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许晓凡从审美情趣出发探究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路径摘要审美情趣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关键能力进而适应终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审美情趣与德育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道德与法治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学科,在教学中融入审美情趣的培养,注重审美意识和能力的提升对于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意义深远。初中学生内在有着强烈的审美需求,而一些不健康的因素影响学生形成科学的审美。这些情况导致的问题和矛盾需要道德与法治教师认真思考、积极探索、主动将审美情趣的培养作为学科教学工作的侧重点,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审美情趣教学路径探究策
2、略随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发布,我国的教育改革迈进了新的发展阶段。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审美情趣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关键能力提升和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审美情趣与德育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学科,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审美情趣的培养,注重审美意识和能力的提升对于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意义深远。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一线教师应该积极了解现阶段培养审美学生情趣方面的现状及遇到哪些困难,思考应该采取哪些策略把“真善美”的种子植入学生的心灵。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
3、学培育审美情趣的价值(一)从核心素养出发审美情趣主要是指在实践经历、思维发展、艺术涵养等方面的基础上形成的感知、欣赏、鉴别、评判、创造美的特殊能力,是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多种能力的综合,是人类发展的精神养料。审美情趣也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全面发展和养护精神不可或缺的关键素养之一,具有重要且深远的意义,已经越来越受到关注。(二)从培养人出发在学校教育工作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肩负着立德树人的历史使命,必须要明确其中的深刻内涵,努力肩负起培育学生的重大责任。从“为谁培养人”和“培养什么人”出发思考“怎样培养人”,在注重知识、能力的同时更要注重精神、涵养。为学生扣好第一粒扣子必须要注
4、重道德与法治教学加强与审美情趣的融合,提高学生的审美境界和道德品质。(三)从审美需求出发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成员的精神需求也在不断增强,美育受到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初中学生愈发热衷对“美”的追求,成为“爱美”族中不可小觑的一股力量。但是,初中学生年龄还小,身心发展还不成熟,无法完全独立的做出正确、科学的审美选择,容易受到一些价值偏离或者碎片化审美的影响。例如过度追逐所谓的时尚和名牌,容易受到低俗文化、不良网络文化的侵蚀等,可能会让学生出现审美的盲从、偏差甚至扭曲,这些都会损害学生的健康发展和审美情趣的培养。因此,加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培育审美情趣势在必行。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培育审
5、美情趣的问题(一)重视度不够虽然我们已经进入了核心素养发展的新阶段,但是学校教育中对于审美情趣的关注度不高,一些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仍旧是重分数、轻素养,没有及时“转身”,仍一味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置身于各类习题之中,很难通过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部分教师认识到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性,但是把主要的关注点放在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法治精神方面,对于课 程教学新探2023.03.DOI:10.16704/ki.hxjs.2023.03.00674课 程教学新探2023.03.人文底蕴方面的审美情趣重视不够,容易忽略。(二)认识有偏差很多教师对审美情趣的培养在认识上有一定的误区,认为这项工作是音乐、
6、美术等艺术类学科的专属,与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工作关系不大,在日常教育教学中也不会去特意关注。长此以往,这种认识偏差会使得审美情趣的培养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慢慢被淡化、被边缘化,更不要谈去思考、探究审美情趣培养的有效方式了。也有部分教师认为审美情趣是一种天生的能力,是与生俱来的一种素养,不需要后天的培养,或者说在学科培养中收效甚微,没有必要花费精力去培养。这些认知会影响教育行为效果。(三)培养表层化有很多教师认识到审美情趣培养的重要性,在教学中也会有所涉及,在教学素材、教学方式和教学形式等方面有意识地与审美情趣的培养融合,但是很多知识的学习、活动的开展、情境的设置等趋于表面化、浅层化,让学生产生
7、仅仅是关注事物外观美的审美,使得审美情趣的培养仅停留在表面的审美技巧和审美技艺方面。无法引导学生深入透彻地理解审美,更加无法形成审美观念、唤醒审美感知、开展审美实践,这些都严重违背了审美情趣培养的初衷和要求。三、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培育审美情趣的路径(一)更新教育观,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培养审美情趣必须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首先上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教师的教育观念指导着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是培育审美情趣的前提。教师必须要从自身开始积极转变学科思维,提升教育教学素养,认识到培育审美情趣对于学生全面发展和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意义。深刻地理解审美情趣是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立德树人根
8、本任务的重要抓手。教师通过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更新教育观念,努力成为一名以真感人、以善养人、以美育人的教育工作者,耕植审美情趣的种子,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次,教师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引路人,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学生,教师的情绪、情感也会在无形中感染学生。因此教师除了要更新教育观,自身也需要加强对审美情趣的培养,激发审美的意识,增强美育的能力,实现以美育人。从由真寻善、以善育美出发,做一个有情有趣、有血有肉的追求“真、善、美”的人,让自己的人格魅力、高雅情趣、气质才华在无形无声中犹如春风化雨般滋润学生、感染学生。(二)根植“真善美”,立足学科资源为基石爱
