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二十四节气”的集体记忆与中华文化认同_林继富.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2355911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4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十四节气”的集体记忆与中华文化认同_林继富.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二十四节气”的集体记忆与中华文化认同_林继富.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二十四节气”的集体记忆与中华文化认同_林继富.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广西民族研究 2022年第6期(总第168期)“二十四节气”的集体记忆与中华文化认同*林继富何佩雯【摘要】二十四节气在中华文明的土壤中孕育而生,包含着中华各民族共创共享自然时序与人文时序的生活实践和生活智慧,包含了多民族共同的情感体验、共同的生活经历和共同的认知观念,成为体认中华文化一脉相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实践。二十四节气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是二十四节气焕发当代价值的重要转折点,二十四节气通过多种形式的记忆建构、传统复兴、生活交流,展现了其集体记忆、庆典文化和知识体系,实现了身份认同、价值认同、文化认同的回归,从而成为凝聚中华文化认同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

2、有力促进了中华民族大团结。【关键词】二十四节气;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体记忆;文化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者】林继富,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何佩雯,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俗学专业2020级博士研究生。北京,100081。【中图分类号】C9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4X(2022)06-0083-0010一、问题的提出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是中华民族在生存和发展中科学实践与智慧生活的重要体现,反映着中国人的科学观、宇宙观、生命观和文化观。二十四节气作为传统时间制度是民众生产生活的重要参照坐标,涉及农业生产、饮食养生

3、、仪式信仰、节日庆典、民间文艺等方方面面。因此,二十四节气作用于国家管理、指导稼穑、精神需求、社会和谐的价值与功能也得到进一步彰显与强化。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获得了持续传承和生产生活的实践动力。中国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为二十四节气的保护和发展提供可持续路径,学者们通过对二十四节气起源、内涵、特征、功能等分析,对二十四节气的形成过程、生成结构、民俗生活有了整体性观照,为探讨二十四节气的传统社会生活、文化传承发展、当代价值建构奠定了重要基础。二十四节

4、气在民众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南朝时期宗懔荆楚岁时记1 1478记载了节气民俗的珍贵资料,描绘了古人依据时令节气生活的图景。民国初年政府虽然推行新的纪年法,制定新的公历历书,设立新的节日,但是对旧历依然保留与农业气象有关的二十四节气,采取新旧两历并行,在新历下附上星期,旧历下附着节气。节气与农事紧密联系,使得民国政府虽然修改历法,融入世界时间体系中,但中国广大农村、农民的种植收获,仍然沿用“二十四节气”的时间惯制。这种做法充分体现政府和社会各界对二十四节气作为天文历算、时间制度作用于中国各族民众生活的*基金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基因赓续与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研

5、究”(22BMZ075)。83广西民族研究 2022年第6期(总第168期)肯定。高梦旦的十三月新历法指出:“我国以农立国,与西洋工业国,根本不同,故必须注意节气。且有谓节气之功用,可以包含阳历,或者远胜于阳历,一若节气之为物,为吾先圣人所特别发明,非各国历家所能及也。”2 105周作人、顾颉刚、娄子匡等学者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和调查指出节气时令对广大民众生活具有指导意义和精神慰藉作用。1932年周作人为娄子匡中国新年风俗志所作序言中说“年和节气是从太阳来的,月的变换则是根据月亮”“中国节日对于节气时令是很看重的,农家的耕作差不多以节气作标准”。3 周序12顾颉刚指出:“节令是什么?节令不是迷信

6、的祀神庙期,乃是工作的休假日”“这种节令的意义是在把个人的安慰扩充为群众的安慰,尤有重大的关系。”3 顾序2也就是说,中华民族广泛传承的二十四节气包含着民众的生活习惯,满足着民众的精神世界,也是社会秩序稳固、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二十四节气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时令庆典也纷纷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如石阡说春、苗族赶秋、半山立夏节、壮族霜降节、三门祭冬等,都是既具传统内涵又兼具地方特色的时令节庆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推动了二十四节气的传统文化复兴和节气文化知识再生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基本规律和重要任务是在适应不同时代变迁的过程中不断再创造,二十四节气通过

