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学年高考政治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0文化传承与创新含解析.docx

上传人:g****t 文档编号:23554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556.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学年高考政治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0文化传承与创新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23学年高考政治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0文化传承与创新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23学年高考政治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0文化传承与创新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2023学年高考政治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0文化传承与创新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2023学年高考政治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0文化传承与创新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2023学年高考政治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0文化传承与创新含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专题10 文化传承与创新考点1 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1(2023年全国卷T19)2023年年上映的国产电影流浪地球,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天下大同、和谐共生的价值理念,借鉴国外科幻电影元素,讲述了全球联合起来拯救地球的故事,获得海内外观众广泛好评,被称为“开启了中国科幻电影元年”。从中获得的启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支撑文化创新的强大基因植根于民族历史的文化就能引领世界文化的发展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在交流、借鉴中融为一体中华文化在交流、借鉴和融合中能够更好地创新发展ABCD【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的根基、文化创新的途径。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

2、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正确;文化是引领一个民族前行的旗帜,植根于民族历史的文化不一定能引领世界文化的发展,说法错误;不同民族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特色,错误;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中华文化在交流、借鉴与融合中能够更好地创新发展,正确。故选B。2(2023年江苏高考真题)运用传统工艺做成的青花面盆,已经通过电商销往遥远的中东国家;结合现代3D打印技术,用改良瓷泥打印出种种奇思妙想的陶瓷作品现代社会的发展使瓷都景德镇焕发了新的生机,千年窑火在新时代依然充满活力。由此可见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生产力的发展可以促进文化的进步大

3、众传媒可以增强文化的影响力 文化对现代经济发挥着重要的作用A B C D【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文化传播的手段,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通过电商将青花面盆销往中东国家;结合现代3D打印技术,用改良瓷泥打印出种种奇思妙想的陶瓷作品,体现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文化的进步,文化对现代经济发挥着重要作用,符合题意。材料侧重于强调现代技术的发展促使瓷都景德镇焕发了新的生机,不体现大众传媒的作用,不符合题意。答案为C。3(2023年全国卷T19)80多年来,红军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最壮丽的远征吸引了国外许多作家和记者,诞生了许多优秀作品。埃德加斯诺著红星照耀中国,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写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向全世界展

4、现了长征这部壮丽史诗,引起强烈反响。这表明革命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革命文化具有历久弥新的精神价值 革命文化的内涵是在交流过程中确定的 革命文化通过大众传媒的传播而具有价值ABCD【答案】A【解析】:红军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最壮丽的远征吸引了国外许多作家和记者,诞生了许多优秀作品。埃德加斯诺著红星照耀中国,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写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向全世界展现了长征这部壮丽史诗,引起强烈反响。这表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革命文化具有历久弥新的精神价值,符合题意。:革命文化的内涵是自身具有的,不是在交流过程中确定的,错误。:革命文化具有价值,不是通过大众传媒的传播才有的,错误。故本题选A。4

5、(2023年浙江高考真题)近年来,某县政府倡导全民阅读,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向群众推荐优秀图书,丰富了群众的精神生活,推动了书香社会建设。这佐证了文化进步取决于传媒的现代化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阅读能力是文化素养的标志与核心A B C D【答案】C【解析】传媒的现代化对文化进步有一定的影响,但不起决定作用,故错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文化素养的标志与核心,故错误;某县政府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向群众推荐优秀图书,丰富了群众的精神生活,推动了书香社会建设,这说明了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故正确。故选C。5(2023年北京高考

6、真题)盘龙藻井变身雨伞,飞檐角上的瑞兽蹲踞在铅笔上,朝珠成了时尚耳机北京故宫博物院一改人们印象中的“正襟危坐”,以管藏文物和古典建筑为元素创作了多款热销产品。这说明:A文化继承的核心是发掘其经济价值B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需要保持稳定C文化遗产与当代人的生活和审美需求可以对接D应当通过市场运作,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北京故宫博物院一改人们印象中的“正襟危坐”,以管藏文物和古典建筑为元素创作了多款热销产品。故宫博物院是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具有历史价值,人们以这种古建筑为背景创新了热销产品。这说明文化遗产与当代人的生活和审美需求可以对接。C正确且适合题意;文化继承的核心是主要

7、是保存其文化价值,A说法不准确;本题材料强调的是传统文化应与时俱进而不是保持稳定,B正确但与题意无关,应排除;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而不能市场动作,D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D。6(2023年江苏高考真题) 在一个“读首诗再睡觉”的微信公众号上,常有几万人一起读诗。 优美的图片、悦耳的声音,再配以雅俗共赏的解析文字,让人们重温诗的美好,让参与者的心灵得到滋润。 这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文化环境可以影响人的文化素养大众文化能够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大众传媒具有文化沟通和共享功能ABCD【答案】D【解析】不合题意,材料中的“让参与者的心灵得到滋润”体