9、默生曾说:“美”是上帝印在“善”字上的标记。提高审美情趣就必须要引导学生求真、向善。首先,要立足课堂教学主阵地。培养审美情趣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与法治学科作为德育关键课程必须要发挥重要重用。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依托道德与法治课程资源创设真、善、美的教学情境,实现在学生的内心根植“真善美”种子的目标,引导学生去体会、感悟、判断和创造美。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课程资源非常丰富,包括是国际新闻、社会热点、传统文化、古典诗词、红色资源等等,在图片、文字、视频、漫画、故事等资源中指导学生欣赏和体会语言之美、生命之美,行动之美,无言之美,意境之美,和谐之美,激发美的知觉、丰富美的理解、增强美的审视、思考
10、美的创造。其次要凸显课程价值引领。道德与法治学科除了要传授知识、提高技能,更需要培养情感、引导价值观。初中学生由于身心发展不成熟,缺乏科学、正确的审美鉴别,加之受社会低俗文化、品牌文化、网络文化等影响,很容易就出现审美的误导和偏差。很多学生的物质主义、利己主义表现非常明显,而思想精神方面非常空虚,缺乏感恩之心、爱国之情及善恶辨别的能力。因此,道德与法治教学要注重引导学生提高审美判断能力,教学要深入学生的大脑和心灵,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作出正确判断,帮助学生在健康、科学的轨迹上提高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例如,在教授尊重他人时,选用残奥会金牌获得者卢东在领奖台上主动单膝跪地,与银牌、铜牌获得者
11、保持同一高度的素材,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精神发展、生命之美和心灵之美,提高审美认识。(三)凸显主体性,坚持以人为本为中心学生是教育实践活动中的主体,提升审美情趣必须要聚焦学生本身,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首先,要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践中开发审美资源。教师不仅仅潜心钻研教材教法,也要擦亮善于发现美、鉴别美的眼睛。生活实践中处处存在美,如果教师可以利用这些资源,可以启发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从而在平凡、普通的生活点滴中找到美,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中得到美的洗礼,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道德与法治学科具有时代性、生活性、综合性75课 程教学新探2023.03.等特点,结合
12、教学内容、生活实践、时政热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体会、感悟生命之美、自然之美、行动之美、责任之美、爱国之美、规则之美等等,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道德与法治学科闪耀的教学之美,让道德与法治课堂成为学生发现美、感悟美、创造美的沃土。其次,要精心设计教学,让教学过程充满审美。一节课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可以成为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学生遨游在其中也会被熏陶。教师可以在板书、图片、优秀传统文化与诗词中下功夫,展现板书的流动之美、线条之美、造型之美,图片蕴含的意境之美、建筑之美、劳动之美,以及优秀传统文化与诗词透射出的意境之美、憧憬之美、情感之美等。教师也可以在情境创设、问题驱动等方面着手,通过冲突情境、两
13、难选择、正反示例中通过正确的引导,展现思辨之美、逻辑之美、探究之美。再次,要善于创新教学形式。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实践力,在多样教学中启迪学生的审美意识、激发审美情感。例如课堂教学可以通过情景表演、故事续写、智力游戏、辩论赛等方式,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提高课堂学习的参与度;也可以通过人物访谈、问卷调查、论文撰写、课题研究等形式引导学生从学校小课堂走向社会大课堂,从理论学习走向实践研究。学生在参与过程中独立思考或合作探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习能力、磨砺坚强意志、激发创造潜力等,这些都为审美情趣的培养提供了参考。最后,还要关注作业内容和形式。“双减”政策提出减负增效的要求
14、,除了加强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加强作业管理。教师要深刻认识到作业也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作业不仅是为了“育分”,更要“育人”,因此在作业上花心思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师在传统的作业中要注重文字优美、图画精美、材料正能量等;也可以丰富作业形式,比如结合书本知识创作诗歌、完成手抄报、调研报告、录制视频等。无论在学校还是社会中教师都可以引导学生去探索美,丰富审美经历,从而实现学生审美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塑造健康人格。(四)注重衔接性,依托学科融合为抓手作为一线思政教师,培养审美情趣也要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是思政课的重要部分,在培养学生审
15、美情趣时也要注重与其他学段的衔接,承担起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例如在小学道德与法治中包含了规则、集体、诚信等内容,这些内容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也均有涉及且更有广度、深度、高度。初中教师在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教学中,应该要了解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情况,在培养中注重与小学同一内容教学的衔接,培养过程更加贴切学生的实际。例如小学五年级的道德与法治中有让我们的家更美好,这与初中七年级让家更美好是一脉相承的,小学中关于“家”的教学要引导学生感悟亲情、体会真情,在一个个美好的瞬间、一句句温暖的话语和一个个温情的故事中增强孩子对家的情感。在此基础上,初中教师除了要更加深入培养学生爱“小家”,还应该拓展到爱“大家”,
16、也就是要爱我们伟大的祖国,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弘扬社会主旋律。另外,教师也要认识到培养审美情趣的任务是分布在各个学科之中的,每一门学科均有培养审美情趣的作用,而且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与其他学科也有交集及融合。因此,培养审美情趣也可以探索不同学科间的融合教育,与语文、历史、音乐、美术等学科都可以开展集体备课,把其他学科的老师请进道德与法治课堂,采取共同行动,挖掘有效的学科资源,提高协同育人合力。当然,初中阶段的培养还要适当地关注高中、大学思政课教学的一些内容,在初中生认知能力范围之内,适当地做好高学段思政课有关内容方面的一些拓展和延伸工作,为做好与高学段的学习衔接打下一定的基础。总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从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出发,帮助其在学习及生活中提升发现美的敏锐度和能力,陶冶美的态度和心理,积极追求美的生命意义和行为,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展开审美实践、提升审美境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参考文献:1 张爱红.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审美情趣及其培养策略 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0(09).1 田立新.中职语文教学中情趣教学方法的应用探讨 J.职业,2021(06).2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