7、与各地生产生活实践相结合,不断丰富自身样貌,焕发出活泼的生命力。4与此同时,二十四节气不断实现价值功能的转换。乌丙安认为中国民俗日历中节日与耕作和自然季节时令相互协调,提倡唤醒传统民俗节日的记忆,巩固传统民俗文化根基。5张勃肯定二十四节气是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6这些研究表明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华民族所共同创造的宝贵财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语境中通过民俗实践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同时,二十四节气在集体中记忆,在传承中建构,成为凝聚中华民族认同的重要生活实践。二十四节气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创共享的集体记忆,而集体记忆对于加强二十四节气的文化认同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集体记忆是指“一个特定社会群体之成

8、员共享往事的过程和结果,保证集体记忆传承的条件是社会交往及群体意识需要提取该记忆的延续性”7 335。这也表明集体记忆必须具有集体活动的场域,在这一场域中通过对传统复兴完成记忆的传承与延续,而集体记忆传承不是一成不变的,是有选择的提取和意义的重新建构,使得二十四节气蕴含的文化认同得以在共同心性、共同情感、共同体验的集体记忆中重新焕发生机。同时,集体记忆分为建构主义视角和功能主义视角。建构主义视角强调记忆的能动性,即“集体记忆不是一个既定的概念,而是一个社会建构的概念”7 39。当下,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兴起,对于二十四节气建构已然从“建构共同农时体系”延展到“建构共同文化认同”。功能主义视

9、角强调集体记忆的社会功能,集体记忆为二十四节气建构和维护提供保障,也为群体对二十四节气文化认同提供生存土壤。实际上,集体记忆中的建构与功能是一个事物的两面,集体记忆包含集体对于记忆的建构,必然易于形成在共同心性、共同情感、共同体验下的文化认同趋向。集体记忆作为文化认同的基础使我们试图追问二十四节气传承与发展的意义何在?二十四节气又在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中经历了怎样的知识再生产?二十四节气通过怎样的建构和传承得以成为体认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而从前述学人的研究来看,讨论较多的是二十四节气历史源流和内在特征,对于二十四节气如何实现价值转化,二十四节气在多民族集体记忆

10、建构中实现文化认同的讨论较欠缺。因此,本文拟以集体记忆为理论视角,以文化认同为切入点,聚焦“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通过阐释二十四节气集体记忆作为文化认同的路径与方法,深入挖掘二十四节气如何融入当前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之中以及如何与时代生活结合建构集体记忆,着力探究其对巩固多民族共同体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的重要当代价值。二、共同生活建构:二十四节气的记忆之场二十四节气是时序与生活的结合,农业生产、家国祭祀、节庆饮食、养生保健等都围绕二十四84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节气提供的时间知识有序进行,既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也体现人与社会互动共

11、生。在中国古代,依据二十四节气形成的农事安排与祭祀仪式不仅是民众生存发展、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内容,还蕴含中华民族共同生活的历史事实、集体记忆、文化认同。当下国家通过设定节气日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并在清明节这一天实行私祭与公祭并举,是试图通过民众共同参与为再现和建构二十四节气集体记忆提供“记忆之场”,在过去与现在间建立连续关系,使得围绕二十四节气的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历史事实得以确认、中华民族身份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得以持续。(一)从节气到节假日的传统中国自古就有将节气日定为节假日的文化传统,中国古代节假日体系离不开岁时节令,其原因主要为两个方面:一是农时,二是祭祀。一方面,岁时节令指导下的农业生产是民

12、众得以生存繁衍、社会得以延续、国家得以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另一方面,“国之大事,惟祀与戎”,依据岁时节令进行祭祀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基本生活路径。依照节气放假体现了顺应天时与人事的天人合一思想,既展现了不违农时和敬奉天时的顺时政令,又反映了以假期调节生活、与民同乐、顺应民意对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意义,正可谓“农勤耕而仓箱盈室,太平之盛可复观矣”8 361。早在汉代就有将夏至与冬至定为节假日的传统。汉书中记载“及日至休吏”,这句话之后又注解为“师古曰:冬夏至之日不省官事,故休吏”9 1238。到了唐朝,不仅丰富了节气日活动形式,而且充实了作为节假日的内容。唐令拾遗中的“假宁

