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从概念到建成:西夏博物馆序厅展览设计与施工项目复盘_庄青.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2364029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0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概念到建成:西夏博物馆序厅展览设计与施工项目复盘_庄青.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从概念到建成:西夏博物馆序厅展览设计与施工项目复盘_庄青.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从概念到建成:西夏博物馆序厅展览设计与施工项目复盘_庄青.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23,9(2)Science Education and Museums设计现场*本文系 2021 年宁夏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以考古发掘报告为中心:基于建筑学视角的西夏三号陵建筑形制和初始样貌复原探究(项目编号:2021A0817)成果,受宁夏大学民族学一流学科资助(项目编号:NXYLXK2017A02)。从概念到建成:西夏博物馆序厅展览设计与施工项目复盘*庄青宁夏大学图书馆0引言对于任何性质或类型的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在已有建筑空间的基础上,根据策展要求和展览主题,通过场景再现的写实手法、高度概括的写意手法、墙顶地等固定因素的组合装饰手法,并通过媒体影像构成展品,给观

2、众留下难忘的第一印象1,让老年和青少年观众、历史知识欠缺的游客都能明白展览传播目的及内容,是博物馆和展览设计界对“序空间”搭建如何达到期望效果的共识。博物馆展览是一项包含着学术、传播效益和审美判断的复杂工作,从工作程序上看,它是一个由策展人或策展团队和设计者在脑际先行构筑,然后通过施工来实现落地的过程2。本研究从空间形式、展示内容设计和创意方案的实施落地过程三个方面,对西夏博物馆序厅展览空间的构想过程、展馆故事线和情绪线设计过程、功能完善过程、艺术风格的形成过程,以项目复盘的形式进行总结,以期对未来博物馆序厅乃至陈列艺术设计实践起到参考借鉴作用。1西夏博物馆项目概况1.1设计前的项目解读西夏博

3、物馆是由银川市政府投资,为了配合西夏陵申遗,依托西夏陵遗址环境和不可移动文物而建。建筑面积 9 000 m2,展览面积 5 400 m2,功能空间 3 600m2,分成规模不等的 8 个展厅。土建和安装工程 2017 年 3 月完成,展陈和精装修工程历时 10个月,2019 年 6 月正式开馆。博物馆共两层,一楼设计有前厅、序厅、4 个基本陈列,以及共享空间、休息区、设备机房、文物库房、文物修复区;二楼设计有 2 个基本陈列,2 个临展、休息区、设备机房(见图 1)。1.2前厅序厅的功能划分与平面组织西夏博物馆一层前厅的建筑面积 210 m2,在为人们提供可识别的建筑“内”与“外”界限的同时,

4、是摘要序厅是博物馆整个陈列展览的前奏和展示活动的前导,如何在其功能空间的基础上,通过静态的展示实现主题表达和空间意义转换,通过动态的演绎为观众营造可感知可体验的平台,给观众留下难忘的第一印象,是博物馆和展览设计界对“序空间”搭建和重构的期望。本研究从空间形式、展示内容设计和创意方案的实施落地过程三个方面,以项目复盘的形式进行总结,以期对未来博物馆序厅乃至陈列艺术设计实践起到参考借鉴作用。关键词西夏博物馆序厅展览设计展览施工doi:10.16703/ki.31-2111/n.2023.02.012庄青.从概念到建成:西夏博物馆序厅展览设计与施工项目复盘J.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23(2):78-

5、84.78-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23,9(2)Science Education and Museums连接室内和室外的一个过渡空间,起着引导观众集散、转换时空和调节视觉的作用3。西夏博物馆的序厅宽敞而气派,为高 12m、长 26.2m、宽 24m 的大跨度、敞开式、无柱结构,是建筑设计的预留空间。序厅在空间所处的位置,从功能层面决定了序厅是陈列展览的前奏,是整个展馆展示活动的前导4;从展馆内容表现层面,决定了它能提纲挈领地对展览主题及内容进行快速引导并提供有效表达;从传播效果层面,决定了它是展馆故事线的开端和情绪线的引导。基于以上问题,对博物馆序厅设计提出了如下的预期。1.3博物馆自身定位

6、和未来预期西夏博物馆是西夏专题展示馆,同时又兼有遗址博物馆特征,具有考古、保护、研究性质,是西夏学研究和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夏博物馆展馆定位是宁夏的金色名片、西夏形象的展示窗口、休闲文化旅游重要景点、西夏文化教育基地、西夏文化爱好者的会客厅、西夏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总基地。如何让博物馆从单一功能型空间向复合体验型空间过渡,如何在已有建筑空间的基础上,通过装饰设计、艺术品融入、多媒体演绎等手段,实现展览主题的有效表达和空间意义的转换5,让未来的序厅有更多的张力以及赋予更多的可能,是策展团队思考的核心问题。因而在招标文件中,策展团队提出要在序厅设计一组具有动态演绎功能的多媒体演示系统,以西夏的历史

