。总体而言,通过梳理义教新课标和统编教材中关于“语言运用”核心素养的学习要求可知,“正确理解和运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此核心素养的目标方向。其中,“综合丰富的语言学习内容”是该学习目标的载体,“以积累和梳理为主的语言文字实践活动”是实现该学习目标的主要路径。二、评价趋势:设置语言实践活动,关注语言积累与运用的真实过程从“教学评”一体化的理念看,命题专家的命题应该与学习目标、课程目标保持一致。6本研究以近五年全国中考语文36套样本卷7为研究对象,在以“正确理解和运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发展关键能力”为培养目标的理念下,总结近年来中考“语言积累与运用”的命题特点及主要趋势。1.以评促学,关注语言文化

12、积累方法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近年来的中考“语言积累与运用”命题,呈现出以评促学、关注语言文化积累方法等特征。从语言层面来看,以识字方法为例,2022年河北卷第4(1)题还原了查字典的学科认知情境,针对真实的学习问题“班里有同学不认识上联中的 稔字”,需要学生借助 现代汉语词典,选择“部首检字法检索”的学习策略,考查具体汉字的部首和笔画。字典是普及汉字文化和传播知识的重要工具。学生通过回顾查字典的学习经历,形成规范使学生需要掌握的相关内容一级内容知识词汇语法修辞文化二级内容知识语义和语境、同义词、反义词、词语感情色彩词类:名、动、形、数、量、代、副、介、连、叹、拟声、助词短语:并列、

13、偏正、主谓、动宾、补充句子成分:主、谓、宾、定、状、补单句和复句复句:并列、选择、转折、因果、递进、承接、假设、条件句子的主干和语气语序要合理句子结构要完整,不要杂糅,成分搭配要恰当,使用关联词语比喻、比拟、排比、夸张敬辞、谦辞、书目简介、内容补充或评介编排方式随文补白随文补白随文补白随文补白随文补白随文补白、练习系统、附录表格附录表格、随文补白呈现形式范例、策略范例、策略范例、策略范例、策略、图示范例、策略范例、策略范例、策略表2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语言知识内容编排梳理学术前沿XUESHU QIANYAN用语言文字的意识,掌握查字典识字的方法,养成查字典的学习习惯。从文化层面来看,“欣赏名家书

14、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是新课标第四学段“识字与写字”的课程目标之一。2022年中考语文试题对书写相关的考查主要围绕写字和欣赏书法的书体特点两方面展开。例如,甘肃武威卷第1(4)题列出跟二十四节气相关的四幅书法作品,考查学生对书法作品的欣赏和对书体特征的把握。二十四节气不仅是一部指导中国先民开展农事活动的历法,还具有鲜明的文化象征意味。书法作为中华民族独创的一种艺术,与中国绘画同源,是中国哲学、东方文化与华夏民族精神气质的象征。二十四节气与书法的结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节气名称“文约义丰”的特点,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书法作品感知书体特征,在欣赏书法之美的同时增强文化认同。命题引导学生辨识汉字构形特征

15、,理解汉字文化内涵。2.设置语言实践活动,强调多样语言积累材料将语言积累内化在个体言语经验的过程中,离不开丰富多样的语言材料与具体的语言实践活动。近年来,全国中考语文试卷中的“语言积累与运用”的测评内容主要涉及字音、字形、字/词义、书写、语法运用、情境写话和信息提取等,引导学生在自主、有效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感受语言文字的丰富内涵”“了解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培养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测试材料大多源自统编语文教材、古今中外优秀作品或名言警句等。从类型上看,既有文字材料,也有图片材料、多文本材料等。丰富多样的测试材料,意在增加学生语言积累的数量,引导学生通过规

16、范语言的学习,丰富语言积累的主要内容,更重要的是为其个体言语经验的发展提供借鉴。例如,2022年温州卷以“身边的文化遗产”为言语实践的综合性学习大主题,设置了筹备“一米一世界”主题展览系列活动。其中,关于“语言运用”素养的测评如下:设计海报宣传组为展览会设计了如下活动海报,请你参与讨论。万年变成一粒米,天地一粮一心俭当先“一米一世界”主题展览会种种种种秋秋稠稠稠称称稚稚秽同学:宣传组制作的海报将“种”“秋”“稠”“稚”“称”“秽”六个禾字旁的字设计成背景,与“米”呼应,真有创意!我:还真是这样。这几个字中,“(1)”本义是指幼禾。“秋”为庄稼成熟。这两个字放在一起,就是米的“成长记”啊!但像“(2)”这个字有点不雅,作为背景不太合适吧?同学:有道理。那换成什么字好呢?我:可不可以换成“(3)”?它和“稠”正好是一对反义词。或者换成“季”“(4)”这些上下结果的字也可以。(2022年浙江温州卷,第1题)以“设计海报”为语言实践活动的学习任务,设置了部首为“禾”的一组汉字的理解、辨析、替换词语等具体问题。从测评内容看,主要考查汉字的本义、字义的感情色彩、反义字和字形结构的辨识、理解、运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