13、令”记载了将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清明等节气日定为节假日的传统,并规定“内外官五月给田假,九月给授衣假,分为两番,各十五日。田假,若风土异宜,种收不等,通随给之”10 661。这表明二十四节气关联农业生产与生长的每个阶段,将节气日作为假日的规定是尊重自然规律、敬授天时的体现。从播种到丰收,不同地域、不同民族都吸收和借鉴二十四节气创造的时间知识体系作为民众生存与生活的指南。如各地流传着的民间谚语和歌谣:“种田不问节,不如在家歇”11 627(湖南);“农时节气不等人,抓紧季节莫迟缓”12 13(河南);“不懂二十四节令,白把种子撒下地”13 11(内蒙古);“打铁看火色

14、,种田看节气”14 13(河南、陕西、海南、吉林);“钢要加在刀刃上,粪要上在节令上”14 13(新疆);等等。同时,又存在“节气死,办法活”12 628的观念,各地依据不同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将二十四节气的科学内涵和生活指导运用于农业生产。从这个角度说,二十四节气承载着中华多民族共同的生活记忆,具有超越地域、民族的共同性,成为民心相通、文化同源、血脉相承的重要生活表达。二十四节气指导生产生活实践,也承担着祭祀祈愿的功能,祭祀的目的是试图建立沟通人与自然、连接人与人、维系人与社会之间的记忆场所,所以当我们回望历史时,可以从节气的礼俗活动集体记忆中观照到民众既朴素又实用的自然观、宇宙观、人生观、世

15、界观和文化观。第一,节气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节点,在天人合一和万物有灵观念下出现了节气日“迎时气”和“禳灾祈福”的祭祀仪式。“迎时气”即迎气,是东汉时期于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前十八日,在城郊外举行新的季节到来迎接仪式。后汉书记载:“迎时气,五郊之兆。”14941迎时气的礼俗活动与汉朝奉行的阴阳五行、月令以及天人合一思想有密切联系。同时,节气关乎农业生产的各个关键时期,所以在播种前会出现鞭春仪式,作物生长阶段举行禳灾仪式,收获之际举行吃新仪式,等等。不仅以此来劝课农桑、指导稼穑,还具有祷祝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意蕴。第二,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在节气祭祀仪式中通过相互协作得到了长效促进。湖南省花垣

16、县志记载了立秋这一天苗族“赶秋场”的热闹场面。“苗族人民穿着节日盛装,从四面八方络绎不绝地拥来,这便叫作赶秋”。15572苗族“赶秋”既有“迎秋送夏”之意,又有庆贺丰收之意。“赶秋”使民众齐聚一堂,“记忆之场”是由法国学者皮埃尔诺拉提出的术语,他认为“之所以有记忆之场,是因为已经不存在记忆的环境。”“历史之所以召唤记忆之场,是因为它遗忘了记忆之场,而记忆之场是尚存有纪念意识的一种极端形态。正是当下世界的去仪式化催生了记忆之场这一概念。”(参见记忆之场:法国国民意识的文化社会史(第二版),黄艳红,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出版。第4-11页)85广西民族研究 2022年第6期(总第168期)参与者在仪式活动中融入相同的情感体验,奠定共同的交流话语,协调人与人之间的人际交往,促进民心的凝聚、共同心性的养成、集体的和谐共处。第三,节气对生产劳动的指导决定人与社会的基本面貌,也为社会关系、社会生活奠定基础。如清明不仅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重要的传统节日。作为节气的清明是谷物播种的重要时节,农事谚语有言“清明播谷,小满栽秧”,而作为节日的清明扫祭,则体现了传统儒家思想中孝道伦理慎终追远的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