7、及疆域变化为线索,串联出一个故事来,对展览主题和内容进行引导,而且这种引导一定要引起观众的广泛关注,在最短时间内能激发、调动观众的情绪和参观热情。1.4序厅初设对空间的参与体验性探索2016 年初,主管单位以单一来源方式,委托某公司编制西夏博物馆展陈大纲和初步设计文本,设计单位结合自己的认知,提出以下的初步设计(见图2、图 3)。第一组概念设计沿用与博物馆外立面同质的GRC 挂板,以及具有西夏陵遗址夯土肌理的建筑材料在序厅的使用,能实现外部与内部意向之间的联系。但外饰面材料的大面积使用,导致序厅空间环境图 1西夏博物馆一楼功能区划分(来源:施工图)79-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23,9(2)Sc

8、ience Education and Museums图 2序厅第一组概念设计方案(来源:投标方案)图 3序厅第二组概念设计方案(来源:投标方案)过于生冷,而墙上大规模刻印的西夏文字,因无法识读,未能起到点题和快速引领观众进入参观的作用;第二组概念设计立面空间被分割得过于零碎,施工过于复杂,空间缺乏张力,总体感觉非常不理想,也无法推进。建筑设计单位想采用西夏文字等符号化语言、西夏疆域模型的方式来准确表达展览思想和内容的想法,均未收到预期的效果。1.5概念优化方案经过第二轮设计布展施工一体化招标,收到了多组采用艺术形象和多媒体重构序厅空间的设计方案。例如提炼黄河、贺兰山、西夏佛教壁画、西夏疆域图

9、等核心内容或典型元素向观众传达整个展览内容,通过图像演绎等可视信息创造意境、引导和感染观众,提升空间的参与度等。但顶面彩绘造型一是宗教色彩太浓,二是顶面藻井太大太深,吊顶高度受限,设计不能成立;而采用地面铺装符号化的光纤图案或顶面投影进行视频演绎,将会存在地面清理、后续运行维护、人影干扰等问题。此外,我们还希望通过 AR 技术实现 3 号陵陵塔复原,再现西夏的辉煌,但因造价及技术稳定性问题,也不是最优选项。2展览形式构思与设计落地过程在概念阶段的初步设计、投标阶段的相关创意基础上,中标单位在深化、优化阶段与使用单位经过多轮磨合,保留了现有的建筑大空间,并通过装修设计和展陈设计,丰富其场所活动,

10、复合其使用功能,重构其空间属性。通过静态的展示、内容+视觉呈现的动态演绎重构虚实两个空间的构想,把各种制约因素通过技术创新转化为展陈空间构建的核心思路,获得项目团队的一致认可。但如何通过方案深化、技术支持条件评估,让方案落地,最终要落实到项目的具体实施上来6。80-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23,9(2)Science Education and Museums2.1在装修设计方面把装修设计和空间形态塑造的重点放在核心空间对博物馆观众的引导上。在顶面设计大小不同的7 组造型,通过天花造型暗示西夏仅是与辽、宋抗衡的第三大势力,并未达到九五之尊;为了突出重点,中间的主造型为 16 m 16 m 的三级

11、叠层造型,东西顶面分别设计三个小叠层造型,达到区分空间主次和引导观众注意力的目的。原序厅的四面墙上有较多出入口、高窗和中央空调出风口,这对于空间及墙面规划有相当的影响。我们将前厅到序厅的出入口宽度从 7.5 m 调整到了4 m,高度由 6 m 调整到与展厅大门高度一致的 3m,其他位置的门洞和高窗尺寸也相应进行了规整,保证了 4 面墙面的完整性。在序厅的南北立面,墙面被分割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为侧浮雕,下部为石材立面。立面选用有天然纹理、带白色微孔的白洞石大理石,采用追纹、拼缝的安装方式,让石材纹理有序、规律化地排列,在视觉上留下动态的自然美。远看高大白色的石墙犹如一块巨幅的记事碑,石墙上的黄河