8、现的是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没有涉及深远持久的特点;符合题意,“优美的图片、悦耳的声音,再配以雅俗共赏的解析文字,让人们重温诗的美好,让参与者的心灵得到滋润”表明文化环境可以影响人的文化素养;不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大众文化的作用;符合题意,通过“读首诗再睡觉”微信公众号,常有几万人一起读诗及所起的作用,表明大众传媒具有文化沟通和共享功能。故选:D。7(2023年山东高考真题)16世纪意大利生产的一件青花瓷壶,壶型类似中国瓷的器型,纹饰类似中国的缠枝莲,壶细部又表现出欧洲纹饰的特点,有专家评价说,这是“由进口中国青花瓷而得到的灵感”。由此可见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文化创新要面向

9、世界,博采众长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文化交流消融了世界文化多样性ABCD【答案】C【解析】本题涉及的是中外文化的交流以及因此而来的文化创新,而不是特指中国的文化,故不符合题意,排除。根据题意,题中意大利的青花瓷壶,既有中国的特点,又有欧洲的特点,很明显是一种文化创新,坚持了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故入选。题中评价意大利青花瓷由“进口”中国青花瓷而得到灵感,很明显文化的交流是通过商贸活动实现的,即商贸活动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故入选。选项观点错误,通过文化交流,保持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实现了世界文化的丰富多彩,而不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消融,故排除。故本题选C。8(2023年

10、福建高考真题)下表是某地不同群体对所喜爱的文化活动的选择情况群体老年人中年人青少年喜爱的文化活动听戏曲、打太极拳看电视、阅读书报上网、听音乐某班同学分析表中信息后提出下列建议,你认为合理的是A倡导高雅文化,引领人们的精神生活B提高文化素养,缩小人们鉴赏水平的差异C发展大众文化,满足人们不同的文化需求D增加经济收入,改变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选择【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上述图表的信息可以发现,不同的年龄群体,有着不同的喜爱和活动,因此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要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不同群体的需要,故选项C正确;其他选项与题意无关,故排除。答案选C。9(2023年福建高考真题)

11、徐悲鸿的八骏图以中国的水墨为主要表现手段,参用西方的透视方法,用笔刚健有力;毕加索的斗牛似中国的写意画,用笔奔放洒脱。以下选项最符合题意的是A两幅作品成功实现了中西文化和艺术的融合B两幅作品以不同风格表达了共同的审美感受C艺术的创作具有独特的创造性因而不可承袭D艺术的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因而不可复制【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徐悲鸿的作品参用西方的透视方法,毕加索的斗牛似中国的写意画,两幅作品都实现了中西文化和艺术的融合,A说法正确;B没有体现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排除;C、D两项中“不可承袭”“不可复制”的说法明显错误。10(2023年四川高考真题)与各国一道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而努

12、力,是中国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选项体现中国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文化主张的是A”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B“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C“以势交者,势倾则绝;以利交者,利穷则散”D“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的多样性。B:中国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文化主张。“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意思说的是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优秀的文化,各个民族和国家丰富多彩优秀文化,只有通过相互交流、借鉴与融合,才能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天下太平,B正确。ACD:三项都不是反映文化的平等交流、借鉴和融合,AC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

13、选B。11(2023年全国卷T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中华民族英雄是中华民族的脊梁。近年来,有的人打着“还原历史真相”的旗号颠覆英雄、歪曲历史、消解崇高,如胡诌“黄继光堵枪眼不合情理”“火烧邱少云违背生理学”“董存瑞炸碉堡为虚构”等。凡此种种混淆是非的谣言借助网络等传媒随意传播,一些网民盲目跟风、随手转发。这种抹黑英雄形象的谣传引起了一些人历史认知混乱和价值观迷失。还原历史、守护英雄、捍卫崇高,就是守护良知、正义和精神家园。战场上多次负伤的志愿军老战士李继德动情地说:“黄继光堵枪眼时,我在现场!”当年的老排长郭安民挺身直言,燃烧

14、弹点燃伪装草,“大火整整烧了二十多分钟,邱少云始终一动不动”。董存瑞的生前战友郅顺义多次口述力证,董存瑞舍身炸碉堡,就在他的掩护之下(1)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知识,对否认英雄的错误言论加以批驳。(2)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探究如何守护英雄、弘扬中华民族精神。(3)班级召开“我为英雄点个赞”主题班会,请就如何学习英雄列出发言要点。(两条。每条1030个字)【答案】(1)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只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作出正确的价值评价。受错误价值观驱动,否认英雄的言论歪曲了历史,遮蔽了真相,导致人们思想的混乱。只有尊重历史,坚持真理,树立和弘扬正确价值

15、观,才能抵制否认英雄的谣言,消除其负面影响。(2)尊重历史事实,增强辨别信息真伪、抵御落后文化和错误言论的能力。利用网络等大众传媒传播英雄事迹,抵制和批驳肆意抹黑英雄、歪曲历史的言行。大力宣传英雄精神,使群众懂得英雄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继承和弘扬英雄精神。(3)树立崇高理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勤奋学习,掌握为国家、社会、人民作贡献的本领;深入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增长才干。【解析】(1)本题考查知识范围明确具体,即价值观的知识,设问指向对否认英雄的错误言论加以批驳。解答时明确知识指向:人的价值、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然后调动运用知识,结合材料观点进行分析。(2)本题考查文化生活知识,设问指向如何守护英雄、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属于措施类试题。可以从弘扬民族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考试真题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