12、、贺兰山犹如碑头图案。整个序厅立面通体使用石材,地面选用防石纹瓷砖,通过材质肌理和大气开阔的空间特征,诠释出序厅典雅大气的礼仪空间氛围。2.2在静态内容呈现方面在序厅左侧,高 2.3 m、长 26 m 的贺兰山如徐徐展开的巨幅长卷,通过贺兰山脉上飘动的云朵自然过渡到中间的主浮雕。主浮雕上部的贺兰山、行云逐渐引出右侧奔流的黄河及千倾良田,艺术化地表达出有了黄河水的灌溉才创造出宁夏塞上江南的富庶景象,有了黄河才孕育出西夏文明,有了贺兰山和黄河才有了“贺兰岿然,长河不息”的银川精神。序厅的正面一组高 9 m、长 13.5 m 的主浮雕,运用现代的航拍视角及平远、高远、深远的散点透视法,之字形构图和舞

13、台艺术的场景置换法,将敦煌莫高窟、黑水城、108 塔、西夏陵、凉州碑、西塔、兴庆府、统万城遗址等不可移动文物,与西夏博物馆馆藏力士人像碑座、鸱吻、伽陵频迦等建筑构件,馆藏的代表性器物如西夏活字印刷子丁、西夏文残碑、鎏金铜牛等相结合,以典型的、具有寓意的符号再生手段,阐释历史事件,强化历史背景及展览所处环境7。由三组浮雕共同构成的 西夏文明 组雕,以艺术化的创作手法,切合主题的元素,契合展览的符号化内容,突显了展览传播目的,有效扩展了展览维度。占有一定空间、有构成美感、大体量、强分量、高气场的组雕引入,为进入展厅的观众营造了从无目标到有感触的时空体验,实现了从建筑空间到文化空间到叙事空间的意义转

14、换。2.3在动态效果营造和内容表达方面在序厅巨型浮雕创作的基础上,浮雕墙对面预留了一组 3 m 4 m 的 LED 大屏,可使用于会议、典礼和教育活动。在日常开馆期间,屏幕则循环播放西夏陵区管理处监制的揭秘西夏陵 4 集记录片,希望通过动态演绎延伸展览内容,介绍西夏陵的揭秘过程和历史背景,激发观众积极探索的兴趣和情绪,助力观众顺利地进入观赏状态。为了讲好故事,增强吸引力,针对团队观众,项目团队还特别设计了一组可隐藏的动态演绎系统(见图 4)。经过三轮 U 型样幕现场试挂,投影机到投影幕间距的现场实测,投影距离/屏幕宽度的投射比计算,最终决定采用长 7 m、高 5.6 m 的左幕+长14 m、高

15、 5.6 m 的中央幕+长 7 m、高 5.6 m 的右幕和 4 台投影机组合,通过多通道巨幕投影这一立体化、沉浸式技术,演绎 丝路上消失的文明西夏 原创短视频。巨幕投影和循环播放的 LED 视频,以故事化的方式,充分运用多种影像语言,为观众营造了一个可体验的平台8(见图 5),为一楼的西夏通史展、专题展等诸多内容提供故事开篇和情绪线设计,为二楼西夏陵出土文物展和西夏陵保护与传承展提供事实还原。左、中、右多通道可分频、可全频的媒体影像,突破三维空间局限,通过声音、画面、音效、视觉环境,营造出亦幻亦真的历史氛围。展馆内容的故事化表达,展览主题的可视化传递,兴奋、激动的情绪调动都在这交杂的空间感受

16、中得以实现。序厅组雕上充当历史演变的见证物通过多镜头特写,还原到相应的时空坐标,为观众创造出另一层可感知的沉浸体验。这种半围合、环抱式演示环境让观众在不运动的情况下达到视线范围的最大化。大尺寸的 U 型屏幕组合给观众带来了高沉浸、强体验的效果。81-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23,9(2)Science Education and Museums2.4在序厅照明设计方面根据顶面用光和墙面浮雕用光的需要,设计了4 回路顶面泛光照明和 2 回路的顶面漫反射照明。考虑到主浮雕是立体与平面的结合,浮雕面层起伏较大,采用纯粹的洗墙照明设计,会造成浮雕下端光照衰减,起伏较高的浮雕表面出现阴影,浮雕画面没有层次感等问题。经过多次现场试验,决定主浮雕采用前后两排中光束的射灯。将高 9 m、宽 13.6 m 的高浮雕作品清晰打亮,而且在上下两层多个可变焦射灯的投射下,增加重点照明层次感的同时,也将高浮雕面上一些具象图形的影、形、体塑造表现出来。左右两组长浮雕采用柔性的 LED 灯条型洗墙灯为浮雕增加均匀照明,并用中光束射灯进行照度补充。主、侧浮雕在重点照明的光环境下,艺术品的魅力和空间感染力及视觉传达维度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